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明
[摘 要] 本文从三个片段入手,阐述了低年级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要练好如下“三板斧”:指一指、认一认;圈一圈、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 并提出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同大人的思维不同,要学者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帮他们解除疑惑.
[关键词] 活动经验;三板斧;画图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低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些数学学习经历,但是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必需的学习方法. 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师更有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练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三板斧”.
第一斧:指一指、认一认
以下是“观察物体”(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13年版第七单元)一课的教学片断.
1. 观察感知
(1)师:从你这个位置上能看到玩具猴的什么?
指名学生具体描述(引导学生说清楚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后,出示四张照片.
其他小朋友根据回答找出对应照片. 学生找出后,教师问观察描述的同学:他说得对吗?
(2)指导学生按顺时针方向换位,进行平视观察,并在小组中说一说看到的是四幅中的哪一幅图,建立实物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2. 归纳方法
(1)师(把玩具猴放在讲台上正面对着学生,拿出玩具猴的正面图):刚才每个人都在玩具猴的前后左右观察过了,现在谁来说一说站在讲台的哪面平视观察,才能看到这幅图中的样子?你是怎样确定的?
生1:站在讲台前面,我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到的就是图中的样子.
生2:我也觉得要站在讲台前面,因为要面对玩具猴的脸,才能看到图中的样子.
(2)师拿出玩具猴的左侧图,问:要看到这幅图中的样子,又该站在讲台的哪边呢?你又是怎么确定的?
学生有的认为应站在讲台左边,有的则认为应站在讲台右边.
师:我们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测呢?
生小组内观察后汇报.
生3:应该站在讲台的右面.
师: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呢?(生3没有回答)其他同学也是这么选的么?能说说你的方法吗?
生4(直接走到讲台右边,双手前平举):在这面我能看到左手边是小猴的鼻子,右手边是小猴的后脑勺,正好就是图中的样子,所以要站在讲台的右边.
师:说得真好. (教师板书:认手、找特征)同学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3. 运用方法
师:你能分别认出面向讲台分别站在讲台前、后、左、右的四个观察者的左、右手么?
师(站到讲台左边,双手前平举):站在教师现在的位置上,看到的玩具猴又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用“认手、找特征”的方法说一说么?
出示巩固练习:“想一想、连一连(见图1)”. 学生不约而同地开始指认图中观察者的左、右手,并顺着手的方向思考所看到的物体的样子.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经历观察活动后大多能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但他们在观察时往往不够细致,习惯用最明显的部分(如脸、后脑勺、耳朵)代替他们看到的整个物体的样子;再加上本课中在不同位置观察的是同一物体,容易让学生忽视观测者左、右位置的变化;因此他们在辨别被观察物体左、右侧面所对应的观察位置时常常举棋不定. 教学中,生4能结合已有的“左右”相关知识来确定对应的观察位置,实属可贵,更值得欣赏的是,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经历“指一指、认一认”的数学活动. 在运用“认手、找特征”的策略来明确观测方向、提高观察效率的同时,能激发他们对自己感性经历的自我反思.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性、更浓的数学味,最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该如何去观察,并在运用这个观察方法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正是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经历才会向学习经验实现有效转化.
第二斧:圈一圈、读一读
有教师在教学“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13年版第8页)时是这样引导的:
1. 理解题意
师出示情境图(图2)后问:你从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
2. 引导思考
指导学生解答:小华做了多少朵?
黑板上出示:
小英 ○○○○○○○○○○○
小华
师:你能用小圆片摆一摆吗?学生小组内操作.
师指名汇报后问:为什么要摆14个小圆片?
生1:因为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
生2:我看到图中小华前的花有14朵.
3. 列式检验
对照刚才摆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小华摆多少朵?
11+3=14(朵)
列式并解答后追问:算出的得数与摆出的结果一样吗?
……
上面的教学案例,教学过程非常顺畅,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题意,也安排了学生进行操作,似乎为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做好了铺垫,但学生是否真正领会了“我比小英多做3朵”的真正含义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不够丰富,在朗读复杂的语句时,常常因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产生分歧,甚至错误. 数量的“多”“少”是一组相对意义的量,只有确定标准量后,某一数量的“多”“少”才有其现实意义. 但在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中,却常常忽略标准量而直接表达成某数量“多”或“少”. 对于“我比小英多做3朵”这样的句子,更是如此.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读成“我比,小英多做3朵”的不在少数,由此产生的错误理解也屡有发生. 在解决本题的过程中,学生之所以做出了正确选择,是源于其对于情境图的仔细观察,但这决不意味着学生真正理解了关键句的内涵,掌握了理解这类句子的方法. 那如何才能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其意义呢?我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时,做了如下拓展.
师:为什么要摆14个小圆片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1:因为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
师:这是题中告诉我们的条件,你能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么?(生1犹豫不决)谁来帮帮他?
生2:和小英比,小华多做3朵.
师:他的观点正确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3:正确的,因为我看到图中小华前面的花多.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在刚才这三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不仅知道仔细看图可以了解数量间的多少关系,而且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话语来表达. (师圈出“比小英”)我们一起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师生齐读“和小英比,小华多3朵”.
师(指向“我比小英少做3朵”):你能像老师这样圈一圈、读一读,再说说你的理解么?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运用的解题策略有很多,但只有对文字信息进行正确而准确的理解,才能真正提高策略运用的实效. “圈一圈、读一读”为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供了便于实施而又乐于接受的载体. 有了合适的方法作支撑,当面对“在横线上画△,比○多2个,△有( )个”这类没有具体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时,学生解决的正确率才有保障. 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好、语言表达形式也好,和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要习惯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分析他们的思考过程,找出干扰其思考的影响因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选择合适的理解方式,不断丰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斧:画一画、想一想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13版第38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图3]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含义,体会了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但在求“一共做了多少个毽子”时,用“5×6”进行计算的占了不小的比例. 看来“学习乘法,就用乘法计算”这种思维定式对学生解题方法选择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怎样立足于对乘法、加法意义的理解,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正确的方向呢?有教师在讲评时是这样指导的.
师:要求一共做了多少个毽子,需要用到题目中的哪些条件?(指名学生回答)
你能用你喜爱的图形表示出这两个条件吗?(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
师:两人一共做了多少个毽子呢?(投影出示“5×6=30(个)”“5+6=11(个)”)这两种方法哪种才是正确的?为什么?(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生1:应该用加法,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1个,用加法算正好是11个.
生2:用乘法的话,结果是30个,而图中只有11个,用乘法是错的.
生3:加数不相同,不能用乘法计算……
师:说得很有道理!那你们想对刚才做错的同学提些什么建议呢?
生4:在求一共有多少个时,加数不同只能用加法计算.
生5:求和,而且加数相同的时候,才可以用乘法计算.
生6: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自己理解.
师:回答得真好. (板书:画图)画图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策略,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数学问题,你能自己编一条类似的题目并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答么?……
弗赖登塔尔说,与其说学习数学,还不如说学习“数学化”;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在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这个问题时,“画一画、想一想”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为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创造相关的数学知识,主动地理解蕴涵的数量关系提供了可能. 在而后的自主编题环节中,学生不仅经历了数学活动经验的运用过程,而且培养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经验来源于经历,但经历并不一定能产生经验. 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练好“三板斧”,帮助他们掌握观察方法、学会正确阅读、懂得如何思考,让丰富的数学活动真正成为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源泉,促进数学素养更快速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