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实效性提升的科学路径

2014-12-03 21:38陈中建
南京社会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道德理论德育

陈中建

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实效性提升的科学路径

陈中建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德育实践工作从内容和形式、理念和机制、方法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体现时代趋势和反映中国特点的高校德育实践的新局面。当前我国的高校德育实践还存在不少缺点与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实效性不足,提升高校德育实践的有效性必须以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理论转化型实践、活动升华型实践、生活感悟型实践是值得积极探索的现实路径。

高校德育实践;效用提升;科学路径

德育的现代化不仅仅要求理论的现代化,或者说德育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理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的问题,任何一种德育,都要根据一定的德育思想建立起一套实践体系①,这个观点说明作为德育有机部分和重要内容的实践在德育体系中居于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实践效用则是评价标准和终极目的。高校德育的成效是多元多样的,但最终评判标准只能是大学生政治成熟、思想成熟、道德成熟、行为成熟的广度、效度和持久度。当然,高度重视高校德育的实践性质及其效用并不是“新事物”,而是我国的长期实践和基本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德育实践的基本脉络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强化实践环节,不断调整和完善,大体上经历了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

1950年7月第一届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明确把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列入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以之为指引,高校积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人生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这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第一个阶段。

建国初期,围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这两大中心任务,让大多数从旧中国过来的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走向和政策,这一时期高校德育集中于革命的政治、反帝反封建以及爱国主义、新民主主义和国民基本道德等核心内容,主要采用政策宣传、演讲会、报告会等灌输形式和手段。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国初步确立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在“除旧”的同时更加突出“布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1963年在全国青年学生中开展的声势浩大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活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60年代前期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随后,“左”倾思想越来越泛滥,高校德育教育亦深受其害,在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人生观、道德观、民主法制观发生重大偏移,在形式上,主要采取“批斗”等所谓“实用主义”的方法。

综上,在这一阶段,虽然高校德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初步确立并逐渐丰富,但总体上是单一的、不是完全科学的、偏离方向的、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校德育实践工作得以恢复发展,逐渐走上正确轨道,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创设课程、建章立制、开展多种创建活动。

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西方各种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和社会思潮迅速涌入中国,在开阔视野和丰富学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影响乃至模糊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单独的针对个别人的德育工作、理论辅导和心理指引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必须借助于系统的完整的课堂教学从整体上根本上扭转。

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要求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以进行人生观、道德观教育;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课程体系,包括“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理论”和“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等四门课程;1986年,又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1987年,又将《形势与政策》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同时,这一阶段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参与性得以显著提升,以守则制定和活动创建为抓手提升实效性。带有标志性意义的就是1981年各高校广泛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和1982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

辩证地看,这一时期的高校德育实践初步确立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更为科学、教学改革初步推进、实践形式愈加多元,但与国家的需求、教育的初衷、学生的需要还有相当距离,仍然不够成熟和完善。

90年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德育实践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一方面,逐步探索并最终确定了现行的课程体系。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通知,规定高校思政课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等八门课程组成,这就是通称的“98”方案;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了全新调整,本科生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四门课构成,专科生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两门课构成,通称“05”方案。

在进行系统教育提升大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被称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纲领性文件;而包括大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大型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志愿者活动及志愿精神、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创业创新”活动等则开拓了德育实践的新境界。

总之,这一时期的高校德育实践,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逐步地发展完善,并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而科学有序的高校德育实践局面。②

二、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实效性存在问题的缘由

建国六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高校德育实践的发展理念、体系建构、理论研究、教学改革、方法创新、形式丰富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进步和巨大成绩,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实现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重德育理论灌输与轻视德育实践并存、德育理论教育和德育实践体系改革力度的反差、德育实践内容形式整合的探索努力与隔离现实也是当前德育实践现状的另一方面。

因此,党和国家的满意度、社会的认可度、大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创造性与理想状态和目标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且立体的,但根本缘由却并不复杂。

1.未能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高校德育的实践本质

首先,德育实践的本质要求体现和实现作为道德教育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的实践。实践是道德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我们说德从何来,它既不是传统的说教,也不是空洞的理论,它来自丰富的社会,来自人们现实的生活③;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现实社会蕴藏的丰富德育资源,能够起到理论灌输所不能企及的特殊效果,而“忽视道德经验的非理性方法之最大危险在于可能自始至终关闭了道德学习主体对价值真理和道德原则的真正理解之路”④;实践是道德养成的关键环节,是道德知识内化和外现的中介,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性的人和发展人的德性,而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主体通过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使理性认识通过感性体验,达到内化和升华的实践活动过程。

其次,高校德育必须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实践能够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生成道德观念、养成道德习惯,使大学生在社会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增强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⑤。这既是西方伦理学的基本理念和传统观点,在西方道德哲学或伦理学主要“研究实践或行为”⑥,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精神就是把远大的道德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这更是马克思主义在道德课题上的根本突破,马克思主义把道德理解为人的现实活动,认为“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⑦,对一个人进行道德的判断,最终只有通过行为考察,只能通过他对道德要求的实践状况来加以判定⑧,因此,高校德育效果的有无及大小最终取决于其实践性。

2.没有科学把握高校德育实践的特性

首先,高校德育实践目标的确定在全面性上存在不足。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而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而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但在高校德育实践中,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深受重视、严格测评的,而道德教育的目标则容易被忽视和虚化。

其次,高校德育实践目标的实施也存在缺陷。目标的实施缺乏科学的规划,存在极大的随意性,或没有科学的计划或大纲、或虽有计划和大纲却未能付诸实施;目标的设定未能考虑学生的差异与个性,或是定位过高,用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道德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或是以最基本的、最低层次的道德标准要求学生。无论哪种偏向,都不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影响德育实践效果。

再次,高校德育实践目标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现实的高校德育实践中,通常是由教师、学校、家长与社会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地“组织发动”,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甚至是强制性,而非主动和自觉的“参加”,有时候还是一种机械的、条件反射式的“训练”,学生只是作为消极被动的对象或客体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被人“塑造”或“改造”。⑨

3.高校德育实践的创新性不够

首先,未能正确处理市场经济对高校德育实践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可能致使一些学生价值观扭曲,功利主义盛行,过分看重待遇高低,往往把物质利益和金钱多少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不愿过艰苦生活,不愿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这就给高校德育实践提出了新的侧重点和着力点,显然现实的高校德育实践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其次,未能正确处理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对高校德育实践的负面影响。与社会过分重视教育经济功能和唯智倾向相对应,“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高校德育实践中有相当大的市场,而且曾经开展过的道德教育实践也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色彩。

综上,高校德育实践的过程既需要继承传统、传承经验、汲取教训,更需要面向现实,正确面对新问题,合理分析新情况,特别是坚定德育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德育能力,走向自我教育的唯一途径⑩。

三、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揭示:道德教育应当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这是发展完整道德认知的前提,因而,当前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有机整合德育实践的内容与形式,建立科学的德育实践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而最为紧要和迫切的是探寻科学合理、功能突出、结构完整、易于操作、形式新颖、类型多样的高校德育实践路径。

1.理论转化型实践

在通过理论学习、理论灌输、理论教育等途径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探寻如何由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的科学路径和具体方法。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体生活体验经验都说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的正确发展,而歪曲的错误的理论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虽然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但对特定阶段的具体个人来说,理论不会在实践中自然产生,即使是自发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盲目和零乱的,因为对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来说,必须有长期的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对理论的学习和接受来说,系统的讲授、集中的学习则是必须的、主要的、乃至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虽然接受途径更加多元和便捷,但毫无疑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并将长期是其接受理论教育、获取政治知识和道德知识的主渠道,是学校完成育人功能的主力。任何否认课堂教学的认识和做法必将付出极大代价,严重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但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如果将课堂教学等同于空洞的说教、强制的灌输、单向的强制,效果也必将适得其反。

因而,高校德育实践首先要求改革高校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改革既包括课堂组织形式、教学语言、教学手段等外在的、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论方面等东西,更要通过课堂讨论、自由辩论、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教学,更好地思考问题,更好地运用理论,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我成长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动,真正实现理论实践化。

在当前,德育理论实践化的根本要求和具体内容就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的自觉行动,在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前提下,真正实现“民族梦、国家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在理论教育上,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直面现实、直面生活、关涉未来的理论,让大学生产生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亲近感,加深对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度,提升理论分析社会现实的运用力,增强对多元思潮的鉴别力,并以之为大背景,科学地对待生活、学习、工作、人生,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对待自己、他人、集体和国家,以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正确选择和成功成长实现个人价值,增强幸福感。

2.活动升华型实践

在掌握理论、参与课堂的基础上,探寻高校德育实践如何与大学生的学校学习结合、与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有机融合的路径。

作为专业学习群体,大学生的主要状态应该是包括课堂学习和课余活动在内的学校学习,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中介和桥梁。因此,高校德育实践既包括所学理论在学校课堂内的运用和参与,也应该包括学校课堂外的融合。正如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相适应。如何解决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相适应的问题?即培养出职业人和社会人统一的学生,在职业层面,主要是专业能力、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在社会层面,主要是道德观念、法律常识。高校德育实践可以通过哪些具体途径实现呢?

首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有利于增强素质和提升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激发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切实有效地接受道德陶冶,提升道德境界。

其次,通过组织开展与学生将来从事职业结合的实践,特别是结合专业实习、创业实践、勤工俭学等进行高校德育实践。具体说来,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既是锻炼学生岗位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步形成职业道德的过程;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思维、规范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市场观念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勤工俭学,既能够使学生缓解经济压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意识。

再次,通过参与社会、服务群众、回馈社会等公益性活动提升理论水平和道德水准,即公益性德育实践。目前,高校的公益性实践主要包括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社区援助活动、挂职锻炼活动、慈善募捐、义务劳动、扶贫支教等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切身体会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从而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3.生活感悟型实践

在参加活动、参与社会的基础上,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必须探寻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而协同外化要求和内化努力的路径。

马克思曾经特别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明确指出了必须从实践角度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同时实践本身也是社会生活,因此,高校德育活动必须实践化和生活化。

首先,生活是高校德育实践的基础,立足生活平台,挖掘生活素材,丰富德育资源,充实德育内容,实现理念转变;其次,生活化是高校德育实践的过程,高校德育实践就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内化过程,是一个外在理论、思想转化为自身观念和自觉行为的过程,而内化过程总是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另外,生活化是高校德育实践的动力,较之抽象、空洞、乏味的说教和灌输,借助于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道德训练、探寻和感悟人生的乐趣、意义和价值,才能吸引学生、感动学生、感悟学生、提升学生,才能更好地真正推动高校德育入脑入心入行;最后,生活化是高校德育实践的目的,德育的目的不仅在道德理论的传播,更体现在培养出与道德理念要求吻合、具有较高道德水准、良好道德习惯、优秀道德行为的现实人,这也是其实效性的体现,是避免德育实践流于形式、切实保证实践质量与效果的保证。

上述原则和理论指导下的当前高校德育实践生活化的主要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高校开展的各种类型的艺术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学术文化节等不能只是简单地追求形式新颖与场面热闹,更应该与大学生的集体生活、交往生活、情感生活、党团组织生活、学生社团活动等紧密结合,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困惑,以贴近学生和贴近生活的外部活动实践高校德育,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引导学生有意识、主动地、积极地将高校德育的理念、理论、原则、观点、方法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通过反省、顿悟、思齐等多种方法,以自我修养和内在追求塑造道德的“我”,以之促进高校德育实践实效性的提升。

注:

①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②王腾:《高校德育内容建构的历史溯源与审视》,《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③张丽萍、潘玉驹:《高校德育实践模式引探》,《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④檀传宝:《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

⑤肖潇:《高校德育实践探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⑥弗兰克·梯利:《伦理学概论》,何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⑦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30页。

⑧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页。

⑨俞树彪:《高校德育实践课程的思考》,《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⑩王颖:《关于高校德育实践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责任编辑:苏明〕

DiscussionontheScientificPathoftheEffectivenessofCurrentPracticeofMoralEducationinUniversities

ChenZhongjia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China,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has carried out three major reforms ranging from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concept and mechanism, method and standard, and has initially formed a new situation reflecting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lack of effectiveness. The main reasons are in that fail to grasp the nature of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logic and the theoretical level, in that fail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 that the inno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enough. To build a whole comparatively well-off society,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organic unity of content and form, and new forms should also be actively explore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practice of theory transformation, activities sublimation and life comprehension is the realistic path.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increase utility; scientific path

陈中建,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 南京 210023

G641

A

1001-8263(2014)10-0128-05

猜你喜欢
道德理论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坚持理论创新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