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丹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潜意识心理;焦虑情绪
一、班主任的困惑
2013年12月的一天,本校某高一班主任满脸愁容地来到心理咨询室,非常惋惜地谈起一名她曾寄予厚望的学生干部。这是一位经验丰富、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她说她们班的文文(化名)同学是个学习成绩优秀、能力强、有上进心的学生。高一刚开学文文就被选为学习组长,老师和同学都对这名看起来很有前途的学生干部苗子抱了不小的希望。可是好景不长,他们很快发现了这名学生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第一,不上进,组长当得好好的,不知为什么三番五次要辞职;第二,逃避责任,怕吃亏,老师交给他的任务,不认真去做;第三,自私,同学问他问题,他总是借口不会而拒绝回答;第四,小心眼、嫉妒,别的同学问老师题目,他就痛苦地学不进去;第五,不懂事,对班主任和父母的关心和开导无动于衷,甚至反感、逃避。
文文的这些问题不仅仅使原本期待他成为优秀学生干部的老师非常失望,还带来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方面的许多大大小小的麻烦。为此,班主任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越是对他好,他的问题越是严重。班主任对他很失望,百思不得其解,慨叹道:“从各方面因素综合评价来看,他明明就应该是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可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教育不好的问题孩子。是独生子女小毛病多,还是他品行本身真的有问题,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小阿斗?”说话间,这位班主任向我投来疑惑、绝望的目光。
二、这些不是品德问题,是潜意识焦虑情绪单向思维症状
我让这位班主任动员文文亲自来咨询室一趟。第二天,我见到了言谈举止颇具小干部风范的文文,怎么看也不像是班主任所说的那种一身毛病的学生。在我问他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时,他却说他想解决自己的考试焦虑问题。于是我只好先放下班主任关心的几个问题。
在诊断治疗考试焦虑的过程中,我帮文文梳理引起他考试焦虑的刺激点时,意外地发现这些刺激点中有一些恰好就是昨天文文班主任反映的几个问题的根本性原因。
“开学第二天,我被选为班干部。当班主任找我谈话,说到当干部的责任时,我感到心里特别慌、特别沉重,很有压力。”
“正式上课时,面对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看到成绩单,发现班级里的同学全都是高手,我的心里很沉重,很焦虑。”
“临近考试,对班级的责任、班主任的关心使我感到很内疚,焦虑迅速升级,心情沉重得难受。”
“上自习课一看到同学问老师难题,我的心里就非常着急,就再也学不进去。”
“第一周放假,回家后父母越是表示出对我的关心,我的内心就越是感到难受、焦虑。”
原来,班主任眼中文文的所谓品德问题其实是潜意识情绪反应问题,而且是很容易用技术迅速、彻底解决的问题。
于是,我一边给文文做考试焦虑治疗,一边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班主任所说的文文的那几个毛病分别进行诊断和技术干预。
1.明明是一个好班干部材料,怎么就是不上进?
在和文文交谈中,我问他:“当班干部对你来说有压力吗?”文文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说:“老师,我知道当学生干部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平时老师和我说起当干部的事情时我很高兴,很感兴趣,强忍着自己的兴奋怕老师看出来怪不好意思的。不知为什么,就是在老师一说到当干部的责任这句话的时候,我顿时感到胸口猛地一沉,然后就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干不了。后来又添了一个毛病,就是面对老师时我总是担心、害怕当干部影响学习成绩,总是想着要向老师提出辞职……其实过后想想也真的没什么,工作也并不多。”
文文还说,有一次他无意中看到同学们的成绩单时,发现班里同学的成绩都很好,全都是学习高手,他顿时变得更焦虑了。此时他再一想到自己当学生干部的事,就感觉像面临绝境一样紧张。于是,他向老师表达了自己不想当干部的请求。
我告诉文文,其实文文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在当班干部这个事件刺激面前产生了过敏性的焦虑情绪,并且该情绪又导致“灾难性思维”,即当焦虑高到一定水平时,容易在思考问题时只朝向可能发生灾难的方向检索知识进入思维过程,从来不往积极方向想,看不到积极因素。在元认知干预技术中称这种现象为情绪性单向思维效应。只要消除或降低这种过敏性的焦虑情绪,这种症状思维现象就会消失。
班主任在没有接受新潜意识心理学知识培训的前提下,不能诊断出文文的症状思维,以为是该生信心不足,便加大了思想教育工作,还动员家长敦促文文勇敢地承担干部工作。这样一来,反倒加重了文文的焦虑症状,文文认为自己得罪了老师、家长而更加感到焦虑,同时增加了新的不合理的过敏性退缩行为。于是,班主任一方面陷入工作困境,一方面误会文文是价值观、品德存在问题。
2.明明是当干部材料,为什么还逃避责任怕吃亏?
我继续问文文:“没辞职那段时间你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他说:“能逃脱就逃脱,尤其是临近考试复习时,一想到班级工作我就心烦,就怕影响我复习。为此班主任经常找我谈话,关心我、开导我。她越是这样,我越感到内疚、有压力。其实我也不想这样的,但就是做不到。”
文文的这种“逃避责任、怕吃亏”,实际上也是高焦虑情绪下的又一个过敏性的单向思维症状。如果不能诊断出其潜意识机制,只看表面,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品德不好、不懂事。如果只在意识层面上做思想工作、加大道德教育力度,就会毫无进展,导致师生双方都焦虑不堪、两败俱伤;如果从潜意识心理结构入手进行技术干预,把高焦虑情绪去掉,文文马上就会变成一个好学生、好
干部。
3.明明是个当干部的优秀生,怎么会自私?
“你和同学的关系怎么样?”我问道。他说:“一般吧。有的同学说我自私,因为我不愿意给别人讲题。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别人一问我题目,我就害怕他会超过我,内心绷得紧紧的,很难受,匆忙中就拒绝了。”
班主任认为的文文“自私”只是表面现象。文文本身是不想这样的,可别人一问他题目(刺激S),文文就会自动产生症状性的条件性高焦虑情绪反应(情绪反应E),接下来,就会自动地产生一种下意识的防御性的逃避行为(行为反应R)。其原理就相当于巴甫洛夫一摇铃,实验台上的狗就必然流口水一样,潜意识地无法抗拒。用临床技术把这个高焦虑情绪反应链消除了,这种“自私”便会马上“清除”得干干净净。
4.明明是个当干部的优秀生,怎会小心眼、妒忌?
我追问道:“那你说看见同学们问老师难题,心里着急,痛苦地学不进去是怎么回事?”文文说:“我们班有很多学习高手,如果我稍有懈怠,可能就被他们超过了。所以一看到同学去问老师题目,我就很痛苦,学不进去。很多同学都说我妒忌心太强,其实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人,也想改,我很难受。”
我告诉文文,这种所谓“小心眼、嫉妒”现象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障碍性质的性格行为现象。这种现象大多数情况下仅凭自己努力不能够克服,因为它是一种潜意识的症状反应,但是采用新的临床技术则可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5.明明是懂事的好孩子,怎么会反感父母的关心?
“你和父母的关系怎么样,为什么会说父母的关心让你感到难受?”我又问道。文文说:“我很爱我的父母,平时我也是对父母有礼貌、尊敬父母的好孩子。自从上高中以来,我感到自己的学习、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全完了。第一次放假回家后,父母一打听我的学习、和老师的关系、同学关系,我的内心就痛苦死了。我害怕看见他们充满期望、关切的眼神,顿时觉得无处躲藏。如果他们忽视我,可能我会好受些,于是我故意躲他们。从那以后,我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说来说去,还是在班级中的那几个焦虑情绪反应症状迁移到了家庭关系中。当无意中问起他的学习、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时,就等于刺痛了他心中的伤口,让他顿时产生极端的过敏情绪体验。于是,他的行为被误解为不懂事、和父母搞 “青春期逆反”。
最后,文文很委屈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和班主任解释,她是不会理解我的!”我安慰他说:“其实你是个好学生、好干部、好同伴、好儿子。有许多事,其实你是想做做不到,却做了相反的事,对吧?”“是啊,我就是这种情况,老师,您能帮助我吗?”文文瞪大了眼睛好像找到了知己。我自豪地告诉他说:“只要是你想改的、你想做的,老师都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让你改过来,做得到。老师会让你以一个有上进心、责任心、大度、有胸怀、品学兼优的男子汉形象出现在班主任面前。元认知干预技术会帮你做到:想学能学进、想做能做到、想放能放下。”
三、用情感组织者重塑新潜意识心理的临床技术操作
听说我能治好他的那些坏“毛病”,文文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非常兴奋,也很配合。我在治疗考试焦虑的过程中,顺便把文文这几个问题也列入治疗计划,针对每一个问题分别设计了治疗程序。其实际操作过程如下。
治疗之前,我和文文商定情感组织者的内容。文文说他非常想在长大后当一名法医。我趁此机会称赞了他的勇气和魄力,他很高兴。我们决定用他当上法医之后获得荣誉时的自信情感和作为出色的法医而产生的自豪感作为重塑积极个性品质的积极情绪源。再通过临床放松暗示训练使文文进入较深的放松状态,然后引导他想象自己大学毕业后当上法医时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和同事们合作并受到大家尊重时的愉快情绪。带着这种轻松、愉快的情绪和大度、豁达的胸襟再来想象他在班级有同学问自己题目时的场景。这时的文文因为焦虑情绪已经被自信、自豪情感状态下的轻松、愉快的情绪所替代,高焦虑情绪导致的逃避给同学讲题的症状完全消失。
这时我把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性知识夹带情感组织者输给文文,即:“看到同学过来问你题目,你面带微笑,很耐心地给他们讲起来。此时你感到给同学讲题的过程真美,真令人自豪,讲题过程中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加清晰、牢固了;你还被同学们夸奖、喜欢,你变成了一个热心人。体验一下这种激动、快乐的感觉……好,停下来做个深呼吸。”
第二个情绪和行为程序输入:“想象在自习课上,你正高效地复习,这时看见一位同学去问老师题目,此时你有一种自信的心情掠过脑海。你学得好,不需要问老师……你更自信、自豪了。”
第三个情绪和行为程序:“我们再想象,你现在是班级的学习组长,班主任很信任你,你做得很得心应手,同学们也很拥戴你;当老师再和你说起当干部的责任时,你内心涌起一股想把自己做了的工作向老师汇报的冲动;你能很好地为老师分忧,为同学们办事,你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那个大度、有胸襟的男子汉;体验这种被信任、被拥戴的感觉,你的心快乐极了……”
第四个训练情绪和行为程序:现在你想象自己是一位自信、自豪的成功法医,离开工作现场回到家里,看到父母正在为你准备午餐。你走过去和父母亲热地打招呼,做些亲近的语言交流。父母很高兴,又问起你当班干部的事以及你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你很大度、很自信、很放松愉快地和父母交流,兴致勃勃地把自己在班级中工作的情况讲给他们听。你享受着和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享受着父母给你的爱。再做个深呼吸,认真体验这种放松、愉快的感觉……”
就这样,每天坚持通过肌肉放松、情感组织者想象输入、新的积极情绪和行为程序输入等方式,调动文文积极的情绪情感,使他带着积极情绪情感多次想象他当班干部、与老师谈班干部责任、给同学讲题、同学问老师题目、父母和老师关心自己等场景中自己的积极表现。文文在这些情形下的情绪情感是积极的,行为程序方式是积极的,思维是积极的。这些积极情绪行为、积极思维和个性行为经过反复练习,变成了文文自动化的行为。文文本来就积极的品德和价值观与他的潜意识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思维统一起来了!
四、辅导效果
在七次训练之后,文文在现实生活中再次遇到当班干部、班级责任、给同学讲题、同学问老师题目、老师和父母关心等场景的时候,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他在这些场合变得积极、乐观、有上进心、有责任心……而且通过治疗,文文的考试焦虑也消除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都产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那个被误认为的“小阿斗”在短短的几天心理技术干预之后,变成了摆脱焦虑情绪困扰,思维、行为、态度变得积极的好班干部,老师的得力助手,成为了班级的“栋梁”。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庄河市重点高中,大连;116400)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