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更应重视求真务实

2014-12-09 05:05胡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求真务实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 对当今的语文教学,社会各界多有微词。作为一个连续多年担任农村中学毕业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我感到农村语文教学积弊重重,教者“固”落熟套。因而,语文教学要求真务实,语文教学有“法”可依,有迹可求,归纳起来有:一个立足点、两极学习、三种语言、四个结合、五项活动、六字教法、七种课型。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求真务实 策略

我国教育界正刮着一股劲风,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劲风中心在语文领域,一本《审视中学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翻检出来,逐一品评。撰稿人似乎有满腹冤屈,不平则鸣之态。他们一致呼吁:不应该把中考、高考当作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并言之凿凿:语文教学不等于应付中高考,把学生训练成中高考的机器是残忍的事情。他们要求:老师们不要搬教参授课,认为教学时“教师是独立思考的学习者,学生是受指导的独立思考的学习者”,建议对语文教学进行刮骨疗法。我认为,时下的语文教学确实是要加以反思予以改革的。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开出语文教改的良方,只是从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提出一些的意见,努力构建一个也许还十分脆弱的语文教学框架,以取代被推倒的语文“柏林墙”,着重就自己所实践、所涉猎的经验材料,加以归纳,力图提供一些确切的信息、可行的操作方法,以为抛砖之举。

基于对语文教学固有特点的认识,我认为,语文教学的质量不是整齐划一,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对语文教学的苛刻要求,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求真务实的重要性,即从以下几点做起:一个立足点、两级学习、三种语言、四个结合、五项活动、六字教法、七种课型。

一个立足点,即一切教学活动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说到底就是塑造人,促进受教育者“五育”并举,形成健全幽雅的人格。语文教学应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这就要站在制高点上,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活跃思维,学会学习,为终生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两级学习,就是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个阶段。初级学习,读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一些知识点,在检测中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现出来,这在课型表现上为识记题,这种题型在中考题中占10%左右,高考试题里占近5%;说方面利用课堂让他们体会文中的要义进行复述或简单评价;写方面强调仿写,学有样本,练有规格。高级学习阶段,要求学生把握篇章信息及其复杂联系,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每个人的知识构架和经验得以充分展示,在与其他同学的思想磨合、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处事法则融合下逐步获得真知,发展自己的能力,学会创新。高级学习要求学写科技说明文和解答主观题等,要求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库存、情商智商等因素进行的“再创造”。

三种语言,即积淀语言、模拟语言、创造语言。我认为,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一个全局性的失误,就是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剖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本人主张学习三种语言。所谓积淀语言,指的是内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古现代典范语言。在教与学中,通过长期、稳固的积累和储存,通过长期反复的揣摩和领悟,不断得到积淀,这种语言在头脑中积淀越深厚,语言及文化功底则越精湛。模拟语言,即根据学生生活语言积累、书本语言积蓄,有意识的表现展示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体操作时,课余校外主动与周围人交谈,尽量出口机趣,应答自如,也就是动脑筋地说话。创造语言,指的是用现代汉语(包括已融入其中的古汉语)表达的融合丰富文化内涵的精品语言,这种语言要求学习者有较高的语言素养、较广的生活阅历、较能动的语言驾驭水平。创造语言是高层次语言,学习者在大庭广众演讲或辩论时能快速地组织语言,侃侃而谈,妙语如珠,自然成趣,写作展笺疾书,用语隽永,构思奇巧,一气呵成,所谓“文章自然成,妙手偶得之。”

四个结合:即共同语与方言结合,现代语与古代语结合,语言与生活结合,语言与思维结合。1、在口头语训练中,不排除方言,强迫学生学习共同语。明摆着,教学主体在方言区较大,平时交谈、写作思维均使用方言。对此,教师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感受方言描绘的形象,体味方言传递的情感,理解方言表达的道理,并与共同语进行比照,从而感受两种语言潜移默化的熏陶。当然在习作中力避土话连篇、令人费解,恰到好处地使用方言词,所组织的语言应是雅俗共赏的。2、语言教学应权衡现代语与古代语在现实生活应用天平的比重,近百年来语言变化神速,言语半文不白,会被人讪笑。当代人在学当代语言,适应生活实际。但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我国是文明古国,二千多年的文化瑰宝应到文言文里去寻觅,而作为艺术的重头戏--文学也以耐人寻味、古雅精辟的措词中碑于人。居于这种认识,学点“古文”不失为一种风雅。3、语言来自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我认为,中学的语文课本太“薄”,倘学生绕着课本转,所得将很有限。讲课不必精雕细刻,应传播新鲜的内容,唤起学生切入生活的联想,主动运用时新的词语。总之,语文教学应入时代脉搏,从语文的角度诠释火热生活的原理。4、在进行语感分析、语悟评判,让学生辨析近义词、成语、介词、助词,感悟语言信息、写作特色时,应加大思维力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听得明,说得快,才见思维敏捷,在实际操作中,复述课文、讲故事、浓缩文章不失为成功的经验。

五项活动,包括朗诵诗词,演讲成语故事,剪抄报刊美文,泛读中外名著,述评作文。1、诗词是精辟的文学艺术。我利用每周的活动课讲解如何抓住诗词的赏析点,让几位同学出示自己所欣赏的诗词,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再让全班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加以揣摩,一学期下来,学生涉猎了古代诗词名作,鉴赏能力大为提高。2、成语是汉化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精警隽永。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由学生讲述成语典故,这既了解成语的来龙去脉,又锻炼口头表达能力。3、为促动学生拓展阅读面,储备习作材料,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并每周抄或剪一篇美文,对每一篇还加上一百字以内的短评。不少同学对剪文进行装饰、点评,切中肯綮。4、名著感人至深,对一个人的文学熏陶有极大作用。每逢重大节日、寒暑假,布置阅读作业,如重读四部古典名著,研读《围城》、《骆驼祥子》、《家》等现代名著。虽说读大部头且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但日积月累,文学素养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5、语文教师最劳累的活计就是批改作文,而学生对老师的劳作不以为然。可以断定,教师的熬夜批改是一种高耗低效的劳动。对此,可以采用抽改的办法,把评改的作文发给语文水平较低的同学,将大部分未改的作文交给其他同学订正品评。实践证明, 中学生语文素质就是不一样,改正基本准确,评语富有情趣,令穷于应付的教呆子大跌眼睛。

六字教法,即拈、连、点、拨、张、翕,对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具有明显的效果。“拈”就是拈出教学内容的精要,把文章的精要、精华、精粹部分拈出来,创设有意文学习的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去追求“光辉的顶点”。“连”就是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比较阅读、扩展阅读。“点”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准确地洞悉学生的心理迷津,作画龙点睛式的点染。“拨”,就是解窍,拨通思维障碍,沿着思路的曲径探寻语言信息的宝物。“张”就是把问题铺开,于无疑处激疑,唤起思索。“翕”就是整合,即对语言材料进行归纳,并动脑动手做综合训练,但不提供唯一性答案。六字教法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操作,但不是一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运用。

“七种课型”,包括教读品味课、导读鉴赏课、自读陶冶课、口头表达课、书面表达课、基础训练课、探索研究课,这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品格、实践能力、创新为目的而构建的。教无定法,但教学过程总有规律可循,我们提出的“七课型”及基本教学过程,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思想的外在表现。1、“教读品味课”既由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涉猎多手资料,高瞻远瞩而又胸有成竹地讲授的课型,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一桶“活水”的内贮,既词锋甚锐又感情激趣,给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2、“导读鉴赏课”即在设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既集中又民主地讲读的课型。教学中,激情唤思至关重要,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支感悟课文情趣,并通过反复交流,求得共识,最终产生情感的共鸣。3、“自读陶冶课”即在教师激励下自选材料,自动感知,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自思、自析、吸收、积累的课型。自读随意性大,学生可深可浅地研读材料,或摘录,或圈点,或写旁注等。4、“口头表达课”即专门由学生主持的讲述课,一学期组织1—3次,如时事述评、主题演讲、编演课本剧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实现知识运用和能力迁移。5、“书面表达课”即当堂作文课,事先不泄露作文题,目的训练学生的临场语言驾驭能力、思维能力。在作文训练中,所命的题目能做到“犹如给爆竹按上药线”,“唤起学生的写作动机”,应当醒目,给人美感,引入品味,催人遐想。如“移植记忆”、“托起明天的太阳”等练笔可以采用片断训练、仿写训练、话题写作训练等多种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我认为,写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要毫不犹豫地选择记叙文,因为话题作文只有奇思妙想才能得高分。不过写记叙文破题要小角度、小切口,即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艺术起于至微”,入题后要“小中见大”,登堂入室。6、“探索研究课”,这是就2000年10月省普教室推出的“研究性学习”新课题实验工作提出的。这种课型的操作程式为明确目标→了解方法→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形成成果→作出评价,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目前发展水平,因人而异地制定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教师介绍研究方法,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方案,并自主实施,经过充分搜集、实验、整理、分析后,学生完成书面材料,形成研究成果,最后通过测试作出评价。探索研究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模式和发展模式。第一年侧重积累、筛选信息、把握面向考试的学习目标;第二年着重分析综合信息,并初步设计、构建一定知识链的方案,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年重心放在思辩过滤,实施已构成体系的方案,娴熟地解答问题。7、“基础训练课”,即根据中高考需要进行考点分项训练或综合训练的课型。语文教学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教学过程及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必须和谐作用于学生,教学效益才能提高。当然,语文教学的不确定性、渐进性影响语文素养的培植。我们有这样的体会,数理化只要掌握了相应概念、定义、公式等,某一类问题也就解决了;而语文精读某篇文章,掌握某类文体,不可能即刻写出类似的文章,则需要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的反复实践,不断刺激,不断领悟,才能在大脑中建立起复杂的联系,从而学以致用。

最后,套用句网络语言:“语文教学,神马都是浮云,”唯有求真务实才是正道!

参考文献:

[1]《我看中学语文教学》,苏州大学出版社 .

[2]《谁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江苏教育出版社.

[3]王小辉《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胡杰,江苏省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求真务实语文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列宁优良作风的回顾与启示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小学思品课堂活动的本位回归策略略谈
远离自以为是 推崇求真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