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机关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4-12-04 15:13丁志华
办公室业务 2014年22期
关键词:定势机关工作

文/丁志华

(作者系中共秦皇岛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共秦皇岛市委也明确提出,要把创新作为撬动本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真正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导向。作为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点发展进步,都伴随着人类的创新活动。特别是作为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党政群机关为主体的机关工作创新,不仅是推动机关自身工作进步的动力源泉,而且对在全社会激发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机关工作创新”这一课题的思考和探讨,厘清机关创新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激发机关干部的创新自觉,推动机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关于创新的概念和范畴

对于创新,在很多人头脑中只是一个抽象的模糊概念,对于“什么是创新、哪些工作可以创新”这个问题可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清晰的答案。因此,探讨“机关工作创新”这个问题之前,必须首先从概念上予以明确。

从学术的角度讲,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如果说学术上的解释比较晦涩的话,那么词典上的解释则简练得多,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活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有中生新”的改进。就是在现有基础上,针对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对原有工作进行修正和完善,是一个“从不好到好”“从好到更好”的过程。比如,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适应接待工作新形势,秦皇岛市委决定对市级四大班子原有的接待力量进行整合,成立了对外联络办公室,统筹做好四大班子的接待工作,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这就属于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也属于创新的范畴。再比如综合文字工作、督查工作、信息工作等等,这些虽然是常规工作,但每年都会面临新情况、新要求,都需要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调整和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也同样属于创新的范畴。

二是“无中生有”的创造。就是根据新要求、新需要,在没有成功经验和先例的基础上所做的开创性工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比如,为了适应群众工作的新要求,秦皇岛市委办公厅整合市委信息中心、信息处、值班室以及市长热线等资源,新成立了社情民意办公室,研究建立起了服务群众联动机制,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和意见诉求,架起市委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再比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之后,各级党委纷纷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并着手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及改革办,迅速推开相关工作。这些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新事物,是“无中生有”的“创造”,必然需要创新性的工作。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所从事的任何对工作有益的改进或创造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可以说,创新无处不在,而且人人都可以创新、事事都可以创新、时时都可以创新,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不抽象。

二、机关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需要创新,小到一个机关、一个处室、一个人也同样需要创新。特别是对于办公厅(室)这样的综合协调机构,对推动中心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示范和督促作用,更加需要以创新的实际成效来推动工作进步和提升,进而带动和引领全市各层面形成创新的自觉。

充分认识机关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之所以要推进机关工作创新,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在不停地变化,必须“以变应变”,通过不断地探索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工作环境。第一,时代在变。当今世界,来自经济、社会以及思想领域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快、更大,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种快速变革的时代,需要以创新思维去不断适应。第二,服务对象在变。我们服务的领导每隔几年就会有所调整,而领导的知识结构、视野、高度和水平也都会与时俱进,这些都必然给机关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更好地适应领导的要求。第三,工作内容在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中心任务。以前农业经济时代,市委市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抓农业生产,就需要我们对农业有深入研究;后来,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项目、招商、城市建设等方面;现在则更加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建设等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决不能安于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不能满足于被动应付,不能习惯于按部就班,一定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努力在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制度机制上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开拓创新。

必须克服阻碍机关工作创新的错误倾向。与推进机关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机关干部还没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形成创新的自觉,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创新成果。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想创新。有的认为创新是专家学者的事,机关工作无非是例行公事,以前那么多年都过来了,现在只需要按照以前惯例办就行了,没有什么可创新的;有的认为创新是领导决策的事,与一般同志没多大关系,只要落实好上级和领导要求就行了。二是不敢创新。认为创新多少要冒一些风险,弄不好还有可能遭遇挫折和失败,远不如按部就班来的稳当。三是不会创新。不注意随时随地强化学习,习惯“吃老本”,创新能力不强、激情不够,甚至有些人把创新挂在嘴上,但真遇到急难险重任务需要创新的时候,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这些倾向,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克服。

推进机关工作创新要避免陷入三类误区。创新是必要的,但是创新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章法。首先,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不要为创新而创新,不要别人这么做了,我绝不这么做,更不要固执地每件事都追求“独辟蹊径”,这实际上是一种工作上的偏执表现。一旦有了这种倾向,往往会给工作造成被动甚至损失。其次,创新不能否定过去。有些人为了创新,对过去的经验做法不加甄别,甚至一些过去正确的做法也被抛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以往工作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对过去做法全盘否定的态度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客观规律。第三,创新不能随心所欲。邓小平同志就创新精神讲过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第二句话是“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第三句话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因此,创新不仅要有敢闯的精神,还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尊重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决不能蛮干、乱来。

三、机关工作创新需具备的基本要素

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思想认识、思维方法、能力素质、内外环境等方方面面做好充分准备。具体来讲,需要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要素。

破除思维定势是创新的必要思想准备。在长期的工作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每当接受一项新任务时,总是不假思索地套用原来的模式。这种思维定势成为阻碍机关工作创新的最大思想障碍。要推进机关创新,首要的是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最紧迫的是破除三种思维定势:一是“权威定势”。很多同志在做工作时,片面考虑“上面”是怎么做的,往往把领导的指示奉为圭臬,不善于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盲目机械地落实上级要求。二是“从众定势”。有些人做工作往往一味效仿别人的做法,人云亦云、随大流,不善于独立思考,有时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提出来。三是“经验定势”。有些人做工作,总是看“以前是怎么做的”,因循守旧,不敢突破。要推进机关创新,一定要首先破除这些思想障碍、卸下思想包袱,为创新做好思想准备。

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很难想象一个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工作不上心的人,会在工作创新上有多少成果。只有一个对组织负责、对工作负责的人,才会有创新的热情和追求。责任心强烈到什么程度,创新就努力到什么程度。有句话叫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每个人都要始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绩,只有心里始终想着工作,才能使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多出成效。

良好的业务素质是创新的前提基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才能具备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从而在复杂问题面前抽丝剥茧,找准问题症结,敏锐洞察和把握可能出现的机遇,找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方法。一方面要勤于思考和钻研业务,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甚至“专家式”人物。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学习和充电,始终站在理论前沿,牢固树立创新思维,时刻关注最新动态,善于用高的站位、开阔的视野和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工作、发现问题、洞察大势,敏锐捕捉创新点、找准结合点,立足岗位结出更多创新成果。

破解矛盾问题是创新的重要导向。创新总是在一步步破解矛盾中产生的。发现问题是工作创新的起始,也是推进创新的前提。一要正确对待问题。工作中遇到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敢面对问题。每个人都是在破解一个个矛盾问题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小问题锻炼小能力、大问题培养大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和矛盾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矛盾问题,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二要善于发现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工作中、从领导的评价中、从与先进地区的比较中查找不足、发现问题,以此引领创新方向、推动工作变革。三要妥善解决问题。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容易养痈遗患,把小问题“养成”大问题。一定要强化担当意识,创造性地研究破解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工作扫清障碍、甩掉包袱。

持之以恒的韧劲是创新的精神动力。创新不仅要有头脑、有能力、有技巧,更要有恒心、有定力、有毅力,只有拿出持之以恒的韧劲,才有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创新成果。一要坚定信心。前进中遇到的任何难题和挫折都只是暂时性的,一定能够找到克服的办法,不能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二要专心专注。以锤子钉钉子的精神推进创新,一旦选准了突破口,就要聚精会神、持续发力,不能“左打一拳右踢一脚”。三要锲而不舍。认准的事就要一抓到底,即便遇到再多的挫折和困难也要咬紧牙关,不能半途而废。

宽松和谐的环境是创新的有力保障。要创新就一定会遭遇失败。对于创新性工作而言,我们所作的每一次探索都是一次试错的过程,即便失败了,也是有价值的失败,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失败。要在机关上下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引导同志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力争多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创新成果,推动各类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机关工作创新的基本路径和一般模式

机关工作创新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仍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简单提炼出机关创新的“四步工作法”,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步,找问题。正如前面所说,“破解矛盾问题是创新的重要导向”。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来查找问题,实际上就是在查找和确定“创新点”,为下一步工作创新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找问题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反思,查找那些长期以来困扰工作提升的疑难问题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对于重点工作、核心工作更要注意随时总结和查找存在问题。二是对那些完成效果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工作,特别是各级领导提出批评性、否定性意见的工作,要立即组织会诊把脉,找出问题和症结。三是对那些完成质量较好、得到领导肯定的工作,也要多反思,在总结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同时,找出“美中不足”的地方。

第二步,定方案。在找准创新点的基础上,就如何解决问题开展深入分析研究,参考和融合领导要求、上级政策规定、外地先进经验、以往值得继承的成功做法、征求到的各方面意见建议等各方面要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进行加工再造,提出符合科学规律和客观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方案。

第三步,重实施。在创新方案的指导下,按照预先设计推进工作创新。需要指出的是,任何创新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对于涉及利益调整的改革,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这就要求决策者必须头脑清醒、冷静判断、科学应对。在多数情况下,创新的阻力要么来自既得利益者和保守势力的阻挠抵制,要么源于工作不到位、方法不对头,不能因为这些暂时性的困难而否定创新的方向、怀疑创新方案的正确性,而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想尽一切办法强力推进。当然,如果确实认定是方案本身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对不切合实际的地方进行修改完善,使工作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推进。

第四步,建制度。工作完成后,要对方案本身和实施情况、取得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将成功的经验做法上升到制度机制层面固化下来,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

通过以上四步,一项工作创新基本完成。必须强调的是,这四个步骤只是推进创新的一般模式,一定要强化个案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制度机制以后,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正和完善,避免再次陷入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怪圈”。

总之,推进机关工作创新是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的希望所在、方向所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创新理念、提升创新自觉、增强创新本领,以工作创新的实际成效,推动机关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创造出让市委满意、让领导满意、让基层和群众满意的良好业绩。

猜你喜欢
定势机关工作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不工作,爽飞了?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