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逃避和追寻的分析

2014-12-08 19:49李思潜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

李思潜

摘要:逃避自己失望的过去,追寻自己想要的未来,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的主人公霍尔顿的真实写照。当自我的认知出现混乱时,年轻的生命便会被各种异化的形式所包围。本文从霍尔顿的逃避与追寻出发,探讨年轻一代的纠结与迷茫,绝望与希望。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逃避和追寻

引言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喜悦与无奈,在美国的二战后期,新出生的年轻一代便携带着这种时代的烙印。这个时代赋予了年轻人无限的遐想与未来,却在现实的世界让他们找不到可以实现梦想的途径和方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塞林格从年轻人的思维视角出发,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从这部作品问世到现在,有无数的“守望者”式的青年,活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有一种逃避现实的狂热与追逐梦想的执着混合为时代的一种脉搏。很多年轻人都从这部作品了找到了自己曾经的生活的轨迹与似曾拥有的青春记忆。但这不仅仅是一部有关于青春记忆的小说,文章的主题也不仅仅是围绕那即将逝去的青春所带来的迷茫,而是从大时代的脉搏中,感受年轻一代那独有的生命的悸动。这其中有着迷茫与挣扎,也有着对自己的否定。但是就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这部作品,帮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的心理轨迹以及如何指导当今的年轻人的人生规划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基本故事情节

这部作品,从文章的题目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创作形象。一个树立在稻田里的稻草人,一个稻田的守望者在无垠的稻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风雨中,在别人的不理解与嘲笑中,他依然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对于这个人来说,一切的现实生活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压力,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无奈,让人无处可躲,无处可藏。《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的就是一个叫霍尔顿的年轻人的内心在时代的大潮中的逃避与追寻。

作为一个出生在中产阶级的孩子,霍尔顿身上拥有着巨大的反叛的力量,在这种反叛力量的驱动下,霍尔顿开始了自己颇为疯狂的英雄计划。于是,在一个清晨,霍尔顿离开了他讨厌到极致的学校,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来到了纽约城。为了更好地让身边的人去接纳自己这个外形上的未成年人,他把自己的样子打扮的很另类,但是很成熟。穿着雨衣,带着帽子行走在拥挤但无聊的纽约大街。他的第一次冒险是在一个充满着形形色色人群的夜总会,在纸醉灯谜,灯红酒绿的夜总会里,霍尔顿的内心的恐惧帮助他逃离了那一个奇怪的地方。后来,霍尔顿当了一个好心人,给慈善机构捐了钱。在暴风雨中,感受冰冷的雨水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这雨水对他而言就好像圣水一般,他好像重新接受了洗礼一样,对自己的未来的生命有了新的思考。

在路上,霍尔顿遇到了他可爱的妹妹。当霍尔顿把自己奇特的想法告诉她时,赢得了妹妹极大的羡慕与支持。那就是,霍尔顿要像一个英雄一样竖立在稻田里。在那里,他要忠于职守去守护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帮助他们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破坏与叨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远离悬崖。因为这个悬崖里面充斥着未知的恐惧与死亡。当两个小大人要为自己的伟大计划付出行动时,出于对妹妹安全的考虑,让这个伟大的计划搁浅。从此,霍尔顿又回到了他的过往的生活。但是这段青春出走的美好记忆却已经深深地扎根在霍尔顿的内心深处。

二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逃避与追寻

逃避与追寻本身就是人性挣扎的两个方向。但是,无论是外在的逃避,还是内在的逃避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的问题:逃避什么?同样,逃避之后的追寻,追寻的又是什么?我们可以从霍尔顿的内心想法中,找到他最终所要逃避与追寻的东西。对于任何一个有过童年与青春的人来说,童年的无忧与自由是快乐最大的资本。可是当天真无邪的孩童渐渐的长大,就跟鲁迅笔下的中年闰土一样,开始像一个大人一样的去看世界,去思考。那么,迎接这位孩童的将会是如潮水般的压力与劳苦愁烦。

霍尔顿曾经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孩纸。可是随着自己一天一天地长大,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计划都化作了父母的教导与期望。在这种随处可见的压力下,霍尔顿的本能就是逃避。无论是在校园里,穿着雨衣,带着帽子像一个套中人一样,在自己可控的环境中充当自己时间与空间的主宰,还是制定详细的计划,逃离学校,逃离家,就像电影里面的逃离疯人院一样。因为,在现实的世界里,霍尔顿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老师忙于自己的教学目标,连自己小的时候曾经暗恋,现在依然看到之后感觉到心跳加速的小女孩也开始为了自己所谓的目标去努力。

从美国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讲,霍尔顿身上还是包含着一定的美国精神的叛逆。这种叛逆从正面的意义来看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当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商业精英与时代领袖的时候,霍尔顿就好像一朵奇葩矗立在经济的大潮中,在逃避这种进步所带来的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战后的美国,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是在极大的物质财富满足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开始不断的走向下坡,走进自我编织的危机。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霍尔顿的做法是具有一定的典型和代表意义的。

如果说,霍尔顿的美好的梦想就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话,作者的创作初衷就是希望霍尔顿这个人物形象能够帮助我们打开青年世界的一扇窗户,去感觉和理解年轻一代的所思所想。其实,守望者就是霍尔顿的所追寻的一种异化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群无忧无虑的儿童在无边无际的麦田里玩耍。他们的头脑就像天空中的白云一样洁白无瑕。但是,需要有一个人在麦田的悬崖边上做一个简单但是坚定的守望者。他会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进行善意的提醒,他会在孩子们玩耍的得意忘形,忘记前方的危险与回家的路时,做一个安静的向导,他会在麻雀飞来的时候,去用自己奇特的外型去赶走他们。总之,霍尔顿的工作不是守护麦田,而是守卫那些年轻的心灵免受世俗的污染。

在作者看来,年轻人所经历哈遭受的有可能不是物质的贫乏所带来的身体本能的不安全感,而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不良的环境以及父母陪伴的缺失所带来的一种精神难以“断奶”的危机。这群年轻人应该有着年轻人特有的青春与热血,应该有着远大的抱负与梦想,应该在梦想的天空画出自己青春的完美画卷。可是,他们的叛逆,他们身上看似与生俱来的愤世嫉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怕的力量。其实,孩子是无辜的,孩子也是善良的,在霍尔顿的两天的漫无目的的流浪中,我们也看到他们身上是有一颗善良的种子的。也许,他们所找寻的就是曾经的过去,被父母陪伴与呵护的感觉,他们所找寻的就是自己曾经拥有但是在社会的洪流中渐渐走失的自己存在的印记。他们不希望像一只小鸟飞过天空一样,没有留下自己曾经飞过的痕迹。他们所做的挣扎与追寻其实是一种爱的呼唤与渴求。孩子是需要爱的。霍尔顿在小说中没有找到,他依然用雨衣去保护自己仅剩的最后的爱的温暖。我们的时代需要重新认识像霍尔顿一样的孩子。因为我们曾经和他们一样过,而且他们才是我们最终的希望与遥远的未来。

结语

一个打算做一个稻田里的守望者的霍尔顿人物形象,在岁月的流转中也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界的风雨春秋。在我们重温这部描写青年心理的经典小说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霍尔顿那双渴求认可与关爱的眼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岁月经过多少的沧海与桑田,我们身边依然有像霍尔顿一样的孩子,在幻想着,在憧憬着,在渴望着。只是由于我们的大意,由于我们的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拥有着金子一般心灵的小孩正在逐渐与我们保持距离,逐渐离我们越来越远,逐渐被社会所边缘化。他们是善良的,他们是有梦想的,他们的心灵之门需要我们成人用真诚的心去聆听。因为声音中有和谐,有幸福,有我们所追寻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水彩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手法分析[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5(02)

[2] 袁雪生. 回归童年 回归自然——生态批评视野中的《麦田里的守望者》[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3] 杨舒. 略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1)

[4] 宋冰. 解读红色——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红色的象征意义[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5] 袁晓红.《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特征[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
洞见塞林格——塞林格诞辰100周年
不拒绝善于用心的人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
异化的边缘人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旋转木马上的追寻
小说《塞林格的信》出版
不赴“总统宴”的塞林格
孤独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