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疆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

2014-12-12 10:24张国玉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2期
关键词:州市北疆南疆

◎ 文/张国玉

促进新疆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

◎ 文/张国玉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受制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的影响逐渐变小,而更多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在一定区域的集聚会带来城镇的发展,城镇发展同样会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增大,从而进一步导致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的变动。简言之,影响区域人口分布合理性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规模。

通常采用区域经济—人口偏离度指数法来衡量区域人口分布合理性程度。这种方法考察的是区域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与区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之间的关系,当二者比值hi大于1时,表明区域经济集聚度高于人口集聚度;当二者比值hi小于1时,表明经济集聚度低于人口集聚度。这个比值越偏离1,表明从一国范围来看,该区域人口—经济分布协调度越差。在这个指标基础上构建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度指数HD,如果一个国家各个区域间人口—经济分布完全协调,即各个区域的hi都为1时,此时该国的HD=0;如果hi偏离1的区域越多、偏离值越大,并且偏离区人口比重越高,则该国的HD值越大,意味着经济—人口分布越不协调。

当前新疆人口分布合理性的评价及变动趋势

1.当前新疆人口分布合理性的判断

(1)各地州市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采用区域经济—人口偏离度指数法对2009年新疆人口分布合理性进行评价,根据hi值大小分析新疆各地州市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发现:各地州市的产业结构差异是导致区域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差异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发展较协调的地州市具有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的地州市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比如,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hi值分别为7.9837、2.0692和 1.8664,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处于不协调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其第二产业产值过大,深层原因是由于该地区的工业结构失衡,重工业特别是石油产业高度发达导致的结果;同时,重工业的资金密集型特征决定了其吸纳人口就业的数量有限,即重工业的人口集聚功能弱,但经济集聚功能强。这三个地州市人口—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重工业的高度发展,一方面是人口集聚能力有限。

相反,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同样处于人口—经济发展不协调状态,值分别为0.2810、0.3368和0.2078。但南疆三地州凸显出来的不协调发展的特征是:经济集聚功能弱、人口集聚功能强。经济聚集功能弱的原因在于第二、三产业发展程度低,特别是工业不发达,人口集聚功能强并不是意味着人口因为产业发展而集聚,而是多数人口集中在第一产业,即一方面是工业发展的滞后,一方面是人口在第一产业的集中。

(2)新疆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整体分析。计算新疆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度指数HD值为0.9823,表明新疆区域人口—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较低。新疆共有15个地州市,处于较协调发展程度的只有4个,而且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的7个地州市中包含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类是经济集聚度大于人口集聚度,另一类是经济集聚度小于人口集聚度。

2.20年来新疆人口分布合理性的变动趋势

(1)1991年、2001年和2009年新疆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变动趋势。利用新疆统计年鉴1992年、2002年、2012年中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1991年、2001年、2010年新疆人口—经济协调发展偏离度指数HD值分别为0.8724、1.0078和0.9823。

这表明,20年来新疆人口—经济协调发展偏离度指数呈现出先低后高再低的变动趋势,意味着新疆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在1991年时相对较好,到2001年时协调发展程度快速下降,到2009年时协调发展程度又有所回升。概言之,20年来,新疆人口—经济协调发展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的状况,但在这种不协调中又呈现出协调发展的变动趋势。

(2)1991年、2001年和2009年新疆各地州市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变动趋势。分别计算1991年、2001年和2009年衡量新疆各地州市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hi值分析发现,与2001年相比,2009年新疆各地州市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的地州市10个,协调发展程度有所下降的地州市有5个,分别是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和田地区。其中,前4个地州市发展协调程度下降的原因是经济集聚度增速高于人口集聚度增速,只有和田地区发展协调程度下降的原因是经济集聚度增速低于人口集聚度增速。

(3)与1991年相比,2009年新疆各地州市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有所下降的地州市有8个,分别是克拉玛依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其中,克拉玛依市、塔城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发展协调程度下降的原因是经济集聚度增速高于人口集聚度增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发展协调程度下降的原因是经济集聚度增速都低于人口集聚度增速。

(4)与1991年、2001年和2009年相比有4个地州市始终凸显出协调发展程度下降变动的趋势,即克拉玛依市、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和田地区。不同的是,20年来,全疆15个地州市中,只有和田地区的经济集聚度始终低于人口集聚度,其他3个地州市的经济集聚度始终高于人口集聚度。

促进新疆人口合理分布的政策建议

要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必然要促进新疆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推动新疆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新疆人口的合理分布。就促进新疆人口合理分布问题,笔者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1.引导南疆人口向北疆地区迁移

对新疆各地州市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表明,南疆地区人口集聚度高于经济集聚度是导致区域人口—经济协调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与1949年相比,南北疆人口分布特征虽然已经由“南多北少”发展为“南北均衡”,但南疆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仍然明显高于北疆和全疆平均水平,导致南疆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这进一步带来区域经济—人口发展不协调的程度加重。

因此,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根本而言需要提升南疆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短期来说,要通过人口有序流动,引导南疆人口向北疆地区迁移。具体而言,即引导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特别是和田地区人口向北疆塔城、阿勒泰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迁移。引导南疆人口向北疆地区迁移的同时,要适度调控南疆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稳定南疆地区人口的整体生育水平。

2.南疆人口向北疆迁移方式选择

(1)南疆人口向北疆迁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赖市场力量自发迁移,一种是依靠兵团在南疆农牧团场和北疆农牧团场之间有序转移。要在较短时期内实现新疆人口合理分布必须依靠有组织的流动,兵团农牧团场在引进内地劳动力的同时,要加大从南疆三地州中吸纳人口的力度,吸纳南疆人口后,可以先在南疆地区农牧团场就地安置,然后再以连、团为单位成建制地迁往北疆地区。这种迁移方式相当于迁移了一个熟悉的乡土环境,有利于南疆人口迁移到北疆后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2)在人口迁移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问题。当前南疆地区的农十四师、农三师的维吾尔族职工比例分别达到68.24%和52.63%,民族聚居度很高;北疆农四师、农五师和农九师部分团场少数民族职工也呈现明显的聚居特征。这种高度聚居的居住格局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理解和认同。北京大学马戎教授认为民族间居住格局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在人口迁移过程中有意识地推动民族杂居居住格局的建立,以居住格局为中心形成促进不同民族间交往的生活空间格局和生产空间格局,这样,不同民族间在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联系和交往就有了共同的平台,从而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和理解,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和睦的目的。

3.迁移到北疆人口的就业等问题

(1)迁移到北疆人口的就业范围主要以农牧业和餐饮业等服务业为主。兵团要在新疆人口有序迁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兵团不仅是南疆人口向北疆迁移的重要主体,更是承接南疆人口的重要载体。迁移到北疆人口的就业一方面可以安置到北疆的农牧团场从事农牧业生产,另一方面可以安置在兵团城镇中从事餐饮业等第三产业。

通过有序的人口迁移,不仅有利于人口的合理分布,而且,更有利于民族间交往的加深和良好民族关系的建立。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兵团团场每年吸纳周边地区维吾尔族劳动力在十万人次,其中常驻团场的维吾尔族劳动力人口达到四千多人,他们很多都住在团场职工家里,通过共同劳动、一起生活、全面接触、深层交往,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收入,而且促进了民族间和睦、团结关系的建立。

(2)兵团在促进新疆人口合理分布中的重要作用将更加凸显兵团“工作队”的角色定位。国家需要进一步明确兵团的性质和法律地位,进一步加大对兵团发展和兵团城镇化的财政投入,通过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兵团吸纳南疆人口。同时,制定与人口迁移相配套的户籍政策、教育政策、医疗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引导和帮助南疆迁移人口就业、生活和发展,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实现移居人口的安居乐业。

4.提升南疆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1)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促进新疆人口—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以提升南疆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特别是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政策背景下,南疆地区要大力推进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特别是人口集聚功能强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把大量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提升南疆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南疆地区与其他地州市的协调发展,建立各地州市之间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特别是经济集聚度高的地州市对经济集聚度低的地州市之间的转移支付机制,使得新疆各地州市特别是南疆三地州能够从新疆资源开发中获得相对均等的收益,从而建立提升南疆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保障机制。

(2)从国家层面而言,要把南疆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南疆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打造“向西”开放战略国际大通道中对我国发展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战略价值。深刻认识到南疆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对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价值意义,深刻认识到新疆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伟大革命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增加和完善对南疆地区的转移支付,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税收制度,引导和提升南疆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5.新疆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调整

(1)引导南疆人口向北疆地区迁移、提升南疆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政策依靠新疆和兵团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队伍去实施。促进新疆人口合理分布、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政策执行效果如何取决于新疆和兵团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队伍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2)结合新疆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新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如将区域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加大相关指标的权重,特别是在北疆地区,把吸纳南疆人口数量、迁移人口的就业数量、迁移人口的稳定状况等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从而增强新疆各地州市和兵团各师团党政领导班子实施促进新疆人口合理分布政策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本文是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疆人口发展与长治久安战略研究》(编号:10ARK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

编辑 :张涵

猜你喜欢
州市北疆南疆
祖国北疆的英雄中队
南疆木棉红似火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绝色南疆之大漠与少女
魔方
有我在,平安在
北疆纪行
南疆水城(外一章)
荷塘月色
南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