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三角形问题的两种常规解法

2014-12-03 19:12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外接圆余弦定理正弦

三角形的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很多题目都是围绕三角形的角和边进行拓展,如何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严谨踏实不丢分,作者凭借多年的经验提出精彩的阐述,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题:△ABC中,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tanC=,

(1)求角C的大小;

(2)若△ABC外接圆的直径为1,求a2+b2的取值范围.

这是一道高三复习三角知识时常选的一例,解决第一个问题时首先从条件出发求出角C的大小,有如下两种常用方法:

方法1:化角:由已知条件tanC=得=,故sinC(cosA+cosB)=cosC(sinA+sinB),所以sinC·cosA+sinC·cosB=cosC·sinA+cosC·sinB,不难得到sin(C-A)=sin(B-C). 因为A,B,C∈(0,π),所以C-A∈(-π,π),B-C∈(-π,π),所以C-A=B-C或C-A=π-(B-C)或C-A= -π-(B-C),即C=或B-A=π(舍)或 A-B=π(舍),故C=.

方法2:化边:由tanC=变形得sinC·cosA+sinC·cosB=cosC·sinA+cosC·sinB. 同时使用正弦、余弦定理得:c·+c·=a·+b·,经整理得:ac3+bc3-a3c-b3c=0,进一步可化为c2(a+b)=a3+b3,故有c2(a+b)=(a+b)(a2-ab+b2),?摇所以c2=a2-ab+b2,所以a2+b2-c2=ab,故有==cosC. 因为c∈(0,π),所以c=.

这是对第(1)问的两种处理方案,显然方法1较为容易. 但本文所要介绍的重点是第(2)问的处理方法.

方法1:由(1)知c=,又外接圆直径2R=1,所以c=2RsinC=. 又由余弦定理知c2=a2+b2-2abcosC,即c2=a2+b2-ab=,所以ab=a2+b2-. 又由基本不等式知ab≤,所以a2+b2-≤,所以a2+b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再由a2+b2-ab=c2知a2+b2>c2=,所以a2+b2的取值范围是,. 这一方法是利用了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出了a2+b2的最大值,又抓住a2+b2-ab=c2得出a2+b2的下限是. 所用知识广而不深,处理得灵活便捷.

方法2:由(1)知c=,外接圆直径2R=1,所以根据正弦定理a2+b2=(2RsinA)2+(2RsinB)2=4R2·sin2A+4R2sin2B=sin2A+sin2B=+. 又A+B+C=π,C=,B=π-A且A∈0,π,?摇所以原式=+=1-·cos2A+cosπ-2A=1-·cos2A-·cos2A-·sin2A=1-·cos2A-·sin2A=1+sin2A-. 因为A∈0,π,所以2A-∈-,,所以1+sin2A-∈,.

方法2与方法1的风格截然不同,它是利用正弦定理,通过消元将目标式a2+b2逐步化成Asin(ωx+φ)+k的形式,再根据角的取值范围求出目标式的取值范围,这一做法虽没有方法1快捷,但能把不少的三角公式——两角和差、降幂公式、辅助角公式作了考查,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细细体会本题,其实质是已知三角形的一角及其对边,再求相关目标式的取值范围,这类问题笔者认为均可利用类似前面的方法1、方法2加以解决. 不妨请看下面两道变式题.

变式1:已知C=,c=,求△ABC周长l的取值范围.

分析:为求周长的取值范围,只需求出a+b的取值范围.

方法1:c2=a2+b2-2abcosC,所以

(下转37页)

a2+b2-ab=,所以(a+b)2-3ab=,所以3ab=(a+b)2-. 又因为ab≤,所以(a+b)2-≤(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 同时在△ABC中,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所以

方法2:因为C=,c=,所以2R==1,所以a+b=2RsinA+2RsinB=sinA+sinB=sinA+sin-A=sinA+·cosA=·sinA+cosA=·sinA+. 因为A∈0,π,所以A+∈,π,所以a+b∈,.所以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2:已知C=,c=,求△ABC面积S的取值范围.

分析:S=absinC,即只需要求出ab的取值范围.

方法1:由c2=a2+b2-2abcosC得a2+b2-ab=,所以a2+b2=ab+. 又a2+b2≥2ab,所以ab+≥2ab,ab≤. 所以S=absinC≤××=(当且仅当a=b时,取“=”). 又S=absinC=ab>0(当a,b两边中一边趋向于0时,S趋向于0),所以0

方法2:同样的,已知ab=2RsinA·2RsinB=sinA·sinB=sinA·sinπ-A=sinA·cosA+sinA=·sinAcosA+sin2A=sin2A+×=+sin2A-·cos2A=+sin2A-. 因为A∈0,π,2A-∈-,,所以ab∈0,,所以S=absinC∈0,.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方法1需对基本不等式能正确应用,对目标式的下限能灵活应对;方法2则需对三角表达式的变形严谨踏实,不在符号、数字上出差错.

三角形的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很多题目都是围绕三角形的角和边进行拓展,如何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严谨踏实不丢分,作者凭借多年的经验提出精彩的阐述,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题:△ABC中,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tanC=,

(1)求角C的大小;

(2)若△ABC外接圆的直径为1,求a2+b2的取值范围.

这是一道高三复习三角知识时常选的一例,解决第一个问题时首先从条件出发求出角C的大小,有如下两种常用方法:

方法1:化角:由已知条件tanC=得=,故sinC(cosA+cosB)=cosC(sinA+sinB),所以sinC·cosA+sinC·cosB=cosC·sinA+cosC·sinB,不难得到sin(C-A)=sin(B-C). 因为A,B,C∈(0,π),所以C-A∈(-π,π),B-C∈(-π,π),所以C-A=B-C或C-A=π-(B-C)或C-A= -π-(B-C),即C=或B-A=π(舍)或 A-B=π(舍),故C=.

方法2:化边:由tanC=变形得sinC·cosA+sinC·cosB=cosC·sinA+cosC·sinB. 同时使用正弦、余弦定理得:c·+c·=a·+b·,经整理得:ac3+bc3-a3c-b3c=0,进一步可化为c2(a+b)=a3+b3,故有c2(a+b)=(a+b)(a2-ab+b2),?摇所以c2=a2-ab+b2,所以a2+b2-c2=ab,故有==cosC. 因为c∈(0,π),所以c=.

这是对第(1)问的两种处理方案,显然方法1较为容易. 但本文所要介绍的重点是第(2)问的处理方法.

方法1:由(1)知c=,又外接圆直径2R=1,所以c=2RsinC=. 又由余弦定理知c2=a2+b2-2abcosC,即c2=a2+b2-ab=,所以ab=a2+b2-. 又由基本不等式知ab≤,所以a2+b2-≤,所以a2+b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再由a2+b2-ab=c2知a2+b2>c2=,所以a2+b2的取值范围是,. 这一方法是利用了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出了a2+b2的最大值,又抓住a2+b2-ab=c2得出a2+b2的下限是. 所用知识广而不深,处理得灵活便捷.

方法2:由(1)知c=,外接圆直径2R=1,所以根据正弦定理a2+b2=(2RsinA)2+(2RsinB)2=4R2·sin2A+4R2sin2B=sin2A+sin2B=+. 又A+B+C=π,C=,B=π-A且A∈0,π,?摇所以原式=+=1-·cos2A+cosπ-2A=1-·cos2A-·cos2A-·sin2A=1-·cos2A-·sin2A=1+sin2A-. 因为A∈0,π,所以2A-∈-,,所以1+sin2A-∈,.

方法2与方法1的风格截然不同,它是利用正弦定理,通过消元将目标式a2+b2逐步化成Asin(ωx+φ)+k的形式,再根据角的取值范围求出目标式的取值范围,这一做法虽没有方法1快捷,但能把不少的三角公式——两角和差、降幂公式、辅助角公式作了考查,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细细体会本题,其实质是已知三角形的一角及其对边,再求相关目标式的取值范围,这类问题笔者认为均可利用类似前面的方法1、方法2加以解决. 不妨请看下面两道变式题.

变式1:已知C=,c=,求△ABC周长l的取值范围.

分析:为求周长的取值范围,只需求出a+b的取值范围.

方法1:c2=a2+b2-2abcosC,所以

(下转37页)

a2+b2-ab=,所以(a+b)2-3ab=,所以3ab=(a+b)2-. 又因为ab≤,所以(a+b)2-≤(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 同时在△ABC中,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所以

方法2:因为C=,c=,所以2R==1,所以a+b=2RsinA+2RsinB=sinA+sinB=sinA+sin-A=sinA+·cosA=·sinA+cosA=·sinA+. 因为A∈0,π,所以A+∈,π,所以a+b∈,.所以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2:已知C=,c=,求△ABC面积S的取值范围.

分析:S=absinC,即只需要求出ab的取值范围.

方法1:由c2=a2+b2-2abcosC得a2+b2-ab=,所以a2+b2=ab+. 又a2+b2≥2ab,所以ab+≥2ab,ab≤. 所以S=absinC≤××=(当且仅当a=b时,取“=”). 又S=absinC=ab>0(当a,b两边中一边趋向于0时,S趋向于0),所以0

方法2:同样的,已知ab=2RsinA·2RsinB=sinA·sinB=sinA·sinπ-A=sinA·cosA+sinA=·sinAcosA+sin2A=sin2A+×=+sin2A-·cos2A=+sin2A-. 因为A∈0,π,2A-∈-,,所以ab∈0,,所以S=absinC∈0,.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方法1需对基本不等式能正确应用,对目标式的下限能灵活应对;方法2则需对三角表达式的变形严谨踏实,不在符号、数字上出差错.

三角形的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很多题目都是围绕三角形的角和边进行拓展,如何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严谨踏实不丢分,作者凭借多年的经验提出精彩的阐述,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题:△ABC中,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tanC=,

(1)求角C的大小;

(2)若△ABC外接圆的直径为1,求a2+b2的取值范围.

这是一道高三复习三角知识时常选的一例,解决第一个问题时首先从条件出发求出角C的大小,有如下两种常用方法:

方法1:化角:由已知条件tanC=得=,故sinC(cosA+cosB)=cosC(sinA+sinB),所以sinC·cosA+sinC·cosB=cosC·sinA+cosC·sinB,不难得到sin(C-A)=sin(B-C). 因为A,B,C∈(0,π),所以C-A∈(-π,π),B-C∈(-π,π),所以C-A=B-C或C-A=π-(B-C)或C-A= -π-(B-C),即C=或B-A=π(舍)或 A-B=π(舍),故C=.

方法2:化边:由tanC=变形得sinC·cosA+sinC·cosB=cosC·sinA+cosC·sinB. 同时使用正弦、余弦定理得:c·+c·=a·+b·,经整理得:ac3+bc3-a3c-b3c=0,进一步可化为c2(a+b)=a3+b3,故有c2(a+b)=(a+b)(a2-ab+b2),?摇所以c2=a2-ab+b2,所以a2+b2-c2=ab,故有==cosC. 因为c∈(0,π),所以c=.

这是对第(1)问的两种处理方案,显然方法1较为容易. 但本文所要介绍的重点是第(2)问的处理方法.

方法1:由(1)知c=,又外接圆直径2R=1,所以c=2RsinC=. 又由余弦定理知c2=a2+b2-2abcosC,即c2=a2+b2-ab=,所以ab=a2+b2-. 又由基本不等式知ab≤,所以a2+b2-≤,所以a2+b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再由a2+b2-ab=c2知a2+b2>c2=,所以a2+b2的取值范围是,. 这一方法是利用了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出了a2+b2的最大值,又抓住a2+b2-ab=c2得出a2+b2的下限是. 所用知识广而不深,处理得灵活便捷.

方法2:由(1)知c=,外接圆直径2R=1,所以根据正弦定理a2+b2=(2RsinA)2+(2RsinB)2=4R2·sin2A+4R2sin2B=sin2A+sin2B=+. 又A+B+C=π,C=,B=π-A且A∈0,π,?摇所以原式=+=1-·cos2A+cosπ-2A=1-·cos2A-·cos2A-·sin2A=1-·cos2A-·sin2A=1+sin2A-. 因为A∈0,π,所以2A-∈-,,所以1+sin2A-∈,.

方法2与方法1的风格截然不同,它是利用正弦定理,通过消元将目标式a2+b2逐步化成Asin(ωx+φ)+k的形式,再根据角的取值范围求出目标式的取值范围,这一做法虽没有方法1快捷,但能把不少的三角公式——两角和差、降幂公式、辅助角公式作了考查,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细细体会本题,其实质是已知三角形的一角及其对边,再求相关目标式的取值范围,这类问题笔者认为均可利用类似前面的方法1、方法2加以解决. 不妨请看下面两道变式题.

变式1:已知C=,c=,求△ABC周长l的取值范围.

分析:为求周长的取值范围,只需求出a+b的取值范围.

方法1:c2=a2+b2-2abcosC,所以

(下转37页)

a2+b2-ab=,所以(a+b)2-3ab=,所以3ab=(a+b)2-. 又因为ab≤,所以(a+b)2-≤(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 同时在△ABC中,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所以

方法2:因为C=,c=,所以2R==1,所以a+b=2RsinA+2RsinB=sinA+sinB=sinA+sin-A=sinA+·cosA=·sinA+cosA=·sinA+. 因为A∈0,π,所以A+∈,π,所以a+b∈,.所以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2:已知C=,c=,求△ABC面积S的取值范围.

分析:S=absinC,即只需要求出ab的取值范围.

方法1:由c2=a2+b2-2abcosC得a2+b2-ab=,所以a2+b2=ab+. 又a2+b2≥2ab,所以ab+≥2ab,ab≤. 所以S=absinC≤××=(当且仅当a=b时,取“=”). 又S=absinC=ab>0(当a,b两边中一边趋向于0时,S趋向于0),所以0

方法2:同样的,已知ab=2RsinA·2RsinB=sinA·sinB=sinA·sinπ-A=sinA·cosA+sinA=·sinAcosA+sin2A=sin2A+×=+sin2A-·cos2A=+sin2A-. 因为A∈0,π,2A-∈-,,所以ab∈0,,所以S=absinC∈0,.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方法1需对基本不等式能正确应用,对目标式的下限能灵活应对;方法2则需对三角表达式的变形严谨踏实,不在符号、数字上出差错.

猜你喜欢
外接圆余弦定理正弦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余弦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正余弦定理的若干证明与思考
欧拉不等式一个加强的再改进
将相等线段转化为外接圆半径解题
仅与边有关的Euler不等式的加强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基于VSG的正弦锁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