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014-12-03 16:12
山东社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选人民出版社道路

路 萍

(山东师范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旗帜就是方向,道路引领前行,“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历来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道路自信”不是凭空而来,既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妄自菲薄,而正是对历史经验、实践成果及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准确把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实践道路的科学定位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对这一道路的高度自信正是引领我们继往开来,夺取新的更大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的历史经验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既区别于“以城市为中心”的一步到位的俄国式十月革命道路,也不同于西方的、旧式的直接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从革命到改造的道路,从而带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踏入了社会主义的新社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实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辛探索,准确回答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5页。,走出了一条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继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道路,由此实现了无数中国人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而后创造性地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古老的东方大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邓小平曾用一句话准确概括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涵:“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是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的革命取得了胜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页。

中国革命面临的严峻形势、党内意见的不统一、来自共产国际的不同声音,都使得革命的道路存在多元选择,如何才能找到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路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带来了希望、信心和力量,也促使后来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开拓,从而找到真正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从而生成这一“道路自信”。

二、道路自信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无到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找准道路方向,从困惑、挣扎到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革、求变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不自信走向自信的过程。“欧洲共产主义是对还是错,也不应该由别人来判断,不应该由别人写文章来肯定或者否定,而只能由那里的党、那里的人民,归根到底由他们的实践做出回答”[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页。,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正确、是否成功也应由实践来检验。

纵观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发出“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的号召,到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到江泽民“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264页。,再到胡锦涛“我们要坚持的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47页。,乃至其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道路自信”,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复杂进程。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追求和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取得了巨大成就。

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增速连续发展,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注]《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2年2月23日。,是1978年数值的129倍,经济实力大大提高,“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注]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注]《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2年2月23日。,分别是1978年数据的52倍和64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攀升,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成功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等等,造就了“中国发展神话”;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成功战胜了特大洪涝灾害、非典、汶川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夺取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了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这些都深刻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强大后发力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新路”,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赞歌,通篇跳跃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道路的高度自信。

三、道路自信得益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道路是实践基础和检验标准,理论是行动指南和思想先导,制度是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注]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纵观党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就是实践、理论、制度的多重探索,是道路与理论、制度的交相辉映,三者相辅相成,相伴而生。

理论创新让道路越走越坚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产生了两次理论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等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深化,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让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建设规律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形成了一条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独创性和标本性的崭新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等理论论断,更加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如何走”越来越清晰。这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理论自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正是坚持这样的理论创新,不断增强这样的理论自信,沿着这样的坚定道路,道路自信才如此阔步。

制度创新保障道路越走越顺畅。“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摸着石头过河”时期,“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作风等现象严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异常艰难。随着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三个有利于”标准出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得到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依法治国的步伐逐渐加快,党的十三大首次使用了“制度建设”的概念,十六大提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十七大明确把制度建设纳入党建总布局,十八大报告也特别强调制度建设,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成熟和完善,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发展实际的有机结合,保证着我们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探索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此,我们不能动摇,而必须充分自信。

四、道路自信是对世界上各种思潮和挑战的有力回应

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执政思路,不同的基本国情,国家发展所选择的道路也必定是各不相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注]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7月25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既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同,也与北美、西欧的发展模式不同。道路自信是基于对“老路”与“邪路”的深刻认识。

建国初期全党并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任何经验和模式,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当时显示出了巨大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我们只得照抄苏联”[注]《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并将其视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唯一模式。效仿苏联模式初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经济上制定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探索了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等,但在政治上还是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经济上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特别是后来接连犯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妄图追求经济上的“一大二公”、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分配上的绝对平均,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了严重失误。这一时期的探索,有着鲜明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印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一开始就有区别,中国建国以来就有自己的特点”[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页。,实践证明,我们要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绝不是这种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的路子,而应该是在充分研究中国国情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民主革命的实践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春风扑面而来,中国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新探索。冲破“两个凡是”束缚、“白猫黑猫”新论断、“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新提法、“三个有利于”新标准,焕发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随着探索实践的不断深入,社会上出现了“中国特色就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帜搞资本主义”的否定社会主义的论调。对此,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我们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08页。,“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近年来,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种“民主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注]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的论调,主张在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的路子,对此,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改良的资本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自我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或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意识形态、指导思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发展目标等方面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这一立场问题上绝对不能有任何动摇和偏移。

道路自信来自道路清醒,没有清醒,自信就是盲目的自信。“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中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实践道路,从来没有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理论自觉和高度路径认可。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国外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西化和分裂中国的阴谋行径,尤其是利用我们建设道路上出现的某些矛盾和问题,散布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图谋,动辄挑动一小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怀疑情绪。对于这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决不能自乱阵脚,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坚定去伪存真的理想信念和坚决彻底的道路信心:在发展道路上出现的任何困难和问题必须通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解决,“老路”、“邪路”只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历史提供给中国可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很窄。因为路窄,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地寻找,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注]尹韵公:《现代化的一个新的“道路标本”》,《光明日报》2012年11月15日。经过中华民族的浴血奋战和不懈探索,这条道路找到了,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揭示了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现实引领着这条道路的纵深发展。我们之所以要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正是因为一以贯之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汇聚力量,积极作为,努力拼搏,再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崭新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不断奋进。

猜你喜欢
文选人民出版社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画与理
画与理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画与理
画与理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