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

2014-12-03 16:12许青春
山东社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弘扬传统文化

许青春

(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自近代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反思贯穿于中国社会转型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也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过程。时至今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共识。在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应首先处理好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前提:确立并坚持科学的传统文化观

在党的历史上,传统文化观曾历经曲折,而每一次传统文化观上的失误,都导致党的理论发展和文化建设出现挫折。因此,确立并坚持科学的传统文化观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传统文化观涉及对一系列重要概念和重要关系的认识。

一是对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概念的认识。这首先涉及对文化概念的认识。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将文化做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器物层面)、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精神层面)等。由于思想或观念、精神是广义文化的核心,因此,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观念形态。与此相应,广义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在古代(与近代、现代及革命时代相区别)创造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观念层面的文化成果,狭义的传统文化则特指其观念层面的成果。仅从观念文化或思想文化的意义上看,传统文化产生并发展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其中既有一目了然的精华,也有非常明显的糟粕,更多地则是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就需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些精华的成分和因素被称为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注]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就是凝聚于传统文化中的真精神,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等。在错综复杂的传统文化面前,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绳,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要判断传统文化精神的“真伪”,就必须立足实践,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未来,本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以实事求是为精髓),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鉴别:传统文化中凡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长)、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因素都是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我们要大胆继承和弘扬。

二是对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关系的认识。从百年来的文化讨论来看,曾经“一些相同的主题几乎过几年就被重新提起,老是在批判传统——重建传统——再批判传统——再重建传统里兜圈子。结果是,在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犹豫彷徨了。”[注]郭建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人民日报》2011年11月4日。可以说,自“五四”以来很长一段时期在新文化建设方面总的来看是破多立少。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建设不是该担心传统的东西太多了,而是需担心传统文化有濒临传统断裂的危险,迄今为止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因此,当前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并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注]《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进程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在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是对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文化关系的认识。直到21世纪初的头些年人们还在讨论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个问题现在可以说已经不需再讨论了,因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理论创新和实践已证明了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合目的与合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时代精华,引领着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大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但符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新时期发展壮大的要求。

四是对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认识。中华文化历来就有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以发展自身的传统。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态度是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文明多样性,加强对话和沟通,共同构建国际文明新秩序、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近年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长期以来处于话语权之外和边缘的状况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根本扭转。因此,我们要在多元共存、共同发展的文化观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基础,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不能直接搬用,必须予以改造,注入当代实践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时代条件的制约,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文化是死的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满足当代社会实践需要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注]孙熙国、刘志国:《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展开,传统文化在其中需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秀资源,通过参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有精神和崇高失落、道德滑坡之忧;在科学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有科学主义盛行、人文精神退步之忧;在解放个性促进自由的同时,有社会责任感缺失之忧;在推进民主的同时,有滥用民主之忧;在为人民生活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不可持续发展之忧;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物质文化交流的同时,有经济和文化安全之忧等。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等方面的千年经验和优良传统,无疑可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借鉴。在满足实践需要的同时,传统文化自身也就获得了新生。

三、核心: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已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达到这一目标的核心工作则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令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必须适应时代需要,通过融入时代精神以实现其现代性转换。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需要寻找具体的途径,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创造性解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有“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之传统。只有对其进行创造性解读,才能使其成为一个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开放系统,从而永葆生命活力。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文本进行客观历史的分析和评价,析出其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正能量意义的成分;另一方面又要以辩证的眼光激活并强化那些与时代及未来发展相吻合、有助于时代发展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使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时代性。

二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时代都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居于核心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本质在于价值观的较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就成为当前各项工作的灵魂。与西方现代文明崇尚科学理性相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尚德的传统,这种尚德传统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也是其最大特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尚德传统,在今天对于提高个体道德意识、提高个体人文素质,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这些资源,通过推陈出新,使其积极参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忌在学习和借鉴他国文化的同时,丢掉了本民族弥足珍贵的优势传统。

1.5.3 PCR法特异性试验 采用上述反应体系和条件,以华支睾吸虫囊蚴DNA为阳性对照,检测并殖吸虫囊蚴DNA、日本血吸虫DNA、牛带绦虫DNA、猪带绦虫DNA、刚地弓形虫DNA、隐孢子虫DNA、蓝氏贾第鞭毛虫DNA、溶组织内阿米巴DNA和蛔虫DNA,以双蒸水为模板做空白对照,进行PCR反应观察交叉反应。

三是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和方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在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行动上抓紧起来,怀着时不我待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目前: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和新渠道以及动画等新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既具民族特色、又使人们广为接受的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文化形象,在为国内民众提供文化资源的同时,也为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新的生长点;努力对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进行推陈出新,形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日常生活规范并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各学校教育阶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条件和渠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和社会,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等[注]郭建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人民日报》2011年11月4日。。

四、关键:加强党的建设

能否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加强党的建设是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党的丰功伟绩使党获得了执政合法性;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就是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并长期执政。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是当代中国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这也就意味着党的责任极其重大,党的自身建设对于中国的稳定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至关重要。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阐明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注]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能否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关键也在党。党是否能够坚持和贯彻正确的传统文化观,深刻影响甚至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命运,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党必须清醒认识自身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好地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注]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其二,能否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搞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注]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因此,党的建设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建设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仁民爱物、道义、诚信、廉政、慎独、修身养德等可以为党的建设提供资源、启迪、激励和鞭策等作用。当前,学习型政党建设如火如荼,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但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推广和要求相比,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加强党员修养和本领的工作还远远不够,这应是今后党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方面。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许多不利于党的建设的因素,如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官本位意识、宗法观念以及明哲保身的做官之道、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相信风水的迷信思想等腐朽思想,是我们需要摒弃的;有些思想如“礼尚往来”容易演变为借机贿赂以致腐败滋生,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要通过制度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坚决剔除、防止传统文化中不利因素对党的建设的影响,使传统文化中真正的优秀思想内容融入到党的建设中来。

目前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超过8500万,这样一个大党发挥怎样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党一定要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中汲取营养,推陈出新,以加强党的建设,做好人民群众的表率。

五、根本:以全民阅读为切入口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科学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创新机制,需要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勇担责任并率先垂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根本条件:拥有高素质的国民。21世纪中国能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主要由中国人的文化素质来决定。

国民文化素质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综合国力的基本指标。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国民文化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共同信仰的缺失,道德文明的滑坡,共同理想的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基础的建设举步维艰等。似乎我们一直没有寻找到最有效的途径来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朱永新提出将“阅读”上升到国家战略,认为倡导阅读可以成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最佳切入口。[注]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 》,《人民日报》2012年1月6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这是一个重要突破。

其次,具体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创新的层面,阅读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人们只有在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够熟悉并鉴别传统文化,认同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起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和责任感。广泛阅读基础上的人文与科技素质的提高,无疑也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认知和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的实现。

当前,我国在共同阅读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有两点尤为突出。

一是阅读观念陈旧。人们往往把读书看成是在校学生的事情,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员的事情,而社会其他成员的阅读则被当做可有可无的事情。即使是在校学生,也只是被要求阅读与提高学习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书籍,而专门人员由于工作需要和时间有限,也大都只阅读本专业书籍。因此,广泛阅读,特别是阅读有利于提升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书籍,包括世界文明成果、中国文化经典等就显得非常不足,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尽管学生因为读书学习而高度近视,甚至因此厌恶读书,尽管专业人士在专门领域的阅读能力大有提高,但通过阅读而提高人文素质、提升精神境界的效果却不明显。更多的民众是自从走出校门,就似乎与书本无缘了,由于不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新的思想和滋养,不但在自身文化素质提高方面无所建树,更可怕的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年轻一代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或陷于各种事务中无暇顾及心灵的保养。成年人在阅读方面的误区还会导致对未成年人阅读的误导甚至横加干涉。许多成年人特别是学生家长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眼里只有学生的考试成绩,帮着老师逼迫学生死记硬背课本,造成学生对书本的逆反心理甚至憎恶感,从而阻挡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

二是阅读条件较差。我国人均文化资源特别是阅读资源非常匮乏,一些城市社区和农村还无法获得图书馆服务。即便在学校里,阅读资源也普遍存在不足的问题,以中小学情况最为令人担忧。许多中小学没有独立的图书馆,即便有也不一定对学生开放。学生除了读课本之外,就要看家长有无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意识以及经济实力是否能承受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压力。许多低收入家庭以及众多认识不到阅读重要性的家庭在这方面的投入可想而知。这就造成了大量中小学生很难养成阅读习惯,也就难以从中受益了。相关研究和实验证明,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在学习上会更为轻松,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性格更为宽容活泼,遇事较为冷静,社会责任感更强。阅读条件的欠缺,难以更好更早地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当然也就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应将全民阅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切实落实下去,创造必要的条件以推动全民阅读。首先是转变阅读观念。阅读是全民的事情,全民素质的提高需以阅读为基础甚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以阅读为根本。在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要把培养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在语文教学中改变死扣课本的狭隘阅读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减少咬文嚼字的讲解,让位于阅读;改革教育方式,对于所有学科,要改革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达到理解、掌握并创新的目的。其次是要加快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和社区图书馆建设,或者合二为一(如通过社区图书馆建设,满足中小学生图书需要)。把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因为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期。学生在这一时期不能养成自主阅读和自主查阅资料、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到上了大学甚至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开始培养就为时已晚,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原因。社区图书馆建设在我国虽已起步,但还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图书馆建设中得到一些启发:在美国,图书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其中以星罗棋布的小型图书馆最为普遍,它们既担负着居民借书还书的功能,更是孩子、家长和老人的社交场合和文化娱乐场合。[注]张兰:《美国图书馆:孩子们在这里长大》,《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0日。孩子们在图书馆里长大,既培养了阅读习惯,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还能得到社交方面的锻炼。这些儿童由于生活充实、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就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后者令家长和社会无比头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因此,这种小而多、位置方便、限制又少的图书馆对居民和孩子都大有裨益。公众养成阅读习惯,可以大大提升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国民素质。从长远来看,一个社会有阅读才能有视野,有视野才能有思考,有思考才能有创造力。

阅读是培养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重要基础和根本途径,培养阅读能力是培养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人力资源的重要工作。当然,阅读不能代替一切,尤其是文化创新专门人才的培养还要靠专门的规划。同时,阅读条件也不仅限于实体图书馆。目前,中国国情要求加快实体图书馆特别是小而方便的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这些图书馆将在不断完善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爱国精神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