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评价探究①

2014-12-05 23:13:44巴旭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1期
关键词:武术体育评价

巴旭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3)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评价探究①

巴旭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3)

武术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全面反馈,也正是在反馈的基础之上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至家长提供可行的教育改革手段。为了促进武术教学改革,丰富评价手段,拓宽评价范围,增加评价的客观性。本研究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公共提议武术课程评价进行调查分析。

河南省 高校 武术课程 评价

高效、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学校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理念的科学体育教育。以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和过度依赖于教师教学为主导的武术课程评价,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武术强省、武术大省的河南。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在理论上促进武术课程教学改革,丰富教学评价手段和拓宽评价范围,让多数学生习得武术动作的同时培养他们较为全面的体育思想素质和完善人格思想体系。

1 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评价是指对事物价值高低的判断。其中包括对事物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所提出的价值判断。如果将评价运用于教育,教育和教学评价便应运而生。教育评价是以社会与个体为中心,教育活动为满足其发展所做出的判断。是为了促进教育价值的不断升值的过程。简而言之,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情况所做的一种评判。教育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标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

1.1 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命健康观的形成

体育教学是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是储备文化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健康观的重要场所。

1.2 反馈功能

体育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它需要体育工作者不断的改革深化体育教学,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体系。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通过教学大纲、学生成绩、教师授课三者反馈,形成反馈体系。

1.3 激励功能

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需要两个方面。其一是自我约束能力。需要学生不断的提高自我素质,提高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其二就是需要外在环境的激励。良好的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1.4 诊断功能

体育的评价是在学期开始、单元教学之初进行的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弥补不足,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诊断性评价也是学生进行分班教学的重要依据。

2 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体育教学评价

2.1 在学生的成长学习过程

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是表现在思维、情感、分析等其它方面,并没有显现出先天身体素质、自身运动条件、项目的兴趣爱好等等方面有着一定差异。如果同为考试,那么通过答题纸所给出的成绩差异并没有学生在室外运动差异方面表现的那么明显。这就意味着有些学生在运动方面的先天因素有所欠缺,通过后天的努力会有所好转,但是距离“标准”、及格、良好等等还有距离。

2.2 多角度的体育课程评价

从新课标的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从体育教学过程评价内容讲,主要是注重运动过程评价,而对于运动结果的评价相对宽松。对于评价主体而言,主要有老师对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领导对教师的评价等等。

2.3 及时性评价

体育教学的过程,大多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一对多”的方式进行。这与其它课程是一致的。但是,对于运动技能学习好坏,大家都是有所目睹。此时教师如何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既要得体还需激励学生努力提高。室内课堂知识的学习同样有课堂问题,同样也具有正确、全面与否的回答。

2.4 体育教学评价与学生自尊心密切联系

学生的身体条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谓是“一览无余”。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同学们之间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体育运动而言如果多数学生掌握了动作,只有少数学生欠佳。此时,教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从言语措辞和语气上都要有所注意。对于身高、胖瘦等等较为敏感的语句尤为重要。

3 武术课程的评价特点

3.1 武术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复杂性

形成性课程评价又称为“过程性评价”。是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提出的。在20世纪60年代,学习评价都是由终结性评价主导学生的学习结果。随着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向前发展,受到人文学科影响的教育,教育过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评价不仅仅是局限于原来的终结性评价,一锤定音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而对于教育过程和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3.2 武术课程评价标准的倾向性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它具有了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特点。但是,没有哪项体育项目能够像中国的武术,具有如此广泛、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是扩大了的武术文化归属。武术内容的广泛性,包括哲学、传统医学、美学、象形学、民俗学、体育学、营养学、人类学等等学科。而其众多学科孕育其中,并不是简单的相叠加,而是历经千百年的相互融合。

3.3 武术课程评价的主观性

武术教学是武术动作和武术文化知识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内容。除去教学过程所要求的,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等心理学方面的教学,前面二者的评价标准所凸显的是主观性。这是武术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其动作没有统一的标准,仅仅是为了表现技击、美观的特性进行编排学习。而这也是将武术传承局限于小范围内的重要因素。武术的竞技化,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另一条有效路径。借鉴西方体操动作的评分标准,对传统武术进行评定。

4 教师对高校公共体育课中武术成绩评定的方法

4.1 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对于武术课程评价量表的制定是一个逐渐演进,不断更新的过程。不同学校中对于武术学习态度、武术知识储备、武术运动素质、武术运动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也是不断的充实与修订。从评价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定量、主观两个方面占得比重较大。定量是衡量标准,诸如《课程标准》,是评价的依据和准则。

4.2 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内容与方法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课程学习目标、参与积极性、学习效果、理论知识储备。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表扬、批评、激励、指责三种形式。方法主要有口头提出、相关暗示、动作模仿、课堂提问、技能展示。

5 评价要素分析

5.1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技术性评价、理论知识评价、学生情感态度评价。技术性评价较为成熟,这也是课程评价的主要形式。理论知识的评价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论知识的评价主张是“灵活”。因人而异,结合学习态度进行评价。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课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评价和情意表现以及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实效性不强。对于评价而言我们所关心的并不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学的目的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能。

5.2 评价主体

对于课程的评价,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是教师与学生的直接引领者。而家长是学生的直接监督者。他们共同构成了课程教学的直接与间接参与者。其中学生是核心,也是最为主要的信息反馈者。事实上,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

5.3 评价标准

主要有标准性检验和非标准性检验对于标准性检验主要是以统计为手段进行的,按照具体程序进行考核。其结果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分析。这种检验是通过专家设计相应的得失分标准,来衡量学习效果的方法。其特点是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并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5.4 评价流程

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是武术发展本身需求。如同其它体育课程一样,随着知识体系的愈加完善,人们对武术研究的加深,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也愈加多样。武术课程评价从武术课程教案评价起始,经过武术课堂教学,到武术课程考核。最后是武术课程评价反馈。主要武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主体。

[1]侯光文.教育评价概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28.

[2]陈玉馄.教育评估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85.

[3]佟铸.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11,10(3):90-93.

G807.02

A

2095-2813(2014)11(a)-0061-02

巴旭(1983—),男,河南襄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武术体育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