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瓶颈 完善机制 推动民族地区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2014-12-10 08:58高家余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4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瓶颈高中教育

高家余

[摘要]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诸多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瓶颈期”的出现。本文将从招生制度、资金投入、教师积极性、评价体系等因素入手,探讨瓶颈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立足点提出应对策略,力求完善机制,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边疆地区;高中教育;瓶颈;对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公平特别是高中教育公平尚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学校的硬件投入、师资力量、优质生源还存在着很大差异,加之评价机制不够科学,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校间形成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优质学校得不到优质生源,优质生源得不到优质的教育,教育的合力未能在教育中发挥出更好的效用。因此,如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破解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制约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

1.各地招生制度不统一,为保生源激烈竞争

不同地区高中的招生政策差异较大,有的地区出台了一系列合理的生源分流政策,保证优质生源能够到理想的优质高中就读,生源的流向形成了良性循环。而有的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有不允许干扰学生填报志愿之类的规定,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落实,使各高中学校为了争夺和保住优质生源,展开了别开生面的“招生大战”。

一是行政干预。有的地方采用行政干预的方式阻止家长、学生自由填报志愿,将封锁生源的任务通过多条途径逐级下达,限定优秀学生只能在本地学校就读。首先,通过各级政府直达村民小组,哪一级“放走”了优质生源,就会受到处罚。其次,将任务直接下达给生源地的初级中学校长、班主任。按理说,初中教师将学生教好,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在严峻的招生形势下,这些教师还要奉命守住每一个能够到优质高中就读的学生,防止其外流。最后,将招生任务下达到当地高中每一个教师身上,实行教师包村、包户、包人的“三包”机制,哪个教师负责的学生外流,就会受到处罚。

二是利益诱惑。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不仅直接给名列前茅的学生减免学杂费,还直接“砸钱”给学生和家长,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有的则向家长许诺,如给他们提供进城务工的机会,帮其租房等。

三是人情困扰。有的学校以搞旅游、夏令营为名,组织不明就里的学生外出旅游,干扰学生填报志愿。为保住优质生源,在填报志愿前夕或填报志愿当天,组织学生外出“旅游”,供学生吃住、玩乐,以此防止其他学校招生教师跟这些学生宣传招生政策。这导致那些本来想到其他学校就读的学生,只好选择当地高中就读。

有了这三道“防护网”,那些没有初中毕业生的高中学校,要招到一个优秀学生是很难的。这些学校,无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其他学校形成良性竞争。

2.初高中分离后优质高中缺乏稳定生源,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优质高中有自己的初中部,根据教育方针,按自己的育人理念培养人才,是学生和学校得到长足发展的保障。以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所高中为例,近3年来,该校的高考第一名都来自本校的初中校,2013年3名达到清华大学录取线的学生均是该校的初中毕业生。其他学校来的学生,即使在初中时再怎么出类拔萃,成绩再怎么好,到高中后也没有预想的优异。这主要是因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学生获得的发展空间也不同。随着初中部的取消,教师在学生身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这表现在思想、心理、品德、学习方法、知识结构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与家庭教育、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等因素有关,但也与当前的初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问题不仅给高中教育带来了困难,也妨碍了一些优秀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初中开始抓起,抓好初、高中育的有效衔接工作,注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这方面,北京四中给了我们鲜活的启示。北京四中是全国高中课程改革试验校之一。1989年,为了集中精力推进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核心的高中课程改革,完成国家的课改任务,尽快取得经验向全国推广,北京四中停止了初中招生。然而,历经15年后,北京四中感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学段时间过短不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些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也无法进行”。于是,在2004年又恢复了初中招生。北京四中重视初中办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要吸收更多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到本校就读。

3.国家资金投入少,学校负债运行,教师付出与待遇反差大

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大多靠借款建设而负债累累,再加上招生中的“三限”政策,学校的收费减少,偿还债务能力减弱,办学之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同时,国家对高中阶段支付的经费也较少,特别是“三限”政策的实行及学校后勤社会化后,高中教育几乎没有财政拨款之外的其他经费来源。普九实施以后,基础教育的压力上移,高中阶段要面对高考等选拔性考试,高中教师成为压力最大的群体。他们精神压力大、工作量大,但待遇却跟不上,学校没有能力根据教师的劳动给予相应的酬劳,致使教师的积极性难以激发。

4.同级别学校办学规模差距大,“低进高出”学校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

一是学校的办学规模没有作为一项考评的重要依据。不同办学规模的学校,其管理难度和提高办学质量的难度是不一样的。省内同级别学校办学规模差别较大,在校学生人数也相差很大。一所一级完中,每个年级在籍学生人数应在1300~1500人,部分优质高中不愿扩大招生规模,不愿让人口成绩差的学生到本校注册,以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这就使年级在籍学生大多都低于1000人。众所周知,学生越多,管理难度越大。因此,在对学校考评时,办学规模应作为一项考评的重要依据,对管理难度和办学质量分别给予公平科学的考评。这样,对提高民族地区高中入学率,解决读优质高中比读大学难的问题大有益处。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瓶颈高中教育
关于边疆地区如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研究与思考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科学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研究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