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越敏
中国城市化的创新实践和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行动,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新热点,对国内学界加快构建与国际对接的话语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值得称道的是,长期致力于我国城镇化战略和城市转型研究的李程骅研究员,新近推出的《中国城市转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城市转型》)一书,作为国内学界首部系统研究中国城市转型战略与实践路径的著作,体现了这种学术担当的勇气和责任。作者在世界城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新格局中,立足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以宏大的视野、准确的把握力和强烈的时代责任,全面探讨了中国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演进路径、价值导向和节点突破,在产业升级和城市空间优化的双重维度下,构建了一个与世界对接的研究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学术框架和支撑体系。作者的深入探索和相关论断,既有利于我们自身充分把握中国城市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为新一轮城镇化科学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国际学界全面系统认知中国城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实践价值,进而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具体说来,《城市转型》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格局。但与中国快速城镇化以及城市现代化的实践成就在世界上受到高度关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相比,国内的城市研究还较多停留在对西方城市理论的介绍和应用之上。尽管30年来不少学者在建构中国城市研究的话语体系方面进行了尝试,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新观点,其中有些观点已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城市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毕竟,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历200余年,率先进人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在此期间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以及适应现代性的转型发展均早于或领先于中国,其理论研究领先于中国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笔者自1979年就开始研究中国的城市化问题,经历了中国城市研究的整个过程,对整个学界的理论研究动态比较熟悉。例如,1982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等就提出“世界城市”假说,但当时的中国刚开始改革进程,学界就是否走城市化道路都有不同观点。在城市学界,尚无学者具备世界眼光,大家讨论的还是如何让上海之类的传统上的经济中心发挥优势的问题。从时间上看,一些著名的西方现代城市学说引入中国大多要晚近10年,这使得中国城市研究学者长期处于追踪国外最新城市研究理论的局面。但中国城市化进程,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世界城市化、现代化历史上前所未有。与快速城市化进程相平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及其严重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时空压缩”,即西方在200余年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相伴而生的城市问题在中国被压缩为短短的30年中就同时出现。换言之,西方学者建立在他们发展背景之上的城市学说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而中国城市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乃至可持续发展也更为急迫。因此,中国学者需要在借鉴西方学者提出的“世界城市假说”、“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网络”以及“信息城市”、“创意城市”等城市研究学说和学术范式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时代特色,把低碳、绿色、生态、宜居、智慧、创新、创意、幸福、社会融合、包容等元素纳入新的学术研究领域,通过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研究理论,来回答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基于上述的宏观把握与学术担当,《城市转型》一书站在学界前沿,从经济学视角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框架,体现了中国学者对丰富与创新中国城市研究话语体系的责任。当前国内的城市研究领域,存在着角度多重化、学科多元化和话语表达方式多样化的问题,《城市转型》基于经济学的理论原理,运用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对提出的相关假设进行了论证和检验,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并对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攀升、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双向推进中的城市转型、大都市圈与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产业转型与城市转型,服务经济体系与城市功能提升以及城市转型中的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等很多前沿问题,上升到学理层面进行解释,展现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
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农民工、城中村等社会问题,以及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空间发展失衡等城市病,对此必须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最近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就表达了中央政府解决中国城市问题之道。对城市研究学者来说,有必要站在国际前沿来观察、分析中国城市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作为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转型研究》按照理论探源——国际视角——现实对应——实证检验——战略选择与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有序展开各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作者宽阔的学术视野和高度的整体把握力:通过梳理“西方理论”、“西方经验”——植根“中国语境”——归纳“中国经验”——整合“中国模式”——创造“中国范式”,以此演绎各个专题的内容,在形成理论与实践共同支撑的完整体系的同时,也拓展与深化了中国城市研究的内容、内涵。
《城市转型》的结构与内容安排体现了作者的这种研究理念。首先,“全球视野下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审视”是从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格局中来审视当代中国的城市转型行动的起因、内涵和意义,阐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要求之下、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以及在世界城市体系新一轮重组的过程中,国内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为提升竞争水平所应选择的路径突破。其次,建立的产业动力机制对城市转型发展影响的“时间轴线”,分别从新产业体系、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梳理产业体系演进与城市发展周期律、新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空间价值的机理,分析了国内城市的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与转变发展方式、空间结构重组的内在关系;提出应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中国城市主动性的产业转型与功能升级的路径。以此为前提,探索了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关系:验证了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城市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服务”的产业升级、从“生产型城市”向世界城市体系中“服务型城市”的功能转型之路。再者,构建了制度创新下的城市空间优化对城市转型支撑的“空间轴线”:构建了中国创新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并对国内主要城市的整体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能力和政府创新能力,进行了动态的测试;分析了区域一体化带来的城市产业空间重组、产业空间体系重构,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化战略下推进的未来城市与区域持续转型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勾勒了从“一体化”到“同城化”的区域空间演化趋势,构建了产业发展与同城化耦合发展模型。最后,从新型城镇化、中国城市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国家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对全书研究的内容及意义进行升华,提出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加快城市转型升级的步伐,让“生态城市”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价值导向,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使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促进大行政区域内、经济区域内的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以此为基础平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城镇与乡村互动进步的现代化之路。
《转型研究》对城市研究话语体系的创新,还表现在对现实观照与实践指导上:提出了中国城市转型的战略路径和具体推进措施,设计了“主动转型”的突破口,还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联动转型的实践探索进行了综合研判,以提高理论、学术对现实发展的引导作用。为此,作者强调,城市转型要立足于城市创新发展的时代前沿,来进行“系统的系统设计”,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既要确定创新驱动、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同时也要制订差别化的城市转型路径,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能级水平的城市提供对应的国际标杆,以整体提升中国城市的转型效率。
尽管我国还处在城市化的加速期,很多城市还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城市转型行动才起步不久,但在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中,在环境资源约束的倒逼之下,必须告别过去以土地、人口城市化主导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方式,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型经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准则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服务能级,探索出“主动转型”的新路径。对此,作者强调,我国正处在新一轮城市转型的“窗口期”,必须坚持以经济转型带动城市整体转型的原则,即通过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速产业升级步伐,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当前中国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格局,已形成了国家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区性城市等多种层级,这些城市由于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服务能级的差别,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也就不可能选择同一种实施的路径。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是根本性的要求,主要城市必须从原来粗放式、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彻底转变成低消耗、低排放和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从被动追随到主动引领的战略转型路径。
最后,作者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中国城市与区域联动转型的价值导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全面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区域现代化的先行探路,区域的现代化又必须建立在高度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平台之上。因此,在把握好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战略节点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推进城市与区域联动的转型发展之路,特别是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下来全方位推进区域现代化,也有助于转变我国城市的治理方式,即从原来强调城市单一经济功能的转型突破,上升为整体系统的转型发展。而新型城镇化战略所确立的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集约化和高质量的中国城市转型之路,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方向性的引领,也将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再转型提供新的启示,进一步丰富世界城市研究的话语体系与实践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