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博
长春广播电视台,吉林长春 130000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将非语言符号定义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到的姿势、音容笑貌、气味、颜色、图画等,可分为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1]在广播新闻报道中,非语言符号主要表现在听觉上,通过记者的“言说”技巧包括语气、语调、语速,现场音响以及背景音乐的使用都是属于非语言符号体系。
广播新闻可以分为三种:语言类、音响类和音乐类。语言类新闻是指单纯使用语言形式,采用“言说”技巧,来传达新闻的内容;音响类新闻是指音响来增加报道的感染力,如现场的各种声音;音乐类新闻报道根据新闻内容配上合适的音乐,但此种应用的范围较窄,音乐有时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相冲突。非语言符号与生俱来的特征,播报员的“言说”技巧,新闻报导中音乐和音响的使用使其已经成为众多传播媒介经常采用的表现形式,也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广播新闻又是以声音为传播信号,以电子手段为传播方式,非语言符号的特征正好符合了广播新闻报道的规律。
人类学家霍尔曾说过“一个成功的交际者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无声信号。”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播报员通过一定的“言说”技巧,即播报时的语气、语调、语速的协调使用奠定新闻基调与风格,突出新闻重点内容,以及有意识静默方式,营造新闻报道的可听性。比如广播新闻在报道某某伟人离世时,播报员在一些关键的词语间有意识地或停顿、或强调、或语速放慢,来营造悲伤的气氛。又如报道一些违反社会道德的事件,2014 年2 月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江苏官员打人事件》时,播报员在进行事实报道时,特别强调江苏官员的打人行为,以及江苏媒体的岿然不动,事件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记者对突出事件的报道时,针对现场环境,记者往往会通过时快时慢的语速,向听众描绘正在发生的事件让其产生就像看到真实现场的感觉,江苏广播电台记者在《句容一施工工地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新闻报道中,在关于气喘呼呼地且语速很快地介绍事故现场的环境和事故发生后的状况。
【语速很急】“……事故发生时共有17 人在脚手架上施工,事故发生后,15 人从脚手架跌落,【语速稍缓】自己因为紧紧抓住吊着的钢筋,受伤并不严重……”
此外,在文体类的新闻报道,主持人或记者经常采用突然的静默的“言说”方式来增加事件的紧张感,比如在体育运动的报道中,要描绘足球比赛中点球瞬间,广播新闻不如电视新闻可以从画面直接地获取信息,此时播放员在有铺垫的情况下,跟随足球远动员的节奏突然几秒钟的静默,可以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刺激听众的感官,让听众置身于现场一样,增加新闻报道的可听性激发听众的并让听众锁定节目。
现场音响主要是指新闻事件发生时现场各种声音,比如报道台风登陆的新闻,可以通过树叶的沙沙声,风呼呼的风声以及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来体现台风登陆事件正在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如报道城市交通拥挤、混乱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善,可以通过周围吵杂的车声、司机和行人各种不高兴的怨言,都会引起听众联想现场交通拥挤的现状。现场音响运用的巧妙有时比语言文字更具有真实的效果,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报道山西王家岭煤矿救援的《生命之声》稿件,可谓是现场声音运用最好的典型之一,整篇报道中,灵活地运用出钻杆声音、钻机的声音、地面敲击钻杆音以及救援现场急切而又嘈杂声等等现场声音,来增加这篇报道的感染力和真实性。
【钻机声音“】这个铁丝是钻机上去了,矿工们在钻杆的最底部拿一个铁丝绕到钻杆里面把它纹住带上来的,他也是给咱们发一个信息……时间就是生命。下午4 点开始,300 多袋10oml 的葡萄糖营养液,通过钻杆传递到井下。6 点02 分,地面一名救援人员对着钻孔用尽全身的气力大声喊到:“喂……钻杆里面有吃的……把钻杆头子砸开……”、“喂……把钻杆头子砸开……里面有水……有吃的……”[2]
陈原先生曾经说过:“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特殊情景,不能使用或不能满足于使用有声语言和书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人们常求助于能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非语言符号,用它来代替语言传达信息,以便更直接迅速地做出反应。”非语言符号具有语言符号所不能超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容易于从情感上引发人的联想,将抽象的、看不到的事件化为具体。[3]上述广播新闻报道的成功之处,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穿插了大量现场声音,营造出紧张而又扣人心弦的气氛。现场钻机声音,让人有种紧迫感,救援人员沙哑的吼叫声,让人产生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这大大增加了新闻报道的震撼性,这些都是语言、文字无法达到的境界。
音乐在新闻广播中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音乐究其本性,可以说是最具一种情感性艺术,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缺失。音乐不适合运用在严肃性的新闻报道,音乐特有的柔性与新闻的严肃性相冲突,不能帮助新闻报道表现新闻的价值和重大意义,此外,音乐的使用也受到新闻报道时效性的限制;但音乐在人物专访、通讯报道、社教类新闻报道中运用的非常广泛,优美的背景音乐可以营造节目的氛围,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进而使听众加深对节目的理解。音乐在综合性新闻中用于片头、片尾和间奏乐,可以增加节目的层次感,起到提示听众的作用,还有一些大型类主题性新闻报道,配上特色的音乐,可以使其主题更加明确,也能体现新闻报道的特色和节目的表现力。
当下处于传播媒体多元化的时代,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和广播等媒体之间竞争相当激励,作为传统媒介的广播新闻如何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需要广播新闻工作者灵活运用非语言符号,来刺激听众大脑,满足听众的听觉需求,提升新闻报道的可听性,进而保障新闻类节目的收听率。
[1]杨守华.浅论非语言符号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J].中国广播,2001(6):81.
[2]杨守华.中央广播电台2010年《新闻纵横》栏目的新闻报道,浅论非语言符号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J].中国广播,2001(6):82.
[3]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