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模式初探

2014-12-05 23:13梁健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1期
关键词:改革体育教育

梁健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545616)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模式初探

梁健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545616)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该文从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高校体育教育现状,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问题。

体育教育 模式 价值取向 探索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体育界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体育理论界的专家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育中得到应用,但并没有改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原有的格局,高校体育教育还沿用一套传统的教学方法,阻碍了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实施,影响到人才培养,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1 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增强体质、使人健康、预防疾病、陶冶情操、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体育承担着增强体质的任务,与德育、智育、美育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教育是智力和体力的共同发展,片面发展智力的教育不是全面的教育。教育实践证明,体育运动能使大脑供氧更加充足,提高脑细胞的反应速度,有效的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促进大脑的发育,从而增加记忆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实践证明的客观规律。随着人们对生命运动的认识,在防病治病、保健强身方面,现代体育科学的研究成果逐渐运用到现代医学领域。体育锻炼过程中,人体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障碍,要完成复杂的动作就得依靠意志来克服困难,体育活动是磨练意志、形成上进品质的良好的途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坚毅顽强、勇敢果断、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2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仅拘泥于纯生物观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陈旧,注重运动素质轻视体育能力的培养,注重共性轻视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注重课堂形式轻视实际效果,群众性的业余体育活动也没有广泛开展。体育教育过程单一封闭,枯燥的竞技训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种体育教育片面强调运动素质,忽视了体育意识对人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高校的体育教育与《全民健身计划》脱节,淡化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削弱了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引起人们生产、生活、价值观的重大变化。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有学有所长又身心健康,用体育的精神来振奋群体的精神,成为社会需求。改革高校的体育教育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意识。体育教学不能只着眼提高学生身体技能,更要重视长远的社会效益,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文化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拼搏、竞争等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品质。

3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

体育以身体活动为教育手段,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既要遵循运动规律,又要关注自身的思想,体育具备科学性和人文性,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单纯科学主义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和单纯的人文主义体育教育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都是片面的。高校体育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者密不可分,科学性是基础,人文性具有发展性,是学生内心世界以及行为变化的依据,二者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科学与人文性的融合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必然的价值取向。

3.1 高校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健康第一”反映了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实质,明确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高校体育教学既要重视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意识以及体育素养。“健康第一”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将高校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

3.2 高校体育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情感需求,以生为本,依据学生身体条件及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参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将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目的。

3.3 高校体育教学要坚持“终身体育”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终身体育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指一个人的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将体育变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是指终身体育思想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为人们提供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高校体育教育要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从学生的体育兴趣及特长出发,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健康体育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锻炼奠定扎实的基础。

4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模式

4.1 在教育改革体制上实施“三个自主”

“三个自主”就是高校体育活动俱乐部自主招生员,自主聘用人才、自主改革实验,各个体育活动俱乐部具有面向全校招生员的权利。为申报体教部的所有学生,创造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争创一流的体育教育改革基地。实现俱乐部人事聘用和教师调配的市场化,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体教部集教学改革、课外训练、群众体育为一体,是探索体育作为基础教育模式的新型实体单位,以体育教学改革实验为宗旨。在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改革探索教材、教法、教学管理。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改革,以学生需要和发展为目的,教师、队长、组长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4.2 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三个机制

三个机制就是实行俱乐部全员聘任机制,岗位责任机制,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建立人事与调配机制是三种机制的核心,全员聘任制以“稳定教师队伍的骨干,合理分流”为原则,俱乐部的教师始终保持最佳结构。聘用了外国大学体育教授任教,为教师队伍增添了活力,全体教师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对未来体育教学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有了清晰的认识。实行俱乐部主任负责下的全员聘任机制,有利于管理工作条理化和专业化,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对体育教改产生认同感和成就感。三种机制有利于形成民主气氛,养成群体敬业精神,对体育教育的改革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3 优化教育供需关系

体育教育是教师付出,学生需求的一项教育活动。教育者付出努力,满足需求者的愿望,提出“学生需求就是我们的愿望”和“学生参与俱乐部体育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俱乐部对教学质量有着强烈的要求,用一种新理念思考体育教育的价值,强化育人服务宗旨,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新理论,选择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学生参与教改”是体育教育改革的一种新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参与教改,加大了师生的直接接触,在交往中接触,在接触中交往。为整体教改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参与教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俱乐部生存与发展的法宝,也是衡量体教部参与教改的准绳。坚持一切为学生服务宗旨,体育教育改革必将获得成功。

总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健康锻炼的社会化需求,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人们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途径,是“教育体育”走向“终身体育”的纽带。面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对高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探索个性化、多样化的高校体育教育形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培养出更多终身健康的建设者,实现高校体育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

[2]陈小蓉,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3]黄力生.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设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2).

G8

A

2095-2813(2014)11(a)-0084-02

猜你喜欢
改革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备忘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