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秋月,鲁春燕,顾 赟 (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心内科,江苏 东台 224200)
研究显示,生活方式与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1]。相关研究中指出,需要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来帮助冠心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2]。笔者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随机性健康教育两种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情况,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A组30例,B组30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A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2~80岁,平均(65.2±1.7)岁。15例患者为高中以上文化,10例患者为初中到高中文化,5例患者为初中及以下文化。B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2~80岁,平均(65.2±1.7)岁。15例患者为高中以上文化,10例患者为初中到高中文化,5例患者为初中及以下文化。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基础治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A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具体教育方式为: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一对一关系,展开健康教育工作,每周进行1~2次,健康教育时间为1.0 h。持续干预3个月,对患者生活方式进行评估。
1.2.2 B组:B组患者实施随机性健康教育。具体教育方式为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随机进行健康教育,对已发现的患者存在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进行纠正。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具体生活方式评估指标包括:低盐饮食、情绪稳定、戒烟戒酒和体育锻炼。
1.4 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录入和SPSS 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格式表示,检验方法为χ2,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健康生活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后,A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明显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生活方式对比[n=30,例(%)]
冠心病是当前临床医学中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疾病,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临床数据显示,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会导致患者死亡。研究显示,相当比例的冠心病患者并非因冠心病本身死亡,导致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在于没有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由此可见,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对于改善患者生活方式、促进患者预后水平的提升而言有重要价值。
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饮食干预、情绪干预、烟酒干预以及活动干预这几个方面。其中,通过饮食干预促进患者膳食结构的合理性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维持正常体重,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并发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的几率;通过情绪干预的方式,能够使患者心理状态更加地平稳与乐观,提高对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水平;通过烟酒干预的方式,能够避免冠心病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方面的问题,减轻患者心脏负担,缓解临床症状;通过活动干预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循环系统功能的锻炼,促进患者血脂代谢的平稳。在以上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中,常见的实施方式包括随机性以及个体化两种类型。本次研究中数据显示:个体化干预下对于促进患者生活方式的良性转变而言意义重大。主要原因在于: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遵循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干预措施的实施更具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一对一的护患关系下,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接受度显著提高,执行力更高,故而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的实施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更为突出,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陈 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8.
[2] 闻彩芬,洪涛舲.授权理论在社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1):45.
[3] 梁 婷,都冬梅.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