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成 何丙辉 倪九派 谢德体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反映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体现了污染物的边际减排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增强流域水资源的安全性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利用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2000-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化方向性距离函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进行了测算,结合面板数据随机效应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结果表明:2000-2012年期间,农业面源污染平均排放效率为0.649 9,TN、TP、COD和NH3-N 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0.372 9,0.032 6,0.137 1,0.053 3万元/t;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库中平行岭谷区、库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和库区腹地外围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低,污染物的影子价格高;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因此,确保粮食作物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大的农作物种植规模,走“两型农业”之路;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和农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减少和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排离不开农户的积极参与,提高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也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三峡生态屏障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影子价格;方向性距离函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11-0060-09
在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大江大河流域,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和畜禽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对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农业化学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和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流已成为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1-2]。三峡生态屏障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使拦截、消纳和过滤农业面源污染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加重了长江污染[3],致使库区已经成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在土地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条件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成本。因此,在衡量农业和农村发展水平时有必要将农业面源污染因素纳入到农业生产效率的范畴,一方面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农业和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发展农业经济,保护农村环境的建议。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物没有相应的交易市场,难以获取相应的市场价格[4],因而农业生产的污染物排放效率和污染物带来的损失并不容易被估计。Shephard[5]提出的产出和投入距离函数,无需产出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假设和要素投入的价格信息,为学者们研究环境经济效率提供了很好的方法。Chung[6]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提出了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析瑞典纸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分析合意产出的增加和不合意产出的减少,并且不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Fare[7]使用二次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估算了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影子价格和相关成本。Karimov[8]使用二次方向性投入距离函数对乌兹别克斯坦蔬菜种植农场的经济效率和影子价格进行了分析。近年来国内学者也使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我国的农业环境效率进行了研究。杨俊[9]考虑了农业非点源污染,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ML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析。梁流涛[10]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方向性距离函数评价了我国各区域农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潘丹[11-12]通过使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环境污染约束下农业生产率地区差距的动态分布演进。闵锐[13]采用超效率DEA及方向性距离函数对国内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环境污染因素的引入对我国整体及各省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内外环境技术效率的研究基本上采用非参数化的DEA方法,这种方法从投入或产出的角度来分析,无需考虑利润最大化的问题[14-15],但是,他们很少研究多种污染物条件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评价和影子价格的准确性。本文采用参数化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并结合分参数化DEA方法的优点,分析多种农业面源污染物存在下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主要是因为参数化方程考虑了合意产出与不合意产出后的利润最大化问题,能够计算不合意产出与合意产出的弹性之比,而且使用参数化方程可以测算出多种不合意产出条件下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和排放效率,相对其他方法更为简洁方便。
1研究方法
1.1变量界定与数据选取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投入不仅会生产人们希望获得的合意产出(粮食、肉类产品、GDP),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不合意产出(农业面源污染物TN、TP、COD、NH3N)在内的产出。因此,本文选取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土地、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农业GDP为合意产出,TN、TP、COD、NH3N为不合意产出,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土地、劳动力和农业GDP的数据来源于库区各区县2000-2012年间的统计年鉴,综合陈敏鹏[16]、赖斯芸[17]的清单分析法和钱晓雍[18]的等标污染负荷法,估算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2000-2012年TN、TP、COD、NH3N排放量[19-20]。
1.2方向性距离函数
衡量农业生产效率的传统方法只关注农业投入与产出,而忽略了农业生产也会造成环境污染,这就需要构建农业生产中既包含合意产出也包含不合意产出的生产可能性集合,测算农业投入与合意产出和不合意产出之间的技术结构关系即农业污染物排放效率[21]。假定农业生产使用N种投入x=(x1,x2,…,xN)∈RN+,能够得到M种合意产出y=(y1,y2,…,yM)∈RM+和T种不合意产出z=(z1,z2,…,zT)∈RT+,其污染物排放效率的生产可行性集可以表示为:
P(x)={(y,z):x可以生产(y,z)},x∈RN+(1)
根据Chunge等和Fare等的研究[6-7],在投入产出理论中,污染物排放生产的可行性集P(x)是一个凸的、有界的闭集合,在P(x)中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只能生产出有限的产出。因此,生产可行性集具有如下的性质:①合意产出和不合意产出具有联合弱可处置性。如果(y,z)∈P(x),并且0≤θ≤1,那么(θy,θz)∈P(x),这表明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减少不合意产出是有成本的,减少不合意产出也会减少合意产出,因此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就是说存在如果z′ Shephard产出距离函数寻求的是投入增加的情况下,合意产出与不合意产出的同时增加,而方向性距离函数寻求的是在投入增加的情况下,合意产出增加,不合意产出减少,因此,方向性距离函数是Shephard产出距离函数的一般化[22-23]。根据Fare[24]和Anders[25]对方向性距离的描述,引入方向性向量g=(gy,gz),且g≠0,则方向性距离产出函数就可以表示为: Do(x,y,z;gy,gz)=max{β:(y+βy,z-βz)}∈P(x)(2) 该方向性距离函数表示在给定P(x)的条件下,最大限度范围内扩充合意产出的同时减少不合意产出是可行的。 1.3农业面源污染影子价格的推导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伴随农业面源污染物TN、TP、COD、NH3N的产生,这些不合意产出通常没有市场价格,需要引入影子价格的概念,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实际反映了污染削减的边际成本[26-27]。对不合意产出影子价格的估计可以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利润函数之间的关系中推导出来。本文在参照Chung和Fare提出的环境污染影子价格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基础上,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来推导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的参数化形式。为便于分析,将农业生产中1种合意产出与4种不合意产出的超越对数产出函数定义为: lnD0=α0+∑3i=1αilnxi+β1lny+∑4i=1γilnzi +12∑3i=1∑3j=1αijlnxilnxj+12β11(lny)2 +12∑4i=1∑4j=1γijlnzilnzj+∑3i=1θilnxilny +∑3i=1∑4j=1εijlnxilnzj+∑4i=1jlnylnzj (3) 其中,x1,x2,x3为农业生产性资金投入、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三种要素的投入量,y为合意产出GDP,z1,z2,z3,z4为不合意产品TN、TP、COD、NH3N的产出数量。D0表示含有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产出距离函数,且0 β1-(∑4i=1γi)=-1,β11=(∑4j=1γij)=∑4j=1φj(i=1,2,3,4),(∑3j=1θj)=∑4j=1εij(i=1,2,3) αij=αji,γij=γji,lnD0lnxi≤0,lnD0lny≥0lnD0lnzi≤0, 假设R为农业的产出收益,其收益函数应为: R=p[y+(1-D0)gy]-{pz1[z1-(1-D0)gz1] +pz2[z2-(1-D0)gz2]+pz3[z3-(1-D0)gz3] +pz4[z4-(1-D0)gz4]}(4) 其中,p为合意产出的价格,pz1,pz2,pz3,pz4为4种不合意产出的价格,(1-D0)表示产出的无效率,则gy是增加合意产出的固定量,且gz1,gz2,gz3,gz4分别为减少4种不合意产出的固定量,那么,农业生产的成本函数为: C=ω1x1+ω2x2+ω3x3(5) 其中,ω1,ω2,ω3分别为三种要素投入的价格,x1,x2,x3为三种要素投入的数量。则农业生产的利润函数为: π=R-C=p[y+(1-D0)gy] -{pz1[z1-(1-D0)gz1]+pz2[z2-(1-D0)gz2] +pz3[z3-(1-D0)gz3]+pz4[z4-(1-D0)gz4]} -(ω1x1+ω2x2+ω3x3)(6) 按照农业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分别对式(6)的y,z1,z2,z3,z4求偏导数并令它们等于0。 πy=p+(pgy+pz1gz1+pz2gz2+pz3gz3+pz4gz4) ×(-D0y)=0(7) πz1=-pz1+(pgy+pz1gz1+pz2gz2+pz3gz3+pz4gz4) ×(-D0z1)=0(8) πz2=-pz1+(pgy+pz1gz1+pz2gz2+pz3gz3+pz4gz4) ×(-D0z2)=0(9) πz3=-pz1+(pgy+pz1gz1+pz2gz2+pz3gz3+pz4gz4) ×(-D0z3)=0(10) πz4=-pz1+(pgy+pz1gz1+pz2gz2+pz3gz3+pz4gz4)
×(-D0z4)=0(11)
将式(7)分别代入式(8)、(9)、(10)、(11)式得:
pz1=(-D0z1/D0z)p,
pz2=(-D0z2/D0z)p
pz3=(-D0z3/D0z)p,
pz4=(-D0z4/D0z)p(12)
由于式(3)是关于合意产出与不合意产出的一阶齐次方程,为了计算不合意产出的影子价格,需要将将式(1)两边用合意产出(或不合意产出)正规化,结合约束条件,运用Lingo9.0软件编程计算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并计算出lnD0lny、lnD0lnz1、lnD0lnz2、lnD0lnz3、lnD0lnz4,那么式(12)中4种不合意产出的影子价格又可以表示为:pz1=-yz1(lnD0lnz1/lnD0lny)p,pz2=-yz2(-lnD0lnz2/lnD0lny)p,pz3=-yz3(-lnD0lnz3/lnD0lny)p,pz4=-yz4(-lnD0lnz4/lnD0lny)p,其中lnD0lny、lnD0lnz1、-lnD0lnz2、-lnD0lnz3、-lnD0lnz4分别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对合意产出和4种不合意产出的弹性,其经济学的含义是:合意产出每增加1%引起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的增长率,反之亦然;不合意产出每减少1%引起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的增长率,反之亦然。通过lnD0(x1,x2,x3,y,z1,z2,z3,z4)=-μ,μ≥0,可以直接求出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为:D0=exp(-μ)。
2研究结果
2.1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分析
2.1.1估计结果分析与检验
通过对2000-2012年期间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21个区县的投入、产出变量进行规范化处理后,采用上述约束条件对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具体结果见表1。根据参数估计值,可以对参数化超越对数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相关检验。首先,检验合意产出与不合意产出的零结合性假定条件能否得到了较好的适配。在上述的模型分析中,可得知(y,z)∈P(x)与D0(x,y,z;gy,gz)具有一定的等价性。因此,可以分析y>0的情况下,计算D0(x,y,0;gy,gz)的值来判断零结合性成立,即没有不合意产出也就不会有合意
产出,不合意产出是生产合意产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附属
产品。对21个区县的273个样本(21×13)的检验,结果得到有249个样本符合零结合性,占样本的比例达到了93.77%,绝大部分样本满足该条件,说明合意产出与不合意产出的零结合性条件成立。其次,检验0 2.1.2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分析 根据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理论,采用参数化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出2000-2012年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21个区县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效率,根据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取值的大小衡量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对协调程度。2000-2012年期间农业面源污染平均排放效率为0.649 9,并且呈现“V”形波动状态(见表2)。为了进一步分析协调性的动态变化,将2000-2012年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2005-2008年和2009-2012年),这三个阶段协调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645 8、0.620 5、0.684 4。尤其是第三个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性指数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性、大力加强农业和农村环境的整治等措施,提升了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的协调性。 根据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地理位置,将其划分为库尾都市核心区(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和南岸)、库尾都市外围区(北碚、渝北和巴南)、库尾低山丘陵区(江津)、库中平行岭谷区(长寿、涪陵、武隆、丰都、石柱和忠县)、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万州、云阳和奉节)和腹地外围山地(开县、巫山和巫溪),不同阶段各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平均排放效率如表3。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最高的是库尾都市核心区,其次是库尾都市外围区和库尾低山丘陵区,效率最低的是库中平行岭谷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都市核心区、都市外围区,人们比较关注农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区域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使得农业污染物排放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2农业面源污染影子价格测算 在获取了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参数后,可以计算农业面源污染4种污染物的影子价格。由于选取的合意产出为 农业生产总值,将合意产出的价格定为1,估算出的2000-2012年4种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如表4。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反映的是减少1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将会产生多少合意产出(农业产值)的损失。从表中可以看出,在2000-2012年期间,TN、TP、COD、NH3N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0.372 9万元/t、0.032 6万元/t、0.137 1万元/t、0.053 3万元/t,即减少1tTN、TP、COD、NH3N带来的农业总产值的损失分别为0.372 9万元、0.032 6万元、0.137 1万元、0.053 3万元。4种农业面源污染物之间影子价格相差比较大,因而处理不同的农业面源污染物面临的成本压力有所差别。从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看,对TN的处理难度较大,对TP的处理成本最小,4种污染物在库区排放规模巨大,污染物总成本仍然相当高。从污染物影子价格的年份来看,2000-2012年期间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有所波动,但总体上波动幅度不大,比较平稳。2000-2006年间各种污染物的影子价格
处于上升趋势,2006-2012年处于下降的趋势。
分区域来看,同一污染物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影子价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区域2000-2012年间的平均影子价格如表5。库区库中平行岭谷区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最高,是因为该区是重庆的粮仓,耕地分布最为集中,农业活动较为活跃,这与地形相对平缓、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农垦历史悠久等有很大关系,同时该区域也具有畜禽养殖所需要的资源、场地、人力等条件,是重庆市主要的畜禽养殖基地分布区;库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和库区腹地外围山地区的影子价格次之,因地势起伏较大,农业生产便捷性程度较平行岭谷区低,但是两区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逐渐被利用,发展独具山地特色的名、特、优和反季节高附加值产品,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山地特色畜禽养殖较为发达,为库区第二大畜禽养殖分布区;库区库尾都市核心区的污染物平均影子价格较低,是由于该区域农业活动逐渐朝都市休闲、观光和旅游方向转变,体现景观、生态、服务等观赏价值。4种农业面源污染物各区域的平均影子价格也存在一定差异,这意味着不同区域在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成本方面具有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命令控制型措施来控制污染不能有效地削减污染成本,也不能起到良好的减排效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合理引导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行为和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等措施可能更为有效。
3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采用参数化方向性距离函数估计得到的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值明显低于梁流涛[28]对重庆结果估计。梁流涛估计的1997-2009重庆市农业污染物排放效率的平均值为0.712 0,而我们采用参数化方向性距离函数估计的2000-2012年期间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的农业污染物排放效率的平均值为0.649 9。导致结果差异的原因除了方法上和时间段的差异外,在此,实证选取的是库区的21个区县,其它区县因
不属于库区未予以考虑,同时我们选取的不合意产出不仅仅是TN、TP、COD,还包括了NH3N,我们采用的数据是县域数据,相比梁流涛采用的省域数据更为微观,数据越微观,结果越接近真实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在不同的区域存在较大的差别,同一种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在不同区县也存在巨大差异。然而,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来自两部分,其一是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过程,主要是降雨径流的迁移过程;其二是污染物的产生过程,主要是人为污染排放等[29]。因此,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的主要变量。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规模小和分散经营的特点,农户生产经营更多地受家庭特征的影响,有关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的决定因素主要从农村家庭特征和降雨径流的角度考虑。首先是经济因素,包括农户收入水平和农产品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会使农户收入增加,一方面可能会使农户通过加大农药、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取更多的农业产出,但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30],影响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使农民投入高质量的生产资料(控释肥),这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利用,从而有利于排放效率的提高和影子价格的降低;其次是农户的受教育水平与农业技术培训。农户教育水平提高与农业技术培训让农户掌握了科学的施肥方法,农户化肥、农药的施用会考虑土壤作物和施肥制度等因素,能够在生产中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施肥用药,更有效地发挥化肥、农药的增产作用。农户教育水平提高与农业技术培训也能使农户在畜禽养殖上做到更科学合理地循环利用畜禽粪便。再次是农户的耕地规模、产业结构比重和农村基础设施。三峡库区坡耕地约占耕地面积的95.3%,坡耕地面积比重较大,且主要是缓坡耕地[29],考虑人均耕地面积变量时对耕地的地势不再作细分。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都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有利于减缓农业面源污染;最后降雨径流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自然因素,一般来说,降水量越大,水土流失就越严重,污染程度越高。这样,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有: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人均GDP),农产品价格指数(FPI),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用平均受教育年限(EDU),农业产业结构分别用畜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Animal)、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PS)、人均耕地面积(Land),农业生产设施条件用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Inv)和降雨径流(RR)等方面为解释变量,以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ETE)和污染物的影子价格(SP)为被解释变量,使用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21个区县2000-2012年数据,分别构建面板数据随机效应Tobit模型:
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两个方程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看,农业产业结构中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越大效率越低,说明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设施条件的改善能有效地提高排放效率,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农户受教育水平程度能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农户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方便他们获取农业方面的信息,减少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科学合理地施肥;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越大排放效率越低,主要是由于在库区,畜禽养殖的粪便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压力增大;降雨径流越大,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越低,其它变量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的作用不很明显。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影响因素看,农业结构中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农业生产设施投资、农业人均GDP、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负相关,这些变量会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即边际减排成本越低;农产品价格指数、农业产业结构畜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和降雨径流的提高都会使影子价格提高即边际减排成本增加。无论从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还是从降低影子价格来看,需要采取调整农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和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等措施,从源头调控农业面源污染。
4结论
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增强流域水资源的安全性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采用参数化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对2000-2012年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21个区县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进行了估计,并对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农业面源污染影子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2000-2012年期间,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平均排放效率为0.649 9,并且呈现“V”形波动状态。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最高的是库尾都市核心区,其次是库尾都市外围区和库尾低山丘陵区,效率最低的是库中平行岭谷区。TN、TP、COD、NH3N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0.372 9万元/t、0.032 6万元/t、0.137 1万元/t、0.053 3万元/t。库区库中平行岭谷区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最高,库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和库区腹地外围山地区的影子价格次之,库区库尾都市核心区和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最低。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来看,库中平行岭谷区、库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和库区腹地外围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效率低,污染物的影子价格高,它们是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地区。
从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的因素看,农业产业结构中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越低、农业生产设施条件的改善、农户受教育水平程度的提升能够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越大和降雨径流值越高,排放效率越低,其他变量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的作用不很明显。从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因素看,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农业人均GDP增加、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负相关即这些变量值越大,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越低;而农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农产品价格指数、农业产业结构畜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和降雨径流值越高都会使污染物的影子价格提高。
减少农业产业结构中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加大农业生产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3个因素对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降低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统筹考虑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特征,确保粮食作物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大的农作物种植规模,走“两型农业”之路。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和农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减少和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户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体,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排离不开农户的积极参与,提高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也是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物影子价格的重要途径。
(编辑:刘照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金书秦,沈贵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困境摆脱与绿色转型[J].改革,2013,231(5):79-87.[Jin Shuqin, Shen Guiyin. To Get Rid of the Predicament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J].Reform, 2013, 231(5):79-87.]
[2]严素定.黄石市农业面源污染的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9):225-228.[Yan Suding.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Huangshi, Hubei Province [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8,24(9):225-228.]
[3]熊伟,王久臣,汤文志,等.三峡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初构[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4):203-209.[Xiong Wei, Wang Jiuchen, Tang Wenzhi, et al. Establishment of Integrative Circular Agroecology System for Multiple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3,29(14):203-209.]
[4]唐学玉,张海鹏,李世平.农业面源污染防空的经济价值:基于安全农产品生产户视角的支付意愿[J].中国农村经济,2012,(3):53-67.[Tang Xueyu, Zhang Haipeng, Li Ship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duction Households [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2,(3):53-67.]
[5]Shephard R W. Theory of Cost and Production Functions [M].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6]Chung Y H, Fre R, Grosskopf S. 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Approach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3):229-24.
[7]Rolf F, Shawna G, William L W. Shadow Prices and Pollution Costs in US Agricultur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6(1):89-10.
[8]Karimov A. Economic Inefficiency and Shadow Prices of Inputs: The Case of Vegetable Growing Farms in Uzbekistan [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3,(5):403-412.
[9]杨俊,陈怡.基于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6):153-157.[Yang Jun, Chen Yi. Empirical Study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rowth under the Binding of Environment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6):153-157.]
[10]梁流涛.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9):1702-1708.[Liang Liutao. Coordination of Agricultural Growth with Environment [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2, 32(9):1702-1708.]
[11]潘丹,应瑞瑶.环境污染约束下农业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及其动态分布演进[J].中国科技论坛,2013,(5):60-67.[Pan Dan, Ying Ruiyao. Regional Disparity and Dynamic Distribution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 und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straint [J].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2013, (5):60-67.]
[12]潘丹,应瑞瑶.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J].生态学报,2013,33(12):3837-3845.[Pan Dan, Ying Ruiyao. Agricultural Ecoefficiency Evaluation in China Based on SBM Mode [J].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3, 33(12):3837-3845.]
[13]闵锐,李谷成.“两型”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3,33(3):144-149.[Min Rui, Li Gucheng. Grain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China from the “Twooriented” Perspective [J].Economic Geography,2013,33(3):144-149.]
[14]Falavigna G, Manello A, Pavone S.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Productivity and Public Funds: The Case of the Italian Agricultural Industry [J].Agricultural Systems,2013,121:73–80.
[15]李谷成,范丽霞,闵锐.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基于环境规制的省级农业环境效率排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0):21-35.[Li Gucheng, Fan Lixia, Min Rui.The Coordin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J].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2011,(10):21-35.]
[16]陈敏鹏,陈吉宁,赖斯芸.中国农业和农村污染的清单分析与空间特征识别[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6):751-755.[Chen Minpeng, Chen Jining, Lai Siyun. Inventory Analysi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Pollution [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6, 26(6):751-755.]
[17]赖斯芸,杜鹏飞,陈吉宁.基于单元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调查评估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9):1184-1187.[Lai Siyun, Du Pengfei, Chen Jining. Evaluation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Based on Unit Analysis [J].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ion,2004,44(9):1184-1187.]
[18]钱晓雍,沈根祥,郭春霞,等.基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2):103-108.[Qian Xiaoyong, Shen Genxiang, Guo Chunxia, et al.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Based on Water Environmental Function Zoning [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1, 27(2):103-108.]
[19]肖新成,何丙辉,倪九派,等.农业面源污染视角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资源的安全性评价:基于DPSIR框架的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8):2324-2331.[Xiao Xincheng, He Binghui, Ni Jiupai, et al. Safety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ongqing Se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Based on DPSIR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Source [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13,33(8):2324-2331.]
[20]肖新成,谢德体,倪九派. 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1):111-119. [Xiao Xincheng,Xie Deti, Ni Jiupai. Coupling State of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 Under Emission Mitigation and Sink Enhancement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A Case Study of Zhong County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4, 22(1):111-119.]
[21]国涓,刘丰,王维国.中国区域环境绩效动态差异及影响因素:考虑可变规模报酬和技术异质性的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12):2444-2456.[Guo Juan, Liu Feng, Wang Weiguo. Dynamic Differences and Factors Affecting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China: Variable Return to Scale and Technology Heterogeneity [J].Resources Science, 2013, 35(12):2444-2456.]
[22]石风光.中国地区环境技术效率的测算及随机收敛性检验[J].系统工程,2013,31(1):61-67.[Shi Fengguang. Calculation and Stochastic Convergence Test o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China [J].Systems Engineering, 2013, 31(1):61-67.]
[23]Lozano S,Gutierrez E. Nonparametric Frontier Approach to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opulation GDP,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J].Ecol.Econ,2008,66(4):687-699.
[24]Fare, Grosskopf. A Comment on Weak Disposability in Nonparametric Production Analysis [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9, 91(2):535-538.
[25]Andre, Herrero, Riesgo. A Modified DEA Model to 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Objectiv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s [J].Omega,2010,38:371-3822.
[26]Murty M N, Kumar S, Dhavala K K. Measur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in India [J].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 2007, 38(1):31-50.
[27]袁鹏,程施.我国工业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估计[J].统计研究,2011,28(9):66-73.[ Yuan Peng, Cheng Shi. Estimating Shadow Pricing of Industrial Pollutions in China [J].Statistical Research,2011,28(9):66-73.]
[28]梁流涛,曲福田,冯淑怡.基于环境污染约束视角的农业技术效率测度[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9):1580-1588.[Liang Liutao, Qu Futian, Feng Shuyi.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fficiency Measurement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2, 27(9):1580-1588.]
[29]石嫣,程存旺,朱艺,等.中国农业源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兼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12(2):27-31.[Shi Yan, Cheng Cunwang, Zhu Yi, et al.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n China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Prevention: Analysis on the 1th National Survey of Pollution Sources Bulletin [J].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1, 23(2):27-31.]
[30]李晓红,韩勇,郑阳华.三峡库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效益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