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亚“思维过程”理论下的数学活动课教学

2014-11-29 07:49王裕鑫
考试周刊 2014年84期
关键词:思维过程纸盒边长

王裕鑫

美国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第十一章“思维的作用”中,用生动的语言向读者介绍解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论,引导读者理解思维的涵义,体会思维的过程,学习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学会如何思考要比得到简单的数学知识更美妙;而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方法要比教会学生答案更重要.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接受数学思想的过程.教授数学这门课程,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学习,展现思维的方式,领悟思维的过程.笔者以“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为例,谈一谈如何将思维的过程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和情感上都有愉悦体验.

《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中一课题学习的题目.该课题学习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逆向思维如何将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以及逼近的思想.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建模,会用函数式表达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感受数量之间相依变化的状态和趋势。由于七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应用学过的知识确定体积的最大值,因此让学生应用分割逼近的方法求体积的最大值,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一、有一个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一连串的猜想.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干劲和决心.教师可以这样引出话题:我们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里,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元旦快到了,小明和妈妈去商场为奶奶购买新年礼物时,被商场里许多商品精美的包装盒深深吸引了,这些精美的包装盒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摇 ?摇?摇?摇(长方体).如果老师把上面的盖子取走,它就是一个?摇?摇 ?摇?摇(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营造舒适、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态进入课堂.

二、相关性

解题者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力是选择的,他排斥与题目不相关的事,选择与题目相关的资料,这就是所谓的相关性.对于上面给出的问题,我们不断地引导学生朝着问题的发展方向延伸和思考,如何制作无盖长方形纸盒,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无盖的长方形纸盒的平面展开图是什么,这样一来,我们就找到了同原来问题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剪刀将你事先准备的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因为剪开棱的方式不同,得到的平面图形不尽相同.反过来,我们将这些平面图形折叠后又能得到无盖的长方体纸盒.那么同学们可以通过展开、折叠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得出无盖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三、接近度

在学生做数学题的时候,对于是否正确,大致都会有一个感觉.一道数学题,应该从这个方向着手,应该这样做出辅助条件,学生在心理上会有趋向于正确解法的感觉,这就是解题者与题目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接近度.同样,对有我们上面这个并不难的问题,学生会有解决问题的趋向.这时候,教师只要稍加引導:同学们,用一张正方形纸板如何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先思考,再与同学交流.经过学生们发言讨论之后,可以得到基本步骤:一画(先在正方形的4个角画出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二剪(用剪刀剪去这4个小正方形),三折(折叠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体验,归纳出制作无盖长方体的基本步骤.

四、预见

解题者面对问题时,都会适当地猜想,感觉猜想与实际答案的偏离程度,感觉自己的猜想与答案接近,又或者立即就可以做出来了,这和上面我们谈到的相关性和接近度是一样的.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基本步骤,用一张边长为的正方形纸板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通过学生们的动手操作,很快有不同的长方形纸盒从同学们的手中展现出来.此时,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这几个长方体,有什么发现?生:颜色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大小不同.师:大小也就是容积,那么它的容积与什么有关系呢?生:长、宽、高.到这里为止,教师已经很好地引导学生预见下面的问题.师:怎样做,长方体的容积最大?

设计意图:学生在简单的动手操作后, 让学生从视觉的角度观察不同的长方体,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制作出容积最大的无盖长方体纸盒.

五、探索范围

正如小朋友们玩捉迷藏一样,游戏的规则就是要在指定的范围内找到躲藏者.做数学题也是一样,你要寻求的答案也是在一定范围之内,这就需要解题者不断地探索,寻找正确解答.那么我们上面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做,长方体的容积最大?教师进一步地启示:长方体的容积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那在这里,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0cm,假如设减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那么,你能用的代数式表示无盖长方体纸盒的容积吗?这里的取值又是在什么范围之内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纸盒的长、宽、高和原来纸片的边长及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六、决断

解决数学问题,像是爬山一样,会有很多不同的曲折蜿蜒的小路,每到转折的时候,都需要解题者做出决断.这个决断不是果断和武断,它是对相关性和接近度的感觉,以及对正解的归属感,这种决断会扩大探索范围,放弃限制,更进一步地向正解迈进.

七、动员与组织

当解题者面临问题的时候,他会搜寻自己的记忆,寻找一切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定理、材料、辅助资源等.在脑海中筛选,哪些定理是可以用得到的,哪些材料可以成为辅助资源,将这些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与问题相结合.这种搜寻我们称为动员,这种将信息同问题相结合的联系,我们称为组织.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分割.针对我们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师:长方体纸盒的容积为V.减去的小正方形边长x,那么怎样表示它的容积?生:V=x(20-2x)■.师:观察这个体积的表达式,回想我们学过的知识,同学们会有什么发现呢?生1:……生2:体积随着减去的小正方形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师:说得好,“变化而变化”函数思想.师:你能确定减去小正方形边长是__时,容积就是最大的吗?有可能更大吗?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回想过去学过的函数知识,并体会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建模的方法.

八、辨认与回忆

在动员组织这个过程中,当我们辨认出一些与问题有关的素材或资料时,回忆起这些素材和资料是否与要解答的问题有关时,往往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辨认能够引起我们回忆一些有用的东西,从而把有关的知识动员起来.师:边长x取什么数时,V最大呢?生:……师:请看公式,这里的x是不是任意数?生:不是.师:它有什么限制?生:0

设计意图:体积的大小与小正方形的边长有关,它们之间也是一种函数关系.学生通过回忆过往的知识,对现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九、充实与重新配置

在解题的过程中,解题者在头脑中不断的动员一些可利用的因素,这就不断地充实了问题本身.充实让解题的资料更丰富完整,但有的时候也并不需添加什么新的资料,只需将现有的条件重新组合配置,在新的关系下,我们在问题的解决方面依然会得到进展.重新配置相当于重建,重新建造问题的结构,改变问题的重点,从而使解答的方法柳暗花明,更加明了.教师可以将问题的条件更进一步充实,(分组练习一段时间后)师:同学们,你们得出结果了吗?老师已经把结果算出来了.综合你们自己和老师的结果,同学们看一下有什么发现.看下面的表格:

生1:x=3时V最大.师:你还有什么发现?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剪去小正方形边长的增大,长方体容积先变大后变小,那么x=3时,容积是最大的吗?(板书x=3时,V=588)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大量的计算,增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十、分离与组合

当问题变得复杂时,也会有很多细节不断显露出来,将这些细节分离出来再重新组合,又会得到一个新的整体,这样我们就使用了分离与综合两种手段进行分析问题.以上面的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将x=3时体积V=588分离出来,进一步分析:师:x=3时,容积是最大的吗?(板书x=3时,V=588)生:不一定.师:那你估计呢?生:2~3或3~4之間.师:很好,我们继续尝试,那么到底在2~3还是3~4之间呢?我们不如取2.5、3.5时,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一下.(板书:x=2.5,x=3,x=3.5时V分别等于多少?)

师:其实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尝试下去,实验研究表明,当x=■时,容积最大.(板书:x=■时,V最大).

设计意图:探究当取什么值时,的值最大,归纳出结论;体会分割逼近的思想;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十一、回顾与总结

我们重新回顾一下,首先由一个问题引发我们解决问题的期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合理的预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路,当然这也是依赖解题者在心理上对问题答案的接近度决断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动员脑海中熟悉的条件和资源,辨认哪些定理和知识是我们可以用到的,将其充实到问题中,抑或是将重建问题的条件,使资料更丰富完整.当然当面临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也不必慌乱,总会注意到一些细节,将它们分离出来重新组合,又会是一个新的方向,不断推进解题的进行.

接下来,我们回到课堂总结中.

师:老师在电脑上演示一下,容积随x的变大情况.同学们,我们用逼近的方法,探求出x=■时,所制作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最大.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无盖长方体纸盒的活动,从中

经历

的过程.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由学生总结发言)

师:数学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希望同学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敏锐的思维,设计出一张美丽的人生名片,包装自己,充实人生!下课!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的知识要点、探究过程中的方法,消除疑惑.

到此,制作无盖长方体纸盒这节活动课就结束了,这节课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遵循了思维的规律,按照思维的发展过程,一步一步地将思维的方式方法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两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函数思想和分割逼近思想,相信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更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重要性;思考如何进行思维模式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思维过程纸盒边长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巧比边长与转化思想——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
纸盒变身机器人,低碳环保又好玩
小纸盒有大作用
纸盒的奇思妙想
素描写生的思维解析过程
例谈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卖纸盒
关注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地理教学实效