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焕春
(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福建福州 350122)
拓展训练作为一项身体参与型体验式学习方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十分盛行,特别是在公司企业员工的培训方面深受欢迎,目前在国内开展的范围也主要局限于企业公司,在学校体育开展的较少,特别是作为体育教学实践更是少之又少。拓展训练的本质就是通过训练项目进行自我和团队挑战最终达到教育、锻炼、自我调控的目的,这与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加上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拓展训练走进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符合拓展训练的本质,同时对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其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2],发展其心理调控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此为研究突破口,对拓展训练的特点、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以及教学实践部分进行探讨研究。
拓展培训在开展中的各个项目都以身体活动为基础,通过肢体的活动来引发参与者对该项目中包含的意志、情感、认知和交往;同时拓展训练所进行的项目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并非是简单的肢体运动,因此要求参与者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当中,尽自己的所能进行挑战,特别是在心理上对普通参与者提出超越普通水准的标准,要求学员去跨越。
拓展训练的活动项目强调的是分组进行集体合作,每项活动都要求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利益与荣誉竭尽全力的去拼搏进取,同时个体又在集体中不断吸取巨大的力量与信心,同时通过个体的努力在集体中体现自我个性,在完成拓展训练后参与者通过所参与的项目体会到完成任务达到胜利的自豪感。
拓展训练的开展过程不同于体育教学,在拓展培训的开始阶段,组织者只需要把训练的目的内容以及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向活动参与者进行陈述,后期的活动过程中组织者一般不进行讲解和示范,一般也不进行讨论,而是要求学员尽可能的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我创新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必定有失败的教训,这就要求学员在失败中总结,在失败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3]。
目前学校体育由原来的肢体教育逐步向着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发展,为社会上各类流行的新运动形式走进体育教学课堂提供了条件,拓展训练作为当前新兴项目,以此为契机,可以继续发挥体育教学的肢体教育,同时对传统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可以进行弥补和促进,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出身体健壮、思想活跃、适应能力强,同时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才。[1]
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意志、品质以及道德等。拓展训练的目的是通过训练项目进行自我和团队挑战最终达到教育、锻炼、自我调控,以此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提高运动能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拓展训练参与者与体育教学的教学对象在进行活动时都要进行一定的肢体运动,并通过肢体运动来达到锻炼身体、磨练心理的目的,因此两者具有方式的相识,便于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的开展。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工作,其项目主要包括传统体育项目如篮排足、田径、体操等,教师以讲解示范为主,学生通过运动的形式完成课程教学;拓展训练作为新兴的运动项目,也是以身体运动为基础,组织者主要通过讲解、监督、总结的形式完成活动项目,因此说拓展训练进入课堂对于体育教师来讲具有相对简便的可控性。
目前素质拓展训练走进高校体育教学已经在一些高校慢慢展开,开设的项目主要以求生、游戏以及强调团队合作的项目为主,开设的形式主要以选修课为主。拓展训练项目对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全心理、增强社会适应性以及在团队协作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拓展项目也并不是每一项都适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应当选择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的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另外拓展项目的评价与学校体育教学不同,因此建立健全拓展巡练的评价体系也是拓展训练走进学校体育的必备条件之一。[4]拓展训练的第一项重要责任,就是安全,很多项目大家未曾接触过,因此要时刻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保持警觉,及整个过程的安全可靠。
拓展训练的某些项目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可以把素质拓展直接作为体育课程内容之一进行开展,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开展前需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拓展训练的内容进行整合,编写适合学校学生开展的拓展教材,并在学校体育教学原有的基础上增建一些简单易行的培训器材和场地,保证拓展训练的开展;项目选择上以简单易行便于控制的过程式项目,初期可以以游戏为主,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5]另外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要与学生现实情况相结合,使得拓展训练项目更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帮助学员在愉快的拓展训练中体验知识,锻炼心理,感悟道理。
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课程的有效补充,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目的是学生通过课外体育锻炼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6]。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把拓展训练项目融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去,通过体育主管部门、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以拓展比赛的形式进行开展,这正好符合拓展训练的特点即分组进行,在比赛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创新的能力,拓展思维,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教训,完成自我教育与进步。
学校体育赛事例如班级赛对抗、体育节、选拔赛、单项赛等,由学校团委、社团、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开展,主要目的也是活跃校园文化,增进学生健康,因此以学校体育赛事为平台,把拓展训练作为学校体育赛事的一部分,选择学生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拓展训练项目进行比赛,一方面可以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增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项目的展示,对扩大拓展训练在学校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体育俱乐部一方面是对有专业特长学生提供发挥自我展示的平台,提高其专业运动水平;另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在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体育社团或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同时对在校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价值观,推动全民健身以及终身体育的开展,因此把拓展训练渗入到学校体育社团、俱乐部中间来,对扩展学生视野,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拓展训练进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另外对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挖掘拓展训练的内涵建设,充分发挥拓展训练的积极作用,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1]张阳.浅谈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结合[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1):54-57.
[2]洪晓波.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169-170.
[3]张亚琪.关于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4):73-75.
[4]王永斌.浅析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开展[J].体育,2012,10:146-147.
[5]杨玉霞.“拓展游戏”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意义及可行性[J].体育学刊,2008(5):64-66.
[6]张德利,尹维增,陈有忠,等.高校体育教育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模式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5):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