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琨 黄进 胡强 李勇
摘 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和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改革。成都学院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依托,建立并完善了其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并刷新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形式与内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191-03
对于一所高等院校来说,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直接体现[1]。其目的是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科学素质[2]。长期以来,成都学院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载体,不断刷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形式及内涵,坚持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不断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一、实施的基本概况
成都学院是一所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办学体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成都学院以服务成都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自2009年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来,共立项607项校级项目,42项省级项目,22项国家级项目,合计参与学生数高达3 000余人次,指导教师基本覆盖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400余人次。可以说,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参与人数广、影响范围大。
二、实施的主要做法
1.构建了“组织、制度、条件、经费”等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一是组织保障。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建设工作,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与发展需求,提出了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项目。为确保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项目系列活动的平稳运行和顺利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两位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专项经费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学校规划的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具体工作由教务处牵头,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共同配合完成该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制度保障。为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加强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管理,学校于2009年制定了《成都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并开始稳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三是条件保障。学校和各教学单位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优先对各项目提供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支持。教学单位和指导教师还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搭建实施平台等,并在学生开展科研论文写作、专利申请等成果建设方面给予全程指导和支持。
四是经费保障。为培养学生突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从2012年起每年拨出专项经费200万用于资助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活动相关项目的开展。学校2013年资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共计275 000元,所有经费已下拨各教学单位“质量工程”项目,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管理。项目运行时间一般为1~2年,截至2014年3月,各教学单位已使用经费共计79 303.1元,剩余经费共计195 696.9元。
2.严格“立项、中期、结题”三个环节的管理
一是项目立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实验为主要手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团队自主确定选题,设计实施方案,自主提出项目申请。立项项目应与成都市产业紧密结合,服务成都市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以解决本学科、交叉学科、企业研发、自然界或人类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项目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思想,立论依据须充分,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每个项目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指导教师均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二是中期检查工作。为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准确掌握各立项项目的建设情况,帮助项目组能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每年定期对在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工作。
三是结题验收。项目结题前,各项目组按照学校规定填写项目结题报告,并要求提交论文、专利、总结等项目成果。项目结题,首先由各教学单位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综合初评,并提出结题意见;其次,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等进行综合评审。综合评审通过的项目,学校准予结题。
3.注重成果建设,突出激励机制
为凝练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成果,学校于2014年6月组织了“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评奖”工作,本次评奖工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各教学单位提交的评奖材料共有62份,其中已发表论文成果36份、专利成果21份、理论研究报告11份,科技实物成果4份、各级新闻报道成果2份、各类获奖成果3份。本次评奖工作展示了我校学生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经过学生申请、学院审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评出10个项目荣获校级一等奖,15个项目荣获校级二等奖,19个项目荣获校级优秀奖。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多种激励机制,如给予学生科创学分奖励、认定教师教学工作量等。
4.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纳入到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组织建设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有关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选修课程,以选修课程带动项目开展,以项目开展促进课程改革;积极鼓励各专业开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理论课程及实践项目,将专业教育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有机结合、有效衔接。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1.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我校建立并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学校的创新教育氛围和创新文化、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得到了明显改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以学生自主实践为核心,加大政策、经费、师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努力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充分突出了学生实施项目过程的主体地位;各教学单位结合专业实际,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师科研项目等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积极推动了一系列专业建设改革和课程建设改革。
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一些实践单位的充分配合和联动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稳步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2.深度开展了基于项目的创新实践育人机制改革
根据学校的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定位,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支持体系,优化管理与服务,注重意识培育、平台建设、竞争激励、政策扶持和文化营造,力争在全校范围内初步构建起集教育培训、平台支撑、扶持服务于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工作体系,努力形成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充分涌现、大学生创新人才充分成长、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完善的良好局面;各学院加强了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管理与指导,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切实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同学们积极参与项目实施,擅于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
学生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过程中,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擅于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敢于用创新和求实的精神通过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成果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近年来,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在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实物制作等成果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为他们在就业、考研等方面提高了竞争力。
4.创新教育案例
(1)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过程中,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科技文化创新项目相结合,与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落实相结合,与创业教育培训相结合,与学校原有的各类学科竞赛项目相结合,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搭建了全方位的实践训练平台。
(2)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我校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园林、森保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也得到跟进,部分课程实践项目及其学时比例进行了修改,同时推进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张学权教授所任课程“景观生态学”的教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2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后,学院2010级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立足“景观生态学”全面开展了此项目,2011级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立足“景观生态学”课程也全面开展了此项目,此项目也在2012级学生中得以开展,对学生、课程和专业培养方案大有裨益。
四、结语
随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该计划项目在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等方面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然而,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性工作,学校及校内各教学单位仍需积极探索、创新、深化,以及进一步改革完善其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当代大学生应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实施原则,积极投身创新创造实践,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上下求索的执著,勇做创新驱动发展的笃信者和躬行者。
参考文献:
[1]洪大用,王建.着眼四个结合完善创新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21-22.
[2]安勇,陈建名.基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36-138.
[3]潘涌璋,唐启红,张秋明,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146-149.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s
YANG Kun,HUANG Jin,HU Qiang,LI Yong
(Academic Affairs Office,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China)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Its purpose is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a teaching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questions and topics,which advocates innovative experiment reform which is based on undergraduates as the main,and further promote the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training mode comprehensive reform.Based on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s,Chengdu University establishes and improves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model,refreshes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s form and content,and achieves remarkable result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rogram;talent cultivation
(責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