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中的概念隐喻探析

2014-12-09 05:05杨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委婉语概念隐喻

[摘 要]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认知模式。概念隐喻具有突显和隐藏的功能,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委婉语属于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很多委婉语通过隐喻表现出来。基于委婉语中概念隐喻的两大功能,委婉语中的消极的不愉快的方面得到隐藏或削弱,进而达到间接的委婉的效果。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委婉语; 突显; 隐藏

一、引言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各个民族、不同时代都习惯使用的表达手段。

传统的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人们认识事物、建构理解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存在于人们用一种思维领域概念理解另一个思维领域的方式中。隐喻和委婉语关系密不可分。隐喻是实现委婉语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多委婉语通过隐喻表现出来。

二、委婉语和隐喻的基本概念

委婉语(euphemism)起源于希腊语,“eu””意思是“well,good”,“phemism”指的是“words,utterance”,两者合意为“好听的话。16世纪80年代初,英国作家George Blunt首次使用了“euphemism”一词,并将此定义为“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人们在社会交际中通常避免使用引起不愉快从而损害双方关系的语言,或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词或动作,而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法,借用动听的词语婉转地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因此,我们将这种曲折的表达方式被称为委婉语。

隐喻(metaphor)起源于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示“carry”,隐喻的原本之意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因此隐喻必须包含“出发点”和”目的地”两个概念。Richards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cle),后者为“话题”(tenor)。传统的隐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不同概念领域事物之间名字的转换迁移,是对语言的修饰美化。

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到“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是语言手段,而被认为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结构,在无意识中构造着人类的思维、推理和经验。隐喻是范畴化理论的延伸,是不同范畴概念之间的投射,“概念隐喻是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讨论,表述另一个概念”。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在某些方面更加基本的认知域来理解另外一种认知域,其中涉及两个认知域(概念)之间的投射,Lakoff和Johnson称其为“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源域是人们用来构建其他概念的概念,它通常是形象的、容易被人类理解和掌握的概念,而目标域是人们想要去构建理解的概念,它通常是抽象的、不容易被人类理解和掌握的概念。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就是两个认知域(概念)之间的投射,即用一种形象的概念来理解建构另外一个抽象的不易被理解的概念。因此,隐喻是发生在人的概念系统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手段。并且,这个投射不是随意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委婉语与概念隐喻

(一)概念隐喻系统性的功能:突显和隐藏

Lakoff和Johnson提出“隐喻的首要作用是通过一个概念,提供对另一个概念的部分的理解”。同时他们又指出概念隐喻的系统性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另外一个概念,但是这个理解并不是完整充分的,而是部分的。“部分”是指通过隐喻,目标域的一个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方面得到突显。而且,被突显的方面和源域密切相关。在突显的同时,目标域的其他方面被隐藏或削弱。一个目标域会有多个方面,会存在多个概念隐喻,不同的概念隐喻突显不同的方面,说话人会根据不同的目的来突显不同的方面,因此,说话人会使用不同的概念隐喻。

(二)委婉语中的概念隐喻

人类的语言中充满了大量的隐喻,来满足人们对“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看待或认识“另一领域”的需求。同样,在人类的委婉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很多委婉语是通过概念隐喻表现出来的。大量关于隐喻的研究成果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模式,是人们认知、思维、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思维建立在概念相似性的基础之上,作用于委婉语的生成机制,是委婉语生成的一条主要路径。

隐喻是构成委婉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种常见的用来实现委婉效果的手段。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系统性的投射。投射的一个作用是突显了目标域的一个方面,而隐藏了其他方面。说话人常用一个含有隐喻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而这些含有隐喻的委婉语就是一个概念隐喻。通过概念隐喻,源域(委婉语)被系统性地投射到了目标域(禁忌语)上,由于投射的系统性可以突显目标域(禁忌语)的某个方面,而同时隐藏其他方面,所以禁忌语给人带来不快的、否定的、令人尴尬的、羞愧的方面被隐藏,而相对肯定的、中性的方面被突显,实现了委婉的效果。

1. 代替禁忌语:

英语中对生、病、死、葬、性、裸、拉、撒等的直接表达就是禁忌语。它们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刺耳和无礼。反之,如果用间接的表达即隐喻方式的委婉语会给人留下优雅、含蓄、中听和有礼的印象。

例如英语中“depart”,“gone to”和“pass”本来是用来描述旅程的词语,却常常用来委婉的表示“死亡”。通过概念隐喻,源域“旅程”被投射到目标域“死亡”上,而且这个投射是系统的,投射的结果是和目标域“死亡”的旅程密切相关的一个方面被突显,即旅程有开始、结束和过程阶段,所以人生也有开始、结束和过程阶段。通过两个主要的概念隐喻“DEATH IS A JOURNEY”和“LIFE IS A JOURNEY”,死亡被看成是一个旅程的结束,另外一个旅程的开始。而死亡会给人带来不快的方面,如死亡意味着永远离开,死亡会给人带来痛苦悲伤等否定的方面被隐藏和削弱了,听话人对于死亡的理解不再是完整的,而是部分的,因此达到了间接的委婉的效果。

英语中别的一些委婉语如“go to sleep forever”,“senior citizen”,“pensioners”等分别喻指“die”,“old people”,“retired people”,同样都具有代替禁忌语的功能。

2. 表示礼貌

Brown & Levinsons认为礼貌是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威胁的意图的表达,即为自己和听话人的面子的需要所作的努力。因此礼貌被称为一种策略。委婉表达是一定社会距离的交际对象进行言语交际的一种必要形式,目的在于维护双方的面子,不损害双方的关系。

英语中有许多职业都使用了隐喻表达方式的委婉语。使用职业委婉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传统意义的“低下”或“低微”职业“体面化”和“雅致化”。例如,“waiter”或“waitress”(服务生)被称为“dining-room attendants”(餐厅管理员);“sanitary engineer”(环境卫生工程师)用来指称“garbage man”(清洁工);将“butter”(屠夫),“foreign labor”(外国劳工)分别说成“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和 “guest worker”(外籍工人)。

以“The Chairman ploughed through the discussion”为例。源域“plough in the field”被投射到目标域“plough through the discussion”上。“Plough”原为耕作或耕地,在田间劳作是件累人的苦差事,通过概念隐喻,把辛苦耕作的意思削弱或隐藏起来,起到了维护说话者面子的作用。因此整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会议主席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讨论进行下去”。

在外交场合中,“poor and backward countries”(贫穷落后的国家)被委婉的称为“undeveloped countries”(不发达国家),后来换成“underdeveloped countries”(发达水平较低国家,低于发达国家),后又更名为“developing countries”(发展中国家),既而又出现了“emerging countries”(新兴国家)和“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第三世界国家),近几年又冠以“the south countries”(南方国家)的雅称。

四、结语

隐喻是人们的一种认识方式,它存在于人类的一切语言活动之中。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委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委婉语和隐喻关系密不可分,隐喻是实现委婉语的重要手段。概念隐喻具有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的功能,所以通过概念隐喻形成的委婉语可以掩盖被禁忌概念中反面的、令人不愉快的方面,从而达到间接的委婉效果。对委婉语隐喻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委婉语进行深入探析,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揭示隐喻的本质,促进外语及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曹兰兰,许曦明. 委婉语的生成机制之一——隐喻[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3]曹蔓. 委婉语的认知语言学分析[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 4

[4]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

[5]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9

[6]伍廉松,钱秀芸. 隐喻词汇在委婉语中的应用[J]. 文教资料,2006,33

[7]杨学宝. 从隐喻视角看英语委婉语的生成机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

作者简介:杨娟(1978— ),女,汉族,江苏海安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事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委婉语概念隐喻
委婉语教学研究
英语委婉语表达研究
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基于顺应理论的委婉语研究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浅论委婉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