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快乐学习的启示

2014-12-09 01:58刘嫱
学理论·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归因

刘嫱

摘 要:快乐学习是一种内心愉悦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然而,研究表明班级中学生学习的情绪多呈负面。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先生提出“习得乐观”理论,即通过学习可以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为乐观的归因方式。基于这一理论,从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如何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学习状况并牵引学生快乐积极地学习。

关键词:快乐学习;习得乐观;归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196-02

常常会从学生口中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也想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可是学习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学习真的是痛苦的”“学习任务就像一座大山经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学习太累了,太折磨人了”甚至还有学生直接坦言:“我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我没有学习的天赋”“我没能力把功课学好,我只有这个本事……”“要不是为了父母,我早就弃学了”等。为什么学生学习如此痛苦?怎样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快乐起来?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学习何尝不是,工作何尝不是,人生何尝不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认为,快乐和积极情绪是可以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基于学生厌学这一现象,学生和教师家长都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积极的乐观的自动化反应的意识,从而找到全新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去分析处理这一问题。因此,本文采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如何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学习状况、如何牵引学生去快乐地积极地学习,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

lyi。1997年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普通心理学不同,它不是医学式的心理学。它不是用“类医学”病理来治问题的科学,而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其目前主要围绕三个研究中心: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制度研究。创始人Seligman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他在后来的研究发现不仅无助可以学习,乐观、快乐也都是可以学习的[1]。Seligman用归因风格的理论来区分乐观与悲观,将乐观风格归纳为三个要素:持久性、普遍性、个性化。他认为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这种对事件的解释方式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这就是习得乐观。习得乐观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它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进行积极乐观的归因。

二、学生学习痛苦的原因分析

1.对自己没自信

对学业失败缺失正确的归因训练,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型,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和运气好坏。其中,能力和努力属于内在因素,而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原因的外部因素。对一个学生来说,如果学生将学习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学习动机提高,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果他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與之相应,假设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感和无能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假如学生把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和抱怨,也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学生学习痛苦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正确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归因。而教师,家长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失败的情形下,稍不满意教师和家长就会严格训骂和批评。这种惩罚后果无疑使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是一项任务。

2.对学习没兴趣

兴趣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人们活动的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人们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良好的兴趣来牵引就没有强大的动力去学习。然而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者兴趣水平偏低。通过走访调查,通常这类学生学习的原因有三:父母要我学、老师学校要我学、为升学或就业而学。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自身缺失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无论为哪一种原因而学习,都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制约的学习,都是极其痛苦的学习。许多学生不是感到焦虑,就是感到乏味或者麻木,因此他们无法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或无法发挥出潜力也无法体验到学习收获的快乐。

3.对读书有抵触

“读书无用论”“读书本来就是苦的”等传统的社会偏见和外部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也是使学生学习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古以来一谈及学习二字,就常常联想到“头悬梁,锥刺股”这六个字。这虽是一种极高的学习境界,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影响。譬如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成员对学生动辄灌输“苦学”思想。譬如有些学校的校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属于人为地给学习制造痛苦,无端地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产生对读书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

三、快乐学习的路径分析

学习大体有两种模式:一是“溺水模式”:强烈希望从痛苦中解脱,寻求解脱的同时忍受着窒息般的痛苦。二是“情爱模式”:对目前自信与对未来期待的快乐享受的幸福模式。因此,要鼓励学生去追求快乐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如何走向快乐学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有以下几条路径:

1.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归因训练

首先,指导学生自发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归因训练,对错误的归因进行矫正。美国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认为归因方式是导致个体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学生习惯把学习成绩低这一结果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而把学习成绩高的结果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特殊的原因,那么他就可能出现抑郁的症状从而出现学习痛苦和厌学的现象。与之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把学习成绩高这一结果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那么,他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要小。他的积极学习情绪会相对较高,有快乐学习的体验。由于学生的归因方式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所以学习也就有了痛苦和快乐之分。因此,实现快乐学习的首要途径就是指导学生自发进行正确地积极地进行归因训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其次,教师和家长等其他外部群体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归因,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反馈。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其中教师和家长的影响显得十分突出。转变传统家庭中家长“棍棒出状元”或者溺爱的错误倾向,适当给予孩子关爱,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褒贬结合。转变教师一味严厉的作风,在尊重学生自尊心,以及不伤害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合理的归因。

2.培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第一,消除对学习的偏见,转移负性情绪。改变把努力学习与痛苦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改变学习就是吃苦的传统观念,使学校成为学生体验正性情绪的地方,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快乐。每个人天生是具备学习的热情的,然而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使得人们失去了最初学习的热情,对学习产生各种各样的偏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生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学校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学习的环境。第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不以没有兴趣作为借口来掩盖懒惰的实质。首先,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在学习过程中勤奋努力加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取得了好成績,兴趣也就有了。认真做学问,成功了就会产生成就感和效能感,也就产生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体验学习的乐趣,时常对自己暗示“学习是享受”的意念,发掘学习的乐趣,这样下来学习自然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其次,学校和教师应改变不注重学习兴趣培养的倾向。2001年6月,教育部组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习兴趣提出了更多的关注与更高的要求。此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为“改革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惑是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惑境是已知与未知的混合物”。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3.做学习的主人翁

快乐学习必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翁,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应更加尊重和信任学生。改变传统课堂的旧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友爱,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只能是学生,二者的角色固定不变。而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也能做教师,教师也可以做学生。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而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因此在快乐学习的课堂中教师学生二者的角色可以适时互换,让学生做小老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产生对学习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去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地思考,才能产生大量自主意识,从而产生归属感和存在感。传统课堂教师是权威、主人,学生是附属、仆人。学习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上级交代下级完成的任务,快乐无从谈起。而做学习的主人翁,学习就由任务变成了职责和乐趣,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习得乐观情绪,从而获得正面积极情绪体验,实现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3).

[2]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87.

[3]朱淑玲.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12).

(责任编辑:李鹏飞)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归因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打造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探究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归因、归责与灾难——基于雾霾与地震的比较分析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