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2014-12-03 05:22唐成山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教学

唐成山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是学生学习普通话,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重要手段,更是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91-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中,应该恰当、充分地运用教学手段,积极的从学生的朗读兴趣出发,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传授学生朗读的技巧,指导学生朗读,全方位的去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能力

朗读,通俗一点说就是用声音的语言读懂课文,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声音表达出来。在朗读过程中,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学生的各种形式朗读中,会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大教学难点。很多学生怕写作,一些家长也想投机取巧,想让孩子通过参加作文速成辅导班和阅读一些作夸大其功效的写作辅导书籍来提高写作能力,结果往往只能是一厢情愿,学生的写作能力依然原地踏步。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语言功底不雄厚。其实,在小学朗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家长都忽略了朗读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朱熹说过:“大抵观书,务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就是说,朗读的遍数多了,熟了,文章中的话语、词汇就变成自己的了,好像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的一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效、正确的指导好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不断通过朗读大量的名篇佳作来汲取营养,那么,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学生的语言功底也会渐渐雄厚,内容渐渐增多,在写作的时候就会有话可写,有话可谈,写作能力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开展策略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朗读欲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使其对朗读产生浓厚的欲望。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方式有很多很多,其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最为有效,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导语触情、背景生情、乐曲煽情、诵读激情、讲解陈情、质疑释情等环节或手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或氛围,使学生进入“此情此景”中,与文本中的人物融为一体,让文中的画面在学生的面前重现,使学生“临其境,闻其声,见其形”,从而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朗读欲望自然而然的得到激发。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去年的树》是一篇具有人文特点的文章,课文用了质朴的语言将小鸟和树之间的深厚的友情以及小鸟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四处寻找树的那种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要让学生感受这种友情和这种坚持的精神,就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与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把握课文的感情,然后再进行朗读。这样,有情境的衬托,朗读不再是“念过去就结束”,而是积极、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就更容易体会课文的内涵和感情。

2、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从积累、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和学生的有效朗读息息相关,只有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与文本打交道,从中获取信息,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启发式教学”变成“讲问式教学”,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朗读浪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他们挤掉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一节课学生的朗读时间少的可怜,朗读俨然成了“花架子”,这就给学生的有效提高带来了阻碍。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要想如实的发挥好朗读教学的作用,那么,教师就应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如实根据教材特点安排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正确地朗读课文,反复的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3、指导学生朗读,提高朗读的效率

无论是解决数理化的问题,还是朗读课文,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对小学生来说,正确、流利地朗读是基本要求,但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使朗读达到有效就并非易事。因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朗读欲望,保证学生朗读时间的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效率。教师要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正确停顿,正确发音,声音响亮,吐字清楚,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比较读、角色扮演读等,使学生在有效的朗读中渐渐提高朗读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朗读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究创新教学模式,让朗读不流于表面,真正扎在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李淑艳.平平淡淡才是真[J].贵州教育,2007,

[2] 李淑艳 .用感性的方法教语文[J].贵州教育,2007

猜你喜欢
朗读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