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平,王其湧,熊少华(丰城矿务局总医院,江西 丰城 331141)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关节功能,已有几十年历史,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2月,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关节功能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关节功能60例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38~67岁,平均58.3岁。左髋33例,右髋27例。术前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双髋关节强直1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1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25例。术前均无髋关节手术史。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在髋后外侧处,纵行分开臀大肌,切开股方肌等外旋肌群,切开关节囊,充分暴露髋关节,在股骨小粗隆上方1~2cm处切断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采用天津泰山医用特殊钢器件厂提供的钴铬钼合金假体,57髋采用生物学固定,3髋采用骨水泥型固定。严格注意髋臼的准确安装,螺钉固定髋臼方向准确稳定,股骨柄安装要牢固、稳定。使用骨水泥固定要稍扩大髓腔,生物固定扩髓腔要稍小。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一般术后48h内拔除。术前1~2h静脉滴注抗生素1次,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2~7d预防切口感染。术后用丁字鞋固定防患肢内旋,4~5d后作股四头肌、屈膝、屈髋或被动膝、髋功能锻炼,术后2~4周扶双拐下床锻炼,术后8~12周开始慢慢负重走动锻炼功能。
采用髋关节外科学评价标准[1]进行分析。术后60例患者均超过1年以上随访,最长时间8年,平均三年半。按Merle 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价(表1)[1],分别根据患者髋关节疼痛、运动幅度、步行进行功能评估。三项评估结果相加,得分在17~18分为优,13~16分为良,9~12分为较好,8分及以下为差[1]。本组评价结果:优29例,良27例,较好4例,无差者。较好者为患者健侧髋关节僵直未按医嘱进行功能锻炼所致。术后每个患者都经多次X线检查证实,未出现1例髋关节假体松动或出现假体下沉现象,未发生1例人工髋关节假体脱位情况。其中2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症,根据Brooker分级均为I度。因本组病例获得随访时间还不够长,所以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长效观察,以观远期疗效。
表1 Merle 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价
在适应证选择上,笔者认为人工全关节的置换一定要掌握好年龄界限。全髋置换要求在65~70岁以下,最小不能小于50岁,因为年龄越轻活动量越大,容易出现磨损、松动、下沉及假体断裂的情况,后遗的并发症也越多,而且大部分要进行二次翻修手术。对有些骨质疏松患者,特别是髋关节处明显骨质疏松患者,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或畸形和特别肥胖者作人工关节髋置换术均需慎重全面考虑[2]。但有些较年轻患者,其他方法不如全髋置换理想,我们最小患者38岁,也有报道最小患者22岁,现代全髋关节假体有利于日后翻修,年龄可以适当放宽。手术中操作经验:①股骨颈截断时要轻柔操作,特别在髋关节强直的情况下,用骨刀截骨时易将股骨颈后缘打劈裂,若用动力锯则可避免。截骨面要与股骨颈纵轴垂直。②髋臼打固定孔前一定要反复测量臼罩的安置方向,保持外翻40~45°,前倾10~15°。使用可塑性钻头时尽量使其与臼罩面垂直,这样拧入髋臼钉时固定才牢固稳妥,且钉尾不会高出髋臼罩面,才容易顺利地安放臼衬,不易松动。③扩大股骨上段骨髓腔时,应从小到大,不能操之过急,若猛力捶击,有可能发生骨折。笔者认为:用髓腔锉时,最好进两下退一下,防止用力过大或进程受阻,造成股骨爆裂。一般最后髓腔扩大器要比预先用的人工股骨柄直径相当,这样标准柄捶入时与股骨上段髓腔才会有紧密接触。④放入金属球头时,要先选用试模股骨头并复位,测试髋关节各方向活动,以确定合适的颈长,并选择金属球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现代生物性全髋关节假体的固定都是通过髓腔内骨的再生,不断长入假体珍珠面涂层的微孔内面达到永久规定的效果。如果骨的新生失败,则全髋关节假体难以达到永久性生物学固定效果,远期可能出现假体松动,髋关节功能受损,甚至假体固定失败[3]。笔者认为:为防止假体松动,术后3个月以后才可以渐渐行负重锻炼。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关节功能,要求把握好全髋置换手术指征。术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安装髋关节假体准确到位,尽早锻炼髋关节功能,即能有效提升患肢功能状态,减少患髋不适,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达到治疗目的。
[1]赵炬才,张铁良.髋关节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207-208.
[2]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9-224.
[3]李佛保,盛璞义,韩士英,等.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颈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4,19(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