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访谈节目的新闻评论空间

2014-12-10 17:08鲁金茗
科技传播 2014年22期
关键词:谈话听众主持人

鲁金茗

安徽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安徽合肥 230075

0 引言

自广播评论从报纸评论的长篇大论中走出来后,一直在尝试不同的形态创新。而增加广播访谈节目中的新闻评论分量是如今广播新闻改革的一大方向。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以及大众表达需求的增强,拓展广播访谈中的评论空间则显得愈发重要。但是,目前大多学者主要将广播新闻评论作为广播体裁的一种进行研究,将评论与谈话放到一起的探索并未有很多。

本文正是将新闻评论作为内容,试图探索广播访谈形式里的评论空间。为此,本文先追溯了广播评论的发展历史,继而从“新闻谈话台”的节目设置及当下几档优秀的以新闻评论为内容的广播访谈节目形态入手,分析此类节目的特点、优势及弊端,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访谈节目里潜藏的评论空间。

1 蹒跚学步而来——广播新闻评论的概念和发展

1.1 广播新闻评论的概念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是指借助于广播媒体,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解释、分析、议论及评说的各类栏目的总称”。是集新闻性、政论性于一体的一类新闻内容。评论对于任何一类媒体来说,都是“宣传的旗帜”和灵魂,因而能否有见解深刻、观点鲜明的评论,也可作为衡量一家广播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1.2 从借鉴到创新

我国的广播评论事业是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评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时电台是新华社的一部分,因而广播新闻稿件多来自报纸,且具有报纸评论的“文风”。

从借鉴模仿报纸的评论到独立而不断创新,如今的广播评论已依托于多种节目形态而发展兴盛。关于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分类,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从播出形态可以分为直播和录播两种;从内容层面可以分为针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同主题的评论节目;从是否使用音响可以分为单一的语言新闻评论与音响评论报道;从节目样态上可以分为“共有形式的一般性广播评论”(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后语等)及“特有形式评论”(广播谈话、广播访谈、录音评论、口头评论等)。这些都是在是对新闻评论形态的积极探索。

1.3 广播访谈节目里的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就如同一把利剑,尖锐、直接、深刻,能够代表媒体的高度和品质。其出彩之处就在于说理性、议论性和逻辑性,应用于广播必然需要概括、判断、评议的语言。而对于广播媒体来说,线性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内容是转瞬即逝的,不能自由回放的,所以广播评论一直以来都强调“短、评、快”。短小精悍的广播评论着重一针见血,而如果想要深入地评论和分析,广播的短处便会显现出来。仅仅的长篇大论以及缺乏互动的自上而下的广播评论会使得节目变成主播的单向诉说,受众只能作为被动的接收者。因而想要创新广播的深度评论,挖掘其间的潜在优势是尤为重要的。

将新闻评论的内容置于广播访谈的形式里,就是广播新闻评论的一次极好的尝试。二者在结合之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可能性。传统意义上的广播新闻评论往往采取主持人口播的单一形式,由论点、论据、论证几部分组成。其评论观点必须鲜明,最终以到达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广播访谈的形态使得新闻评论成为了一个意见型论坛,并不一味追求一致性的结论,而是在参与者不同的意见表达中达到评论的目的,并且观点愈多,交锋愈激烈,评论愈精彩。

伴随近些年新媒体技术的更新,使得人们“说”和“评”的意愿被大大激发,广播节目也得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因而在当下,研究广播访谈节目形式中的新闻评论空间便具有积极意义。

2 枝繁叶茂地成长——以访谈形式承载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

2.1 评论融于访谈的兴起与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广播访谈节目兴起以来,一直受到听众的喜爱。相比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广播谈话这个形式载体双向性强,反馈及时,拥有更为直感的现场性和更大的自由度。其就如同壁炉,主持人、嘉宾、听众都能参与进来,围坐一圈,实现多种方式的交流、交锋和互动,体现了人际传播中直接而灵活的特质,契合了广播的原生态。在广播访谈节目中拓展新闻评论空间,将严肃的、理性的新闻评论放入谈话节目的框架,能够形成参与性较强的广播新闻论坛,从而使新闻评论更贴近受众,也使谈话节目更具深度。

这类意见型访谈节目,以新闻热点、焦点话题为主要议论内容,通过谈话的方式来发表看法, 使主持人和嘉宾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让听众能在观点的来回碰撞和评析中,多方位地了解事件,从而得出自己的看法。以往的访谈往往局限于主持人与嘉宾间话语的问与答,如今则增添了更多的互动元素,使得二者间的交流更为灵活。加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也有了更多的参与途径。

2.2 评论与访谈融合的案例分析

北京新闻台注重评论的意见表达,更强调挖掘谈话节目中的评论空间。《议政论坛》、《新闻天天谈》、《新闻面对面》及《世界纵览》都是以论坛或沙龙的形式来进行主持人与嘉宾间的交流与评说。其间主持人负责介绍、提问、串联和补充,嘉宾则主要进行分析、解释和议论,以使得听众可以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和观点。

《新闻天天谈》对自己的定位是“深入解读新闻背景、提供多角度的分析评论”,让“各方观点在此汇聚”,“新闻大家谈”。节目采取直播的形式,既有主持人与嘉宾间的交流,也有听众通过微博、微信平台进行的观点陈述,并穿插录音评论。每期一两个话题,多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探讨和深入,最后进行简短的评论总结。同时节目注重话题的延续性和发散性,在节目的不同时段又有话题的不同侧重点。其间广告过后的中插片花也会对前一时段的讨论进行小结和评说。

《新闻面对面》设置于晚间时段,以“一个话题,两三方观点,三四种声音,更多重角度”展现给受众。节目采取沙龙式的形态,话题更加贴近生活,聊天氛围也更加轻松。一个新闻话题中分为连串的小话题,适时添加不同的新闻背景与场外采访,嘉宾与主持人之间展开“面对面”式的交流。内容新鲜而生动,话题间过度自然。

总之,“及时迅速地告诉公众,在他们所生活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是北京新闻广播的责任,而让听众了解更全面的事实与更多元的观点则是这个“新闻谈话台”的目标。与北京新闻广播相比,杭州新闻综合广播更加注重“亲民性”,其节目如《新闻纪事》、《草根说天下》都是从新闻热点的民生角度去评说,而《阿通伯说新闻》则是采用了方言论说的形式。从这两个定位于“新闻谈话台”及“谈话电台”的新闻频率中,可见广播谈话节目里,新闻评论的空间是可以大为拓展的。

3 化蛹为蝶的创新——广播访谈节目的新闻评论优势

以广播访谈节目的形态来承载新闻评论的内容,与传统的播读式的新闻评论相比,具有了独特的谈话的魅力。

3.1 话题的开放空间

传统的播报类的新闻评论往往由主持人单向进行播读和分析,着重于“短、评、快”。而以广播访谈节目形式出现的新闻评论则类似于大家围坐在壁炉边的头脑风暴,更加注重话题的深度与发散性,注重参与者的表达。嘉宾可以在访谈的过程中将同一类型的新闻事件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联系背景进行补充,也可以将当下多个新闻热点进行串联,避免了“泛泛而评”。

3.2 观点的多元空间

在如今观点多元的当下,新闻评论既要有本台的“一家之言”,也要关照“大家之言”,撷取其它媒体的独特视角与深刻分析。时下的新闻节目,大多设有媒体评论的版块,针对一则新闻事件,阐述多家媒体的观点,使得评论更加透彻、深入、不偏颇。

另外,播报类新闻评论中主持人往往不是撰稿人,因而可能出现不能完全理解稿件而脱离作者原意的情况。访谈类节目中则充满了即兴的元素,意见和评价更多地来自谈话者的原创和真实想法,更能体现其个性特征。因为不必刻意追求一致的结论,谈说者也拥有着更多的自主性与本色性。同时,广播的演播室氛围更加轻松,相比于电视媒体,没有摄像机镜头和特殊的灯光,谈话者可以放松、畅快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形式的灵活空间

主持人与嘉宾、听众以访谈的形式评析新闻热点,相比于传统的播读式的新闻评论节目形态来说,更为活泼和生动。传统的新闻评论节目往往有事先准备的稿件,也有规定的篇幅和时间限制。而广播谈话中的新闻评论没有太多拘束,可以一方以问为主,一方以谈为主;也可以双方互相补充和点拨;亦可以加入听众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平台实现的反馈。只要在既定的时段内,将问题和观点阐述清楚,具体环节如何安排,并没有过于硬性的规定,因而整档节目流程下来,生动而不死板,又能充分体现主持人的个性与节目的风格。

其次,访谈的形态也与如今听众的收听习惯相契合。广播访谈则能够吸引大多处于移动收听状态中的听众,于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锁定频率,在相对较为轻松的收听状态中了解热点背后的不同观点。

3.4 受众的参与空间

相比播读类节目,广播访谈中新闻评论的形式活泼决定了其必然有更强的互动性、参与性以及更直感的现场性,听众更容易“身临其境”。传统的播读类评论往往只能由主持人通过第三人称的方式来反馈受众的评论,而在广播访谈节目里听众则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等多种途径的参与、反馈和互动,与主持人、嘉宾间进行观点交流、意见争锋。广播访谈中受众的意见表达“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能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真实观点的阐述。

4 长短兼具的现状——广播访谈节目的新闻评论劣势

4.1 选题空间的限制

访谈节目着重“谈”字,以谈话的形式承载新闻评论的内容,自然要求节目做得相对生动。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是不错的选择,但一些严肃的硬新闻、国际新闻可能较难发掘出“谈话”点。例如政府召开的各种日常会议往往比较适合以消息、通讯、短评的体裁表现,而没有太多的访谈空间;国际时局动态也往往较为适合于《世界纵览》等定位相对高端和专业、专以国际新闻为主的节目。

4.2 主持人控场的空间局限

访谈节目没有太严格的表达和时间限制,谈话者都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观点。然而对于用访谈的形式来进行新闻评论,则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交流甚欢,仅顾着自己的表达,而脱离了听众,出现自说自话的情况,使得听众完全在谈话外;或者谈话者将访谈当成了聊家常,游离于话题之外,更游离于评论之外;或者在多个嘉宾类似于论坛式的节目中,主持人控场能力不够,出现嘉宾观点分散,甚至意见分歧过大而言辞激烈的冲突情况。

4.3 听众收听空间的困境

节目中谈话者各抒己见,可能会造成听众找不到主题的情况。其二虽然访谈节目强调亲民性,但新闻评论的内容又无可避免地使其相比软性的访谈节目来说更偏向深刻和严谨,自然对受众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因而此类意见型访谈节目首先在受众定位、风格定位上要明晰,又要争取以较通俗的语表达来吸引更多的潜在受众和边缘受众。

5 博采众长的未来——意见型访谈节目的拓展空间

如同硬币有其正反两面,任何媒体、任何类型的节目也都会有自身的优劣势。但只要能够扬长避短,就可以不断创造新的生机和活力。将新闻评论的内容包裹上访谈节目的外衣,在如今的媒介环境下,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可挖。

5.1 节目自身的拓展空间

1)“内容为王”的坚持。

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评论竞争可以说是媒体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广播新闻评论首先要坚持“内容为王”,要扩大选题范围,又要“选准话题”;要“有思想的深度”,又要解答听众困惑;要注重新闻的时新性,有全局眼光,又要有结合地域的贴近性。如江苏新闻广播的《新闻评弹》既有对于形同虚设的政府网站的批判,又有由“美娘团”引发的拯救阳刚之气的呼声;既有讨论中国动物表演里动物福利的底线,又有热议南京的“马路杀手”渣土车。

2)“形态为王”的补充。

在当代媒介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广播体裁间的界限正逐步被打破,访谈节目中可以融入新闻评论,自然也可以有更多元素的组合(如事前的场外采访、观众的实时观点、各大媒体的评论等等)。在形式编排组合上,要不断尝试和创新,要有个性思维的意识。将严肃的、轻松的,漫谈的、交流的,不同风格评论节目相搭配协调,原创评论和其它媒体评论相互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如《新闻评弹》,每期只选择一个新闻话题,将录音回顾新闻事件、连线报道与专家多方面评弹相结合,同时开通热线电话与微博、微信平台,让受众能够及时参与,将事件阐明,话题聊透。

3)受众参与的放宽。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膨胀、价值多元的时代,新媒体的兴起更是让“全民表达”理想的实现又更近一步。公共舆论的表达需求和表达空间不断扩大,这就要求媒体提供更多的表达平台。而访谈节目的形式则尤其适合与受众进行互动,让专家学者的声音与民众的声音交汇,更能使节目鲜活又接地气。北京新闻广播的《新闻天天谈》便是既用直播的形态“荟萃各方观点,追问是非曲直”,同时利用微博和短信的渠道吸引受众一同参与,对一个新闻话题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探讨。

5.2 评论队伍的拓展空间

1)主持人的自我完善。

访谈节目的随机性和自由性既给了主持人空间,更是对主持人提出了高要求。主持人既是策划者,需要参与节目的编排、题材的设定、嘉宾的选择、背景资料的搜集;又是参与者,需要与嘉宾、听众形成有效交流和互动;更重要的是整场节目的控制者,控制场面,引导话题,调动情绪,把握节奏,营造氛围。因而主持人需要在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人文素质方面多多下功夫。有见识、有控场能力的主持人既能发出独特的声音,又能树立节目独特的风格,更是对频率形象的有力塑造。主持人鲜活了,节目自然会有生气。

2)建立自己的评论员队伍。

对于广播媒介来说,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需要培养、组建自己的评论员队伍,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之声等频率已组建了自己的评论员队伍,大多主要包括由本台新闻采编人员组成的本台评论员和观察员队伍,由专家、学者、高校教授、政府人员、其它媒体评论员等组成的专业评论员队伍,以及普通百姓、社会上评论写作爱好者构成智囊团,不断为节目言论提供新鲜养分和智力支持。

5.3 品牌形象的拓展空间

1)明确定位。

定位是节目设置的基础,定位明确了,节目才能建构。对于此类意见型访谈节目来说,风格层面,要有新闻评论的严肃性,又要保留访谈节目的轻松氛围,让听众感受到观点交锋的畅快。受众层面,要抓住关注实事的素养较高的核心受众群,又要吸引广大的一般受众。时间段上,早晨的节目强调时新性,午后的节目较为轻松,晚间的节目则可着重深度。

2)打造节目品牌。

在“内容为王”的当下,节目自身品质还是最重要的。中国之声的《报纸和新闻摘要》是半个多世纪的经典品质,而对于访谈节目来说,注入新闻评论的内容,也能形成自己的精品。杭州新闻综合广播的《阿通伯说新闻》也是自1994年开办至今,鲜活生动,受到杭州市民的喜爱,并多次获奖。因而节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改进,才能在推陈出新的媒体浪潮中屹立。

5.4 新媒体渠道的拓展空间

如今受众的知识水平、媒介素养、信息需求都大大提升,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接收,更需要表达。在访谈节目中,尤其是进行新闻评论,更是需要听众参与进来,才更有观点的碰撞。新媒体给予了受众在与媒体接触中的更多主动权,人们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交流信息、转载信息及发布信息,从而形成“自媒体”。利用联网的移动终端设备,广播也脱离了原有的收音机设备的“只闻其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性传播的缺憾,力求实现广播向综合媒体的转变。另外新媒体可以起到将受众迅速、廉价、广泛地聚集起来的强大效果,作为广播媒体自然不能错过这样的发展突破点。

虽然新媒体给了广播无限的发展空间,而当下在与新媒体结合方面,广播仍存在内容寡淡、语言死板等问题,不能跟上网络媒介的发展步伐。因而广播节目,尤其是对于这类以新闻评论为主要内容的广播谈话节目而言,应该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利用便捷的网络渠道,将节目、主持人、嘉宾间的影响力聚集起来,让听众在节目内外热烈讨论、参与进来,由节目自身散发开,形成一个巨大的影响网络。

6 结论

在2009年的全国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研讨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张振华说,“新闻报道有两重任务,一个是报道信息,一个是报道观点。”而在信息膨胀、社会舆论主体广泛、价值多元的现今社会,在获取信息本身之外,受众更需要的是多元的观点和认知角度,以及便捷、广泛的表达渠道。新闻评论是一把利剑,时刻进行舆论监督,尖锐而深刻;而在广播访谈里进行评论则赋予了谈者更多的评说空间,也给予了受众更多的参与空间,更是为各方多元观点提供了更多的表达空间。这在公共舆论表达空间不断扩大、表达需求日益增强的当下,是极为可贵的。

[1]连新元.从中国之声看广播新闻评论机制的构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4).

[2]郑士炎.广播评论差异化机制的构建[J].视听纵横,2010(7).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曹璐.广播新闻理念与实务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社,2007.

[5]王昱欣.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评论的特色化尝试[J].新闻传播,2011(1).

猜你喜欢
谈话听众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