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多情景模拟分析

2014-12-01 22:05宁佳刘纪远邵全琴樊江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大气环境西部地区水环境

宁佳+刘纪远+邵全琴+樊江文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降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有利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可为西部地区今后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10年的GDP数据和污染物排放数据,以及国家“十二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水环境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为指标,对西部地区不同省市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设定了四种不同的排放水平情景,在不同情景下核定了西部各省市的GDP潜在增长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可分为三类:一类省市包括重庆、陕西、四川三省市,该区环境承载力接近超载,需按2010年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排放才可支持其经济高速发展,达到其规划的GDP增长率;二类省市包括西藏、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等五省市,环境承载力有一定空间,能够支持该区到“十二五”、“十三五”的经济发展目标;三类省市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四省市,环境承载力空间较大,能够支持该区较高的GDP发展速率。针对不同省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应以东部先进省市污染物排放水平或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水平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在今后承接各类产业时,提高环境污染物排放要求。广西、云南、西藏、贵州、内蒙古五省市在今后发展中,应以全国平均或东部平均污染物排放水平为目标,适当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在满足国家对各省份环境要求下,稳步进行经济发展。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四省市由于目前环境容量较大,可以在现有水平下,稳步进行经济发展。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多情景模拟,大气环境,水环境,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11-0136-11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11.018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新评估,于是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概念相继提出。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对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界定是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定义[1-2]。其中,高吉喜对环境承载力的定义,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3],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环境承载力反映了资源环境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相互适应的程度,它的大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质量要求密切对应,不同发展水平情形下,其内涵和外延有很大差别[4-5]。环境容量是环境承载力的一种表征。一般所指的环境容量是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特定的环境(如城市、水体等)的容量与该环境的社会功能、环境背景、污染源位置(布局)、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环境自净能力等因素有关[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爆发,引起了地球承载能力及相关问题的广泛开展,人们在充分认识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环境管理与规划之中[2]。1992年,叶文虎[7]等学者进行了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科学意义的研究。Daily[8]等进行了人口、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承载力的关系研究。1995年,Arrow等发表了“经济增长、承载力和环境”一文,在学界和政界均产生了极大的反响[9]。1996 年,彭再德等进行了环境承载力理论及量化方法的研究[10]。1997 年,唐剑武等学者分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本质和特点,用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了在不同人类政策行为作用下环境承载力的大小[11]。2000年,Saveriades对塞浦路斯东海岸的旅游承载力进行了研究[12]。2002年,美国环保局进行了四个镇区环境承载力研究具体计算了四个湖泊的环境承载力,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湖泊水质的建议[13]。2003年,Furuya进行了日本北部水产业环境承载力的研究[14]。邱鹏基于供需比较的视角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评价了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15]。环境承载力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的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中。环境承载力的量化研究主要是对指标体系的研究[16],彭再德[10]、洪阳[17]、唐剑武[11]等人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学者以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构建环境承载力模型来进行分析评价,李定策[18]、王宁[19]、李素清[20]、陈新凤[21]、左其亭[22]等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是提供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供给区,但西部地区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生态环境问题最为频发的地区。本文选取了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水环境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为指标,对西部地区不同省市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了多情景模拟分析。研究结果可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西部地区今后的发展。

1 研究区概况与评价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十二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0%。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6.5%,可开发水能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90%。受地形、气候、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的影响,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具有西北少、西南多的特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的几十年中,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加剧了自然灾害危害程度,造成了生命财产巨大损失,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评价指标

环境容量的评价主要依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将排入某一特定区域环境的污染物量控制或削减到某一要求的水平之下,以限制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其中,目标总量控制即把允许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范围内。目标总量控制的“总量”指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管理上认为规定能达到的允许限额。目标总量控制是根据环境目标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的控制,是根据污染现状及环境规划所制定的,所以它是较为实用的、初级阶段的总量控制。

环境容量的评价一般从保护区域内的大气、水、噪声、固废、辐射、生态等环境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因此,评价区域内环境容量,需要分别评价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及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在给定的区域内,达到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而允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就是该区域该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容量[23]。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水质目标约束条件下,水体自然状态所能承受的污染物负荷。

区域内环境容量评价,主要包括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评价和区域水环境容量评价两个方面。国家进行总量控制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水体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因此,本研究选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作为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评价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作为区域水环境容量的评价指标。

1.3 数据来源

2015年国家“十二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数据,来源于《“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10年污染物排放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10年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

1.4 评价方法

核定在2015年和202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下,不同排放水平的西部各省(市、自治区)GDP潜在增长率。基本公式:

Gi =Qi/Ci(1)

其中,Gi为2015年或2020年省(市、自治区)GDP总量;Qi为2015年和2020年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Ci为2015年和2020年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设定为4种排放水平:

(1)排放水平1:设定为2010年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一种污染物排放水平。

(2) 排放水平2:设定为2010年全国平均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较好的一种污染物排放水平。

(3) 排放水平3:设定为2010年东部地区平均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更好的一种污染物排放水平。

(4) 排放水平4:直辖市设定为2010年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平均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省设定为2010年东部地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平均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最好的一种污染物排放水平。

以上4种排放水平下的Ci由以下公式计算:

Ci = Qk/ Gk(2)

其中,Ci为2010年省(市、自治区),地区或全国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Qk为2010年省(市、自治区),地区或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Gk为2010年省(市、自治区),地区或全国GDP总量。

利用核定得到2015年和2020年5种用水水平下的潜在GDP总量,利用公式(3)可计算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潜在GDP年均增长率。

a=nGy/Gx-1(3)

其中,a为GDP潜在年增长率,Gy为2015年或2020年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潜在GDP总量,Gx为2010年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GDP总量,n为年份数。

2 总量控制计划与万元GDP污染物排放水平

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年》中西部省(市、自治区)201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

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文件)中2015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得到西部各省2010年和2015年的污染物排放量(见表1和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到,西部各省的2015年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与2010年相比,氨氮排放指标增加的是青海,增幅达14.58%,指标没有变化的是西藏和新疆,其他省份排放指标均有一定的下降,降幅在7.5%-10%之间;COD排放指标增加的是青海,增幅达18.27%,指标没有变化的是西藏和新疆,其他省份排放指标均有一定的下降,降幅在5.5%-8%之间。从表2中可以看到,西部各省的2015年大气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与2010年相比,SO2排放指标增加的是青海和甘肃,青海的增幅达14.58%,甘肃的增幅仅为1.93%,指标没有变化的是西藏和新疆,指标降幅较大的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降幅在7%-9%之间,其他省份的指标降幅在3.5%-5%;COD排放指标增加的是青海,增幅达15.52%,指标没有变化的是西藏和新疆,指标降幅较大的为广西、贵州和陕西,降幅在8.5%-10%之间,其他省份的指标降幅在3%-7%。

根据前述计算方法,可以得到2010年西部各省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表3)。从表3可以看到,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东部地区的万元GDP氨氮排放量、万元GDP的COD排放量、万元GDP的SO2

排放量、万元GDP氮氧化物排放量平均分别为0.456 kg/万元、4.180 kg/万元、3.242 kg/万元、3.844 kg/万元,西部

地区平均分别为0.762 kg/万元、7.741 kg/万元、10.014 kg/万元、7.525 kg/万元,全国平均分别为0.604 kg/万元、5.817 kg/万元、5.167 kg/万元、5.182 kg/万元。其中,内蒙古的万元GDP氨氮排放量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西藏和陕西的万元GDP的COD排放量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的万元GDP的SO2排放量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重庆和四川的万元GDP氮氧化物排放量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 2015年和2020年总量控制下的潜在GDP增长率核定结果分析

3.1 2015年的核定结果

根据前述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基于2015年排放控制总量和3种万元GDP污染物排放水平下的西部各省潜在GDP增长率(见表4至表6)。由表4可知,如果西部各省按照2010年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水平1)发展,在2015年各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下,GDP增长基本没有空间,基本上均为负增长。由此可见,该排放水平不能支持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表5可知,如果西部各省按照2010年全国平均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水平2)发展,在2015年各

省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3.068%,在2015年各省COD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

潜在GDP平均增速为4.620%,在2015年各省SO2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12.997%,在2015年各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6.471%。在2015年各省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0.356%,甘肃次之,达到了9.626%,内蒙古、陕西、重庆、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内蒙古和陕西为负值,内蒙古最低。在2015年各省COD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8.120%,新疆也比较高,达到了12.462%,陕西、重庆、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为负值。在2015年各省SO2总量控制目标下,贵州和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分别达到了34.892%和33.413%,甘肃和青海也比较高,四川、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为负值,西藏的最低,为-31.343%。在2015年各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35.368%,广西、重庆、四川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为负值,四川的最低,为-8.314%。

由表6可知,如果西部各省按照2010年东部平均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水平3)发展,在2015年各省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9.030%,在2015年各省COD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11.768%,在2015年各省SO2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24.037%,在2015年各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13.022%。在2015年各省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6.372%,甘肃也比较高,达到了15.967%,内蒙古、陕西、重庆、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内蒙古最低为负值。在2015年各省COD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26.192%,新疆也比较高,达到了20.146%,陕西、重庆、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小于5%。在2015年各省SO2总量控制目标下,贵州和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分别达到了48.070%和46.447%,甘肃和青海也比较高,四川、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西藏的最低,为负值。在2015年各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43.698%,广西、重庆、

四川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四川的最低,为负值。

由表4至表6可以看出,表中的3种污染物排放水平均不能满足四川、陕西和重庆的经济发展,因此本研究对此三省市设置了污染物排放水平4,即将重庆污染物排放水平设定为东部京津沪三市2010年的平均万元GDP污染物排放水平,将四川和陕西污染物排放水平设定为东部浙江、广东和江苏三省2010年平均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估算其2015年的潜在GDP(见表7)。

由表7可知,重庆只要参照京津沪2010年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水平,就能在“十二五”期间保持12%以上的增长率。四川按照广东、江苏和浙江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发展,若不受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限制,潜在GDP增长率可达10%以上,但受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限制,潜在GDP增长率仅为1%左右。陕西按照广东、江苏和浙江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发展,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可支持5%以上的潜在GDP增长率,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可支持15%以上的潜在GDP增长率。故四川省和陕西省即使按照2010年全国污染物排放水平最先进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在2015年污染物总量控制下也只能保持小于8%的增长率,可能只有提高污染物控制指标

才能解决陕西和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污染物排放问题。

3.2 2020年的核定结果

根据前述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基于2020年排放控制总量和3种万元GDP污染物排放水平下的西部各省潜在GDP增长率(见表8至表10)。由表8可知,如果西部各省按照2010年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水平1)发展,在2020年各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下,GDP增长基本没有空间,基本上均为负增长。由此可见,该排放水平不能支持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表9可知,如果西部各省按照2010年全国平均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水平2)发展,在2020年各省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1.523%,在2020年各省COD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2.284%,在2020年各省SO2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6.300%,在2020年各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3.185%。在2020年各省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5.050%,甘肃也比较高,达到了4.703%,内蒙古、陕西、重庆、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内蒙古和陕西为负值,内蒙古最低。在2020年各省COD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8.683%,新疆也比较高,达到了6.048%,陕西、重庆、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为负值。在2020年各省SO2总量控制目标下,贵州和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分别达到了16.143%和15.505%,甘肃和青海也比较高,四川、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为负值,西藏的最低,为-17.141%。在2020年各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6.348%,广西、重庆、四川等省的GDP增长率较

低,为负值,四川的最低,为-4.247%。

由表10可知,如果西部各省按照2010年东部平均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水平3)发展,在2020年各省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4.418%,在2020年各省COD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5.720%,在2020年各省SO2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11.371%,在2020年各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下,西部地区潜在GDP平均增速为6.312%。在2020年各省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8.046%,甘肃也比较高,达到了7.688%,内蒙古、陕西、重庆、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内蒙古最低,为负值。在2020年各省COD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2.335%,新疆也比较高,达到了9.611%,陕西、重庆、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在2020年各省SO2总量控制目标下,贵州和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

高,分别达到了21.684%和21.015%,甘肃和青海也比较高,四川、西藏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为负值,西藏的最低,为-13.187%。在2020年各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下,宁夏的潜在GDP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9.874%,广

西、重庆、四川等省的GDP增长率较低,四川的最低,为负值。

由表8至表10可以看出,表中的3种污染物排放水平均不能满足四川、陕西和重庆的经济发展,因此本研究对此三省市设置了污染物排放水平4,即将重庆污染物排放水平设定为东部京津沪三市2010年的平均万元GDP污染物排放水平,将四川和陕西污染物排放水平设定为东部浙江、广东和江苏三省2010年平均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估算其2020年的潜在GDP(见表11)。

由表11可知,重庆只要参照京津沪2010年的万元GDP污染物排放水平,若不受大气环境污染物限制,潜在GDP增长率在10%左右,但受大气环境污染物中氮氧化物指标限制,潜在GDP增长率仅为6%左右。四川按照广东、江苏和浙江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发展,若不受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限制,潜在GDP增长率可达5%以上,但受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限制,潜在GDP增长率不到1%。陕西按照广东、江苏和浙江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发展,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可支持2.5%以上的潜在GDP增长率,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可支持7.5%以上的潜在GDP增长率。故重庆、四川省和陕西省即使按照2010

载能力分成3类(见表12和表13)。第1类主要包括重庆、陕西、四川三省市,该区环境承载力空间较小,环境承载力接近超载,需要按2010年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排放才可支持其经济高速发展,达到其规划的GDP增长率。污染物排放水平应向国内最发达地区甚至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水平靠齐。第2类主要包括西藏、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五个省(市、自治区),该区环境污染排放情况适中,环境承载力有一定的空间,能够支持该区各省(市、自治区)到“十二五”、“十三五”的经济发展目标。第三类主要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个省(市、自治区),该区有较大的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空间相对较大,能够支持该区较高的GDP发展速率。

具体分析,一类省份中的重庆市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均已超载,陕西省水环境容量已超载,四川省大气环境容量已超载。在今后的发展中,重庆应侧重控制水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陕西应侧重控制水环境污染物中的氨氮排放量,四川应侧重控制大气环境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二类省份大部分省份环境承载力还有一定的空间,但个别省份在大气环境容量或水环境容量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超载,如西藏和内蒙古的水环境容量,广西的大气环境容量。除超载的个别情形外,目前该类省份的大气环境污染物控制指标和水环境污染物控制指标基本上能够满足该区在“十二五”一定的经济发展要求,但在“十三五”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指标对经济发展速度稍有一定的限制。具体而言,西藏、贵州、云南、内蒙古会受限于水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广西会受限于大气环境污染物控制指标。故在今后的发展中,大部分省份要侧重控制水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即氨氮和COD的排放量,其中,西藏要侧重控制氨氮排放,贵州、云南、内蒙古要侧重控制COD排放,而广西需要侧重控制大气环境污染物中的SO2排放。三类省份中,环境容量空间相对较大,若该区能达到东部或全国平均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该区可以支持较大的GDP年增长率。

4.2 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相对于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环境污染控制指标相对较低,在现有污染物排放水平下,甚至达到全国平均污染物排放水平和东部平均污染物排放水平下,这些省份能够支持的年GDP增长率速度仍然不高,发展空间不大。只有这些省份达到东部先进省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甚至是先进国家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时,这些省份才有一定的经济发展空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这三个省份的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设定相对较低。相较而言,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四省市的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设定相对较高,可以在满足当地发展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污染控制指标。广西、云南、西藏、贵州、内蒙古五个省市的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设定相对合理,能够基本上满足“十二五”经济发展需求。

针对西部各省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应以东部先进省市污染物排放水平或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水平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在今后承接各类产业时,提高环境污染物排放要求。广西、云南、西藏、贵州、内蒙古五省市在今后发展中,应以全国平均或东部平均污染物排放水平为目标,适当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在满足国家对各省份环境要求下,稳步进行经济发展。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四省市由于目前环境容量较大,可以在现有水平下,稳步进行经济发展。

(编辑:王爱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晓丽,方创琳.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5): 36-42. [Liu Xiaoli, Fang Chuanglin.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Study on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of City Cluster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8, 27(5): 36-42.]

[2]王俭,孙铁绗,李培军,等.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4): 768-772. [Wang Jian, Sun Tieheng, Li Peijun,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5, 16(4): 768-772.]

[3]高吉喜.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Gao Jixi. Explore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1.]

[4]邓伟.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J]. 地理研究, 2010, 29(6): 959-969. [Deng Wei. Discussion on Mountain Area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6): 959-969.]

[5]董文, 张新, 池天河. 我国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1, 13(2): 177-183. [Dong Wen, Zhang Xin, Chi Tianhe.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 Principal Function Area Division at Provincial Level [J].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13(2): 177-183.]

[6]周能芹. 区域环评中环境容量估算和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J]. 环境研究与检测, 2007, 20(1):16-20. [Zhou Nengqi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Could Capacity Estimation and Total Control Programs [J]. Environmental Study and Monitoring, 2007, 20 (1): 16-20.]

[7]叶文虎, 梅凤桥, 关伯仁. 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科学意义[J]. 环境科学研究, 1992, 5(增刊): 108-111. [Ye Wenhu, Mei Fengjiao, Guan Boren.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heory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J].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2, 5 (Suppl): 108-111.]

[8]Daily G C, Ehrlich P R. Population, Sustainability, and Earths Carrying Capacity [J]. Bio Science, 1992, 42(10): 761-771.

[9]Arrow K, Bolin, Costanza R, et al. Economic Growth,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Environment [J]. Science, 1995, 268: 520-521.

[10]彭再德, 杨凯, 王云.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16(1): 6-10. [Peng Zaide, Yang Kai, Wang Yun. The Primary Exploring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AESC [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1996, 16(1): 6-10.]

[11]唐剑武,郭怀成, 叶文虎.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1997, 17(1): 6-9. [Tang Jianwu, Guo Huaicheng, Ye Wenhu.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1997, 17(1): 6-9.]

[12]Saveriades A. Establishing the Social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for the Tourist Resorts of the East Coast of the Republic of Cyprus [J]. Tourism Man, 2000, 21(2): 147-156.

[13]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Four Townships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tudy [M]. 2002: 1-26.

[14]Furuya K.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an Aquaculture Ground of Seaweed and Shellfish in Northern Japan//Determining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Coastal and Marine Areas: Progress, Constraints and Future Options [J]. PEMSEA Workshop Proceedings, 2003, 11: 52-59.

[15]邱鹏. 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软科学, 2009, 23(6): 66-69. [Qiu Peng. The Appraisal of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West [J]. Soft Science, 2009, 23(6): 66-69.]

[16]毛红章, 陈军. 武汉市环境承载力研究[J]. 理论与实践, 2006, (1): 72-77. [Mao Hongzhang, Chen Jun.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tudy in Wuhan [J]. Theory and Practice, 2006, (1): 72-77.]

[17]洪阳, 叶文虎.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 8(3): 54-58. [Hong Yang, Ye Wenhu.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8, 8(3): 54-58.]

[18]李定策, 齐永安. 焦作市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J].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 23(3): 220-223. [Li Dingce, Qi Yongan. Analysis of Atmosphere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in Jiaozuo City [J]. 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4, 23(3): 220-223.]

[19]王宁, 富丰珍, 董大娟. 大庆市综合环境承载力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18): 249-250. [Wang Ning, Fu Fengzhen, Dong Daju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Daqing [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7, 13(18): 249-250.]

[20]李素清, 王向东. 山西环境承载力及其环境变化机制与驱动力分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6(3): 10-13. [Li Suqing, Wang Xiangdong. Analysis on th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Mechanism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Its Drive Forces in Shanxi, China [J]. 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7, 6(3): 10-13]

[21]陈新凤. 山西省大气环境承载力初探[J]. 经济问题, 2006, (11): 79-81. [Chen Xinfe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 Shanxi Province [J]. On Economic Problems, 2006, (11): 79-81.]

[22]左其亭. 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关系[J]. 水利学报, 2005, 36(11): 1286-1291. [Zuo Qi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rying Capacity and Optimal Deployment of Water Resources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5, 36(11): 1286-1291.]

[23]袁远, 海热提, 马映军. 新疆绿洲环境容量计算[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16: 29-31. [Yuan Yuan, Hai Reti, Ma Yingjun.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ssessment of Xinjiang Oasis [J]. Urban Environment and Urban Ecology, 2003, 16: 29-31.]

[13]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Four Townships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tudy [M]. 2002: 1-26.

[14]Furuya K.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an Aquaculture Ground of Seaweed and Shellfish in Northern Japan//Determining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Coastal and Marine Areas: Progress, Constraints and Future Options [J]. PEMSEA Workshop Proceedings, 2003, 11: 52-59.

[15]邱鹏. 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软科学, 2009, 23(6): 66-69. [Qiu Peng. The Appraisal of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West [J]. Soft Science, 2009, 23(6): 66-69.]

[16]毛红章, 陈军. 武汉市环境承载力研究[J]. 理论与实践, 2006, (1): 72-77. [Mao Hongzhang, Chen Jun.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tudy in Wuhan [J]. Theory and Practice, 2006, (1): 72-77.]

[17]洪阳, 叶文虎.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 8(3): 54-58. [Hong Yang, Ye Wenhu.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8, 8(3): 54-58.]

[18]李定策, 齐永安. 焦作市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J].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 23(3): 220-223. [Li Dingce, Qi Yongan. Analysis of Atmosphere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in Jiaozuo City [J]. 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4, 23(3): 220-223.]

[19]王宁, 富丰珍, 董大娟. 大庆市综合环境承载力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18): 249-250. [Wang Ning, Fu Fengzhen, Dong Daju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Daqing [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7, 13(18): 249-250.]

[20]李素清, 王向东. 山西环境承载力及其环境变化机制与驱动力分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6(3): 10-13. [Li Suqing, Wang Xiangdong. Analysis on th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Mechanism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Its Drive Forces in Shanxi, China [J]. 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7, 6(3): 10-13]

[21]陈新凤. 山西省大气环境承载力初探[J]. 经济问题, 2006, (11): 79-81. [Chen Xinfe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 Shanxi Province [J]. On Economic Problems, 2006, (11): 79-81.]

[22]左其亭. 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关系[J]. 水利学报, 2005, 36(11): 1286-1291. [Zuo Qi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rying Capacity and Optimal Deployment of Water Resources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5, 36(11): 1286-1291.]

[23]袁远, 海热提, 马映军. 新疆绿洲环境容量计算[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16: 29-31. [Yuan Yuan, Hai Reti, Ma Yingjun.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ssessment of Xinjiang Oasis [J]. Urban Environment and Urban Ecology, 2003, 16: 29-31.]

[13]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Four Townships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tudy [M]. 2002: 1-26.

[14]Furuya K.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an Aquaculture Ground of Seaweed and Shellfish in Northern Japan//Determining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Coastal and Marine Areas: Progress, Constraints and Future Options [J]. PEMSEA Workshop Proceedings, 2003, 11: 52-59.

[15]邱鹏. 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软科学, 2009, 23(6): 66-69. [Qiu Peng. The Appraisal of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West [J]. Soft Science, 2009, 23(6): 66-69.]

[16]毛红章, 陈军. 武汉市环境承载力研究[J]. 理论与实践, 2006, (1): 72-77. [Mao Hongzhang, Chen Jun.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tudy in Wuhan [J]. Theory and Practice, 2006, (1): 72-77.]

[17]洪阳, 叶文虎.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 8(3): 54-58. [Hong Yang, Ye Wenhu.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8, 8(3): 54-58.]

[18]李定策, 齐永安. 焦作市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J].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 23(3): 220-223. [Li Dingce, Qi Yongan. Analysis of Atmosphere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in Jiaozuo City [J]. 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4, 23(3): 220-223.]

[19]王宁, 富丰珍, 董大娟. 大庆市综合环境承载力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18): 249-250. [Wang Ning, Fu Fengzhen, Dong Daju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Daqing [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7, 13(18): 249-250.]

[20]李素清, 王向东. 山西环境承载力及其环境变化机制与驱动力分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6(3): 10-13. [Li Suqing, Wang Xiangdong. Analysis on th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Mechanism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Its Drive Forces in Shanxi, China [J]. 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7, 6(3): 10-13]

[21]陈新凤. 山西省大气环境承载力初探[J]. 经济问题, 2006, (11): 79-81. [Chen Xinfe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 Shanxi Province [J]. On Economic Problems, 2006, (11): 79-81.]

[22]左其亭. 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关系[J]. 水利学报, 2005, 36(11): 1286-1291. [Zuo Qi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rying Capacity and Optimal Deployment of Water Resources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5, 36(11): 1286-1291.]

[23]袁远, 海热提, 马映军. 新疆绿洲环境容量计算[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16: 29-31. [Yuan Yuan, Hai Reti, Ma Yingjun.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ssessment of Xinjiang Oasis [J]. Urban Environment and Urban Ecology, 2003, 16: 29-31.]

猜你喜欢
大气环境西部地区水环境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贵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
大气环境监测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Android平台下的空气质量和天气情况查询应用设计与实现
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