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帕译《芒果街上的小屋》中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策略研究

2014-12-11 12:58:50王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缺省原语译语

王锐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潘帕译《芒果街上的小屋》中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策略研究

王锐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翻译,译者将原语文化移植到目标语中,但由于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译者必须适度补偿两种语言间的文化缺失,弥补原语语篇中缺失的文化内涵,帮助目标语读者建立语义连贯,使其获得最大的文化享受。本文以潘帕译《芒果街上的小屋》为例,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译文中针对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

《芒果街上的小屋》 文化缺省 补偿策略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通过翻译,译者将原语文化移植到目标语中,但由于语言、思维方式、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就要求译者认真审视文化因素。正如Eugene A.Nida所言:“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Nida,110)译者必须适度补偿两种语言间的文化缺失,帮助读者建立语义连贯,扫除阅读障碍,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刘宓庆也曾表达过类似观点:“译文实际上是原文+原文文化背景+译文+译文文化背景+原作者的气质和风格+译者的气质和风格的混合体。”(刘宓庆,89)译者需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处理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结合原作者的气质与风格,尽可能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和美学价值。

潘帕译《芒果街上的小屋》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芒果街上的小屋》是美国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创作的小说,它通过一个名叫埃斯佩朗莎的墨西哥裔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一条叫芒果街的芝加哥小街上的故事。它记录着小女孩的成长经历,也折射出墨西哥移民,特别是那些处于边缘地位的拉丁裔女性的生存处境。《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本优美纯净的小书,一本诗小说,而译者潘帕,通过运用最清新自然的语言再现了原文诗一般的语言特征,由于作者特殊的墨西哥裔移民身份,文中有许多西班牙语句法表达和背景知识,译者也尽量补偿了这些差异。本文以潘帕译《芒果街上的小屋》为例,着重分析其中翻译补偿策略的运用。

二、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在潘帕译《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具体体现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在像翻译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中,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不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对于原文读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译文读者就构成了文化缺省成分(王大来,69)。对于那些造成译语读者意义真空的文化空缺,译者有责任采取必要而又恰当的方式加以解决,帮助译语读者建立起一种语篇内和语篇外的连贯,这样更有助于译语读者与原语作者进行思想和文化交流(张锡伟,19)。

补偿是翻译的一种手法,翻译理论家如Newmark认为,补偿主要是用来弥补译文在语义、声音效果、修辞及语用效果等方面的缺省,而且译文可以在不同于原文的语句中再现这种效果(Newmark,90)。威尔斯则用这一术语来指代处理“语内和语外层次的结构分歧的”各种策略和技巧(Baker,45-47)。在这样一本极具文化特色的小说译本中,译者通过运用多种补偿策略将缺省的背景知识恰当地传递给译语读者,同时又保持了原作清新自然的笔调,具体策略如下:

(一)音译、直译加注(annotation)

在翻译民族文化性很强或译语民族中无法找到对应词的术语、人名、地名时,往往可以采用音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处理,这一方法不仅可以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文化的有关知识,而且可以将全新的文化概念译入译语文化中,给译语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添加鲜活生气(冯庆华,422)。例如:

I like Alicia because once she gave me a little leather purse with the word GUADALAJARA stitched on it.(芒果街上的小屋,2006:277)译文为:我喜欢阿莉西娅,因为她有次给了我一个小皮包,上面绣着瓜达拉哈拉的字样。(同上,143)并有瓜达拉哈拉的注释:墨西哥第二大城市,哈利科斯州首府,2005年度“美国文化之都”。始建于1531年,以其优雅民风、深厚文化传统和龙舌兰酒闻名于世,被认为是墨西哥最高贵的城市。(同上,144)

I want to shake like hoochie-coochie.Lucy says.She is crazy.I want to move like heebie-jeebie,I say picking up on the cue.(207)译文为:我想像呼哧库哧那样摇。露西说。她真是来劲。我想像希比吉比一样晃,我学她的样儿说。(65)另加注释:Hoochie-coochie,上世纪60年代中期流行的一支布鲁斯乐队,其主打歌曲hoochie-coochie men是广泛流传的布鲁斯经典曲目。heebie-jeebie,一支摇滚乐队名。Heebie-jeebie,俚语,指起鸡皮疙瘩,或头皮发麻的感觉。这两支乐队演唱时,伴唱动作常呈摇摆或颤抖状。(69)

又如:Elenita,witch woman,wipes the table with a rag because Ernie who is feeding the baby spilled Kool-aid.(223)译文为:伊伦妮塔,算命的女人,用抹布擦桌子,因为喂宝宝的埃妮把酷爱汁洒了。(83)并加注释:Kool-aid,一种软饮料品牌。此处是音译译名。(86)瓜达拉哈拉、酷爱汁和两支摇滚乐队都是很具有异域文化特色的两个词语,译者在此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来补偿译文读者的文化缺省,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亏损减少到最低。

“在星期二喝可可和木瓜汁的拉菲娜”一章中,作者讲述了一位被囚禁的女性的故事,拉菲娜因为长得过于美丽,年纪轻轻就被丈夫锁在屋里,只有每个星期二的可可和木瓜汁能让她体味到一丝生活的甜蜜。章节最后一句:And always there is someone offering sweeter drinks,someone promising to keep them on a silver string.(247)译者翻译成:并且总会有人过来献上更甜美的饮料,承诺把它们用银色绳子系起来。(111)并加注释:用银色绳子系起来的饮料表达了一种讽喻:可怜的拉菲娜梦想着的不过是要依附于一个更好的男人,住进一座更精美的牢笼,只是晾衣绳换成了银绳子。(111)

Not the shy ice cream bell’s giggle of Rachel and Lucy’s family,but all of a sudden and surprised like a pile of dishes breaking.(167)译文:不是拉切尔和露西一家人那样羞涩的傻笑,像冰激凌铃声一样,而是突然的、吃惊的笑,像一叠盘子打碎了的感觉,还有其他一些我没法说清楚的地方。(21)另加注释:在美国,冰激凌车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销售员们会摇响铃铛在大街小巷招徕生意。

And anyway,a woman’s place is sleeping so she can wake up early with the tortilla star.(184)译文:不管怎样,一个女人的本分是睡觉,才能和玉米饼星星一道醒来。(37)另有注释:玉米饼星星,指早晨她起来做玉米饼时,在天空升起的启明星。在注释的帮助下,译语读者更能体会到小女孩眼中女人的辛劳。

在上述三例中,译者采用直译加注。直译加注是为了向译语读者介绍原语文化的有关知识,增进他们对原文的了解,以此来补偿直译带来的损失(乐金声,19)。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向译文读者介绍原文隐藏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可使文章意义更加完整全面,更易于译文读者理解。

(二)归化法(adaptation)

一般来说,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另一种是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即异化和归化(王大来,69)。关于归化和异化的问题,李建军这样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文化是输入应该倾向于归化,以保护本族文化的纯洁性,但文化的输出应该倾向于异化,以促使本族文化的外介,扩大本族文化的影响。”(李建军,107)归化法在此译文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

Everything is fine until the nun who knows all the canteen kids by heart looks at me and says:You,who sent you here?(200)“nun”是具有极强宗教色彩的文化词,汉语意思是“修女,尼姑”。译文为:一切都很顺利,直到那个记得所有在餐厅吃饭的小孩的嬷嬷看着我说,你,谁让你来这里的?(58)译者深刻理解了原文语义,把“nun”译为译语读者熟知的“嬷嬷”,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表现外来的作品,使译文读起来亲切生动,因为人们对信息的处理、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民族的文化预设,而译者则巧妙地迎合了这一点。

His feet were fat and doughy like thick tamales.(193)译者将其翻译为:他的脚又白又胖,像厚厚的玉米肉粽。(51)译者还为Tamale做了注释:一种墨西哥著名食品,由玉米、碎肉和辣椒裹在一起蒸制而成。显然,Tamale和粽子并非同一种食物,但由于粽子是中国人熟知,译为“玉米肉粽”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想象力,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三)释义法(paraphrase)

释义不是逐字逐句移译原文,而是直接向译语读者解释原语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味(sense)的一种手段,用译语习语和文化真实地再现原文信息。(乐,19)例如:

We screamed in the weak voice of a parrot for Totchy to come and wash those dishes.(芒果街上的小屋,222)译文:我们像鹦鹉学舌一样,用微弱的声音呼喊托奇过来洗碗。“鹦鹉学舌”这一成语直接内化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生动妥帖。又如:Just another brazer who didn’t speak English.Just another wetback.译文为:只是又一个不会讲英语的墨西哥苦力。又一个偷渡客。(89)另外,有注释:曾经偷渡的墨西哥人经常游泳过河进入美国,上岸时背上是湿的,这个单词即由此而来。在译文中,译者在透彻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真实再现了 “wetback”的内涵,译为“偷渡客”,即使没有注释,译语读者也能顺畅地读懂这一信息。

(四)增益(amplification)

增益(也叫“上下文增益”)是在译文中明示出原语读者视为当然,而译语读者却不知道的意义。增益过程即将原文表层上省略的成分再现出来,译出它的弦外之音(乐,1992:19)。在《芒果街上的小屋》译文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例如:

I knew then I had to have a house.A real house.One I could point to.(芒,154)译文:于是我明白,我得有一所房子。一所真正的大屋。一所可以指给别人看的房子。(5)这句话描写了埃斯佩朗莎羞于被人问及她家在哪时的心境,译者增益了“给别人看的”来突出她为自己家破旧的房子感到尴尬的感受,因而读者可以理解得更透彻。每次。我从他家房前走过时,他一直在看。(99)译文为:Every time.All the time I walked past his house.(237)“他一直在看”为译者增益的成分,进一步说明埃斯佩朗莎认为塞尔这个小男孩一直看他,生动刻画了她的心思。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潘帕译文《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研究,大致梳理出他针对文化缺省所采取的四种翻译补偿策略,同时看到了他在忠于原语作者和忠于译语读者之间寻求一个恰当平衡时所做的努力。翻译就是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的,既要尊重原语文化,又要顾及译语文化,因而针对文化缺省这一现象,译者需合理运用不同的补偿策略,对原语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做出补偿,弥补缺省,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1]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 Prentice Hall,1988.

[3]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4]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乐金声.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J].中国翻译,1992(2):18-20.

[6]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7]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8]桑德拉·西斯内罗斯.芒果街上的小屋(中英对照版)[M].潘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9]王大来.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原则[J].外语研究,2004(6):68-70,77.

[10]张锡伟.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研究[J].时代文学,2010(4): 18-19.

猜你喜欢
缺省原语译语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天府新论(2022年3期)2022-05-04 03:40:24
基于“缺省模式”设计平台的控制系统研发模式重塑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13
缺省语义模式下话语交际意义研究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5年35期)2016-01-04 09:37:11
关联期待与缺省推理下缺省语境的生成模式
外国语文(2015年4期)2015-11-14 01:57:56
观点句中评价对象/属性的缺省项识别方法研究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