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甫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结肠癌治疗方式,其主要具有术中视野清晰、出血量少、微创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3]。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210 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确诊收治的210 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 例。对照组患者男57 例,女48 例;平均年龄为(61.6±6.3)岁;I/II 期患者70 例,III期患者35 例。观察组患者男61 例,女44 例;平均年龄为(60.7±4.9)岁;I/II 期患者59 例,III 期患者46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分期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术前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方式进行准备[1],对照组给予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全麻。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而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具体方法如下:选用2 个5 mm 的Trocar 分别放置于脐下以及左右上腹,2 个1 mm 的Trocar 分别放置于两侧腹部,将镜孔设于脐部,再向腹腔中输入定量的CO2,确保压力控制在12~14 mmHg。术中需根据解剖层次使结肠游离,保护双侧输尿管,再将切断的血管进行结扎,将发生病变的结肠组织切除后扩大上腹切口,将病变组织取出,再进行吻合,最后放置引流管引流。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远期并发症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术后镇痛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合患者的结肠癌分期进行分析。
采用SPP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两组患者在不同分期上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1年存活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1年生存率对比[n(%)]
观察组各分期患者的术后镇痛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期别组别术后镇痛时间(d)术中出血量(mL)I/II 期对照组(n=105)观察组(n=105)tP III 期对照组(n=105)观察组(n=105)tP 2.5±0.4 1.3±0.6 17.052<0.01 3.1±0.8 1.5±0.2 19.882<0.01 184±29 141±17 13.108<0.01 202±34 148±21 13.846<0.01
观察组III 期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I、II 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远期并发症情况对比[n(%)]
结肠癌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主要发病部位为结肠处。临床认为结肠癌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高脂肪及纤维素食谱摄入量较少[4]。此外,结肠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及消化不良,严重者甚至发生黏液脓性血便,晚期还会出现腹腔积液、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安全[5]。
传统的开腹手术临床应用历史较长、操作简单、术中视野广泛且技术较成熟,能够有效清除肿瘤,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案[6]。然而其对患者机体易造成较大创伤,预后效果差,极易并发切口感染及腹腔感染,不利于术后恢复。腹腔镜手术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已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研究资料显示,腹腔镜手术通过腹腔镜的指引,能够有效进行精准化的手术操作,手术成功率极高,并发感染的可能性较小[7-8]。从该次研究发现,不同分期的结肠癌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及腹腔镜手术(观察组),观察组I/II 期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3.8%、9.5%、98.1%,而对照组分别为4.8%、12.4%、96.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III 期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0.5%、12.4%、94.2%,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可见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当。然而观察组在I/II 期、III 期的术中镇痛时间及术后出血量上分别为(1.3±0.6)d、(1.5±0.2)d;(141±17)mL、(148±21)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III 期的并发症高于I/II期,安全性与I/II 期相比较差,然而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效果好,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期结肠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应选择治疗最佳时期结合临床分期选择科学术式,能够有效减少术后镇痛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1]王倩竹,蒋徐维,盛春,等.腹腔镜胃肠手术中转开腹的多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83,85.
[2]史经汉,谷振光,李永传.腹腔镜及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术中指标及预后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10(22):1367-1369.
[3]石峰,徐飞,胡志,等.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疗效的比较[J].腹部外科,2013,6(26):435-438.
[4]伍炎俊,苏雁华,司徒升,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Dixon 术围手术期临床比较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19):40-42.
[5]王瑞军,张生彬.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32 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6(29):663-664.
[6]王广华.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于结肠癌不同分期的合理性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28(7):89-90.
[7]张扬,张春,吴霁晖,等.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0(15):1036-1039.
[8]潘绪科,张从雨,嵇成祥,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2(1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