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针加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2014-11-30 08:08:42马海波张宪忠左加成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2期
关键词:洼田治疗仪中风

高 楠 马海波 张宪忠 宋 卫 左加成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中风病居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3大疾病 (脑血管病、癌症、心血管病)之首,而中风后有14%(大脑半球)~71%(脑干)患者伴发吞咽困难[1]。脑干与吞咽有关的颅神经核受损产生的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是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近年来,笔者采用舌针加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同时具有吞咽困难的症状,并确定为假性球麻痹引起者。中医诊断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经头颅 CT或 MRI证实,同时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伴有吞咽障碍,饮水呛咳,首次发病,病程1~7 d,意识清楚,年龄40~70岁的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脑病科脑梗死或脑出血中风患者112例,入组患者意识均清楚,且伴有吞咽障碍、饮水呛咳,其中5例患者因依从性差退出;4例因疗程未完成或对吞咽障碍治疗仪电极贴过敏较重,中途退出;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不能继续治疗而退出。共完成观察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n)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保持口腔卫生及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根据具体病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改善微循环、脱水及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舌针及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1)舌针疗法。选取心穴(位于舌尖部)、脾穴(沿舌面前后正中线向后1寸,旁开0.4寸)、肾穴(沿舌面前后正中线向后1.6寸,旁开0.4寸)。针刺前先给予1/5000高锰酸钾液漱口,以清洁口腔,让患者自然伸舌出口外(如舌不能伸出者,可由医者左手垫纱布敷料固定舌体于口外),常规消毒舌面各穴,选用28号1~1.5寸毫针快速斜向进针,进针0.5~1min,拇指向右大弧度捻转16次,最好出现舌体抽动,不留针。以上操作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3~5 d。(2)采用雅思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安放电极处皮肤进行脱脂处理,将治疗仪正极放在第7颈椎处、负极放在颌下与环状软骨之间,用系带固定电极片,松紧适度,启动仪器,先用方波脉冲刺激后得到数值A,用三角型波脉冲刺激得到数值B,通过公式a=g/A,推断出患者吞咽肌群损伤程度。根据菜单选择T/R低频刺激,刺激时间(T)为 1 s,休息时间(R)为 3 s,电流强度因人而异,不宜过强,以免患者出现不适导致喉部痉挛,以患者适应并能见到吞咽动作为最佳,刺激同时嘱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每次治疗时间20min,每日2次,12 d为1疗程,共2疗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4 疗效标准 根据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评定疗效[4]。治愈:洼田饮水试验达1~2级,能正常进食。显效:洼田饮水试验达3级,能基本进食,不需鼻饲,有呛咳。有效:洼田饮水试验达4级,能部分进食,需静脉补充营养。无效:洼田饮水试验达5级,完全不能经口进食[5]。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χ2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评分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障碍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评分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是因控制口、咽、喉、食道的神经功能紊乱所造成的。中风后异常吞咽过程主要表现为双唇不完全闭合、面颊肌张力降低、舌各方向活动范围缩小、吞咽反射延迟或不能启动,其中吞咽启动延迟、吞咽时间延长、喉头上抬不良发生频率最高。现代研究表明,吞咽中枢位于双侧大脑皮层运动区和运动前区,具有双侧不对称性分布特点。当主侧大脑半球受损后另一侧可以代偿,这使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成为可能[6]。

中医学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其病因病机是风、火、痰、瘀阻滞经络,经气不通,气血不畅,上扰神明,闭塞咽关舌窍所致;病位在心(脑),涉及脾、肾等脏腑。舌与脏腑又有密切联系,舌通过经络、经别、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与脏腑相联系。手少阴心经挟咽喉上行,经别系舌本;足太阴脾经上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循咽喉,挟舌本。舌针疗法是针刺舌体上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舌体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疾病。通过针刺舌体上心、脾、肾穴位,可刺激与舌有联系的经络,起到醒脑活血、疏通经气、通利关窍等作用,使清窍宣达、咽喉通畅,从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有研究表明,针刺使脑缺血猫的脑血流量明显增加,而脑血管阻力明显减弱,二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使脑血流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改善脑循环[4]。本研究结果显示,舌针比体针更明显提高病灶部位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使病灶部位不同程度缩小,激发脑神经细胞的功能活动,改善大脑功能。由此提示,舌针效应的发挥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能是通过皮层的调节,使特异性传导系统和非特异性传导系统相互达到平衡,建立脑血管侧支循环,促进损害部位的血流量增加,脑循环不全得到改善,得以重建大脑活动的神经环路[4]。舌针治疗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及家属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尽快配合恢复吞咽功能的训练,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对吞咽功能的恢复有很大促进作用,可以尽早地拔除胃管,恢复患者自行进食。最初宜少量进食无流质的松软面制食品,进而可食米饭,最后阶段才进食流质食品,可减少呛咳的机会。

舌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了舌针疗法对中风患者吞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客观依据,可以拓展舌针疗法在中风病中的运用。

[1]刘香华,刘爱珍,张学丽,等.针刺治疗中风舌本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0,20(6):325-328.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3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3.

[5]李敏.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6]贾海燕.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2,29(2):119-122.

猜你喜欢
洼田治疗仪中风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医药前沿(2021年15期)2021-07-16 10:07:02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