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施护体会

2014-12-01 01:23王家兰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体会

王家兰等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 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胸痹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200%,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辨证护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体会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97-03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1],在所有老年人易患病中,心血管病是最重要、最危险的疾病[2]。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中医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WH0)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制定标准[3],冠心病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4]及《中医内科学》关于胸痹心痛所述内容。

111纳入标准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以冠心病为第一诊断住院的患者,且能配合治疗者。

112排除标准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另有中度以上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患,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病,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2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5型:心血瘀阻46例,痰瘀互结25例,气阴两伤11例,肝郁化火10例,心肾阳虚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0~80岁,平均682岁;病程1个月~19 a,平均6 a。伴有糖尿病者8例,高血压病者9例,高黏血症者13例,高脂血症者16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665岁;病程2个月~17 a,平均7 a。伴有糖尿病者7例,高血压病者8例,高黏血症者11例,高脂血症者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调护和积极的健康教育,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13常规护理

131一般护理①根据病情的轻重分配病室,要求室内环境安静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②重症患者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③心痛频发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生活起居均由护士协助,待发作减少,疼痛消失时,方可下床适当活动,以不增加心脏负担为度。

132饮食护理以清淡为原则,以素食为主,平日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少吃肉,多吃鱼和豆制品;低盐(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以10g以下为宜)。慎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食品,忌烟酒,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饮食(饱餐可使胃肠道的血流量增加而致心肌供血减少),多食蔬菜水果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防止因腹压增加,回心血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或猝死)。如出现便秘时,可用开塞露通便或口服缓泻剂,必要时用肥皂水低压灌肠。

133吸氧心痛发作时,给予吸氧,一般流量2~3 L/min,若疼痛剧烈、出冷汗、发绀者,给予加压给氧,同时给予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含服。

14辨证施护

141心血瘀阻型临床表现:胸痛如针刺或呈绞痛,痛引肩背,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胸闷,舌紫暗或瘀点瘀斑,脉弦细或结代。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调护原则。①药物穴位外贴。当归、丹参、血竭、水蛭等分研成粉状,取适量贴于膻中、阿是穴,外用胶布固定,1次/d,促使心脉通畅达到止痛目的[5]。②温水浴疗。指导患者早晚用40~50℃温水泡脚1次,10~20min/次,促进血液循环。③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142痰瘀互结型临床表现:心胸痞闷、胀痛,时缓时急,心悸气短,身倦头昏,食少腹胀,肢体沉重,咳嗽痰多,舌胖嫩,苔白腻,脉滑。以祛痰、化瘀为调护原则。①冷饮伤胃亏肺,油腻食物及甜食易生痰浊,易使血行不畅,所以应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少进甜食,肥胖患者多痰湿,尤应控制。②药用贴穴引痰下行。取蓖麻子3~4粒捣碎,贴于双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1次/d,可引痰浊下行、通大便、促进血液循环。③辅助食疗。饮食不宜过饱,减少脾胃的负担且减轻体重。每日服用苡仁萝卜粥,可健胃化食、祛痰活血,以强化治疗效果。

143气阴两伤型临床表现: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痛甚,脉细弱无力,或结代。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调护原则。①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佳者睡前忌饮茶,按摩手心、足心各120次促进入睡。②辅助食疗,用黄精、山药、桂圆、红枣煮粥,每日早、中、晚各服适量。

144肝郁化火型临床表现: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头晕目眩,耳鸣,面赤升火,心烦少寐,脾气急躁,爱发火,动怒就犯心绞痛,伴有胸闷不舒,两肋胀痛。胃脘痞满,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苔两边紫暗,脉弦紧或脉细数。以调畅情志、引火下行为调护原则。①避免精神刺激。忌忧伤、悲怒,以免肝受压抑而使肝火旺,加重病情。②药物贴涌泉穴,引火下行。用吴茱萸10~15g研粉制成饼状,贴于双足涌泉穴,以绷带固定,夜贴昼取,以此降火下行[6]。血压偏高者,用夏枯草10~15g、菊花20~30g煎汤当茶饮,每日1剂,既引火下行,又能使血压下降。endprint

145心肾阳虚型临床表现:胸闷气短,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畏寒肢冷,重则喘息不得卧,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四肢厥冷,舌苔白,脉迟。以温肾助阳、通络活血为调护原则。①注意保暖,病房通风换气时给患者加盖衣被,严防感冒。②艾灸温助肾阳,暖胃健脾。用艾绒灸关元穴,贴鲜生姜片于穴位上,放艾绒点燃至皮肤有热感时,去掉燃绒,连续3~4壮,1次/d。③中药及饮食要热服,忌生、冷、寒、凉食物,用少量干姜,川椒等调味以助温中阳。

以上辨证护理各法,可以综合施护,灵活应用,但以一型为主。同时强调情志护理,特别对气滞血瘀、肝郁化火证患者,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随时了解其心理状态,舒缓其抑郁、忧伤、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疼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者,容易产生思想顾虑和对治疗信心不足,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并通过思想交流解除其悲观情绪,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共同创造一个和谐舒畅的养病环境。

15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检验,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211胸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或由较重减到轻度;有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发作次数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更长。

3讨论

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癌症、艾滋病等其他疾病,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的真心痛、胸痛、心痛、厥心痛的范畴。根据中医学不通则痛的理论,其发病因素,多与情志失调、寒邪内侵、饮食不当以及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呼吸不畅、胸闷如窒、心痛剧烈、持续不解,同时伴有出冷汗、嘴唇青紫、脉结代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中医理论的“治未病”、“天人合一”、“整体观”等理论不仅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观和科学观,同时还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文化及现代的疾病防治观念。中医护理学在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及疾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涵盖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常规内容,还包含了大量的养生康复和预防保健等内容。如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作,是中医护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负性心理是关键的危险因素之一[7],因为它会引起恐惧、焦虑等情绪,加重病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许多冠心病患者,就是由于不良情绪的刺激而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9],导致突然死亡。中医理论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实际就是现代医学中所指的人类人格因素及情趣变化。中医学根据“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的七情致病特点指导患者调畅情志,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存存斋医话稿》中说得更为明白:“无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以难治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之舌以治之”,而且“善用之者常能愈其他医药所不能愈之疾而奏效甚奇”。因此,须特别重视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恢复信心,战胜疾病,早日康复。

《内经》指出:“药以调之,食必随之”,《管子》曰:“饮食节,则身利而寿益,饮食不节,则形赢而寿命损”。所以中医在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还须注意饮食的调理[10]。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心肾阳虚基础应受重视。老年人由于肾气渐衰,肾阳亏虚难以鼓舞阳气,致脏腑功能衰减,脾胃虚弱,营血亏少,心阳不振、气血不畅[11]。肾阴亏虚则五脏之阴无以滋养,阴虚血少,血脉不通,心失所养。故治疗和护理以补肾固本为根本,标本兼顾。

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中医证型,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病机,有针对性地设计中医护理方案。并严格遵照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地讲解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减轻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特别是通过同病异护和饮食调护,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与常规护理比较,中医辨证护理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见中医护理对临床治疗冠心病及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辨证施护及施治可起到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桂明,翟景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异常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174—175

[2]刘英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18-119

[3]蔡永敏,王黎,任玉让,等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36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5]孙勤国,王建久,郑云,等冠心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8-100

[6]孙玉芝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临床应用概述[J].中医外治杂志,2009,(2):53-54

[7]辛红菊,张晓君,卢秋玲合理情绪疗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3(28):604—605

[8]王思佳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指导意义[J].医学信息,2010,23(8):99-100

[9]邵艳奇,邵艳肖,刘志伟,等关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J].医学综述,2009,15(5):729-730

[10]何晓梅,阿依仙中医食疗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4,22(6):48

[11]任建华冠心方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价值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206-208

(收稿日期:2014-06-03)endprint

145心肾阳虚型临床表现:胸闷气短,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畏寒肢冷,重则喘息不得卧,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四肢厥冷,舌苔白,脉迟。以温肾助阳、通络活血为调护原则。①注意保暖,病房通风换气时给患者加盖衣被,严防感冒。②艾灸温助肾阳,暖胃健脾。用艾绒灸关元穴,贴鲜生姜片于穴位上,放艾绒点燃至皮肤有热感时,去掉燃绒,连续3~4壮,1次/d。③中药及饮食要热服,忌生、冷、寒、凉食物,用少量干姜,川椒等调味以助温中阳。

以上辨证护理各法,可以综合施护,灵活应用,但以一型为主。同时强调情志护理,特别对气滞血瘀、肝郁化火证患者,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随时了解其心理状态,舒缓其抑郁、忧伤、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疼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者,容易产生思想顾虑和对治疗信心不足,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并通过思想交流解除其悲观情绪,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共同创造一个和谐舒畅的养病环境。

15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检验,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211胸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或由较重减到轻度;有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发作次数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更长。

3讨论

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癌症、艾滋病等其他疾病,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的真心痛、胸痛、心痛、厥心痛的范畴。根据中医学不通则痛的理论,其发病因素,多与情志失调、寒邪内侵、饮食不当以及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呼吸不畅、胸闷如窒、心痛剧烈、持续不解,同时伴有出冷汗、嘴唇青紫、脉结代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中医理论的“治未病”、“天人合一”、“整体观”等理论不仅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观和科学观,同时还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文化及现代的疾病防治观念。中医护理学在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及疾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涵盖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常规内容,还包含了大量的养生康复和预防保健等内容。如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作,是中医护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负性心理是关键的危险因素之一[7],因为它会引起恐惧、焦虑等情绪,加重病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许多冠心病患者,就是由于不良情绪的刺激而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9],导致突然死亡。中医理论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实际就是现代医学中所指的人类人格因素及情趣变化。中医学根据“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的七情致病特点指导患者调畅情志,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存存斋医话稿》中说得更为明白:“无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以难治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之舌以治之”,而且“善用之者常能愈其他医药所不能愈之疾而奏效甚奇”。因此,须特别重视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恢复信心,战胜疾病,早日康复。

《内经》指出:“药以调之,食必随之”,《管子》曰:“饮食节,则身利而寿益,饮食不节,则形赢而寿命损”。所以中医在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还须注意饮食的调理[10]。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心肾阳虚基础应受重视。老年人由于肾气渐衰,肾阳亏虚难以鼓舞阳气,致脏腑功能衰减,脾胃虚弱,营血亏少,心阳不振、气血不畅[11]。肾阴亏虚则五脏之阴无以滋养,阴虚血少,血脉不通,心失所养。故治疗和护理以补肾固本为根本,标本兼顾。

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中医证型,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病机,有针对性地设计中医护理方案。并严格遵照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地讲解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减轻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特别是通过同病异护和饮食调护,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与常规护理比较,中医辨证护理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见中医护理对临床治疗冠心病及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辨证施护及施治可起到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桂明,翟景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异常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174—175

[2]刘英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18-119

[3]蔡永敏,王黎,任玉让,等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36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5]孙勤国,王建久,郑云,等冠心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8-100

[6]孙玉芝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临床应用概述[J].中医外治杂志,2009,(2):53-54

[7]辛红菊,张晓君,卢秋玲合理情绪疗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3(28):604—605

[8]王思佳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指导意义[J].医学信息,2010,23(8):99-100

[9]邵艳奇,邵艳肖,刘志伟,等关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J].医学综述,2009,15(5):729-730

[10]何晓梅,阿依仙中医食疗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4,22(6):48

[11]任建华冠心方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价值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206-208

(收稿日期:2014-06-03)endprint

145心肾阳虚型临床表现:胸闷气短,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畏寒肢冷,重则喘息不得卧,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四肢厥冷,舌苔白,脉迟。以温肾助阳、通络活血为调护原则。①注意保暖,病房通风换气时给患者加盖衣被,严防感冒。②艾灸温助肾阳,暖胃健脾。用艾绒灸关元穴,贴鲜生姜片于穴位上,放艾绒点燃至皮肤有热感时,去掉燃绒,连续3~4壮,1次/d。③中药及饮食要热服,忌生、冷、寒、凉食物,用少量干姜,川椒等调味以助温中阳。

以上辨证护理各法,可以综合施护,灵活应用,但以一型为主。同时强调情志护理,特别对气滞血瘀、肝郁化火证患者,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随时了解其心理状态,舒缓其抑郁、忧伤、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疼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者,容易产生思想顾虑和对治疗信心不足,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并通过思想交流解除其悲观情绪,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共同创造一个和谐舒畅的养病环境。

15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检验,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211胸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或由较重减到轻度;有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发作次数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更长。

3讨论

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癌症、艾滋病等其他疾病,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的真心痛、胸痛、心痛、厥心痛的范畴。根据中医学不通则痛的理论,其发病因素,多与情志失调、寒邪内侵、饮食不当以及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呼吸不畅、胸闷如窒、心痛剧烈、持续不解,同时伴有出冷汗、嘴唇青紫、脉结代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中医理论的“治未病”、“天人合一”、“整体观”等理论不仅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观和科学观,同时还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文化及现代的疾病防治观念。中医护理学在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及疾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涵盖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常规内容,还包含了大量的养生康复和预防保健等内容。如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作,是中医护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负性心理是关键的危险因素之一[7],因为它会引起恐惧、焦虑等情绪,加重病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许多冠心病患者,就是由于不良情绪的刺激而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9],导致突然死亡。中医理论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实际就是现代医学中所指的人类人格因素及情趣变化。中医学根据“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的七情致病特点指导患者调畅情志,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存存斋医话稿》中说得更为明白:“无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以难治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之舌以治之”,而且“善用之者常能愈其他医药所不能愈之疾而奏效甚奇”。因此,须特别重视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恢复信心,战胜疾病,早日康复。

《内经》指出:“药以调之,食必随之”,《管子》曰:“饮食节,则身利而寿益,饮食不节,则形赢而寿命损”。所以中医在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还须注意饮食的调理[10]。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心肾阳虚基础应受重视。老年人由于肾气渐衰,肾阳亏虚难以鼓舞阳气,致脏腑功能衰减,脾胃虚弱,营血亏少,心阳不振、气血不畅[11]。肾阴亏虚则五脏之阴无以滋养,阴虚血少,血脉不通,心失所养。故治疗和护理以补肾固本为根本,标本兼顾。

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中医证型,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病机,有针对性地设计中医护理方案。并严格遵照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地讲解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减轻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特别是通过同病异护和饮食调护,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与常规护理比较,中医辨证护理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见中医护理对临床治疗冠心病及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辨证施护及施治可起到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桂明,翟景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异常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174—175

[2]刘英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18-119

[3]蔡永敏,王黎,任玉让,等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36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5]孙勤国,王建久,郑云,等冠心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8-100

[6]孙玉芝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临床应用概述[J].中医外治杂志,2009,(2):53-54

[7]辛红菊,张晓君,卢秋玲合理情绪疗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3(28):604—605

[8]王思佳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指导意义[J].医学信息,2010,23(8):99-100

[9]邵艳奇,邵艳肖,刘志伟,等关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J].医学综述,2009,15(5):729-730

[10]何晓梅,阿依仙中医食疗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4,22(6):48

[11]任建华冠心方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价值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206-208

(收稿日期:2014-06-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会
跟骨骨折38例手术治疗体会
班主任工作体会
明确教学目标,狠抓课堂教学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