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郑燕,陈永菲,白敏,谢冬梅
(1.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成都 610500;2.成都医学院门诊部,成都 610500)
正常新生儿多在生后12h内初次排出胎粪,或可延至12~24h,极少数在24~48h才开始排便。若新生儿因胎粪稠厚积聚在乙状结肠或直肠内,生后48h后尚未开始排便或出现一过性低位肠梗阻症状,称胎粪性便秘[1]。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肠蠕动功能差,更易发生胎粪性便秘。我院新生儿科NICU 2012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治疗胎粪性便秘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NICU收治早产儿胎粪性便秘95例,入院时均无严重并发症,无消化道畸形及肛门畸形,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胎龄27~36w,平均胎龄(34.21±1.43)w;日龄30min~2h,出生体质量1.25~2.53kg,平均(1.84±0.67)kg;<1.5kg 6例,>1.5kg<3.0kg 42例;剖宫产14例,自然分娩34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胎龄29~36w,平均胎龄(34.33±1.27)w,日龄30min~2h,出生体质量1.81~2.55kg,平均(2.12±0.53)kg,<1.5kg 2例,>1.5kg<3kg 45例;剖宫产18例,自然分娩29例。两组在性别、胎龄、日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靠自身肠蠕动排出胎粪,出现腹胀明显或胎粪排出延迟时,使用肛门排气或开塞露肛内注入。观察组:将患儿置于辐射台,取平位双膝屈曲外展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会阴部,铺一次性检查单于臀下,放污物桶低于辐射台边下20cm,将注射器与一次性胃管连接[2],用石蜡油充分润滑胃管排段,左手暴露肛门,右手将胃管顺骶尾弧度略向左轻柔插入肛门,到达新生儿直肠壶腹部上段(即直肠壶腹部),一般深度4~7cm,将加温至39~41℃的温生理盐水注入20mL,然后再将液体抽出,放低末端引出粪水,反复冲洗直至腹胀减轻,积粪排出,灌肠液变清,同时进行腹部抚触,以缓慢的速度从右下腹向上,再向左至左下腹顺时针方向进行,力量适宜,时间为3~5min[3]。
灌肠不当会造成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并发症如肛门、直肠损伤,肠穿孔等[4]。操作应注意:1)选择粗细合适、柔软的胃管,操作轻柔,避免用力不当造成肠壁损伤,灌肠液加温至39~41℃[5],避免过冷刺激引起早产儿寒颤、体温下降等不良反应;2)灌肠中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哭闹不安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通过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对早产儿胎粪性便秘获得满意效果。观察组首次排胎粪时间(4.42±1.37)h,首次排胎粪量(28.51±1.23)g,胎粪排净时间(61.32±7.23)h;对照组首次排胎粪时间(20.23±11.58)h,首次排胎粪量(10.23±0.74)g,胎粪排净时间(134.60±21.31)h。说明观察组首次排胎粪时间早,首次排胎粪量较多,胎粪排净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灌肠后腹胀消失,无需二次灌肠。对照组灌肠后有24例再次出现腹胀,有效率48.94%;13例需第2次灌肠,有效率7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早产儿胎粪排出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早产儿临床效果比较
胎粪的主要成分为胃肠分泌液、消化酶以及吞咽的羊水中不被吸收的毳毛、胎脂、角化上皮细胞等[6],因此胎粪黏稠,呈墨绿色。早产儿由于胃肠黏膜屏障差,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肠蠕动功能差,小肠几乎没有推进活动,腹肌张力弱,胎粪主要积聚在乙状结肠及直肠内,排出量少,长时间滞留易刺激肠黏膜,引起梗阻,甚至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同时早产儿肠壁薄弱,黏膜细嫩,黏膜下组织脆弱易损伤,严重的造成肠穿孔。肛门排气及开塞露肛门注入,虽能排出肛门及直肠下端胎粪,对直肠上端及乙状结肠胎粪难以排出。将温生理盐水直接注入乙状结肠及直肠回流灌肠,反复冲洗,将稠厚的胎粪稀释,快速有效排出,腹部抚触有利于增加肠蠕动,改善早产儿消化功能,降低腹胀。
新生儿肠腔内胎粪约含胆红素80~100mg,相当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量的5~10倍[8]。而本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胎粪尽早排净,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病率。因此,温盐水回流灌肠治疗早产儿胎粪性便秘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不增加新生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1]郡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60.
[2]韩玉华,王月荣,李晓燕.一次性胃管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1,7(5):322-322.
[3]陆舞英,张金风,张元明,等.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5):5476-5477.
[4]张华,何代文,陈绪碧.灌肠致肛直肠损伤的观察及护理[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4,28(6):833-834.
[5]陈玉敏.2种早产儿灌肠疗法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A):35-36.
[6]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15.
[7]陈英.开塞露结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胎粪排泄时间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69-2870.
[8]文志元,伍建红.开塞露通便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5):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