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辩证理解

2014-12-03 16:30黄仁龙朱香敏荣锐
江西社会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发展

■黄仁龙 朱香敏 荣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构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围绕如何理解和阐释中国梦,学术界从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历史渊源、中外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进一步帮助人们丰富了对中国梦的认识。但从总体上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还非常少,特别是从中国梦本身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角度展开的全景研究、综视研究更是非常缺乏,这就难以讲清楚中国梦内在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品质。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视角探析中国梦。我们认为,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立意高远、视野宽广、逻辑严密、要求深刻,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对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可以从历史与未来、真理与价值、个体与整体、物质与精神、借鉴与超越、政党与群众等六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来理解和把握。

一、中国梦既是对中华民族奋斗史的深刻总结,又是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向何处去的郑重宣示,体现了历史与未来的高度统一

这个统一,揭示了中国梦的历史缘由与发展走势的内在关系。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先辈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2]习近平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奋斗史讲“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讲党史,从“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讲革命史,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相互否定”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史,谈兴替、话盛衰,以古鉴今、以往知来,饱含着深刻的历史自觉、深沉的历史意识,充溢着通江达海的气度、击楫中流的担当。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P58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上,在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中国人民向何处去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刘奇葆指出,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4]

中国梦不是一时兴起的,而是始终活跃在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里,浓缩了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中国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一个再度奋起、重新焕发活力的伟大民族的自尊、自信与自强。中国梦更不是什么舶来品,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深刻反映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景的梦想。中国梦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质,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的民族梦想,只有这个梦想而不是别的什么梦想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中华民族不可逆转地开启了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中国梦既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有力昭示着我们党鲜明的价值立场,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高度统一

这个统一,揭示了中国梦的科学性与目的性。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这深刻表明,中国梦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贯通的梦,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体现合目的性。

中国梦体现着深刻的真理因素,堪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科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形象生动地回答了“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把国家、民族和人民三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阶段步骤、发展道路、依靠力量、领导力量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化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中国梦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发展实践的有机统一,完全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包含着深刻的价值因素,回答了民族复兴的目的和归宿。中国梦的提出,本质上是为了动员人民为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而奋斗,带有强烈的目的性、鲜明的大众性。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2]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中国梦把人民群众作为最根本的价值主体,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鲜明的价值目标,坚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评判作为最核心的价值标准,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中国梦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梦,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的梦,既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在实践基础上达成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高度统一。坚持这个统一,就必须树立强大的真理自信、价值自信,在各种风险和干扰面前坚定正确方向、不走老路邪路,始终把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作为中国梦的立足点,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梦的着眼点。

三、中国梦既是国家梦民族梦,又是人民梦,体现了个体与整体的高度统一

这个统一,回答了中国梦属于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1]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梦的主体是由国家、民族、个人三位一体构成的,是对个体与整体关系的科学认识和辩证把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7](P123),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6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私有经济成分的存在,仍会存在异化劳动现象,个体与整体(集体、社会)之间仍存在着矛盾冲突(尽管是非根本对抗性的)。中国梦的一大贡献,就是超越个体与整体关系的传统认识,举起个体与整体完美融合的“真正集体主义”的旗帜。从整体上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梦,但国家梦与民族梦又分别有所侧重、有所差异。

在国家层面,刘云山指出,中国梦是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魅力中国的梦。[8]近代中国是一个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落后中国,又是一个“孱卧于群雄之间,鼾寝于火薪之上,政务防弊而不务兴利,吏知奉法而不知审时,士主考古而不主通今,民能守近而不能行远”[9](P165)的暗昧中国,所以中国梦不仅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更要实现文明进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是在我国逐步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由低收入水平国家向中高收入水平国家迈进的历史关头提出的,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坐标,顺应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大势,昭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在民族层面,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是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民族复兴产生于“王谢沦为左衽,原郤夷为皂隶。伊川之发,骈阗于万方;钟仪之冠,萧条于千里。嗟吾神明之种族,岂可言哉!岂可言哉!”[9](P165)的悲惨时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觉醒抗争、探索民族出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重新站立起来、重振荣光的精神旗帜。中国梦立志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承担着增进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接续民族命脉、重塑民族尊严的历史使命,体现了全民族的利益与诉求、光荣与梦想。它不仅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也让全世界华侨华人找到了新的共同的利益支点、价值支点,成为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旗帜,成为新时期最广泛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主心骨。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提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对进一步争取海外中华儿女参与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传播中华文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个体层面,中国梦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幸福和人生出彩提供了广阔舞台。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0](P649),并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294)。我们党提出的中国梦,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理念。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使群众认清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这种利益而奋斗的梦,是每个人的富裕梦、小康梦、安全梦、公平梦、成功梦。它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创造和维护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鼓励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勤劳致富,坚持“一个都不能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刘云山指出,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8]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变革中国、改造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不是孤立的梦,也不是“单向度”的梦,而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三位一体。其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体现和目标。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完全一致,实现了“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与“每个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有机统一,命运共同体逻辑与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有机统一。特别是中国梦把人民幸福纳入基本内涵,这是中国梦最富有生命力的构成,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实际上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即我们将建成的必将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中国梦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

这个统一,回答了中国梦的物质基础、精神动力问题。习近平指出,要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2];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11]这“两个强大起来”,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标志,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的深刻运用。

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凌空蹈虚的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纲领和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总前提、总基础、总背景就是,我国发展已实现历史性跨越,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足、物质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不断巩固壮大中国梦的物质基础。否则,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空谈民族复兴和美好梦想,没有任何意义。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决不能改变,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振奋起全国人民追梦圆梦的热情和精神,培植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五、中国梦既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又坚持返本开新、推陈出新,体现了借鉴与超越的高度统一

这个统一,揭示了中国梦与古今中外各种国家梦、民族梦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的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2];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是相通的,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12]可以说,中国梦既是对中国悠久文明的返本开新,又是对他国梦想的借鉴与超越。

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浓缩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基因。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不仅培育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培育了中国人民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家国天下的信念情怀,更蕴含着独特深刻的思维方式,如人文精神、崇德尚群、中和之道、整体思维等。可以说,中国梦的诸多要素都深深烙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气质,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经典话语、内在依据和有力支撑。

但是,中国梦绝不是什么“复古梦”、“盛世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总目标的深刻变革,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事。其愿景追求,绝不是简单回归昔日的荣光,也不是重振汉唐伟业、再现康乾盛世,而是要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完成中华文明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质的飞跃,使中华民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焕发新的活力、实现新的超越。

关起门来搞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是行不通的。列宁指出:“在马克思主义里绝没有与‘宗派主义’相似的东西,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褊狭顽固的学说。”[13](P1)要实现民族复兴,赢得社会主义较资本主义的优势,就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从世界诸文明中汲取一切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的智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欧洲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是相通的。

但是,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既不同于追求个人成功的“美国梦”,更不是靠殖民扩张实现崛起的“欧洲梦”,而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西方学者里夫金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梦想,是对西方经验的综合性重新创作,既借鉴了美国式的竞争,又试图借鉴欧洲式的平等,因而把美国梦的一部分和欧洲梦的一部分结合起来。[14]中国梦把发展自己与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统一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仅强调自我奋斗、自我实现,还强调在社会价值中实现个人价值;不仅追求外在成功,还追求人生的快乐充实和内在的尺度;不仅强调人的机会平等,还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还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独特的基本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实现中国梦决不会走西方殖民侵略、霸权扩张的老路。最多的人口、巨大的市场、广袤的土地和比较丰富的资源,决定了中国有基础有条件自力更生、实现发展,那种认为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对外掠夺和扩张的疑虑,完全没有必要。

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增强,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推动实现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是积极有利的。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15]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六、中国梦既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又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政党与群众的高度统一

这个统一,回答了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与依靠力量的关系问题。中国梦的提出,实质上把国家现代化、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我们党的政治使命和执政目标,实现了根本宗旨与使命目标的完美融合。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民族复兴,必然经历极具挑战的伟大征程,必然面临许多新的伟大斗争,必须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极不平衡,历史传统是优势也是包袱,国情复杂而独特,要把握民族复兴的内在规律,难度世所罕见。我国小农经济和封建宗法残余影响深远,再加上百年近代史的一盘散沙,要形成和巩固追梦圆梦的高度统一局面,难度世所罕见。我国作为后发赶超型大国,在加快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叠加显现,要营造追梦圆梦的和谐稳定环境,难度世所罕见。我国作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历来被西方垄断资本势力视为“异类”,外来干扰不断,遏制手法翻新,要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形成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国际战略态势,难度世所罕见。习近平一再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两大历史性课题完成好,把管党治党的任务落实好,把党的独特优势发挥好,加快打造执政施政“梦之队”,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2]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焕发人民群众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创造热情,是中国梦的鲜明特质。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推进事业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就一定能汇合成推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促进民族复兴的共建共享,在注意各阶层利益需求的同时,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资源配置上更加注重维护最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更多温暖、跟得上社会脚步,保障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断夯实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刘奇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N].人民日报,2013-07-08.

[5]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

[6]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强调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3-04-09.

[9]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

[12]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3-25.

[13]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4]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J].社会科学,2007,(9).

[1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3-01-30.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发展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