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兰寇秀红
(1.广东实验中学,510055;2.北京市朝阳第一少儿体校,100123)
新考试方案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策略及实践思考
曾静兰1寇秀红2
(1.广东实验中学,510055;2.北京市朝阳第一少儿体校,100123)
《2013年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意见》对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评制度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使考试内容、方法、标准更具科学性,势必进一步促进社会、学校、家长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关心和重视。如何在新的体育中考方案指导下,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好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是今后较长时期内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探索的问题。
(一)考试分值有了新构成
由原来统一考试“一锤定音”变成由统一考试和体育素质综合评价两个部分构成。考试分值仍然为60分,分值结构调整为统一考试40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20分。其中,体育素质综合评价由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成绩、体育运动技能测试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成绩等3个项目共同组成。体育与健康课成绩10分,体育运动技能7分,《标准》成绩3分。2013年只计算初三年级成绩,从2014年起要计算初中3年的成绩。
(二)考试项目有了新调整
在统一考试方面,必考项目由原来的200米改为800米(女)、1000米(男)。选考项目则由原来的10多项里挑选1项改为在立定跳远、三级蛙跳、一分钟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中选1项。普通考生要参加以上2个项目的考试,成绩取2个项目的平均分,再乘以0.4。
(三)考评方法有了新改进
考试评价方法增加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部分,把学生体育与健康课成绩、2项体育运动技能测试成绩和《标准》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能较全面地反应学生真实的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水平。
(四)对特长生有了新规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及相关实施方案要求,在初中阶段代表学校运动队参加区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得区级比赛前3名,或市级比赛前6名,或省级以上比赛前8名的学生,可直接获得体育运动技能分7分。
(五)对特殊考生有了新分类
针对特殊考生,此次调整按照其运动能力及障碍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分级,并制定了相应的考试办法。考生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免考、择考、缓考或特殊体育考试。其中,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落后、自闭症谱系、脑瘫、肢体障碍的学生,可申请参加特殊考试。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它着眼于学生和社会长远的需要,要求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基础。
(二)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体育教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中考体育制度的改革发展,体育教育教学越来越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关心和重视。新出台的中考方案,呈现出分值变、项目难、内容多、特殊考生也考等与以往中考政策不同的特点,牵动着全体初中生、家长及学校的神经,给体育教育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和压力。只有加强领导,科学管理,形成合力,合理配备教学资源、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化压力为动力,提高学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和竞争力。
(三)教研一体,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新课程、新中考方案的实质内容,开展训练项目与检测评估的教学实践科研,既要解决目前教学中面对的实际问题,又要有前瞻性,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学的组织、实践、评价和管理的过程提供方法和策略,为教学科目的设置和合理搭配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积极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克服单一运动技术教学向综合运动技能转变;推动教学与考评机制的健全完善,加速教师队伍从经验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高。
(四)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的考试方案增加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部分,强化了过程评价,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其中,选考项目和平时体育与健康课成绩,更加注重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和平时训练情况,项目的变化将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学校体育的重视,转化为学生自觉锻炼的“催化剂”,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体育教师要通过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自主学练”的积极性,使每一名学生通过主动的训练学到技能拥有特长,奠定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同时,学校要进一步发挥特色运动项目的优势,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整体素质和特色运动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以广东实验中学为例。
(一)场地设施运用与练习科目有机结合
学校初中部体育场地有1个4条道的200米田径场、2个标准篮球场、1个室内球场、1个非标准化的篮球场、4条道的100米直跑道和1个综合体育馆。结合场地条件和学校特色,体育课教学采用单元化教学模式,将体育场地划分为6块。其中,每个年级划分2块,每3周按顺序进行轮换,1个学期至少能完成1次轮换循环。对应每块场地,全面合理设计练习科目,有效克服场地设施的客观局限,充分实现教学需求和练习科目的循环提高。
(二)整体设计教学与测评内容,分年级梯次推进
1.初一年级:以培养学生体育课堂的良好行为和运动兴趣为主,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常规标准与要求,培养自觉练习和锻炼的体育行为习惯。在完成教学考试的基础上,在初一下学期期末安排年级统考800米、1000米(男),满分40,成绩计入年级总分排名。
2.初二年级:着重提高学生的运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传授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技能。初二要完成2项技能测试和立定跳远、三级蛙跳、跳绳、实心球4个自选项目的考查,且每学期期末组织年级体育统考,满分40,成绩计入年级总分排名。
3.初三年级:着眼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针对性地重点突破,考训结合,以训促考,综合提高学生体育测评应用技能。按照中考新考试方案的要求,组织2次模拟考试和1次聘请专业裁判的实考练习,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三)丰富学校体育特色文化,激发学生锻炼热情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体育、艺术和科技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有良好的体育特色文化教学基础和条件。
1.丰富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内容,进一步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氛围。每学期计划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如全校性的体育节,年级组的篮球赛、跳绳、踢毽、拔河等,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参与锻炼的行为意识。
2.拓宽体育节竞技项目覆盖面,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合理设计单项和团队项目竞赛比例,让更多的“旁观者”参与进来,变为竞赛项目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为团队争光的积极性。
3.发挥运动队和特长生的引导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运动水平的提升。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游泳、田径是学校体育特色强项,在省、市各类比赛中名列前茅,不仅是竞技体育成绩好,对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开展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良好技能素质,让他们参与到学生与学生的互帮互教中来,不仅培养尖子生更“尖”,同时带动其班级、年级身边的学生一起参与体育特色项目。
4.合理调整课程时间安排,为学生锻炼创造更多的条件。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学校2012年开始修改了课程时间安排,从下午16:35开始调整为学生课后活动时间,学校所有的运动场地对学生进行开放。同时,每天下午课后活动时间,都安排有教师与学生一起训练,广泛开展培优辅差,促进学校学生整体体能素质提高。
(四)适应新考试方案要求,积极创新教研方式
新的中考考试方案的考试项目多、分值细、要求高,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创新观念,以新考试方案为导向,开展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二是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到“全面兼顾、一专多能”;三是要兼顾经验和发展,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为适应新考试方案、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重新审视教研思路和方式,使之与新考试方案发展相匹配,已显得非常迫切。
1.增强教研活动计划性。制订教研活动计划,做到主题明确、准备充分,提前确定时间、地点、规模、形式,充分研讨活动内容、标准和目标,以确保每一次活动都能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2.拓宽教研评价范围。做到教案与实际教学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整体效果与授课环节评价相结合,确保教评质量。
3.丰富教研形式。在组织看课、评课、议课的同时,还应开展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校际参观交流等更具针对性的教研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4.适时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针对新考试方案难点、重点科目,安排集中讨论,组织实地教学演练,开展教师间现场互学交流,优选教学方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5.及时总结、认真反思。每一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及时写好活动总结,肯定活动成功之处,反思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活动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