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桃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变革,数字校园建设加快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作为中央电化教育馆确认的首批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之一,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开展智慧教室实验、开设数字化校本课程、搭建网络学习空间等措施,带动了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为课堂增效、学生减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我校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基础,结合“班班通”应用实际,提出了“三维五环式”高效课堂理论构架和课堂模式。“三维”是基于数字校园环境下人机关系、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3个关系维度,“五环”是指导学习、自主、展示、评价、拓展等5个教学环节。课堂上,教师以网络建立起来的各种终端、教学软件、教学资源为手段,通过“问题串”的情境导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适时运用声光电、虚拟仿真、动漫画等,激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疑问,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激昂情意、智慧的活动,促进了人机互动、生生互助、师生互促。
其次,从改变学生学的方式来减轻学生负担。一方面,学校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提高学习效益。根据《宜昌市六中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方案》的要求,在课堂上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会使用电子白板、制作课件、上传视频,课堂上先小展示,后大展示,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改变学生学的方式,实现了师生共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效益与效果的目标。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评价、诊断等措施跟踪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益。通过落实《宜昌市六中高效课堂“六度”评价表》,建立捆绑式评价信息库,提高中低层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质量检测,及时诊断课堂效果,形成过程性评价资料,建立学生成长信息档案,使学生学习得到及时反馈,作业得到及时改正和完成。
最后,从教的方式出发寻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提高教学效益。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探索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为此,学校课堂虽然几乎100%都使用电子白板,但师生只是在特殊需要或在关键的知识点时才使用。由于信息化教学呈现效果直观、生动、形象,原来教师教不清楚的现在教清楚了,使学生知识内化快、理解深,学得轻松主动,学习负担自然降下来,质量也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了课堂高效。另一方面,学校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有畅言教学资源库、“101”网校资源库、天仕博电子白板资源和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等,一人一个云端号,可随时获取资源。教师针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和处理,经过二次开发整合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二、智慧教室的试点,让教与学更加科学有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减负增效的关键。我校通过使用pad教学,开展智慧教室实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了。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一节课注意力集中在20分钟左右,有了pad,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听和看,更喜欢在pad上书写、发送,一堂课始终有任务需要去完成,学生投入度高,学习兴趣盎然。特别是课堂评测环节,抢答对的学生可以自动获得小红花,这样愈发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其次,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做到了因材施教。电子书包中的评测、分享大屏幕、实时点评、随机点评、发布作业和试卷、成绩统计等功能,使教师轻松实现作业的智能化诊断和过程性管理,每个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参与情况,包括提交人数、正确率等都可及时呈现,提高教学反馈速度和教师点评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分析系统数据,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点,进行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有针对性地辅导和练习,对学习程度不一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达到个性化学习目的。另外,课堂作业和笔记一键式发送、学习内容截屏、错题本、一题多解同步呈现等功能,可以让学生选择性地保存,既巩固复习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又纠正作业错误,减少了学生记笔记的时间,从整体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数字化课程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
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开发学生潜力。学校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培养目标实现课程化,将信息技术与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即基础型课程重在应用,拓展型课程重在实践,综合型课程重在研究。
一是开设理科数字化探究实验课,增强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能力。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克服了传统实验仪器误差大、数据处理繁琐和实验方式重操作轻分析的弊端。在数字化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科学量传输到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采集器的信号传输给电脑;通过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迅速、直观、精确地获得实验数据,大大缩短处理数据的时间,留出更多时间去做实验、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创造性、探索性的问题方面。
二是机器人实验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我校的机器人实验课程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在教师的任务要求下,学生动手完成机器人设计、编程,小组合作完成组装测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任务如何分解、子任务如何串联,对程序结构有了认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与竞争,提高了活动的参与度,让不同思维的碰撞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展示成果。
四、网络学习空间为增效减负提供有利条件
关注教师成长是减负增效的根本所在。学校通过《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创新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在录播管理系统上构建了宜昌市六中教学视频资源平台,建立了教师个人空间,在“我的视频”、“我的提问”、“我的专辑”、“我的直播”、“我的评论”等模块中,教师申请直播,上传视频,收看直播,生成个人工作室。在专业评课模块中,对课堂视频的点播资源、直播课堂进行评价评分,及时交流,开展在线网络教研。
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让学习更有效,是减负的重要一环。学校在教学视频资源平台中为学生设有个人学习空间,学生在自己的空间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视频点播、校园直播、在线测试等各种网络学习活动。学生点播视频,做到课前观看,为预习和课堂交流作准备;课下观看,是对在课上没有理解的知识反复观看,或选择性观看。同时,对那些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在教学视频资源平台上与教师同学展开讨论、分析疑惑,将自己的收获和学习资源推送给他人。
这种借助于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自主完成作业、探讨问题、个性化指导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让教师的教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更有目的性,确保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
(责任编辑 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