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记

2014-12-05 02:42郭墨兰
东岳论丛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

郭墨兰

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7日至19日在威海市举行。这是继甲午战争90周年、100周年、110周年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后,又一次在我省威海市召开的学术会议。会议本着“以文与会”的原则,诚邀国内外提供优质学术论文的专家学者及其他有关研究人员,如将军、警官、建筑师、工程师、企业家等共152人,提供论文113篇、140万字,并就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起因、战争前后的国际关系、日本侵略台湾、台湾人民抗争、海战、陆战,中日战争的战略战术、东亚海权、战争胜败原因、经验教训、马关谈判、战争影响、战后120年来中、日两国、东亚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和有关历史人物的评析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威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由威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威海市刘公岛管理委员会、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协办的,规模大,规格高,起点高,论文多,内容宏富,论及面广。大会发言,分组讨论;有讲,有评,有争,有论,有问,有答;交流充分,空气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新观点、新思路、新角度、新材料,不断涌现;时有观点碰撞激起的火花。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史学会秘书长王建朗主持,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讲话,山东省政府副省长季缃绮讲话,军事科学院原副政委张序三将军致辞,[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陈鹏仁教授致辞。他们分别阐述了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旨和重大意义。然后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研究员、香港亚太研究中心郑海麟研究员、[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黄克武教授、[韩国]新罗大学史学科裴京汉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司令员丁一平中将,分别作了题为《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战争爆发120年后的反思与检讨》、《马关条约与台湾法律地位的再检讨》、《从“海防”到“海权”:甲午战争120周年的省思》、《和平之路与战争之路——1880年前后时期中日两国“东亚连带”的探索与挫折》和《对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战术问题的分析》的主题报告。大会报告之后,分5个小组展开了近两天的热烈讨论。

这次会议的特点之一是:老中青结合,专业学者与非专业学者结合。这次会上老人多,年龄高,是一般会议少见的。如78岁的张海鹏会长、关捷教授,就已是白发苍苍,夺人眼球了,但比他们更高龄的却还有不少,如89岁的刘恩格教授;85岁的张序三将军、陈鹏仁教授;80岁以上的大有人在。他们的活跃程度,不让中青年,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都有学术论文,在大会上或致辞(如张海鹏、张序三、陈鹏仁)或作主题报告(如张海鹏、郑海麟、黄克武、裴京汉、丁一平),或担任小组主持人(如陈鹏仁、关捷、黄克武、裴京汉、郑海麟)。会上,他们主持讨论,带头发言,认真听取意见,或评论、或交锋;会间还要接受记者采访。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如85岁的陈鹏仁,在接受采访时说:至今他每天仍坚持4000字的写作。85岁的张序三将军,接受采访,侃侃而谈,谈会议讨论的问题,谈他个人经历,尤其是谈到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延安和烟台时,他们坚守威海卫数月,而令国民党李弥的顽八军,一直攻不过三角花园。特别是绵花山古陌岭战斗,讲得有声有色,十分动人。在参观刘公岛的船上和路上,他又说,又唱,又跳。京剧、歌曲,要什么,来什么。在刘公岛上挥笔题词:“实现中国梦,铸就华夏魂。”风采不减当年。

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结合,是这次会议的又一特点。这是此前几次学术会上没有的。所谓非专业人员是:部队离退休或在职的将校5人,工程师1人,建筑师1人,政工师1人,公安局警长1人,自由职业者1人,企业家2人。人数不多,但都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业务实践论述甲午战争的相关问题,角度新,业务熟,分析内行,特有说服力。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司令丁一平中将“对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的战术问题分析”,就体现了他海军指挥实践的优势,是其他外行的专业人员所不能企及的。又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部原部长郑明少将的《从甲午战争殇思探求亚海新秩序与中国新对策》,从甲午战争中国海军失败的教训谈及当前亚海形势及中国应当如何对策,很有现实意义。又如建筑师张黎源的《北洋海军镇字蚊子船再探》表现出其建筑师对蚊子船的结构性能和作用的特别稔熟的见解。又如广州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工程师李玉生对“甲午战争时期海军观锚射控技术及中日舰队炮战运动”的论述,是发前人所未发,令人颇有新鲜感。还有企业家、甲午陆战重要统帅宋庆将军七世裔孙女宋薇,由宋庆事迹,谈到甲午陆战在甲年战争中的地位,认为会议对此研讨相对薄弱,今后应引起重视,表示她愿对甲午陆战史研究尽力襄助。

这次会议又一特点是海峡两岸学人研讨交流深入。这次应邀出席会议的台湾学者共14人,除了北京和山东外,人数超过其他任何省、市、区。台湾学者主要对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占领时期和以后时期的反割台斗争、反日统治的斗争,战后两甲子台湾人的记忆与反思等等作了阐述。通过交流,两岸甲午研究取得了一致共识。

还有港澳和外国学者(日本5人,韩国5人,新加坡2人,加拿大1人,澳大利亚1人,香港4人,澳门1人)也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表现出了独到的特点。如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麦劲生先生就利用自己外文好的优势,利用外文资料写出了《黄海大战战况:汉纳根的两个德文报告引起的思考》一文,论述了洋员汉纳根对黄海大战的看法,从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香港大学文学博士周政纬则利用英国外交部档案揭开了北洋海军提督衔琅理辞职风波的真相。韩国学者则利用对甲午战争时期朝鲜问题的了解优势,着重论述了朝鲜问题。如韩国东学农民革命纪念财团研究调查部长李炳圭先生的《韩国东学农民革命纪念事业以及东学农民军的名誉恢复》一文,韩国延世大学教授王贤钟先生的《清日战争时期朝鲜政府的协助战争行为及对日依附问题》一文,韩国钟北大学教授申荣佑先生的《韩鲜史料记载的清日战争丰岛、成欢战斗》一文,韩国汉阳大学教授姜抮亚先生的《一个在韩华商眼里的甲午战争:同顺泰号的故事》一文等,都是利用本国资料的优势而表现出其特点的。日本学者也一样是利用自己掌握资料的优势而在大会上交流的,如日本御茶女子大学古结谅子博士后利用《蹇蹇录》所描绘的国际社会为媒介来写《陆奥外交的诸相》,日本明治大学讲师伊势弘志先生的论文《日清战争与亚洲蔑视观的形成》都是从日本视角来谈问题的。

这次会议论文特点,一是多(113篇140万字),二是涉及面广。纵向看,论及中、日两国历史上下几千年;横向看,不仅是中日两国,而是涉及整个东亚、太平洋和整个世界。三是长篇大论多,最长的50页6万字;4万字以上者5篇;2万以上的26篇,有的图文并茂,表格并用。四是论述深透;五是质量高,每篇论文都是经过会议学术组审阅,本着“以文与会”的原则精选出来的。据说有的资深专家这次未能与会就是因为论文没过关。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期间清军真实战力分析
浅谈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功过问题
浅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天职论”
美国在甲午战争中偏袒日本的经济原因
甲午战前中日外交话语权之争
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甲午战争与台北李春生家族
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