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明
(吉林建筑大学)
《弗兰肯斯坦》被视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罗伯特·沃尔顿与弗兰肯斯坦、怪物三个男性形象,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存在着相互映衬的关系,展现了欲望与叛逆。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学说,进行三者内在关系的探讨。
罗伯特·沃尔顿与弗兰肯斯坦都有对未知世界征服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他们宁愿放弃幸福安逸的中产阶级生活,不顾家人、朋友的担心,而执著地追求。两人都富有同样的激情。小说以罗伯特·沃尔顿写给姐姐的信开头,通过这几封信,我们知道罗伯特·沃尔顿从小对探险北极表现出强烈的意愿与决心,现在正带着一群船员前往北极探险。探险路上遇到很多困难,船只被海上浮冰所包围,生命受到威胁,而为了人类能在科学上向前更进一步,为了人类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些困难都没有改变他前进的决心。弗兰肯斯坦的激情使他想去征服人类死亡。少年时的弗兰肯斯坦具有狂热的求知欲,对自然科学更是情有独钟。他母亲去世深深地影响了他,到因格尔施塔特大学求学时,怀着战胜疾病和死亡、造福人类的渴望,终于发现了能起死回生的秘密,通过电击的方法使拼凑出来的怪物拥有了生命。
罗伯特·沃尔顿与弗兰肯斯坦、怪物都感受到了内心的孤独,精神上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在罗伯特·沃尔顿的信中,他向他姐姐诉说着他的孤独,一方面他承认他的船员都是不错的人,而另一方面,他觉得他的情感无法与人交流,别人无法理解他对探险的热情,他只能借助信件来抒发他的情感。弗兰肯斯坦的孤独也是无法述说的。在学生时代,弗兰肯斯坦性格内向,不喜交际,只与一个同学——克拉瓦尔过从甚密。他置自己的身体状况于不顾,疏远了亲人、恋人和朋友,潜心钻研学问。亲情、友情、爱情的淡化或缺失必然会使他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而后,在遭受亲人、朋友的惨死后,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复仇中去。优美恬静的自然也无法唤起他对生命的热情,他生活在孤独与痛苦中,只有杀死怪物这一个信念。怪物的孤独表现在他与人类交流受阻上。当他想向弗兰肯斯坦表达他的感谢之情时,弗兰肯斯坦却因为他的丑陋而弃他而去,当他想成为人类中的一员,人们却因他相貌丑陋而拒绝他善良的品质。他从有生命那一刻起,就处于孤独的状态。在遭到人类拒绝后,他想让弗兰肯斯坦给他创造同样丑陋的一个女伴。而弗兰肯斯坦的拒绝,使他唯一的希望破灭。在这种孤独、憎恨的负面情绪影响下,他开始了疯狂的复仇。
罗伯特·沃尔顿与弗兰肯斯坦、怪物都处于内心的煎熬状态,都表现出人性中的两面性。罗伯特·沃尔顿一方面是充满着野心,意志坚定、具有牺牲精神,想依靠自己的行动在北极探险上突破前人的成就,在人类历史发展上留下光辉的篇章;而另一方面,他内心细腻、敏感,渴望友谊与亲情。同样,弗兰肯斯坦一方面勤奋好学、温文尔雅;另一方面,表现出可怕的野心,他要探索未知的力量,为整个世界揭示造物主的终极奥秘,满足自己的私欲,让那些创作物向对待造物主那样对他顶礼膜拜,挑战上帝的权威。怪物一方面有善良的品质,渴望融入人类社会,渴望像人一样生活,更渴望人们能认同他、理解他。另一方面,当这些述求得不到满足时,人性中恶的一面占了上风,无情地让那些可爱的无辜的生命遭杀害。而这些复仇的结果却没有使他内心得到安宁,他在小说的结尾表达自己的痛苦。
罗伯特·沃尔顿与弗兰肯斯坦、怪物都展现了一种叛逆的精神。罗伯特·沃尔顿是对人类本身的局限进行挑战,他率领船员与极地的恶劣环境进行斗争,向大自然挑战,证明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弗兰肯斯坦是对上帝造人的叛逆,母亲的逝世促使他对死亡进行挑战,想依靠科学手段来起死回生,挑战自然规律。怪物则表现了对社会世俗观念的挑战。他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对他人生命的威胁,也是对社会伦理发起的挑战。人类以美丑来判断人的好坏,人性中存在着善恶两个方面。人类对异己的不宽容、憎恨,同样唤起了怪物的负面情绪,他把复仇的矛头指向了弗兰肯斯坦这个给予他生命又因世俗偏见弃他于不顾的“造物主”。
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人的思维由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组成;与之相应,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代表着人的原始欲望和冲动,不受道德戒律的约束,处于无意识的状态。自我既能感受本我的欲望,又要根据“现实原则”将其控制在理性允许的范围之内。超我是社会规范在内心世界的投射,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中,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中,必须居中调解内在的冲动和外在的压力。
罗伯特·沃尔顿与弗兰肯斯坦、怪物三者代表着人的思维的三种状态。怪物是本我,弗兰肯斯坦是自我,而罗伯特·沃尔顿是超我。下面作具体分析。在小说中,怪物的出现是弗兰肯斯坦对禁忌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科学的狂热的产物。弗洛伊德提出的两种基本本能——爱欲本能和破坏本能在怪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怪物在小说中主要突出的是思维中的本我在起作用。当怪物不被人类社会所接纳时,他要求弗兰肯斯坦再造一个异性怪物给他,他将远离人类世界,体现他对异性追求的本能。而当弗兰肯斯坦拒绝他后,他的破坏本能暴露出来。既然他作为异己存在,人类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就对他毫无束缚,他被复仇的冲动所控制,给弗兰肯斯坦及其身边无辜的人带来破坏性的伤害。而弗兰肯斯坦在小说中更多的体现的是自我。怪物出现以后,不停地伤害无辜的人,弗兰肯斯坦开始意识到自己对科学技术的狂热追求的欲望与人类伦理道德出现了严重的冲突。他不停地处于内心的煎熬。在经历了长久挣扎之后,他终于决定担负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消灭怪物,保护人类的安全。怪物是弗兰肯斯坦欲望的产物,消灭怪物,体现了对本我的压抑。罗伯特·沃尔顿是超我的体现。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弗兰肯斯坦最后向沃顿痛陈自己的命运,试图用自己惨痛的经历来劝谕、改变或阻止沃顿一往无前的冒险欲望和激情。他不断地告诫沃顿,如果盲目地追求自己的激情,到头来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罗伯特·沃尔顿在弗兰肯斯坦的劝说下,开始返航。理智终于战胜了罗伯特·沃尔顿的欲望与激情,使他开始理性地看待自己冒险的价值,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他的这一决定可以看成是超我的体现。
在小说的结尾,弗兰肯斯坦为复仇而生活的乐趣尽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死在了复仇的路上。怪物在弗兰肯斯坦死后,打算了结自己罪恶的一生。只有罗伯特·沃尔顿安全地回来了,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死亡,罗伯特·沃尔顿的幸福结局表明,人类只有压抑本我,实现超我,才能有幸福的结局。弗兰肯斯坦作为自我的代表,在促成罗伯特·沃尔顿的超我实现上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罗伯特·沃尔顿与弗兰肯斯坦、怪物三个男性形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他们不同的结局表明,人类只有理性地去对待自己的欲望,遵守社会伦理的规则,才能和社会协调发展。
[1]董文宇.人格的缺陷 命运的悲剧——《弗兰肯斯坦》人物的精神分析学解读[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6):38-41.
[2]苏耕欣.自我、欲望与叛逆——哥特小说中的潜意识投射[J].国外文学,2005(4):52-59.
[3]骆谋贝.科学与伦理的对立——《弗兰肯斯坦》矛盾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2011(2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