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
摘 要: 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经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要把这种“错误”当做一种资源,一种学生的学习材料,宽待这样的“错误”,并做到善于利用,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 错误 资源 宽待错误 善用错误
教育工作者总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认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少犯错误或是不犯错误。由此看来,“错误”成了教育教学的“敌人”。其实不然,“错误”是一种不能忽视的教学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1]。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宽待错误,更要善用错误,让错误发挥最大功效。
一、宽待错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这些非预设的“错误”,某些教师不知该如何解决,常常会回避这些问题,对其视而不见、避而不答,甚至是简单粗暴地打断孩子的发言。这时往往会用一些简单严厉的措词阻止孩子继续发言,并进行批评,如:“你错了,坐下。”“你要多动动脑筋。”教师的严厉批评、粗暴的语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回答问题时战战兢兢,生怕出错。教师这样的做法虽然阻断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却阻断了学生迈向成功的道路。
其实,学生的错误也是有价值的。教师要承认孩子的个别差异,允许孩子在学习上产生错误。当孩子出现错误时,真诚地帮助他们寻找错误原因,并加以引导,耐心等待他们顿悟。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回答问题时错了没关系,敢于答题就是好样的。如果你错了可以重答;答得不完整可以请同学补充;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随时发问;不同的意见可以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就不会有答错题被老师批评的忧虑,不会有被同学嘲笑的苦恼,更不会怕丢脸。这样学生才会解放自己,才会充满信心地敢说、敢做、敢问,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更加精彩。
二、善用错误
1.寻找错因,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回答错误或理解错误。这时,我们不必急于判断对错,给出答案。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寻找错误的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次,为了区分“渴”和“喝”这两个字,我让一位学生上黑板默写“口渴”和“喝水”这两个词,结果他默成了“口喝”和“渴水”。此时,我没有立即作出评判,而是让学生观察我的动作、表情:不停地舔着嘴唇,眉头紧锁的样子。告诉大家我现在很渴,并问:“渴了需要什么?”学生一同回答:“水。”“是的,我们需要的水化成了三点水。”我一边说一边写“渴”字,并把“渴”字中的“氵”描红。然后拿起茶杯喝水,让学生说说老师喝水用什么?“用口。”“是啊,喝水要用口。”我写出“喝”字,并把“喝”字的“口”描红。这样学生通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情分清了“渴”和“喝”,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所在,以后再用“渴”和“喝”写词语和句子时就不会混淆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的宝座。”[2]教师要好好利用课堂上的错误,化弊为利,帮助学生找到犯错的根源,根源找准了,学生理解了,难题解决了,错误率自然就降低了。学生再次碰到同样的问题时,就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2.将错就错,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的想法有时看起来非常“幼稚”,甚至是“错误”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握机会,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同角度进行引导点拨,则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能“将错就错”,启发学生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
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讨论自己有什么方法救人,比比谁的方法好。有的学生说找大人来救,有的学生说自己爬到缸上面把小孩拉出来,突然有一个学生说叫一辆吊车把孩子吊起来,引起了哄堂大笑,有的孩子立即提出:“在古代没有吊车。”我抓住机会,接着问:“如果在现代,那么这个方法可取吗?”有的学生说这是个好方法,有的学生说这样做行不通,因为开一辆吊车来要花费很长时间,等吊车开过来再救孩子,恐怕孩子已经没命了。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这个救人方案都是行不通的。最终一致认为司马光的方法最好,因为缸大,水深,水对缸中的小朋友的威胁最大,用石头砸缸,让水流出来,孩子就得救了。并且石头公园里就有,取材方便,可为救人赢得时间。在这样的讨论中,教师抓住用吊车救小孩这一问题,将错就错,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巧用错误,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探索过程,学生在探索中会不断犯错误,不断完善方法改正错误。教师要利用好这个资源,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误中领略成功,这样,学生从“失败者”转变成“成功者”,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回答问题答不到点上,牛头不对马嘴,常常被气得火冒三丈。其实,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我们可以当做教学的契机。一次,让学生上黑板默写“田”这个字,结果学生写的笔画不是很到位,第四笔的“竖”写得稍微长了些,变成错字。有的学生喊道:“老师,这个字有点像‘甲。”我赶紧说:“是的,瞧!我们改变‘田字中的一笔,就可以变成另一个字了。”没想到,这句话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说一说。最后总结发现学生认识了很多字:由、中、旧、旦、申。我说:“这个小朋友的马虎我们要批评,但也要感谢他,不但让我们记住了‘田字,还启发我们学到很多新字。”这样一句话不但让这位学生找回了自尊与自信,发展并巩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错误也是有价值的,它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教师要宽待学生的错误,充分利用好“错误”资源,让“错误”成为有效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出错”、“纠错”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教室,一个应允许出错的地方.江苏教育研究,2002(12).
[2]http://gnwm.eduol.cn/archives/2008/656334.html.善待学生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