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
(杭钢医院,浙江 杭州 310022)
急诊科属于医院抢救危急病人的关键科室,亦为培养临床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的关键场所。在现阶段,如何促使护理人员综合理论知识与急救护理技能,激发自学动机,增强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从而培养出高急救技能的临床护理人才,已成为了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本文主要择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实习的64例护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急诊科护理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文择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实习的64例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4例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每组32例,其中实验组均为女性,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在(22.54±0.23)岁之间;带教老师5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带教经验≥3年。对照组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在(23.24±0.56)岁之间;带教老师同实验组一致。两组实习护生均实习4周,其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一般方法。对照组实习护生予以传统带教方法进行带教,教师采用课堂讲授方式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示范护理操作。实验组予以PBL教学法,具体如下:(1)于教学前,制定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设置抢救情景,备齐急救用物,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与操作技能纳入情景抢救处理中;(2)于授课前2d,告知实习护生模拟的抢救情景,提出学习问题,问题与教学大纲一致,要求实习护生查阅有关视频与资料,总结答案,并开展小组讨论;(3)于教学当天,由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构成急救小组,依据预先设置的急救现场来演绎伤员转运、电除颤、心肺复苏、洗胃、止血包扎等场景。于演绎过程中,提出针对性问题,并由实习护生来回答与演示;(4)待教学后,带教老师强化现场总结,分析理论、操作技能难点,诱导学生反思问题。
3.观察指标。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状况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每项考核成绩均应用百分制,同时分析实习护生对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分状况。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两组实习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综合比较(±s)
表1 两组实习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综合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理论考试成绩 操作技能成绩实验组 32 90.36±4.13* 91.25±3.59*对照组 32 84.42±3.96 86.18±4.01 t—5.872 5.328 P 05—<0.05 >0.
2.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状况比较。实验组学习兴趣、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状况综合比较(±s)
表2 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状况综合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学习兴趣 实践动手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总分实验组 32 89.56±1.65* 90.56±2.14* 91.34±2.17* 90.56±2.31* 93.45±2.71* 93.65±3.01* 98.56±1.65*对照组 32 85.56±2.05 84.56±2.52 86.65±2.52 84.43±2.11 86.43±2.97 87.43±2.56 76.56±2.65 t — 8.598 10.266 7.977 11.083 8.654 7.567 39.866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PBL教学法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医学教育方式,主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实习生为主体,以激发实习生自学动机、增强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急诊科带教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2]。聂娜等学者对96名护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提示,PBL带教组实习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成绩及均高于常规带教组(P<0.05),且教学方法接受程度高于常规带教组(P<0.05),充分表明PBL带教方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本文研究发现,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及教学方法接受状况上均优于对照组,提示PBL带教方法优于传统带教方法,这与相关文献报道具有一致性。
从整体角度上来讲,PBL教学法可扬长避短,以问题为中心,将抽象、枯燥理论知识以生动方式进行表现,并付诸实践,可提高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实习护生积极、主动参与,努力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实习护生的学习能力,降低了学习压力,积极发挥了护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其乐于参与、积极投身于实践,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学习效果与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4]。同时,PBL教学法可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习效果。在实际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变为直观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激发了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5]。护生经由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于师生互动间巩固了学习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目的。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带教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意义,经由实践思维方法可保证实习护生实习效果,培养开拓型、创新型护理人才,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1]胡丽珍.PBL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2):1341-1342.
[2]牛慧军,尹宝靓,李慧智.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引入PBL教学法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3):27-28.
[3]聂 娜.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情景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36):3444-3445.
[4]暴银素,申 洁.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效果评价[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护理专业成长与职业环境规划研讨班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5-5.
[5]姚红霞,于明霞,陈浩阳.PBL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年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专科知识学术会议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