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4-12-03 03:25李国淼姜明敏张宁贺丹王佳帅赵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血脂阿托内皮

李国淼姜明敏张宁贺丹王佳帅赵娟

(1.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温泉疗养区疗养八科,125105;2.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循环内科,125105)

高血压、高血脂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可因两者的合并存在大大增加[1]。目前认为,血管内皮不仅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其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内皮粘附性增高以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等,往往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始动环节,内皮功能的恢复及改善有助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及治疗[2]。阿托伐他汀是心血管系统常用药,不仅可以改善体内脂类代谢紊乱,而且具有保护心肌、抗炎抗氧化等功能[3]。本研究采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对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04—2012-04在本院疗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96例,患者高血压均根据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及分类标准(2005年):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在不同时间两次以上测量均符合上述标准;血脂异常标准参考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制定标准(1997年):三酰甘油(TG)>1.70 mmol/L为三酰甘油血症,胆固醇(TC)>5.27 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分别48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5.29±7.02)岁,高血压1级25例,2级14例,3级9例;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7.31±6.44)岁,高血压1级27例,2级12例,3级9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组成与高血压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①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②伴发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糖尿病等严重系统性疾病。③对他汀类药物过敏。④研究前3个月内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⑤因严重精神障碍等原因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等一般治疗,同时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玄宁,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90)5 mg,口服,1次/d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美国辉瑞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61)10 mg,口服,1次/d进行治疗,共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 采用校准的袖带水银柱式血压计每日测量患者血压2次,记录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

1.3.2 血脂 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于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静置、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酶偶联比色法对TG及TC进行检测,采用遮蔽法对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内皮素(ET)水平进行检测,所有检测步骤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3 血管内皮功能 彩色多普勒血管内皮功能测定,嘱患者取仰卧位,掌心向上,选择肘上约10 cm处为测量位点,采用SIEMENS Acuson×300 P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SIEMENS公司,德国)及7 MHz线阵探头,取纵切面显示动脉前后壁内膜,调整至对管腔分界能够满意识别为止。受试者休息10 min,在静息状态下测得其肱动脉内径D0;将位于肱动脉远端的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至300 mmHg,持续4 min开始减压,90 s时测定的肱动脉内径为D1;嘱患者休息10 min,给予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5 min时测定的肱动脉内径为D2。设D0为基础值,(D1-D0)/D1为反应性充血值,(D2-D0)/D1为血管舒张值。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 20.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患者血压变化 治疗2个月后,所有患者SBP及DBP均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SBP及DBP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表1)。

2.2 治疗后患者血脂变化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TC、TG及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组与对照组间HDL水平则无显著差异(P>0.05,表2)。

2.3 治疗前后患者内皮功能变化 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内皮素水平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反应性充血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治疗组血管舒张值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表3)。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

表3 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虽广泛研究,但是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肥胖、年龄及精神因素等有关,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大脑皮质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导致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失平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过多的儿茶酚胺,导致小血管收缩,诱发高血压[4-5]。高血压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多种代谢紊乱,常见合并体内脂代谢异常,以TC、TG以及LDL等水平升高最为常见。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危以及极高危者,可通过血管内皮的受损而发病[5]。血液中水平升高的胆固醇等可干扰血管内皮对一氧化氮的合成作用,从而影响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血液中升高的TG则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HDL水平降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6]。

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可通过降低进入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而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7]。本研究发现,使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后,患者SBP及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

阿托伐他汀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发广泛,是一种新型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C-CoA)还原酶选择性竞争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降低LDL的药效,对降低TC、TG亦有一定的作用[8]。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而且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血管内皮产生影响。阿托伐他汀可通过直接激活一氧化氮合酶、上调一氧化氮合酶mRNA以及提高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录活性等机制,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量增高,释放后使血管产生扩张效应。研究还发现,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mRNA的表达,能够明显降低主动脉内皮细胞对内皮素(ET)及其前体物质pro-ET的合成量[9]。此外,阿托伐他汀还能够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SMC)DNA的合成而对SMC的迁移及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概率,最后,阿托伐他汀在体内还可促进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降低C-反应蛋白等水平、减少斑块内膜中的巨噬细胞等机制发挥其抗炎活性。本研究发现,合用阿托伐他汀后,不仅表现出降低TC、TG以及LDL等调脂活性,而且治疗后患者SBP及DBP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同时患者血清中ET水平显著降低,说明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使血压降低更加明显。

本研究采用无创性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不同状态肱动脉血管内径的变化,以反映血管内皮的功能。原理在于当血管发生反应性充血时,血液通过时增高的剪切应力可刺激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以扩张血管,导致血管管径增加,反映了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导致的血管管径增加,反映了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10-11]。本研究发现,在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反映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反应性充血值显著降低,说明阿托伐他汀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不但可以协同CCB等降血压药物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可降低血脂,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用于具有该危险因素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严华,符春晖.阿托伐他汀对高血脂合并高血压前期血压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3):8-9.

[2]陈勤,裴兆辉,宋国良,等.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治疗中作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31-32.

[3]刘植蕊,尹雪梅,许峰.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2012,10(1):180-181.

[4]孙中泽,朱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0,14(12):1448-1449.

[5]李超民,拓步雄,李慧,等.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5):642-645.

[6]米绍妍,王瑞峰.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9-30.

[7]喻明书.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4):371-373.

[8]Tan KCB,Clow WS,Tam SCF,et al.Atorvastatin lowers C reactive protein and improve endothelium dependent vasodilati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CEM,2002,87(2):563-568.

[9]李招兵,马小峰,黄云辉,等.阿托伐他汀对高血脂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2):50-51.

[10]施国颖,余健彬,汪建军.超声评价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71-72.

[11]陆宇,宋予苹,马先林.超声检测外周动脉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4):292-294.

猜你喜欢
高血脂阿托内皮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