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锋
在前不久的海南网络论坛上,网民就海口公共自行车项目、数字信息亭项目(以下简称“网点项目”)是为民服务还是变相谋利展开了一场论争。市民关心海口的城市发展,监督政府和企业行为,推动办民生实事,值得肯定。通过论争,大家统一了认识,有利于督促政府把好事办好,打造低碳城市,方便市民出行,造福海南人民,推动海南绿色崛起。
“网点项目”是海口市政府(包括人大)多方论证后批准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因为政府拿不出钱,决定用企业化方式运作,用公共资源给企业补偿,购买企业服务。项目完成后,可在全市范围内提供自行车租赁管理服务,数字信息亭包含触摸式自助终端机,可以进行自助式购买、旅游查询、公共信息获取等,还将提供免费WiFi。从2013年5月份至今,全市已有140个数字信息亭投入使用,平均每天有2000余辆自行车被使用。项目正在进行中,企业将继续投资,预计2015年完成“网点项目”。市民普遍赞扬政府做了一件好事。
问题出在好事没有办好。“网点项目”开展后,市民诟病不断。一是规划不尽合理,网点分布不均;二是亭子占用了并不宽敞的人行道;三是自行车还车难;四是项目拖拖拉拉,承诺的许多服务至今尚未展开。与此相反,“网点项目”的广告和小卖部却经营得有声有色,网友认为“网点项目”变了“味”。
于是,网络上很快刮起舆论风暴。“新浪海南”发起一个投票,近8成网友认为“网点项目”只是一个卖零食、修电动车的小卖部,与“数字信息亭”相差甚远;有网媒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乱象”大曝光;有网友怀疑这一项目“挂羊头卖狗肉”。
中国网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自媒体准入门槛低,更加平民化、个性化,人们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有些诉求未必理性客观。有些问题一旦情绪化,在网络舆论的发酵下,就会成为“龙卷风”。
网络问政,必须从事实出发。“网点项目”不尽如人意,责任应在各方。首先是政府,应当用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项目的管理,追踪,服务,包括对对方履行协议进行监督,不能将协议一签了事。其次是企业,必须尽心尽力。与政府合作的是民生项目,应当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务,不能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企业固然需要赢利,但只有提供良好的服务,才能获得稳定的赢利,两者相辅相成。三是市民素质也要提高。“网点项目”目前在全国许多地区办得很好,我们没有办好,管理不善是主要原因,市民也应反思。譬如企业已投入4000辆自行车,一年时间,破损的已达700多辆。经常还有自行车轮胎被盗,甚至整辆车被盗。把好事办好,离不开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网络问政,诉求必须清晰。“网点项目”在海南是新生事物,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由于“网点项目”涉及城管,于是海口城管又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所有的棒子都打在城管屁股上。其实,海口城管不是“网点项目”的主角。网络问政,应当就事论事,诉求必须清晰,找准位置,有的放矢。
网络问政,要立足解决问题。“网点项目”既然是好事,就要抱以友善的态度,继续办好。友善不是无原则宽容,不是放弃监督。但政府采取的是市场运作,就必须按照市场规则出牌,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低碳出行不是福利,而是转换生活方式。有网民以为:我都低碳了,就不应该收钱,租车超过一块钱不如乘公交了;租自行车应当走到哪里,哪里就能还车;租车不应收押金,车骑坏了企业就应该修……必须明确,“网点项目”不是社会公益活动。网络问政就是要督促政府、企业认真履行协议,提高项目透明度,为市民提供承诺的服务。
网络问政在海南有过很多成功范例。2012年9月,海南省举办“省长会网友乐享海南游”网络媒体推介活动,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就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线精彩作答,并推介海南的旅游资源。网媒、网友纷纷称赞,称此举是网络问政在海南的生动实践。
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6.2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近年来,我国在利用网络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级领导要有雅量、有勇气,通过互联网了解真实民意,倾听不同声音,经得起“拍砖”,容得下“吐槽”,因势利导,让网络更多释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