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在多媒体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情境教学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广泛应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真实再现历史情境,还原历史真相,进而优化课堂教学。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件本身就具有吸引学生的地方,甚至很多成语典故都由历史故事演化而来的,学生对这些内容都非常感兴趣。实践证明,有趣的历史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使其更有积极性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故事情境可以这样呈现:“在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中国旗舰,指挥舰艇迎战敌舰,以身殉国。”经过教师的讲述,邓世昌宁的斗争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同时让学生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二、创设语言情境,描绘历史场景
语言是课堂教学最直接的传递媒介,创设语言情境是课堂上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法之一,因此,教师要重视语言情境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用生动的语言把历史事件的场景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就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历史知识是理性的,但通过情境的渲染就会变得充满感性。例如,在学习有关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的知识时,教师可利用语言来创设情境,饱含深情地给学生描绘秋瑾的生平:而对《辛丑条约》的“天下太平”,傲骨如你,又岂能安坐?愤然冲破“三从四德”的封建束缚,步出闺阁,为民族大义舍夫弃子,远赴东洋,投身于民族革命,身经百战而不负众望,为民族独立铸就卓越功勋。然安庆起义泄密,择生死存亡之际,犹记轩亭口外,凛然大喝:“革命党人不怕死,要杀便杀!”一代巾帼,慷慨就义!教师慷慨激昂的语言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每个学生都面色凝重,尤其是一些女生,她们更是露出不同于男生的难以言表的神情,这是她们对这位女革命家发自内心的钦佩与尊重。实践证明,这样的语言情境创设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三、扮演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景
初中生仍然念念不忘儿童时代的游戏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景,让历史场面和历史人物“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能得到培养。例如,在学习《长征》一课时,教师可结合电影《红军》开展游戏活动,让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队,到校外的一个丘陵地带“跋山涉水”,从而感受赤脚渡水的艰辛,深刻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这样的游戏活动能让学生将历史与切身感受结合起来,更真实地认知历史。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战争作品,如《刘胡兰》、《铁道游击队》等影片。学生们看过以后,都争先恐后地想要表演其中的情节,一些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学生也表现得非常踊跃。由此可见,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觉得学习历史不再枯燥,而是一项好玩又有意义的游戏。
四、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直观感知历史
历史教学中的内容大部分早已在现实中消失,学生在学习时无法真切感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图片、播放相关的影音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把历史“还原”,让过去“重演”。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笔者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还播放了电影《虎门销烟》中的视频片段。当看到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时,学生们对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万分愤慨;当看到林则徐在虎门宣布销毁鸦片时,学生们欢呼雀跃。如果没有这样生动逼真的画面,仅凭教师的讲解,很难把当时的场景再现于学生面前,学生就无法获得如此强烈的直观感受。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声像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为历史教学创设生动直观的历史情境,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参观历史博物馆、游历历史古迹,走进历史场景
文物、历史古迹是史实发生的最好证明。参观历史博物馆时,学生可以目睹甲骨文、青铜器、陶瓷、书画、钱币等贯穿古今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作品。游历历史古迹,学生可以深切体会史实发生的场景。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那里可以看到逼真的战场模型,以及战役中使用的坦克、枪、炮等,还有表现抗日英雄们浴血奋战的壁画和《血战台儿庄》的全景画卷。参观活动让学生产生临其境之感,他们深切体会到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奋战到底的精神。
总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该走在课堂改革的前沿,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努力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还原历史真相,从而让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