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腾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室,河南 郑州 45000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CHD)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心肌缺血是CH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部分患者伴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并无上述明显症状而易被忽视,引起严重后果〔1〕。因此,积极监测并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并予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我院检测到有心肌缺血改变的老年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无临床症状进行比较。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室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确定为CHD心肌缺血的181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缺血性ST段的诊断标准〔2〕:J点后0.08 s ST段在R波为主导联上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 mV(1.0 mm)(原有ST段压低者应在原有基础上再压低≥0.1mV);持续时间≥1 min;再次发作者与前次ST段压低恢复到基线间隔≥1 min。其中,男108例,女73例,平均年龄(67.2±8.1)岁。其中伴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体征者为有症状心肌缺血组(有症状组);伴有ST段改变却无明显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体征者列为无症状心肌缺血组(无症状组)。
1.2 观察指标 全部受检者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应用美国康泰医学系统TLC 4000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采用自动分析加人工判断分析心律失常,剔除干扰误差等影响。统计缺血性ST段下移发生次数、发作时间段,ST段压低幅度、持续时间及心律失常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1 两组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比较 181例老年患者中,有症状者68例,无症状者113例;缺血性ST段下移分别出现211次和512次;两组均为6~12时为高发时间段。组间比较,无症状组的发生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有症状组(P<0.05)。其余指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 有症状组心律失常38例,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55.9%,其中房早/室早25例,短阵性房早/室早8例,房颤/扑1例,传导阻滞4例;无症状者86例,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76.1%,其中房早/室早60例,短阵性房早/室早15例,房颤/扑3例,传导阻滞8例。无症状组房早/室早发生率及心律失常总发生率较高(P<0.05)。其余种类心律失常发生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比较(s)
与有症状组比较:1)P<0.05
组别 n 发生次数 发作时间段(次)0~6时 6~12时 13~18时 18~24时 压低幅度(mV)持续时间(min)68 3.10±1.33 30 102 41 38 0.165±0.056 6.1±3.5无症状组 113 4.53±2.091) 69 261 93 89 0.174±0.045 8.9±2.61)有症状组
与常规心电图监测相比,24 h动态心电图可连续24 h监测,全面地反映患者1 d(包括工作、学习、饮食、运动、睡眠等)完整的心电活动变化,同时提高异常心电活动的检出率〔3〕,这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治疗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缺乏临床症状,无症状心肌缺血易被患者及医护人员忽视,然而,无症状心肌缺血却与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等疾病紧密相关,是CHD的高危因素〔4〕。本研究统计显示,与伴有临床症状的CHD心肌缺血患者相比,无症状者缺血性ST段下移次数明显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即发作频繁且发作时间长却不表现临床症状,推测这与患者痛阈上调、对疼痛耐受性增强有关,无法相应采取治疗有关〔5〕。两种心肌缺血的发作均有明显时间规律,均以6~12时高发,而凌晨0~6时发生率最低,可能是晨起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且血小板凝集力增强,冠状血管痉挛,心脏局部灌流减少;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大从而减少了心肌缺血的发生。CHD人多存在冠脉狭窄或阻塞而引发病理性心律失常〔2〕;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肌纤维退行性改变,心肌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降低,更易发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5〕。本研究表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潜在的危害性更大。
综上所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由于缺乏症状,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时机;动态心电图可全面揭示患者心肌缺血及心电异常活动,宜尽早采用,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1 Petretta M,Fiumara G,Petretta MP,et al.Detection of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is it clinically relevant〔J〕?J Nucl Cardiol,2013;20(5):707-10.
2 关史松,王艳红,易金玲.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1866-7.
3 Paudel B,Paudel K.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holter monitor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palpitation〔J〕.J Clin Diagn Res,2013;7(3):480-3.
4 Enomoto Y,Yoshimura S,Yamada K,et al.Sile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Japanese patients undergoing carotid artery stenting〔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3;22(7):1163-8.
5 蒋丹峰,张 阳.126远例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