郝险峰
摘 要 本文对导致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类分析,从认知方式、审美习惯、语言表达习惯、语言文化素养等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解决负迁移现象的策略,并辅以充分的例证进行详细说明,提出应对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译者必须达到文化信息传真的目的。
关键词 英译汉 文化负迁移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Culture Negative Transfe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Strategy
HAO Xianfe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various factors have led to negative migration phenomenon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 of cognitive style, aesthetic habits, language habits, language, literacy and other details discussed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negative migration phenomenon, supplemented by adequate illustration is described in detail, propose that the key to deal with this phenomenon is that translator mus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by fax.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culture negative transfer; strategy
翻译不仅只是对语言符号系统进行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受到人的认知方式、审美习惯、语言表达习惯、语言文化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经常会导致文化“迁移”现象的产生。“迁移”现象的产生源于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与第二语言之间既存在近似性,又存在差异。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因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借用母语的某些形式,刚好这种借用符合第二语言的习惯,结果是正确的,就形成正迁移;而当学习者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第二语言的习惯时,就造成负迁移。在翻译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针对引起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助于提高翻译水平。
1 由认知方式不同造成的负迁移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加工组织文学信息的方式不同,会导致很多负迁移现象的产生。例如中英文在修饰语排列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英语中,如果一个名词有多个修饰语,词组修饰语或句子修饰语通常放在名词之后,其余修饰语按照“限定词(冠词/代词/数词)→性质→大小/形状/新旧/年龄/颜色→名词性定语(包括动名词)→名词。如果有多个性质形容词,它们之间没有什么严格的秩序问题,但习惯上长的或音节多的形容词,一般排在后面。如下句:
At the door to the restaurant, a stunning porcelain -faced woman in traditional costume asked me to remove my shoes.
词组修饰语in traditional costume位于名词woman之后,woman之前有两个性质性形容词stunning和porcelain-faced,长词排在短词之后。把这句话译成中文,如果词组中的修饰语仍按原文的顺序排列,就会让人感觉别扭,请看如下译文:
在通往餐厅的门口有一位妇女,样貌精致,肤色瓷白,身着和服、十分迷人,她叫我脱下鞋子。
究其原因,中文修饰语与英文修饰语的排列习惯和方式是不一致的,大体上遵循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原则。因此根据汉语语言文化的认知习惯,可将该句改译如下:
在通往餐厅的门口,一位身着和服,漂亮迷人,肤色白皙的女士请我脱下鞋子。
2 由审美习惯不同造成的负迁移
英语阅读过程中读者通过反复预知、选择及核实信息,由单一的认知逐渐进人了深层的审美。在审美过程中,当读者识记某一事物,通过联想能够把它与某些有关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整个阅读活动产生有机的联系。但不同民族的艺术审美和联想方式是具有差异性的,因此也就出现由于审美习惯不同而造成的负迁移现象。如下例:
How wild his white hair looked—as if it had been electrified.
如果单从英语语言的审美习惯进行翻译,可按原文译为:
他满头白发,十分凌乱——简直像通了电一样。
但是,在汉语审美习惯里“头发凌乱”和“像通了电一样”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联。看到“头发凌乱”,我们通常会联想到“像杂草一样”或“像鸡窝一样”,而不会想到“像通了电一样”。因此要想办法解决这种不同审美观导致的负迁移,就需要考虑一下汉语当中 “像通了电一样”这样的表达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我们会想到“头发像触了电一样支楞起来”,这样译文就可改为:
他那满头白发凌乱不堪——像触过电一样胡乱支楞着。
英语和汉语对“笑”的联想也是不同的,请看如下例句:
The obese body shook in an appreciative chuckle.
他欣赏似的暗笑一声,浑身的肥肉都在跟着颤抖。
这里chuckle的中文释义本来为“轻声地笑,暗笑”,如果按照原意进行翻译的话,中文读者就会觉得很奇怪:这么轻地笑也能达到“浑身的肥肉都在跟着抖动”的地步?那我们按照中文的审美方式来推测,能笑到这个程度通常应该是:本想大笑,却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压抑住,再加上身材肥胖,才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因此,不如改用中文习惯用来表示“压抑地笑”的词,即“吃吃地笑”。
他欣然地吃吃一笑,浑身的肥肉也跟着抖动。
欧·亨利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有一段关于麦琪照镜子的描述,也很能够体现这种审美观的不同:
A very thin and very agile person may, by observing his reflection in a rapid sequence of longitudinal strips, obtain a fairly accurate conception of his looks. Della, being slender, had mastered the art.
“by observing his reflection in a rapid sequence of longitudinal strips”是本段翻译的难点,如果按原文对应译,会使读者无法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一个非常瘦小灵活的人,通过观察自己一连串的快速纵条影象,可能对自己的容貌有一个大致精确的概念。德拉身材苗条,已精通了这种技艺。
从中文角度看,凭着“一连串的快速纵条影象”就能够看出出一个人的容貌,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中文读者无论如何是无法想像的。这里要想让人联想出当时的场景,首先要指出德拉看的是“镜子”里的反射影像;其次点明德拉之所以这样去判断自己的容貌,是因为镜子不是平整光滑的,而是“有很多纵向裂纹”;另外还应指出带有纵向裂纹的镜子反映出的影像是“断断续续的”或“影影绰绰的”,这样才会有下文的“精确地判断”这个“技巧”。改译如下:
只有非常瘦小灵活的人,才可能从纵纹密布的镜子里影影绰绰的影像,精确地判断出自己的模样。而身材苗条的德拉,已经掌握了这个技巧。
因此,英译汉时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审美角度的不同,使译语能够引发或达到适合该种审美习惯的联想,从而恰当解决或避免了负迁移的问题。
3 语言文化素养在解决负迁移现象起重要作用
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它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又是语言形式特色的产生根源。文化作为语言中一个活跃的因素,传递着丰富的信息,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文化精神的积淀。译者在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语言重新建构的同时,需要有创造性地处理的能力,找到能调动和激发产生与原作相同或相似联想的语言手段。尤金,奈达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是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奈达,2001)。优秀的译者除了要忠实阐明源语言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还要使译文符合本民族的文化模式。举例如下:
Every man past forty has seen with his own eyes how some families rise and others go down. Social democracy is maintained in the West or in China, not by any constitution but as someone has pointed out, by our prodigal sons. Of these prodigal sons, there are plenty in China who through their prodigality make the rise of a permanent rich class impossible, standing thus, as it were as the bulwark of democracy.
句中prodigal sons一词的翻译至关重要,该词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文的表达效果。请看如下两个译文:
译文一:年过四十的人都亲历了各家族的兴衰起落。正像某学者指出的那样,社会民主主义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都不是靠法律而是靠我们民族中的纨绔子弟来维系的。中国有很多这样的纨绔子弟,他们的败家行径,使其家族的长久显赫成为了不可能,也基于此,一直以来,此类浪子无意中成了民主主义的屏障。
译文二:凡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亲眼见过一些家族兴衰的例子。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社会民主的维系不是靠法律,而是像有人所说,靠我们的败家子。这些败家子中国就有很多,他们的败家行径使任何富有的阶层都不可能永久存在,因此他们可以说是民主的保证。
译文一中将prodigal sons译为“纨绔子弟”,译文二则译为“败家子”。比较这两个词,无疑“败家子”更贴切,更能让读者体会到句中的讽刺含义和怒其不争的语气。因为前文提到了“家族的兴衰”,“败家子”在汉语语言文化中是将家族败坏到无可救药的人,在家族衰亡中起决定性作用;而“纨绔子弟”虽然爱挥霍享受,但不一定使会家族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有时在翻译时,译者需要有超出原句的思维空间,能够联想到与句子信息相关的其它语言文化信息。如下例:
Years may w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这句话如果按照原文逐字对应译,就会显得很生硬:岁月或许会使皮肤褶皱,而失去了热情,灵魂也会随之衰老。
但如果译者多些联想,如想到中文有谚语“岁月催人老”,“人老心不老”等,那这个句子就可以更生动地译为:
岁月或许会使人变老,而失去热情却会使心变老。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解决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关键在于译者必须达到文化信息传真的目的,这并不是说要字字对应或句句对应,而是要深刻体会原语作者的文化体验与感受,充分考虑作者和译者在语言文化、认知、审美及表达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利用自己的翻译知识及处理能力,尽量避免信息传播的失真。
本论文由中国传媒大学基础学科培育项目(CUC12C06) 资助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 A.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Newmark,Peter.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