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鸿
摘 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本文在介绍了特色专业形成前提的基础上,阐述了特色专业办学的基础条件,论述了特色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特色专业 建设 关键 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Grasp Crucial Link and Promote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LIU Bohong
(School of Automation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is key competition ability of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teaching-oriented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prerequisite of forming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running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 development channel of the real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key; rail
兰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和不断的教学改革实践,已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在保持传统优势与特色专业方向的同时,加大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
1 特色专业形成的前提
1.1 特色办学的背景
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是兰州交通大学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1958年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铁道信号专业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50多年来,坚持不间断办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专业文化积淀。2008年,成为我校首批的国家特色专业。
1.2 行业发展所需的
2004年《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颁布,明确重点内容为高速铁路、铁路既有线改造和城市轨道交通,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经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时期,轨道交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目前,在铁路方面,以京津城际、武广客专、郑西客专、京沪高速等为标志的高速线路已经建设开通,既有线改造不断完善,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0万km。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国内已有20多个城市开通或正在建设。面对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亟需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
1.3 特色办学发展是高校自身发展所必备的
兰州交通大学是具有典型行业背景的大学,在特色办学过程中,依托并支撑行业。在一定意义上,对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由于专业涵盖面宽,传统优势及铁路特色突出,近年来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深受用人单位肯定。
2 特色专业办学的基础条件
2.1 依托政策
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作为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学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教学、科研、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经费保障,极大地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1)学校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学校成立了“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领导和统筹规划,按照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建设点任务书进行科学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投资效果。
(2)重视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学校提供优惠政策,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硕)士学位、国内外进修;学校实施的“青蓝人才工程”人才规划资助项目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教师,提高其学术水平,为学院师资队伍的稳定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高水平优秀教师为带头人,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教学团队。
2.2 实现观念创新
(1)树立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联合办学与学术交流,使学校与学院的社会声誉得到全面提升。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学院一方面聘请铁道部、设计院信号领域的专家为师生讲授新技术,同时也为铁路局、地铁公司进行铁路信号方面的新技术培训。(2)开设相关讲座。为了提高学生对前沿知识和当前的国家政策的了解,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提高其对当前科技发展和社会形势的认识。以使学生理性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当前社会需求,调整学习结构,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3 优化办学条件
(1)加强学科学位和实验室建设。学校、学院加强与相关单位积极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在学校、学院的重视和支持下,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3年我校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就是其中的一个,2006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被列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校十分重视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实验中心建立了实验教学平台、实训基地、实习基地。(2)支持教学改革研究,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学校通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创新教育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和学风建设工程”等5项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对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投入,确保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瞄准专业前言发展方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先进的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4)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5)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3 特色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兰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现有铁道信号及控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高速客运专线自动化等三个专业方向,是目前国内开办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院校中专业方向最齐全的高校之一。下面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例说明特色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3.1 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优化课程体系,撰写系列教材
(1)依托我校一级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和特色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促进应用型专业的科研和教学。(2)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体现“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正确办学思路的原则。即拓宽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口径方面,体现了“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应用型特征。(3)以教材改革为先导,本校教师自编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系列丛书3本,即《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及集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信号技术》。(4)“去枝强干”,合理使用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即注意强调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和重要课程,以及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配合,打破课程间壁垒,对课程进行重组与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系统化程度的原则。(5)拓宽专业方向,增强弹性,以提高学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适应性。
3.2 利用先进技术,结合铁路信号,创新城市轨道交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利用先进技术,强化计算机、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铁路信号实践环节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理论教学、知识体系、人才能力结构的协调为主线,构建由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并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建立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采取构建高水平实验平台、专业课程精品化、改革专业实习模式、强化科研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3.3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人才培养新模式
(1)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自身特色,以市场为导向,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适应轨道交通发展需求,打破按专业培养的方法,实行“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分流、按需培养”的模式,培养出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2)改革课程体系,推进教学的现代化。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要求,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能力的同时,把当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并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学科为背景的,集信号、电、管、经于一体的宽口径的柔性培养系统。
3.4 开展教学改革
学校、学院支持特色专业教学改革,在项目立项、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学校一贯重视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教改研究,大力支持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教改项目的立项,并鼓励编写出版特色专业教材。
3.5 目标效果的评价
(1)在校级教学质量评估中,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教学质量,多年来连续评为优。(2)我校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由于培养方向明确、行业特色突出,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近3年该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全校处于领先水平。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普遍评价是“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愿意吸纳本专业毕业生。
4 结束语
特色专业建设依赖于大学科学研究、学科学位发展、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更依赖于行业发展、教学改革、政策支持等,它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少彬.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2012.39(6):144-146.
[2] 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28(4):102-17.
[3] 康俊涛.国家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165-167.
[4] 扬子江.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32(2):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