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对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4-12-02 03:17谢丽叶谢彩彤江天燕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湛江524037
吉林医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缝隙颈动脉手术室

凌 静,谢丽叶,陈 莹,谢彩彤,江天燕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湛江 524037)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CEA)是将颈内动脉内膜切开并剥离增厚的内膜使血管再通的手术[1]。手术是一种应激源,会使患者产生较强的负性心理[2]。无缝隙护理模式即“零缺陷护理质量”管理,是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是一种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3]。自2012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手术室在围手术期对部分CEA手术患者运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后,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进行CEA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即往有心理障碍者或合并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者,入选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有头痛、头晕或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临床症状,均经颈动脉、颅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为颈内动脉狭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颈动脉狭窄情况和职业种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n=30)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由巡回护士全程实行无缝隙护理模式,即一名年资高的巡回护负责患者术前访视、入室接待、术中护理、术毕陪护和术后访视,并对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术前一天到病房访视患者交谈前先查阅病历,充分了解病情,认真倾听患者对手术的期望、感受,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4]。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术前各种需求,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首先用通俗易懂语言向患者讲清颈动脉狭窄发生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危害,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简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手术体位等,解除患者对该手术及手术室的神秘感。同时,术前增加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恐惧和抑郁心理。向患者介绍本院成功病例以及该手术团队医、护、麻醉人员技术水平情况,在患者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提高患者对医生、护士的信任,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以良好心态接受手术。②入室接待:术晨访视护士在手术室等候区热情接待患者,消除患者害怕、陌生感,亲切问候患者,给予亲人般的关心,亲自护送患者入手术室,适时给予患者正能量的心理支持。③术中护理:将手术室的室温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为50% ~60%。将手术间内各种仪器报警声控制在最小声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可,根据患者个人的爱好,通过背景音乐,放松心情,帮助患者适应手术室环境。全身麻醉诱导期,陪伴在患者身边,指导患者配合麻醉,放松全身肢肉,嘱患者深呼吸,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紧张的情绪。术中注意保暖,减少患者肢体的暴露。配合麻醉师做好术中血压控制、监测,随时做好抢救准备。④术毕陪护:手术完毕后,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术后患者的安危[5]。复苏期,巡回护士陪护在患者身边,主动关心、安慰,告诉患者手术已顺利完成,配合麻醉师拔掉气管插管,作好保温工作。当患者完全清醒后,应以更加亲切和蔼的态度进行安慰和鼓励,待病情稳定再送到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继续观察。⑤术后访视:术后第3天巡回护士进行随访,观察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同时发放手术室满意度调查表(内分3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由患者自行选择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手术的满意度,对有疑义的患者及时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并将情况上报主管医师。

1.2.2 监测指标:于入室时及手术3天回访时分别采用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2]评估患者的状态焦虑(SAI)和特质焦虑(TAI),采用Zung氏抑郁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入手术室时,两组患者的SAI、TAI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SAI、TAI及SDS评分均较入手术室时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降低更显著,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及术后第3天的心理状态(±s,n=30)

表2 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及术后第3天的心理状态(±s,n=30)

项目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 t值 P值SAI 入手术室时56.49±7.21 57.25±8.11 0.383 6 >0.05术后第3天 50.22±2.31 53.20±5.24 2.850 2 <0.01 t值 4.536 0 2.297 4 P值 0.01 <0.05 TAI 入手术室时 52.45±6.26 52.08±7.05 0.214 9 >0.05术后第3天 45.16±7.47 49.12±3.62 2.612 9 <0.05 t值 4.096 9 2.045 7 P值 <0.01 <0.05 SDS 入手术室时 62.49±10.52 62.51±12.6 0.006 7 >0.05术后第3天 53.14±6.17 57.15±7.61 2.241 9 <0.01 t值 4.199 1 1.994 5 P值 <0.01 <0.05

2.2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情况: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情况[例(%)]

3 讨论

CEA是具有高风险性的手术,一旦发生并发症,常常致残或致命[6]。而CEA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最简单、最有效而又经济的方法[7]。外科手术和麻醉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事件,患者在术前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而这些焦虑会对患者术后的康复产生直接的影响[8],表2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均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综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对手术预期效果的怀疑,甚至对本院该手术的医疗队伍的医疗水平存在质疑。手术室是直接参与CEA治疗的重要科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重视手术配合的同时也要注重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手术室护士转变服务理念开展优质服务,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观念。手术室的无缝隙护理是“一站”护理模式,即“零缺陷护理质量”管理,使手术室护士服务意识变为主动化。本研究的观察组采取了无缝隙护理,即每位患者均由一名年资高的巡回护负责患者术前访视、入室接待、术中护理、术毕陪护、术后访视,并对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本研究结果虽然入室时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SAI、TAI及 SDS评分均较入手术室时明显降低(P<0.01或0.05),而采用无缝隙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1或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Hc=6.894,P<0.05)。因为,手术室护士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开展巡回无缝隙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患者创造一个和谐和安全的手术环境,保证护理质量安全,适应了新形势护理需求[9]。可见,对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 崔继荣.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19):1782.

[2] 陶 曙,曾华志,韦艳芳,等.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减轻老年结核病手术患者焦虑效果观察[J].2011,18(12):65.

[3] 傅广宛,侯志杰.无缝隙医疗机构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8):477.

[4] 张 露.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 全科护理,2014,12(2):179.

[5] 张艳秋,姜 皓,张淑华.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J]. 吉林医学,2012,3(14):3071.

[6] 唐小斌,陈 忠,李 庆,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28(3):168.

[7] 陈学明,李量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症[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3,2(4):204.

[8] 魏安宁,吴国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3):218.

[9] 殷梅平.实施无缝护理提高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质量[J]. 全科护理,2012,10(1):73.

猜你喜欢
缝隙颈动脉手术室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雨的缝隙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