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的“苏”

2014-12-12 09:47苏若阳
参花(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声符鱼病小篆

◎苏若阳

金文的“苏”

◎苏若阳

本文依据音义和金文字体,提出金文的“苏”(包括繁体楷书“蘇”,下同)乃是会意字,其古字为“稣”。由于上古文字资料缺乏,这里仅提出一些较合理的解释:部落或国的名字、古地名、一种食物或药品。

苏 稣 苏国 金文 本义

一、引言

《说文解字》曰:苏,桂荏也。从艸稣声。稣,把取禾若也。从禾鱼声。段玉裁注:“杷,各本作把,今正。禾若散乱,杷而取之,不当言把也。”

本文采用的资料主要来自《殷周金文集成》[1](以下简称《集成》),一个器物多处铭文的计算在内,一处铭文多次拓写的只计其中一张。计有“稣”字铭文的拓片26张,“苏”(对应繁体,下同)1张[7]。此外,还参考了《金文编》和《简牍帛书字典》2等书。《集成》的27张拓片共得“苏”和“稣”的铭文37个,时间跨度为西周晚期到战国。其中有的铭文模糊不清,但恰巧是一器多铭,可以互相参照,故也计算在内。两件戈的铭文过于模糊,无参照,故排除在外。如此共得有效铭文35个,时间跨度为西周晚期到春秋。35个铭文中,34个指称苏国或其国君,1个指称滕侯苏。

二、“苏”的古字

“苏”和“稣”是古今字的关系,“稣”为古字(金文中多从木,而非从禾)。在《集成》中,有从西周晚期到战国时期的器物拓片27张,其中仅宽儿鼎中为“苏”(宽儿鼎5-2722),其铭文如下:

唯正八月初吉壬申苏公之孙宽儿择其吉金自作飤繁眉寿无期永宝用之[3]

宽儿鼎是春秋中期作品,不见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他铭文中,而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的铭文中仍多用“稣”,例如(史颂鼎8-4234)、(苏卫妃鼎4-2381)、(苏公簋6-3739)和(侯马盟书,《简牍帛书字典》)。目前虽然不见甲骨文的资料,但在金文中,“苏”字的结构是很明确的,即“鱼”字右上角甚至上边添加“木”字。27张拓片中绝大多数“苏”字出自苏国和虢国的器物,代表苏国的国号或国君,宽儿鼎亦然。可见,“苏”的古字是“稣”,及至春秋中期乃见从艸的“苏”,后世小篆和隶书多以“苏”代“稣”。

三、“稣”和“苏”的构形

《说文》言“稣”、“苏”皆为形声。笔者以为不妥,理由有二:(1)“稣”和“鱼”声韵有别。“稣”是心母模韵,“鱼”是疑母鱼韵。上古鱼模有别,但还算相近,而声母的心母和疑母一个是舌尖擦音,一个是舌根鼻音,差别就很大了。所以用“鱼”作声符比较牵强;(2)“鱼”不是典型的声符。谈及构形,本文愿意探讨一下形声字的界定。众所周知,“木”是常用义符,构成众多的形声字,如“梧”、“桐”和“榆”等,其中的“吾”、“同”和“俞”则是典型的声符,各自能构成一组形声字。如果一个部件仅在一个字中作声符,那么它不是典型的声符,是否确为声符也是令人怀疑的。“鱼”不另见作声符,反而是众多“鱼族”字的义符。

从以上两方面因素来看,“稣”非形声,那么这个由“鱼”和“木”两个符号构成的字当是会意字了。至于“苏”,较早见于宽儿鼎,其最初意义与“稣”毫无差别,仍指苏国或者苏君。为什么会增加一个“艸”符呢?下文会继续讨论,此处需要指出的是,“艸”只是多增一个义符,也即金文的“苏”是“鱼”、“木”和“艸”三个符号构成的会意字。如果将“苏”视为形声,虽然从另一种解释来看可以接受(第四节会说),但是不符合宽儿鼎的情况:将“稣”作为一个不典型的声符(仅作此一字的声符),创造一个繁化而意义不变的字是毫无意义的。合理的解释是,追加一个义符,使会意字的表义更加丰满或者显著。

四、“稣”的本义

《说文》言“稣”是“把取禾若也”,就是整理、采集禾草的意思,作动词。这是依据小篆字形,小篆的“稣”字为左右结构,右边为“禾”,这不见于《集成》所见金文。笔者认为“把取禾若”和“樵苏”一词中的意思相近,都是后起义,由于后起义和小篆中“禾”符的影响,《说文》便作出了这样的释义。以比小篆年代更早的金文来看,“稣”从木不从禾。虽然古文字中有所谓“义近形符通用”现象,但这种通用多数是共时的异体现象,即在同一时期对于同一个字使用了意义相近的义符“木”或者“禾”。纵观《集成》的“稣”,并无一例用从禾的。“禾”与“木”在甲骨文中就已是差别很大的符号,前者刻画了禾本植物的果穗,后者表示木本植物。《集成》的“稣”全部从木,正是显示了这种区别。后来的小篆从禾是历时现象,其产生应该也跟“稣”的常用义的转化有关系。

寻求“稣”的本义,还应回到金文最初的形体中来。“稣”在金文中绝大多数都是“鱼”字右上角添加“木”字,甚或“木”字在正上方,如苏公簋。“鱼”和“木”会意的所指,根据现有资料还不能完全确定。我认为有以下可能。

1.部落名或者国号

目前能看到的较早的金文资料里,“稣”都用作苏国及其国君等人的称号。35个有效铭文中有34个出现在“苏公”、“苏公子”、“苏甫人”“苏貉”名号或者国名当中。由于现在没有更早的甲骨文中的资料以及表示其他义项的同时期铭文,我只能做出最先推定:“穌”的本义跟周代的苏国有密切联系。苏国为武王克商后所封,始封者苏忿生,都于温。苏国以“稣”为国号或者说苏君以“稣”自称的原因,目前尚没有明确信息表明。

2.古地名

“稣”是一个位置不能确定的古地名,暗含此处的地理环境。设若苏氏来源于有苏,“稣”最早应是冀州的某古地名,《河北古代历史编年》称:“苏,在今邢台市附近[4]。”《河北通史》称:“冀中南地区的方国部族还有邢台西南的苏氏部族[5]。”当地古有大陆泽,历史悠久,位于河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河流冲积扇与黄河故道的交接洼地,水面辽阔,跨今邢台市的隆尧、巨鹿、任县、平乡、南和、宁晋六县。苏地就是一个鱼类繁多,树木丰盛之所,苏部落在那里生活,以地得名。苏地也可能位于苏忿生封国境内,在今温县一代,该国南邻黄河,境内又有济水穿行,是一片丰腴之地,令郑国垂涎。无论有苏和苏国的关系如何,两地都有相似的地理环境:河湖众多,土地肥沃。

“稣”的金文为“鱼”和右上角或者上部的“木”,当是指水中之鱼和岸上之树,以此作为“稣”这一地名的写法。苏部落居住在这样的地方,便以此为氏,后复以此为国号。宽儿鼎中增加“艸”符的做法,也可得到解释,就是指水中之鱼和岸上的树木草丛。增加草这一义符,以更加彰显该地的地理现象。

3.一种食物或治疗鱼病的草药

两义相近。“稣”可能是苏部落及后来的苏国人民喜爱的食物,其主体是鱼,“木”当是一种调料[6](所有金文字形,“鱼”都很大,“木”只是占据一个很小的空间),后来宽儿鼎中加的“艸”符也是做鱼的时候加入的草本调料。由于紫苏草有去除腥味,防止肚胀的功效,又跟“稣”同音,于是假借为紫苏之“苏”。又泛指禾草,禾草是需要采收的,于是用作动词就是“樵苏”之“苏”。

“稣”也可能指一种治疗鱼病的草药。苏部落生活在河湖众多的地方,鱼类是其重要的生活来源。夏季,沼泽水温高,水体不良,鱼类易生病。中医多用植物茎叶入药,古时治疗鱼类也不例外。根据实践和研究,柳树叶、桑树叶等都可防治鱼病,姜蒜也有类似功效。从字形上看,“鱼”在水中,占据字形的主体,“木”即是扔进水里的草药。后来的宽儿鼎加入“艸”符,说明治疗鱼病的草药愈加多样化。

结语

由于资料所限,本文的结论是初步的,我们期待新资料的面世以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认为,“苏”的古字是“稣”,在宽儿鼎中首次出现草字头,在小篆中“木”变为“禾”,从此今字“苏”便具有了几乎所有“稣”的义项。苏,包括古字“稣”,是会意字,本文初步提出一种判定会意和形声的方法。其本义有如下可能:1.部落或国名,代表该国的两种重要的事物“鱼”和“木”;2.河北南部抑或两周苏国古地名,体现当地的地理环境;3.一种事物或治疗鱼病的植物药品。根据这三种情况,“紫苏”之义乃是古音通假,并附会了“艸”符,“稣”也就变成了所谓的声符。后来的“禾若”和“杷取禾若”都是由“紫苏”义而来的引申。由于国号和地名的使用受限,随着苏国的灭亡而少被提及。假借义作为一种常见植物的名称占据了常用义项,逐渐被后人误为本义。

[1]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殷周金文集成[M]. 中华书局,1984-1985

[2]陈建贡,徐敏 编. 简牍帛书字典[M].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

[3]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4]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组. 河北古代历史编年[M]. 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5] 夏自正,孙继民. 河北通史·先秦卷[M].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6] 熊国英. 中国象形字大典[M].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7] 张亚初.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M]. 中华书局,2001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声符鱼病小篆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宋伯军小篆作品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秦汉时期“迹”字声符的历时演变*——兼谈锡、铎两部通转及相关问题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应用
英文摘要(Abstracts)
小篆的结构练习(一)
小篆的四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