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韩 震
哲学思维与领导力的提高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韩 震
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也就越神奇。
2013年12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实际上,早在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时强调,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正确判断形势,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想方法搞正确,增强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才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纵观我党的历史,毛泽东、邓小平、陈云都强调领导应该有哲学素养。显然,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我党一直重视学习和研究哲学,重视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哲学教育。为什么学习哲学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黑格尔说,哲学是思想中把握的时代。虽然黑格尔哲学非常抽象,但是他的哲学实际上是对法国大革命和当时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总结。他的晦涩思想是对那个时代的一个总结。了解黑格尔哲学,你就可以认识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欧洲社会图景。同样地,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也就可以把握当代世界的发展脉络与趋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对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大势的思想把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哲学产生于惊奇感。他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惊奇感通常在儿童身上产生。四五岁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求知欲非常强,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总是问“为什么”,只不过他们的理解力还不够。不过,等人们经历岁月后,理解力提高了,却对很多东西都习以为常了,没有惊奇感了。没有惊奇感,也就没有刨根问底的兴趣了,也就看不出问题了,不讲“为什么”了。童年经常有新奇感,但是智力有限,还理解不了很多问题;成年人有了理解力,却失去了惊奇感。可以说,有创造力的人,大学者、大发明家,都是在年龄大了以后仍能保持一颗童心,仍然对问题保持敏感,仍有好奇心。哲学就是要维持这种好奇心、创造力。
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哲学就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就是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老是发现问题。哲学工作者总是在别人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地方发现问题,这不就是添乱多事吗?看一个人有没有哲学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比如,“外部事物是否存在?”在常人看来,这还用问吗?不存在,你在哪?但是这确实是个哲学问题。你怎么存在呢?我眼睛看见你存在,你看见的就是对的吗?庄周梦蝴蝶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谁能证明你现在就不是在梦里呢?有的西方哲学家说你看到的是你的观念,比如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在今天,我们说这是唯心主义的。但是,贝克莱启发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说,通过贝克莱和马赫我才知道存在的状况和你观察的参照物是有关系的。另外,科学也发现,颜色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一成不变地在那里,而是通过光波作用于你的感官才产生了不同颜色的经验。为什么有些动物能感觉红外线?因为它们的视域和我们不一样。
再如,A=A和A=B,这两个命题在什么意义上相等?譬如,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A=A),社会主义就是托拉斯加苏维埃,过去我们说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现在我们又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A=B)。实际上,这就是命题的变化,但是这两个等号在什么意义上相等?又如,普京是普京,普京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俄罗斯总理,这些命题在什么意义上是相等的?一个是同义反复,另外的是有不同内涵的,有了新的意义。哲学就分析这些问题。到底是符号的相等还是指称的相等?后来,弗雷格把意义区别为“指称”与“内涵”,不同命题的指称相同,但内涵有区别,这样就解决了内涵不同的命题的指称相等问题。
另外,物的大小是物本身的性质吗?这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比如计算机和笔哪个高?当然是计算机高,那么高是计算机本身的性质吗?房子和计算机哪个高呢?当然是房子高。为什么原来高的又变成了低的呢?为什么发生了这种变化?这就是说,任何事物的性质是在关系中确定的,而不是先天地内含的。这样理解事物的性质就成了外在论,和我们过去理解的事物的性质不一样了。所以,在逻辑实证主义之后,西方哲学思维方式与我们以往的哲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就提出了“主体间性”的问题,也是“他者”的问题。他人与我不同,为什么可以互相理解?这就是主体间性,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为什么你我作为主体能够进行交流与沟通,也会产生误解,这就是他者问题。
另外,我们平时都说话,往往很少反思这样的问题:每个词的意义是固定的吗?举个简单的例子,好和坏:当然谁都希望被表扬好。但是,老板把你叫去,拍着桌子拉着长腔厉声说:“好啊——你!”尽管还是好字,但是你会觉得一点也不好。另外,谁也不希望被说坏。可是,如果一个小姑娘嗲声嗲气地对小伙子说:“你真坏!”小伙子一定心花怒放,那是姑娘给了小伙子可以进一步再大胆点发展关系的暗示。所以,语言的意义不是固定的,一个词脱离一定的环境就没法理解了,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理解,而且这个语境是使用中的语境。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哲学可以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总结,但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之后哲学的新功能。哲学的表达方式是抽象的,但是哲学的抽象不是还原主义的思维抽象。实际上,哲学都是以时代问题为议题,都是在特定情景中的人或头脑对这个情景的思考。哲学是连带社会问题的一种思考,甚至是连带人生经验的一种思考,是思想者的思想对思想主体及其环境的一种思考或反思。尽管它以抽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它是无法还原为抽象的一般规律的。因此,任何哲学都是具体的真理,都是结合时代、历史、生活、社会、个人的精神状况等问题进行思考的,这些问题都是具体的和有时代特性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真理是具体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学了哲学,没有任何公式可以套,碰到任何具体问题,都得重新思考。比如,恋爱的人非常投入,遇到失恋就要死要活的。旁人看到会说:这个算什么啊,再找别人呗。关键是你没在那种情境中,人不在其中和在其中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在情境中就无法理解“存在还是毁灭”的问题。
有人说,其他学科是谈“是什么”的,而哲学是谈“为什么”的。我反对这种说法,如果物理学不谈为什么,怎么找事物的原因啊?怎么探索宇宙奥秘啊?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啊!有人说,具体学科谈的“为什么”是小的“为什么”,哲学谈的“为什么”是大的“为什么”。宗教可总是谈大的“为什么”啊,譬如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不过,宗教信仰谈“为什么”,它是让你相信,而哲学即使谈“为什么”,却是让人质疑或保持一种批判精神。宗教是信仰,你首先要信,然后才能理解。正如德尔图良说的,“正因为荒谬,我才信仰”。可以认识的是科学的对象,不能理解的才是信仰的对象。哲学不能这样,哲学总是保持怀疑的状态,对理解不了的东西持存疑的态度,持怀疑和刨根问底的态度。
实际上,哲学本质上不是知识。当然,这只是一个否定性定义。这就是说,哲学里有知识,但本质不在于知识。哲学的肯定性定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哲学是系统的、反思性的批判性思维活动。其他学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也就成熟了、成体系了,哲学恰恰相反。按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的观点,哲学一旦被教科书化了,就会失去魅力。大家想想,我们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就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过去,我们的前辈冒着被开除、坐牢、杀头的危险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现在我们动用国家制度力量,给大家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反而许多人不好好学习了,不认真听课了,因为我们现在把哲学变成了一个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它应该有批判的力量。社会现实永远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那就有有待完善的地方;我们的认识永远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那就有批判的余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辩证法。哲学有知识的基础,但问题是,哲学思想一旦成为常识性的知识,就体现不出哲学的魅力了。哲学的魅力就在于其批判性的思维活动,以一种更加理想的方式和眼光看待我们的社会现实,这就具有了批判性。
我给哲学下这个定义,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马克思,他说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辩证法,与以往只是解释世界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要改造世界;另一个是维特根斯坦,他说哲学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活动。他认为,知识对于哲学就像梯子,上房以后,梯子就放在一边了。我们许多现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把哲学作为知识体系,而不是作为批判性的思维活动,所以现在课也上不好,引不起青年人的兴趣。要激发大家对哲学的兴趣,就必须以哲学的方式学哲学,要批判地学习和思考。在现时代,我们仍然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地思考各种社会思潮、社会现实,我们的社会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而就有质疑和改进的地方。有自我批判精神的民族才是有自信心的民族,才是有创造力的民族,才是不断能够自我修正错误的民族。哲学的思维首先是一种批判性思维。
当然,哲学的批判不是外在的指责和吹毛求疵,而是内在的深化与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哲学的否定不是外在的否定,而是既有思想和理论自身逻辑深化的结果。批判是有继承、有批判,有吸收、有对话。哲学的批判强调历史连续性。强调哲学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必然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哲学不是面向虚无的,面向虚无的活动必然也是虚无,正像任何数乘以零都是零一样。实际上,哲学的否定性恰恰规定了它的历史连续性:既然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批判的反思活动,而且它的用语也更多的是批判的和否定性的,那么哲学也就离不开它所批判的对象,原有的哲学对现存的哲学思维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有哲学思维活动的前提。没有这样一个前提作为思维的材料或批判的靶子,任何批判的反思活动都是不可想象的。否定性话语的存在和成立,都是以肯定性话语的存在为条件的。由此可见,正因哲学的否定性,哲学才成为比其他任何学科更具历史性和连续性的学科。其他任何学科都不像哲学那样依赖于自己的历史。比方说,脱离开数学史,人们仍然可以学习数学计算,但是离开哲学史就根本无法学习和理解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就是哲学史,而哲学史也就是哲学。如黑格尔《哲学全书》就是逻辑化的哲学史,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就是历史化的《哲学全书》。哲学话语的形式,本质上是否定性的,但是,这并不排斥哲学依赖和包含肯定性的话语。哲学的批判不是为反对而反对,而是为了更高层次的肯定而否定。
哲学史对于哲学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史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因为,第一,哲学的否定性批判恰恰是需要前提的。没有批判对象就没有批判活动存在。第二,哲学的批判恰恰是思想自身深化的产物,是一种自我否定。举例说,费希特很穷,但是一位富人看他很聪明,资助他上学,而且学有所成。当时最著名的哲学家是康德,费希特佩服“康德哲学”到了五体投地的境地。他到哥尼斯堡即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去拜见康德,康德不怎么理他,他不灰心和气馁,意识到见这样的大人物是需要见面礼的——当然这不是带两瓶酒或几条烟的问题。他就用很短的时间写了一本书——《启示的批判》给康德看,康德看后非常欣赏,并且推荐出版。出版商不愿意署费希特的名字,结果匿名出版,引起学界极大关注。或许,大家都认为这书是康德忘记署名了,因为康德曾经写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后来康德说这不是我写的,而是年轻人费希特写的,费希特因此一举成名。费希特出名后,更卖力气地研究康德哲学,思想的深化直至消解了“自在之物”,把康德哲学的根基给否定了。费希特在自以为讲康德哲学的时候,就已经否定了康德。这时,康德声明,以后费希特的所有言论与我无关,费希特也骂康德“充其量是半个人,因为他没有结婚”。师生反目了。可见,哲学的进步就是这样的,批判是思想自我深化的结果。因此,哲学的否定首先是继承,再者是扬弃,有保留的再造。
哲学史上,中西有差异。西方的哲学史有继承,但是以批判为主。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就是以批判他老师的形式出现,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即“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可以说,西方哲学史似乎就是一连串的师生反目史。亚里士多德不是柏拉图最喜欢的学生。柏拉图最喜欢的学生在哲学史上却没地位。但是,并不能说亚里士多德只是批判,实际上他从柏拉图那里继承很多,没有柏拉图的理念论,就不可能有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概念。
中国哲学史中也有批判,但更多的是解释成对前贤的继续,因此中国哲学史就像一连串的注释史。但是,注释也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思想和理论自身深化的超越。孔子最喜欢弟子颜回,但是颜回在哲学史上没有地位,而孟子在历史上有了新的思想趋向,因而就更有价值,他的哲学中有一种意志论在里面;荀子也是,他很多学说实际否定了以前的儒学。
作为成功的哲学教师,你培养出的学生必然是批判地对待你;如果你的学生完全赞同你的理论,那么你作为教师就是不成功的啊!这里有个著名的悖论。在古希腊,曾经传说普罗泰戈拉收学生讲授雄辩术,约定学生用第一次打官司赢得的钱交学费。可是,该学生的第一次诉讼就是普罗泰戈拉告他没有交学费。结果出现了这样的悖论:如果法官判普罗泰戈拉赢,那么学生就应该交学费,可是,学生没有赢得这场官司,按照原来的约定学生就不应该给普罗泰戈拉交学费;如果法官判学生赢,那么学生就不必交学费了,可是学生赢了第一次诉讼,学生就该按照约定向普罗泰戈拉交学费。
哲学思维除了批判性特征之外,还有系统性、反思性、创新性的品格。所谓系统性思维,就是说哲学不是针对要素、部分而言,而是思考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是思考要素、部分之间的关系或联系问题。哲学思考局部的问题时,也是从整体的角度去看问题的;哲学在思考要素的时候,也是从要素间的普遍联系去看问题的。
所谓反思性,就是说哲学的思考不是直接性地就事论事,而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已有知识观念的反思。哲学是进行“类”思考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中有黄种人、白人、黑人,工种也有许多不同,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的工人是被资本剥削的雇佣工人。
所谓创新性思维,在哲学的语境中,批判的思维本身就指向问题的发现,问题的发现就是创新的开始,没有发现问题就不可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还指向超越现实的理想空间,用更理想的视角看现在的事物及其对事物的认识,从而试图让现实和认识趋向完善。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使现实完善化,就是不断地更新,就是与时俱进。
哲学思维尽管是批判性的,但仍然必须是理性的思维。这就是说,哲学思维必须合乎逻辑、遵循科学的推理、符合理性的思考。当然,哲学思维还是辩证性思维,既然矛盾是普遍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从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问题;既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既然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经常会有学生问我:老师,学哲学有什么用?后来,我干脆不等问就在第一堂课上说:“请大家不要问我哲学有什么用?哲学的最大用处是无用。”吃面包有用吗?有,它提供能量。大脑就不需要能量了吗?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啊!
哲学的用处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1.作为以逻辑语言为分析手段的方法论,哲学能够提升人们言行的条理性。
因为哲学用概念对事物进行概括,然后进行逻辑分析,概念能够让人对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归纳,而推理则让人以合乎理性的方式进行思考,这就能够提升人们言行的条理性。
例如:有个中学语文老师告诉我说,哲学对学生条理化写作确实有用。他发现,学生写作文的条理性在高二阶段是一次飞跃。大家知道,对孩子而言,写作文是很困难的,有条理的写作需要锻炼。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假期作业都是把数学先完成,最后才写作文。为什么在高二有这种飞跃呢?原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二开始学哲学了。哲学中的本质与现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必然与偶然都成为学生条理化思考的工具。
再如:台湾地区学者林念生对比两岸学生,认为“大陆大学生多数能够条理分明、系统地表达观点,而且分析能力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留学美国的多是台湾地区和香港的学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大陆学生留学美国。双方的学生碰到一起辩论,往往大陆学生更胜一筹。大陆学生之所以会说话,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和台湾学生的不一样。台湾地区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念过任何哲学,而大陆学生老早就接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看起来简单,像事物是要一分为二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问题要看主要矛盾、抓主流,实质上这些命题已经内化为个人言行的条理习惯了。
2.因反思活动而思想深刻。
作为反思性思维活动,哲学可以拓展人的视野和自主创新思想。文科里文史哲是基础学科,理科里数理化是基础学科。在文科里,最基础的是哲学,某种意义上相当于理科的数学,哲学与数学在思维方式上有共同的地方。在其他学科里,搞得比较好的、“有思想、有见地”的人,往往都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例如,许多历史学和文学大家,往往有很好的哲学底子。通过哲学思维训练,然后再去研究本学科的东西,可以研究得更深,站得也会更高。这就是因为哲学要求人们不只看到现象,更要看到现象背后的“类本质”。当然,反过来,学哲学的人也要去学习其他学科。
3.因宏大视野而关照全局。
大家知道,在数量化不清晰的地方,哲学才会发生作用。作为整体世界观,哲学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战略性思考能力。战略就是全局和长远。当然,做领导还要把现实的工作和长远的目标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战略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定的?它的制定有什么支点?这些都要思考。例如,为什么工作必须有好的制度,因为制度是管全局的。制度必须高于个人的要求,如果每个人都要求特殊性,事情就无法正常进行了。再如,大家都关注人的问题,在进人方面一定要把好关,这是因为:人是最关键的战略性资源,进来不能干的把能干的弄得都不能干了,所以把握住了人才就有了发展的动力。
4.因辩证思维而头脑灵活。
作为唯物辩证法,哲学可以帮助你在缤纷复杂的事物中保持基本方向同时具有思想的灵活性。在观念掌握上不是说只坚持原则就行,也不是说只头脑灵活就行。灵活、圆融在什么地方?比如考试,某个省学生在大年都考得好的情况下,差几分可以给你弄上来——如果有人找的话,这样既解决你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不多弄些名额把录取分数往下降一点,那么明年就可能是小年,会导致生源不足,所以可以多招几个人压下分数线。但是,不能违背阳光工程和公平原则。你这个省本来考生质量不高,分数不高,那就爱莫能助了。如果有学生有不合格的情况,谁找也不能法外开恩。我个人觉得,人如果有了做人的原则、能坚持原则之后,反而会变得更灵活。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就不会得罪人了。
5.因憧憬理想而满怀希望。
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哲学可以提供安身立命的根本。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更多地是本能的活动,而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人有了思想就思考活着的意义,因此就有了宗教情感,把人生的意义放在上帝或神身上。但是,从理性或思想本身的角度,宗教信仰是一种盲目依赖性。人有了思想,也就不满足于现实,在存在主义看来,人是他现在所不是的东西。人是精神的动物,需要精神的支柱,需要投向未来的思想空间。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意义世界,从而成为自觉的人、自立的人、自由的人。作为领导,我们更应该有思想、更应该找一种合理的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做人挺累的,做有思想的人更累,这就叫“理性的痛苦”,我们不能因为累就放弃自己的思想。而真正的人必须有自己的理想!现在,无论在机关还是在学校,当领导也越来越难了。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有思想了,越来越有自主性和独立意识了。领导不能再用过去简单的工作方式了,必须做人的思想深处的工作。
6.因高度概括而精神丰富。
作为文化的灵魂,哲学可以以最凝练的方式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往往集中体现在哲学里。哲学是以凝练的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你看懂了德国哲学,你就基本理解了德国文化的真谛;你读懂了法国哲学,你也就搞清了法国文化的实质。实际上,中国哲学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因。中国哲学的性质是儒家和道家的结合。得势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也,入世;不得势,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世。
7.因理性理念而品格坚毅。
作为思想中把握了的时代,哲学可以帮助你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些人像浮萍一样摇摆不定,就是不知道历史的发展趋势,随风飘荡。需要有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历史,知道基本的历史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度过人生,养成坚毅的品格。
8.因追求智慧而生活豁达。
作为对根本性智慧的追求,哲学可以帮助你摆脱许多无谓的烦恼。不同的学科对人的影响确实有差异,这是因不同学科的价值取向不同。美国人做过实验性的统计,不同学科的人每人发三百元,这些学科的学生可以任意支配这笔钱,也可以放入公共账户。结果发现,学哲学、学历史的学生用于公益事业的最多,而学经济的学生大多自己将钱消费了。这大概是因为,经济学的价值观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华盛顿大学教授约拉姆·鲍曼发现,经济系的教授和学生捐钱给慈善机构的概率较小。他说,经济学家的学生似乎天生有罪,其他学生选修了经济学课程之后也会失掉纯真。
当然,不是说大家不学习经济学了,我是说你懂了经济也要学点哲学。国家要发展,经济还是重要的基础,我们需要有经世的手段。一个人能不能发展,关键在于自己。除了功利性的能力之外,很大方面就是个人平常能不能考虑超越个人利益的大问题,而不是执著于小事情。不知道自己长远利益的人往往执著于小事,反而耽误了自己的发展。这就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啊!最好能够做到:既有工具理性,又有价值理性;既有经世之才,又有仁心义胆。
说了哲学这么多好处,难道哲学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当然有,哲学有什么负面作用呢?
1.学习了错误的哲学,就找错了路。但是,怎么知道什么哲学是错的?用谁的标准去衡量正确或错误的哲学?比如尼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他肯定是错的,但是他影响了鲁迅等很多人,直到目前仍然是许多思考的动力来源。可见,学习哲学除了要学习正确的哲学之外,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无论学习什么哲学,关键在于怎么看、怎样读。如果用哲学的批判的思维方式,看什么都会有收获。
2.错误地理解了哲学论断,容易在思想上自我禁锢。即使正确的论断,如果我们将其当成知识性的东西,当成了教条,那么也会出现作茧自缚的现象。即信奉了哲学家说过的话,没有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反而将自己的思想束缚住了。
3.容易忽视新经验和多样性。因为哲学是用抽象的语言表达的,我们可能就只注意一般了,而忽视了特殊,往往新事物最初就是以特殊的形式出现的。
4.如果不注意与实践相结合的话,天天进行概念活动,也容易形成坐而论道的习惯,成为空谈家。当然,我认为,做实际工作的人学点哲学会受益,不会成为空谈家,因为他们就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教条主义最好的解毒剂。
有位当过省委副书记的校友说过,很多县级领导在提拔到更高的位置时,会有一段不适应期。原因是这些领导的理论基础不是很好,他们往往是做实际工作的。在县里工作,工作有具体的指向和抓手,如产量、财政收入、GDP等等,而越是高层领导越需要理念或思路。李瑞环同志曾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一个自然科学家,一个专家,一个对某些方面业务知识比较熟悉的同志,被提拔为领导干部,那么他过去的学识、经验和阅历,能否成为他今天搞好领导工作的有利条件,能否成为他作为领导者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积累过程,关键在于他能否对过去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哲学的概括,把个别上升到一般。有了这种概括和上升,原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就有助于他适应新的工作、增强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领导的位置越高越需要思路和理念,越需要哲学。他还说: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也就越神奇。
有位我非常崇敬的领导,曾经提出中学生应该学京剧,结果挨骂了,社会各界包括艺术界谁也不买账。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是说,中国学生缺乏艺术教育或美育,可是京剧并不就可以代表艺术教育或美育。人应该吃水果,但不能要求人只吃梨或只吃苹果啊!可见,当领导要有一定的哲学素养。
哲学为什么能够提高领导力呢?
1.领导力首先是思想力,产生思想和影响力。领导不就是“头儿”嘛!头用来做什么呢?头儿必须思考问题:领导没思想、没想法、没思路,会使大家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发展,不知道做什么事。知道做什么事才是正确的,这是领导力之所在;怎么做,这是执行力。领导首先应该能够知道做正确的事,即有正确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才有执行力。因此,领导应该是善于思考的人,深思熟虑和准确果断的直觉能力是领导素质的根本。学习哲学,可以锻炼人们冷静思考的能力。冷静思考的那一刻,你才是清醒的。李瑞环同志说:“不懂哲学的领导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他说的是对的。领导不能跟着感觉走、拉着梦的手,领导必须依靠思想、依靠理智。领导要有战略、有思路、有策略。
2.领导是组织变革的催化剂,必须思考战略问题和善于沟通:领导力是战略思想的影响力。社会变化时期,一个组织必须以自身的变化来适应时代的变化,一个组织机构成立之后就会形成一些基本的传统,这就有了惯性,在某一时期这种习惯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按照常规去办事,是需要的;但,时代是瞬息万变的。比如,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创新性培养?在过去,在农业社会,知识主要是以经验形态存在的,经验是靠岁月积累的,所以老人有权威性。老人经验丰富,就获得了力量,在当时有句话即“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工业社会,是标准化生产时期,需要同一性的原理或知识。因此,人们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某种程度上是差异时代,这时要求人才培养不是只适应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而是每个人按个性、差异、特长,自主学习。要适应时代发展,必须进行变革,变革会触及组织机构的惯性,所以领导怎么组织、引导变革呢?不能靠行政命令,要思考战略问题和善于沟通,让大家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进行战略思考,不就是与进行整体性思考的哲学世界观一致的吗?
3.领导是组织的精神领袖,必须有自己的高远的价值观:领导力是道德高地的规范力量。一个人的权威是从哪里来的?首先是道德力量,其次才是能力,二者结合最好。哲学就是研究伦理道德,研究价值取向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曾经说:“精神力量是战争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们构成了整个战争中最具有生气的主力。此种力量再与意志融合在一起就能成为推动和指导全民的力量。”“主要的精神力量为指挥官的才智、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战争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的社会工作。在中国有德治的传统,更需要道德的力量。哲学是一种有价值规范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价值方向定位。
4.领导是组织的领路人,必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感知文化差异,吸取集体智慧:领导力就是思想观念的提升力,总结出战略思想。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他的领导必须有哲学思想,要感知对方或合作者以及环境的文化传统和道德理念。很多企业换一种环境就失败了,是因为他对新环境的价值观和道德思想文化没有感知,结果水土不服。领导要敏感地感知各种经验,然后提升为指导性的思维。领导也要善于把群众分散的智慧集中起来,加以总结和提炼,上升为系统的工作思路。
5.领导是组织的协调者,必须具备辩证思维能力:领导力是综合统筹协调能力。我们学习科学的发展观也是如此,如何统筹协调呢,这是需要方法论的指导的。比如,学校的资源分配,对待“985”或“211”项目的规划,都有非常不同的观点,其中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大的意见,都是从局部来考虑问题。一种认为要集中资源发展优势学科,不能平均分配;一种认为应扶持弱势学科。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有哲学的指导,就要考虑除了优势或弱势之外,还有整体性和有机性发展的相关性,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的新趋势问题。
有人说,一流的智力测验就是能力测验,这种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头脑中同时持有相反的两种观点但仍能正常工作的能力。为什么能正常工作?你必须有一个战略高度,作为一个战略家,不仅要持有两种相反的意见,还要综合两种相反的意见,将相反的意见协调起来。当领导关键是能不能平衡?能不能服人?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理念上协调,他就会是从整体出发,如果相反,就可能造成机体的分裂,影响团结和凝聚力。譬如,学校的资源必须关注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但各种学科之间也是相互支撑的。如果其他学科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正像人有右撇子、左撇子一样,但左右手应该大体上相当。如果右胳膊比左胳膊粗一倍,那显然就影响人的整体有机性了。
6.领导是组织的形象代言人,要有内在的魅力和感染力,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和感召力。腹有诗书气自华,何况是读艰深的哲学呢!如果你能够有更深刻的思想和看法,你能用简洁明晰的哲学语言来表达日常生活的方向,肯定会增加领导的魅力和感召力。
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是第二次革命。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社会结构改造的深刻性,一点不亚于1949年的革命。中国已经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进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现在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我们进入了一个陌生人之间的契约法制社会。
1.社会转型时期的变化,需要理论梳理和思考。
社会变化不大的时候,很多事情也许不需要思考,根据社会的风俗习惯走即可,但变化快的时候则需要梳理和思考,必须作出新的选择。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日新月异,如何把握这个时代,如何引导社会的发展,这都是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2.全球化进程的加深,需要对时代进行深入的思考。
我们过去关起门来,很少有不同的思想,但现在有很多不同的思想,国际之间的信息流通的壁垒已经不存在,各种思潮并置在我们眼前,迫使每个人不得不思考,进行选择。没有思考的选择,不是真正的选择。譬如,过去我们可以关起门来讲爱国,人们对其他国家的情况并不了解,只是对外部或异类的陌生感就可以培育起对祖国的依恋,但是现在不同了,国际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培育国家认同感必须有新的策略和办法。
3.信息化时代,当领导更困难了。
现在,任何人都不能垄断信息了,要提高领导力,只能深化思考,尤其是面对青年学生。过去,很多事情都是一级一级地传达,有些文件有级别的规定,所以领导比群众知道得多;现在,信息已经网络化,信息瞬间就传播开来,领导的权威来自何处呢?不能垄断信息了,只能深化思考。
我上大学时有个老师,尽管讲课不生动,但是很有条理,看起来很深入。后来,我来京读研究生买到一本书,读起来很熟悉,发现过去的老师就是按照这本书讲的。那时候他能垄断信息,现在就不行了。我曾经负责学校的教学,一直提倡上课前就要让学生知道讲什么,让他们先看,很多内容不需要讲,课堂上最好讲方法引导思考和分析。
现在越来越民主化,权利意识特别强,要求有民主意识又要具有个人魅力,这两样相反的要求,使当领导更难了。
1.读书、读哲学原著。
学哲学还需要读书,哲学是思考性的,是以文字为主的学科。需要视觉,文字是学哲学的最主要渠道,哲学是以文字为主的学科。
2.学点哲学史。
有观点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人类思维的发展史。每个人一生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在重演人类思考的发展史,懂哲学史可以更快地重演,使你的思维建立在更高、更自觉的基础上。
3.独立思考。
我在斯坦福大学进修时,我的导师约翰·佩里教授送给我一本他编的《哲学导论》。附录讲《如何阅读哲学》,讲了两个非常简单的思想:一是“slowly”,即慢慢读,哲学看太快了等于没看;二是“aggressively”,即挑衅性地阅读,也就是把读书变成批判性对话的过程。不论是读哪个伟大人物的书,都是跟伟大的心灵对话。但不能停留在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必须独立思考。我有一种感觉,在看我自己已经认识的人写的书时,好像是在听他讲话似的,他的音容笑貌都能够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读书需要这种对话感!
4.养成把思考转化为文字文本的习惯。
一般说来,想容易,表述困难。要养成把思考转化为文字文本的习惯。思考相对是很容易的,写东西是很难的,思考是一种意识流,是历时性展开的,前后有矛盾我们也难以发现。文字表述出来的东西,是将思想平面化了,把历时性的思考共时性地呈现出来,矛盾就容易看出来了,每一次修改文字就是把矛盾压缩到更深的层次,就是深化思想。培根就说过,“谈话使人敏捷,写作使人深刻”。这是很有道理的。
5.学习哲学不要怕难。
哲学的表述的确有些难,譬如,有人对胡塞尔抱怨说他的哲学著作太难懂,胡塞尔回答说:“哎呀!我也没有办法。如果精力不集中的话,我自己也读不懂!”但是,我认为,哲学并不神秘!只是因为用抽象的语言,失去了许多感性材料的支持,看起来难一些而已。跑步时腿上绑沙袋,能够锻炼人的腿力;读哲学就是阅读时绑沙袋,锻炼你的思考力。哲学都可以读懂了,其他的就不在话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