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诚君
摘要:对语言的深入学习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层面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和近年来的高考都对学生文化的习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我国以往的教学并不重视这一块,因此本文以现行的《牛津高中英语》为例,介绍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渗透;策略;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48-1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目标归纳为五个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可以看出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一块。其中八级目标详细列举了对学生文化掌握的要求,从宏观角度来讲要求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学、艺术、宗教、大众传媒等方面有所了解;从微观语言角度来讲,要求学生理解语言中常见的成语、习语、典故、传说等。在纵向上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关于英语国家历史发展、宗教传承、文学艺术语言主要流派的演变,以及伴随而行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知识;在横向上,比较中外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举止、风俗习惯以及背后蕴含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是高中生必修的一课。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渗透文化意识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挖掘教材内涵,理解文化差异
现行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材的编写上注意对外国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学校教育,国家制度,法律法规,家庭观念,地理风光等的广泛涉及,扩大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模块一第一单元,School Life In The UK结合学生开始全新的高中生活这样的话题,比较了中英两国的学校教育和生活的异同,使学生对新的学期充满了期待。学生们知道了英国的校园环境、课程设置、学习氛围、作息规则、校园文化等都不同于中国。当然在“只有勤奋刻苦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才能赢得师生的尊敬”这一点上两国倒是相同的,让学生明白“No pains, no gains”这样一个道理。
二、结合声像资料,加强直观感受
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多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业的发展,电影产业化、电脑、互联网发展,给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让人们有机会接受来自全世界各国不同的视听觉文化冲击。丰富多彩的声像资料扩充了英语教学的可能性。
在学习模块二第二单元Growing Pains的时候,有的学生就对标题不太理解,什么叫成长的痛?于是笔者从网上找了段《成长的烦恼》,这部讲述麦克一家生活的美国家庭喜剧,体现的是典型的美国文化。学生在欢笑的同时,生动地感受到了美国文化和美国家庭观的方方面面,看完片子学生立刻明白了Growing pains——成长的烦恼,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把从课堂所学到的冰山的一角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言学习的巨大宝库。
三、组织多样活动,深化情感体验
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运用英语的场景。教师可以在课上挪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课文中刚学的小品、戏剧剧本或者拓展阅读后活动,把相应的材料根据其特点,改编成小故事、访谈节目、辩论等。一方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中秋班级活动、圣诞晚会、班会课或者元旦文艺晚会等场合,学生就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演出过程中,标准的发音和优秀的表演定能为他们赢得阵阵掌声,学生就能体会到学英语是一种精神享受。这些情感体验使他们的英语兴趣得到了强化,并逐渐转化为学习动机,从而培养了他们对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四、扩大阅读领域,拓展学生视野
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课外接触英语文化的渠道,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英语读物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尝试了漂流阅读这样的课外阅读方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眼界卓有成效。由英语组选派资深和年轻教师组队专门采购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英语阅读材料,并给学生设定专门的阅读时段。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设计了漂流阅读表格,包括阅读的时间、文章标题、主要内容、学生读后的情感体验、靓句的摘录等部分。这样的设计方式结合了阅读和反思两个方面,让学生换了个角度,用英语式的思维看世界,潜移默化中促进了语言文化双向习得。
五、利用真实情境,丰富生活感悟
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模拟真实的情境。另外,我们还应充分利用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真实资源学习英语。随着国家对外语教育重视的提高和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很多地区学校逐渐实行引进外教的方式补充英语教学,师生不但能够在课上感受原汁原味的外语,还可以邀请外教一起参加英语角,旅游,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和来自于英语国家的人真正实现面对面的生活交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语言。互联网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寻找外国笔友,互相交流学习生活来增进友谊,让学生可以真正可以给外国的笔友写一封信,而不是假如你有一个外国笔友。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充满英语,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点点滴滴中感悟语言学习,感悟文化差异,从而培养他们世界性的目光,并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英语教师首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学习的意识;第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丰富学生对文化的体验,培养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第三,在课堂内外采用多角度的切入点,精选可用的材料和资源,创设和利用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感悟和升华。同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充实自身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更新教学观念,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为学生语言和文化的学习铺设牢固而又丰富多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