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东,徐玄冲,王卫星,董德龙
跆拳道是一项以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的运动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短时的爆发力,即高强度的无氧供能能力,更需要具备保持长时间高强度的做功能力,这就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有氧耐力。虽然,跆拳道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起点还是比较高,已有多人获得奥运金牌,也因此成为我国奥运攻关的潜优势项目之一。但在欣喜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对体能的认识还有待深入。体能在该项目运动员的训练中显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少学者也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如黄宝宏(2008)对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能量代谢特点、腿法、步法等提出了体能训练的基本思路[4];黄岩(2012)就跆拳道运动员刘哮波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方法和特点[5]。但以往研究主体上存在两点不足:1)以定性描述研究为主,从定性的角度对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论述;缺乏实证依据;2)部分研究进行了实证测试,但对测试数据停留在一种特征描述层面,势必造成对问题的认识深度不够。这样也就使得成果的应用价值不高,训练中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为此,本研究选取了国家跆拳道队优秀运动员(男14名,女12名)为测试对象,对获取的测试数据从无氧能力训练、有氧能力训练和力量素质3个层面进行论证分析,继而提出体能训练的关键点,如有氧和无氧训练孰强孰弱?是“乳酸阈”模式还是“两极化”模式?不同力量形式的作用如何?等等,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以实证的形式给出回答,以供探讨和商榷。
以国家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其中,男运动员共14名,平均身高(191.17±5.61)cm,平均体重(86.5±6.56)kg,平均年龄(23.5±1.07)岁,训练年限(6.78±1.23)年;女运动员共12名,平均身高(175.32±7.54)cm,平均体重(63.40±9.24)kg,平均年龄(21.5±3.2)岁,训练年限(5.3±1.8)年。
2.2.1 测试法
1.身体机能测试:本研究对运动员身体机能测试主要是最 大 耗 氧 量max)、无 氧 功 及 BLA(BLA)测 试。max以德国产Jaeger Oxycon Pro心肺功能仪及LE 6000跑台进行测试,并以完成数据采集工作;无氧功采用功率自行车Wingate 30s测试完成;BLA测试测定赛后3min时的乳酸值。和 Wingate 30s测试在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完成,BLA测试在训练和比赛中测定,其测试均有专门人员按测试程序完成。同时,考虑到体重的原因,一些指标采用指数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如相对max,相对最大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功率下降百分比等,其具体界定如下:
相对最大功率又称相对功率峰值[9],是wingate 30s测试中的一项指标,主要反映单位肌肉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机械功率的能力,即可反映运动员的爆发力。
相对平均功率是wingate30s全力运动输出功率的平均值[2],体现单位肢体肌肉维持高功率的耐力水平,主要反映单位肌肉维持高功率的能力。
功率下降率是指通过运动功率的递减来评价疲劳产生的速度[2],通常与相对平均功率结合使用更加有效,主要反映运动员保持长时间高功率的水平。
2.肌电测试:用芬兰产的(MegaWin6000-16)肌电测试仪和索尼摄像机对10名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肌电测试,动作选取分别为后横踢、后踢(右踢腿)、前下劈、后下劈、后摆腿等,为了尽可能地反映肌肉的用力顺序、持续时间等,肌肉选取分为3组(表1)。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每个动作进行3~4次的肌电信号采集,每次采集间隔1~2min,肌电的采样率是1 000Hz,得出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不同动作的各块肌肉用力肌电图,其中,本研究主要采用时序和时程两项指标来论证各肌群的肌电情况,时序即指肌肉的激活顺序,它是指在多个肌肉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各个肌肉被激活的先后顺序。因此,可以用来评定某些技术动作过程的用力特点,从而更好地知道技术训练[3],时程主要代表肌肉在运动时放电时间的长短[6]。
3.肌力测试: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本研究为了验证跆拳道运动员下肢肌力特征,采用美国产ISOmed-2000型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对膝关节60°/s和240°/s的肌力特征进行了力量测试及其分析。60°/s用以反映低速状态下的肌肉最大力量,240°/s则反映运动员的快速力量。
4.力量素质测试:在对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手段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指标进行了选取,最终确立高翻、两头起、左右腿纵跳、俯卧推拉球、后蹲为测试指标,分别反映运动员的爆发力、快速力量、反映力量、核心力量、最大力量等身体素质情况。为了便于统计,消除不同量纲之间的影响,对各项指标的比较进行了量纲化处理,即统一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立运动素质的薄弱点。
2.2.2 比较法
在部分指标上,将我国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进行比较,主要是就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国外运动员的数据来自于文献资料。
2.2.3 数理统计
本研究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所有数据将通过Excel和Spss13.0等软件完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依据。
表1 本研究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测试肌肉名称一览表Table1 Muscles Determined of Elite Taekwondo Athletes
无氧代谢能力是指人体运动中无氧代谢供能系统提供ATP的极限能力。在运动实践中,通常使用无氧功率来评定运动员的机体无氧代谢能力[15]。其中,无氧代谢可分为无氧乳酸和无氧非乳酸能力,其测试的手段通常使用Wingate 30s来完成[8],表2是对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无氧能力Wingate 30s测试和max的测试结果,为了便于同国外运动员进行比较,笔者对国外运动员研究文献进行了资料整理[21,25,29](表3),从中可以看出,在相对最大功率方面,我国运动员并不比国外优秀运动员差,甚至优于国外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国内女子(9.21±1.07)w/kg,国外女子(7.23±0.37)w/kg],表明我国运动员具备短时的高功率输出能力,即爆发力,也预示着我国运动员在无氧非乳酸能力上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从相对平均功率和功率下降百分比来看,我国运动员明显不如国外优秀运动员,尤其是我国男子运动员差距较大,这表明,我国运动员在保持高强度长时间对抗的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同时,笔者也进一步对我国跆拳道运动员每5s的无氧功率情况进行了统计。图1显示,男、女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值较高,且均出现在5~10s这一区间,这也符合大多数项目运动员的功率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运动员的功率坡度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即具有较好的爆发力特点。但从30s的整个曲线变化来看,运动员做功能力下降非常快,即保持高强度的能力比较薄弱,而跆拳道运动员的整个比赛过程中,主要是由大强度的进攻防守和小强度的步法调整组成,运动员整个比赛大约耗时7min,这就要求该项目运动员不仅具有良好的爆发性力量,更要具有长时间高强度的对抗能力,显然,我国运动员在这一方面还显得有些薄弱。因此,在未来的无氧能力训练中,应以提高运动员长时间高强度做功能力为重点。
图1 本研究我国跆拳道运动员Wingate 30s功率曲线图Figure 1. Power Curve of Wingate 30sto Elite Taekwondo Athletes
表3 本研究国外优秀跆拳道运动员Wingate 30s无氧功测试情况一览表Table 3 Values Determinde of Foreign Elite Taekwondo Athletes during Wingate 30s
“乳酸阈”模式最早由德国的kinderman等人(1979)提出[17],起初主要是针对普通人群的训练而言,认为人体以BLA第一次突增为起点(有氧阈),以达到相应的最大乳酸稳态(无氧阈)为终点,尤其在无氧阈值附近进行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其有氧耐力水平,并将这一范围区间定为(2~4)mmol/l。“两级化”模式则与此相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但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来自于德国的 Mader等人[18],他们的研究发现,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在进行无氧能力提升的研究中,通常采用低于BLA强度(<2mmol/l)或明显高于乳酸阈强度(>4mmol/l)来进行训练,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继而提高运动员的高强度长时间做功能力。我国学者陈小平(2008)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指出长期高强度的刺激训练使运动员总是处于一种疲劳状态而得不到恢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缺乏“兴奋点”,经常表现出“慢不下来,也快不上去”的现象[1]。事实上,我国许多运动项目为了发展运动员的无氧能力,都试图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机体对酸性环境的能力,即经常被称之为“抗乳酸”能力训练,即“乳酸阈”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并没有缩小我国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国外曾有不少学者对这一训练方法进行过实证性研究,如Fiskerstand(2004)曾对挪威赛艇运动员30年训练进行过研究(图2)[13],指出30年间的训练中,高强度的抗乳酸训练比例明显减少,而与之对应的是低强度或明显高于乳酸阈值强度的训练比例明显增加,即“两级化”模式,运动员的成绩却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图2 挪威男子赛艇20世纪70~90年代训练内容比例变化柱形图Figure 2. Proportion Changes of Training Concent for Male Rowing in 70’s,80’s and 90’s(引自 Fiskerstrand等[13])
虽然,人们还不能明确给出这两种模式的实际训练效应,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而言,“乳酸阈”模式无助于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升,而运动员的耐力水平与运动员长时间高强度对抗能力有着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Tomin DL、Wenger HA(2002)曾以优秀短跑运动员为例,就max、功率下降率及恢复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26],证实max与功率下降%、恢复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功率下降率=-0.65,P=0.02;r恢复能力=0.78,P=0.02),本研究也对跆拳道运动员的max和功率下降%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现出同样的类似特征(r=-0.63,P=0.01)。因此,可以说,虽然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升可能无助于运动员最大功率的发展,但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恢复速度,继而达到降低功率下降百分比的目的,也就能够使运动员保持长时间高强度对抗的能力,而从前面的研究显示,这正是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薄弱点所在。
本研究对跆拳道运动员训练课中的常用训练手段进行了HR和BLA测定。表4显示,在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中,各项训练任务后的BLA水平基本在4mmol/l左右,只有在耗竭性训练中可以达到乳酸相对较高值。这基本可以认为,该项目运动员主体上仍然是“乳酸阈”训练模式为主。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比赛比什么,训练就练什么”,在这一观念的指引下,跆拳道一直遵循着以高强度无氧能力提升为主的训练模式,即以“乳酸阈”为主的训练模式。事实上,这一模式的训练效应并不明显,尤其是对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虽然有氧耐力水平的提升可能无助于运动员相对最大功率的发展,但对功率下降率和运动员的快速恢复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这正是跆拳道运动员实现高强度长时间做功能力的基础保障。
表4 本研究训练课中主要训练负荷记录一览表Table 4 Main Training Load in TrainingProcession
3.3.1 快速力量:注重身体部位
快速多变是跆拳道项目对运动员的重要要求[10],为了能够对跆拳道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本研究首先选取了相应的测试指标来反映运动员不同力量素质的水平(具体过程略),最终确立了高翻、两头起、左右腿纵跳、俯卧推拉球、后蹲为测试指标,分别反映运动员的爆发力、快速力量、反应力量、核心力量、最大力量等。结果显示(图3),运动员的高翻和纵跳成绩略显薄弱,男、女运动员呈一致性特点,表明全身性的爆发力和下肢反应力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图3 本研究我国跆拳道运动员不同力量指标得分均值雷达图Figure 3. Mean Scores of Different Strength Indexes for Taekwondo Athletes
另外,本研究对当前跆拳道运动员快速力量和灵敏性训练的常用手段进行了统计。表5显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所采用的手段还是相当全面的,但也反映出一定的缺憾,其中最突出的是,不同肢体部位训练的非均衡性。表6显示,绝大多数的训练手段集中发展运动员的下肢快速力量,而忽视了上肢力量的发展,而训练中不同肢体部位力量的协调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Schibye B(2001)曾对人体不同肢体部位的力量训练效应进行专题研究(图4)[23],他将运动员分为 A、B两组,一组(A组)只进行单侧的肱二头肌训练,另一组(B组)进行肱二头肌和腿部力量的训练。结果证实,B组运动员不仅训练侧明显优于A组,而且非训练侧也明显优于A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本研究对我国跆拳道运动员2011年度的力量训练内容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图5),将其分为冬训期、竞赛1期、夏训期和竞赛2期。结果可见,不同训练时期上肢的训练比例明显偏少。因此,在未来跆拳道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训练中,应凸显训练部位的全面性和均衡性。
表5 本研究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快速力量与灵敏协调训练主要手段一览表Table 5 Training Ways of Speed Strength and Sensitivity Coordination for Taekwondo Athletes
图4 本研究运动员不同部位力量训练交互作用柱形图Figure 4.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Strength Training for Different limb(引自 Schibye B,et al[19])
图5 本研究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年度不同阶段力量训练部位统计柱形图Figure 5. Training Limb of Strength Training for Taekwondo Athletes in Different Stage
表6 本研究第1组测试肌群肌电时序和时程统计一览表Table 6 EMG Time and Duration Tested of First Group Muscles (s)
3.3.2 稳定力量:凸显异侧支撑
在训练实践中,一些教练员常常把力量训练放在主攻腿上,如空击、踢腿训练等,而往往容易忽视支撑腿的力量训练。事实上,运动员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异侧的稳定支撑尤为重要,并承受了几乎同样的力量负荷,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支撑腿的支撑与稳固对动作的完成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为了证实异侧支撑腿的发力特点,以左侧支撑为例,通过肌电测试完成了后横踢、后踢、前下劈、后下劈等动作的3组肌群肌电测试(表6~表8)。从3组肌群的放电顺序和时程来看,在完成各项动作的过程中,异侧支撑不仅在放电时序上表现出最初动员的特点,而且很多异侧肌肉的放电时程相对较长,几乎在整个动作的完成过程中均处于放电状态。仅在完成后踢动作的过程中,右侧肌群表现出优先动员的特点,这与该动作的后蹬用力有直接关系,其他动作则表现出左侧肌群的支撑稳定作用,如以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朱x后横踢的肌电测试为例(图6),后横踢是跆拳道最常用的技术动作之一。从肌电测试曲线来看,各肌群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左臀大肌、左右股二头肌、左右腹直肌等,且放电顺序也基本以左侧肌肉优先放电为主。因此,可以说异侧支撑与稳定性力量对跆拳道运动员同样重要。
同时,本研究也进一步对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的肌力特征进行了测试(表9),以反映运动员左、右下肢力量的力值情况。从测试结果可以发现,60°/s和240°/s两种速度下的左腿/右腿比值基本均在1.0左右,尤其是男子运动员,在两种速度(慢速和快速)下的比值甚至超过1.0,屈肌和伸肌均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这进一步表明,该项目运动员异侧支撑稳定力量的重要作用。
表7 本研究第2组测试肌群肌电时序和时程统计一览表Table 7 EMG Time and Duration Tested of Second Group Muscles (s)
表8 本研究第3组测试肌群肌电时序和时程统计一览表Table 8 EMG Time and Duration Tested of Third Group Muscles (s)
当然,强调凸显异侧支撑力量,并不意味着对摆动腿力量的忽视,两者的相辅相成,才是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关键。因为,跆拳道许多踢击动作的完成,并不是单一动作,而是以连续踢击动作为主,支撑腿与摆动腿时刻处于交替变换的状态下。Roosen A(2007)曾以关节角度为变量指标[22],探讨跆拳道运动员在连续交换支撑腿过程中的角度变化,并认为两腿之间无显著差异。Tang WT(2007)通过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脚趾4个部位为测试点,验证跆拳道运动员是否存在明显的优势腿与非优势腿,结果表明(图7),无论是优势腿的踢击还是非优势腿的踢击动作,4个关节的测试速度均表现出一致性特点,即无明显的优势腿与非优势腿之分,并且不同关节的速度峰值呈依次出现特点,表明了动作的协调用力特点。本研究在这里以时序和时程为反映变量,探讨了4种动作情况下左侧肌群时序和时程与右侧肌群时序和时程的特征曲线(图8)。结果显示,每种动作的左、右侧时序和时程表现出一致性曲线,即存在曲线变化的一致性。虽然在个别肌肉时序和时程上存在一定的绝对值差距,但波形变化是一致的,绝大多数肌群在数值上无差异,且在时程波形上表现出依次增进的特点,即下肢肌群的时程明显高于上肢肌群,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跆拳道运动员左、右侧肌群的协调一致性特点。因此,在训练中,不能仅从单一踢击动作的完成来考虑,更应注重左右侧肢体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动作的连续踢击能力。
图7 本研究跆拳道运动员优势腿与非优势腿关节速度特征曲线图Figure 7. Features Curve of Joint Velocity for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Leg(引自 Tang W T[24])
3.3.3 功能性力量:有益辅助
随着体能训练手段的不断引入和发展,许多新兴的训练手段不断涌现,如振动、核心、悬吊等训练手段,这些手段为现代体能训练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人们似乎对这些训练手段的具体训练指向还不是十分明确。本研究以核心力量训练为例,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具体指向进行了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14,19,20,28]。图9显示,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是最大等长收缩力量和支撑稳定力量,对力量耐力的训练效果呈负向特征。由此可知,这些训练手段可用以发展运动员的支撑稳定性力量,为此,对运动员整体力量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基础支撑性作用。
图8 本研究运动员不同动作中左侧肌群与右侧肌群时序与时程变化曲线图Figure 8. Curves of Time and Duration on Left Muscles and Right Muscles in Different Movement
图9 本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不同力量形式影响示意图Figure 9. Effects of Core Training on Different Strength
跆拳道项目对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Bouhlel E(2006)以 HR和BLA为测试指标,研究了比赛过程的 HR和BLA变化(图10)[11]。图10显示,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 HR达到200次/min左右,BLA可以达到(10.2±1.2)mmol/l,并具体提出该项目运动员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的高度要求。W-L Lin(2006)对跆拳道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进行了测试分析,指出无氧能力对该项目运动员的重要作用[29]。也正因如此,本研究论证了该项目运动员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及力量能力在训练中的几个关键点。
然而,更为重要地是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Heller J(1998)曾使用基于时间记录运动员活动行为的分析方法(time-motion),完成了对男、女跆拳道运动员生理特征的研究[16],指出该项目运动员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该项目运动员比赛的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恢复能力,这就必须提高有氧能力的作用。同时,他采用的恢复能力指标为功率下降率,并进一步论证了无氧能力与有氧能力的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高达0.684,表明有氧能力对运动员恢复能力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表明了有氧耐力训练的重要性。
训练实践中,有氧能力和无氧功率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即有氧能力的提高似乎会阻碍最大功率的实现,尤其是相对最大功率能力。从目前搜集的关于跆拳道项目的文献来看,还没有见到较为明确的这一关系的研究。本研究在这里对有氧能力与相对最大功率及功率下降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图11)。结果显示,max与相对最大功率的相关系数为0.302(P>0.05),两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各测试数据远离拟合曲线)。经过对max与功率下降率的相关性分析(r=-0.583,P<0.05),表明有氧能力的提升可能对相对最大功率没有显著影响。对功率下降率影响显著(各测试数据靠近拟合曲线),即有氧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功率的过渡下降,达到保持运动员长时间做功的能力。
图10 本研究跆拳道运动员比赛过程中HR和BLA变化示意图Figure 10. The Changes of Heart Rate(a)and Blood Lactic Acid(b)in Competition(引自 Bouhlel[11])
图11 本研究max与相对最大功率及功率下降率相关分析示意图Figure 11. Relationship between Maximal Oxygen Uptate,Relative Maximal Power and Power Drop
同时,有氧训练与力量训练也存在一定的矛盾现象,Vladimir M(2006)指出[27],人体肌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力量和有氧能力做出最佳适应,有氧运动训练将降低力量训练的效果(图12)。图中S表示的是力量训练模式下的训练效应,S+E是力量与耐力模式下的训练效应。显然,有氧耐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力量训练的效应程度,尤其是对以肌纤维增粗为基础的最大力量发展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处理好该项目运动员有氧能力与力量训练的关系也就成为一项关键内容。
图12 本研究力量与有氧训练相关性影响示意图Figure 12.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Strength and Aerobic Training(引 自 Vladimir M[27])
上述研究显示,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及力量训练对该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注重3种能力各自发展的同时,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作用,因此,如何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体能训练的关键。国外不少学者曾就三者关系进行了论证。Cliff Eaton(2006)曾就橄榄球运动员的有氧与无氧训练比例关系进行论证,指出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低强度有氧训练的比例可能会达到60%左右[12];DL Tomlin(2002)在对短跑运动员的研究中也显示,有氧训练与运动员的恢复能力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26]。虽然这些研究并没有以跆拳道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但本研究也证实了类似的关系存在。这进一步表明,有氧训练的作用并不在于改善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而是提高了运动员的恢复能力,这对该项目运动员显然有重要作用。为此,在训练内容上应提高相应有氧训练的比例,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两极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同时,考虑到与最大力量的相互制约性影响,在力量的训练上应凸显以快速力量训练为主的训练模式。
1.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身体机能训练中,应优先注重发展运动员的相对平均功率和功率下降率,在这两项指标上与国外跆拳道运动员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即虽然具有良好的爆发力特点,但不具备长时间保持高强度对抗的能力,运动员的做功能力下降太快。同时,应变“乳酸阈”模式为“两极化”模式,长期高强度的“乳酸阈”模式训练并没有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输出功率能力,即没有达到预想的训练效果。而“两极化”模式则更加有助于运动员恢复速度的提高,从而使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保持高强度功率的能力。
2.快速多变是跆拳道运动员的显著特点,研究显示,运动员的这一能力还相对薄弱。同时,通过对快速和灵敏素质的主要训练手段统计显示,运动员发展下肢快速力量和全身性灵敏协调的手段占有绝对比例,上肢快速力量的训练手段相对较少,而不同肢体部位的综合训练才是训练的关键。因此,在未来的快速力量训练中应增加上肢快速力量的练习比例。
3.研究显示,在跆拳道的各项技术动作完成过程中,异侧肌群不仅在时序上表现出优先动员的特点,而且多数肌群持续时间较长,这表示异侧肌群不仅发挥了起动力量的作用,更是参与了整个动作的完成过程。因此,异侧肌群的支撑和稳定性训练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在膝关节肌力测试中,本研究发现,不同速度下的膝关节左侧/右侧肌力比值接近1.0,且男子运动员的左侧力量要优于右侧,进一步说明异侧支撑与稳定力量的重要作用。
4.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更应该占在一种关系性的角度上来加以认识。研究显示,有氧与无氧及力量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虽然一些研究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但有氧对功率下降率的制约作用趋于一致(r=-0.583),即有氧能力的训练可能无助于相对最大功率能力的提高,甚至对最大力量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却为运动员的恢复能力提供了保障,减少了功率的过度下降,提高了运动员保持长时间做功的能力。因此,在强调有氧、无氧及力量训练的同时,更应关注三者之间的关系。
[1]陈小平.竞技运动训练实践发展的理论思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董德龙.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取得突破的关键点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4):84-97.
[3]高强.表面肌电图自动分析的应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5,4(2):95-102.
[4]黄宝宏,王卫星.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419-1421.
[5]黄岩,门凤伟.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刘哮波的功能性体能训练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1):19-21.
[6]罗小兵.肌电图在运动型肌肉疲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4(25):66-70.
[7]邱俊强.最大耗氧量及其派生指标的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73-76.
[8]王清.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9]张辉,过平江.Wingate试验的研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5):41-43.
[10]章庆丰,孟召峰.影响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动作速度的因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27(3),300-301.
[11]BOUHLEL E,JOUINI A,GMADA N,et al.Heart rate and blood lactate responses during taekwondo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J].Sci Sports,2006,(21):285-290.
[12]CLIFF E,KEITH G.Position specific rehabilitation for rugby union players.PartⅡ:Evidence-based examples[J].Physical Therapy Sport,2006,(7):30-35.
[13]FISKERSTRAND A,SEILER K.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mong Nowegian international rowers 1970-2001 [J].J Med Sci Sports,2004,14:303-310.
[14]GRAY C.Functional training for the torso[J].NSCA J,1997,(4):14-19.
[15]GREE S A.A definition and systems view of anaerobic capacity[J].Eur J Appl Physiol,1994,(69):168-173.
[16]HELLER J,PERIC T,DLOUHA R,et al.Physiological profiles of male and female taekwondo black belts[J].J Sports Sci,1998,(16):243-252.
[17]KINDEMANN W,SIMON G,KEUL J.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erobic-anaerobic transi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work load intensities during endurance training[J].Eur J Appl Physiol Occup Physiol,1979,(42):25-34.
[18]MADER A,HECK H.A theory of the metabolic origin of"anaerobic threshold."[J].J Sports Med 7,1986,(1):45-65.
[19]MARIUS S F,JAN H,MARKUS G,et al.Functional maximal strength training induces neural transfer to single-joint tasks[J].Eur J Appl Physiol,2009,(107):21-29.
[20]MICHAEL B.Functional training for sports[M].Human kinetics,2004.
[21]PIETER W.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taekwondo athletes[J].Kor J Sport Sci,1991,(3):94-117.
[22]ROOSEN A,PAIN M T G.Kinematic changes in the reproduction of a taekwondo kicking combination[J].J Biomech,2007,40(s2):455.
[23]SCHIBYE B,HANSEN A F,SØGGARD K,et al.Aerobic power and muscle strength among young and elderly workers with and without physically demanding work tasks[J].Appl Ergono,2001,32(5):425-431.
[24]TANG W T,CHANG J S,NIEN YH.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preferred and non-preferred roundhouse kick in elite taekwondo athletes[J].J Biomech,2007,40(s2):780.
[25]THOMPSON WR,VINUEZA C.Physiological profile of taekwondo black belts[J].Sports Med Train Rehabil,1991,(3):49-53.
[26]TOMLIN D L,WENGER H 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robc fitness power maintenance and oxygen consumption during intense intermittent exercise[J].J Sci Med Sport,2002,5(3):194-203.
[27]VALDIMIR M Z,WILLIAM J K.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ength training[M].America:Human Kinetic,2006.
[28]VERN G.Following the functional path[EB/OB].http://www.gambetta.com.
[29]W L LIN,K T YEN,C Y DORIS,et al.Anaerobic capacity of elite taiwanese taekwondo athletes[J].Sci Sport,2006,21: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