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监锋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规范实验操作、创新常规实验、学会正确处理废物等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渗透环保教育的常规教学方法,因此化学教师要在化学实验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操作 创新实验 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51-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化学教师要在化学实验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要遵循保护法的要求,保护环境,避免实验室污染,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该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1 规范实验操作,学生初具环保常识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操作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初级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的重点、是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过程。社会学家班杜拉曾指出:“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观察过程和模仿过程中完善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导演”,教给学生怎样做人,教师又是“演员”,给学生以活的形象,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例如,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如果不注意操作时药品的用量或实验操作随意,乱放药品,不仅造成药品污染,还造成药品浪费,这些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又如,有些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总是以玩的思想去做实验,糊乱添加药品,不按正确步骤做实验,这样不仅完成不了实验,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规范实验操作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关键。
2 创新常规实验,提高学生环保认识
某些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做实验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体有一定的危害,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等缺点,通过对实验的进一步改变创新,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一些危害。例如上册第三单元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中要用到氨水,氨水易挥发出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人吸入一定量的氨气会造成对呼吸道产生一定的伤害,我在2013年12月代表学校参加中山市第一届初中化学创新实验大赛时,将该实验装置进一步改进,利用自制的橡胶塞将一个矿泉水瓶和一支小试管连接成封闭式的实验装置,该实验只取用了少量的氨水,而且现象非常明显,该实验由开放式转变为封闭式,以减少氨气对师生的伤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化学实验要力求减少试剂,获取最佳效果,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我们在初中的实验教学都是验证实验,只要能够证明相应的实验就可以了,因此,我们使用药时候要懂得节约。例如,我们在做酸碱溶液对酸碱指示剂作用时,取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可只取1~2 mL的量。又如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分组实验时,取用的稀盐酸和稀疏酸,也只需要少量就可以了。在灌输环保知识时可以结合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排放废气污染空气而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环保认识。
3 正确处理废物,树立学生环保意识
一个化学实验可以说就是一污染源,特别是对于学校而言,化学实验室是最大的污染源,在化学试验中要让学生不仅不要浪费,而且有的废弃物是可以变为宝物。如我们学校化学科组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明确规定,实验员在准备实验时必须在学生实验台上放好贴好标签装废物的大烧杯,任课教师在实验中必须要求学生实验后不能将药品随意倾倒,应将实验中的废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用品对环境的污染,如果在实验中分别把废酸、废碱都收集起来,既减少了对下水道的腐蚀,又能减少对河流的污染,甚至某些药品又能充分回收利用。例如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可回收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残留固体(含有二氧化锰),可以用于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的残余物可以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回收利用,也可以用于花草、树木的营养肥料;又如我们科组在第八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中明确规定金属铁片和铜片必须回收,硝酸银溶液的用量也明确规定为2 mL以内。另外在演示实验中不忘在这方面留下示范,安排学生有目的回收实验药品,鼓励学生学会利用废物,处理废物,引导学生不可因事小而不为,这样做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行为,教师持之以恒,必有成效,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4 综合实验教学,达成实验环保共识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中最使学生感兴趣的一个环节。我们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与加强环境意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自我动手中构思、设计环保装置,让学生从接受环保教育阶段上升到动手保护环境的自觉境界。做实验的时候,不可避免会遇到操作性复杂一些的实验,教材上实验装置连接的仪器也比较多,首要缺点就是其气密性不好控制,还会延长实验时间,产生不必要的副产物。这时,可以对原有的装置进行改进,使这些实验复杂操作变得简单,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如在第七单元燃烧条件的学习中,让学生知道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是有毒的,所以设计实验时可考虑改变装置,以减少白烟对人的伤害,我在教学中利用了封闭式的实验装置,利用水将实验中五氧化二磷白烟吸收掉,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在环保意识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为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的结合,更应注重环保知识的教育,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与环保知识充分结合起来,把实际生产中防潮、治污的化学方法利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去,利用化学实验研讨实际生产中的三废防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环保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化学实验中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完全可以采取封闭体系进行,防止有毒气体泄漏污染空气,危害师生健康,或者对实验中产生的以及实验后残留的有毒物质进行适当处理,消除危害。通过结合科学的实验教学,让师生达成实验要环保的共识。
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十分可行的。它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化学知识,了解环保知识,使之相互渗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高剑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教育出版社,2001.
[3]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陆真,杨静.美国环境教育理念与中学化学教材编号[J].课程·教法,2004(1).
[5] 吴星,沈怡文.给化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